CN210666738U -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6738U
CN210666738U CN201921817357.3U CN201921817357U CN210666738U CN 210666738 U CN210666738 U CN 210666738U CN 201921817357 U CN201921817357 U CN 201921817357U CN 210666738 U CN210666738 U CN 210666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panel
substrate
key
condu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1735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嘉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1735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6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6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673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其包括触控显示主板以及通过连接件与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设置于主显示区域的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的第二触控面板以及设置于辅显示区域,并与第一触控面板和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三触控面板。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指纹按键。第三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RX与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由此,能够减少多个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同时解决目前的触控面板操作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一般包括主触控面板和按键触控面板,但是按键触控模板一般都是通过触控集成电路走线出一个发送端和两个接收端,触控集成电路的发送端与两个触摸按键相连接,但是这样从触控集成电路到触控按键的FPC太长,从而导致主触控面板和按键触控面板之间往往容易出现干扰的情况。另外,目前的触控面板多采用电容式触控面板,但是用户使用电容式触控面板时,用户无法在戴上手套的情形下或是以绝缘物质来操作电容式触控面板,操作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能够减少多个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同时还可以解决目前的触控面板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应用于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主显示区域和辅显示区域,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
触控显示主板;
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触控面板、第二触控面板以及第三触控面板,所述第一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三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辅显示区域,并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和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多个间隔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述平坦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多个线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周边;
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触控面板包括:绝缘基板、多个感应电极RX和多个发射电极TX,所述感应电极RX与所述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触控面板包括:
底层基板;以及
设置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另一连接件的输入端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触摸按键包括:
用于控制返回上一级菜单的返回触摸按键;以及
用于进入下一级菜单的功能触摸按键;其中,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和功能触摸按键分别设置于所述指纹按键的两侧;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包括与所述返回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一引脚,以及与所述功能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二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包括:
用于向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一发送引脚;以及
用于接收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一接收引脚;
所述第二引脚包括:
用于向所述功能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二发送引脚;以及
用于接收所述功能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二接收引脚。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均为透明材质。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的材质包括氧化物导电材料。
可选地,所述氧化物导电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
可选地,所述发射电极TX选用氧化铟锡ITO制作而成,所述感应电极RX采用石墨烯制作而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电子触控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其包括触控显示主板以及通过连接件与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设置于主显示区域的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的第二触控面板以及设置于辅显示区域,并与第一触控面板和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三触控面板。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指纹按键。第三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RX与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由此,能够减少多个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同时解决目前的触控面板操作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另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第一触控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第三触控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第二触控面板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控制电路与触摸按键的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图5中所示的控制电路与触摸按键的另一种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标:10-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100-触控显示主板;200-连接件;300-主显示区域;310-第一触控面板;311-第一基板;3112-第一表面;3114-第二表面;312-第二基板;313-第一导电层;314-第二导电层;315-第三导电层;316-间隔物;317-线电极;318-平坦层;320-第二触控面板;322-触摸按键;3221-返回触摸按键;3222-功能触摸按键;324-指纹按键;326-底层基板;328-控制电路;329-模数转换模块;3291-第一引脚;3292-第二引脚;400-辅显示区域;410-第三触控面板;411-绝缘基板;412-感应电极RX;413-发射电极TX;420-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1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10应用于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10包括主显示区域300和辅显示区域400。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10包括触控显示主板100以及通过连接件200与所述触控显示主板100连接的触控面板,具体地,请结合图2,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触控面板310、第二触控面板320以及第三触控面板410,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域300,所述第二触控面板320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相邻设置,所述第三触控面板410设置于所述辅显示区域400,并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和所述第二触控面板320相对设置。此外,所述辅显示区域400中还包括有诸如摄像头420等其它部件。
详细地,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包括第一基板311、第二基板312、第一导电层313、第二导电层314、第三导电层315、多个间隔物316、多个线电极317以及平坦层318,所述第一基板311具有第一表面3112以及与该第一表面3112相对的第二表面3114,所述第二基板312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311,所述第一导电层313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311的第一表面3112,所述第二导电层314设置在所第一基板311的第二表面3114,所述第三导电层315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312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312与所述第二导电层314之间,所述多个间隔物316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314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315之间,所述平坦层318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313,所述多个线电极317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312上,且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315周边。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313、第二导电层314以及第三导电层315的材质可以是氧化物导电材料。目前常见的氧化物导电材料有铟锡氧化物或是铟锌氧化物等。上述氧化物导电材料一般来说都是透明的,因此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中的第一导电层313、第二导电层314以及第三导电层315所定义出来的触控区也是透明的。另外,为了保护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并避免所述第一导电层313受到污染,可以通过可配置所述平坦层318以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313。此外,所述第一基板311例如是选用具有弹性的基板材质,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基板311可为可挠性基板,而所述第二基板312可以是可挠性基板或是硬质基板。硬质基板例如是玻璃或其他材质之基板等,而可挠性基板例如是塑胶材质或其他可挠性材质的基板等。更具体地,所述平坦层318也可以选用具有弹性的绝缘材质以制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311、第一导电层313以及第二导电层314可以构成一个单基板结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而所述第一基板311、第二基板312、第二导电层314、第三导电层315以及多个间隔物316可以构成一个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第一基板311为绝缘材质且在第一导电层313以及第二导电层314间维持一适当的间隙。以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为例,第一导电层313以及第二导电层314间可形成一电容结构。当一导体物质靠近第一导电层313时,第一导电层313以及第二导电层314间对应此导体物质所靠近的位置会有感应电容产生。进而,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可以兼具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优点以及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优点,也即具有实际接触触控、非接触触控以及多点触控的功能,用户可使用导体材质或是绝缘材质操作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
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第二触控面板320上设置有触摸按键322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324,所述触摸按键322和所述指纹按键324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3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面板320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200的输入端连接。由此,触摸按键322和指纹识别由所述第二触控面板320控制,无需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走线一个较长的FPC至触摸按键322,这样可采用更短的柔性电路板FPC实现,并且在堆叠设计时,无需考虑所述主显示区域300的第一触控面板310与触摸按键322中布置感应线,进而减少了所述第一触控面板310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320之间的干扰。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新增所述第三触控面板410,具体地,所述第三触控面板410可用于用户使用一些辅助显示功能,例如查看时间、出示支付码支付、查看运动情况(运动步数、时长、速度等等)等。由于新增了第三触控面板410,因此为了保证电子触控装置的轻薄,所述第三触控面板410的厚度不易过大,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触控面板410可包括绝缘基板411、感应电极RX412和发射电极TX413,所述感应电极RX412与发射电极TX413均位于绝缘基板411的同侧。由此,通过将感应电极RX412与发射电极TX413同时设置于绝缘基板411的同侧,与现有技术中发射电极TX413与感应电极RX412设置于基板两侧的模式不同,为进一步减小第三触控面板410的厚度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并且,传统的触控面板所采用的发射电极TX413与感应电极RX412分别设置于基板两侧的模式中,其导线的布线包括发射电极TX413与感应电极RX412的布线,二者的导线布线同样分布位于基板两侧,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触控面板410,其导线布线可以设置于绝缘基板411的同一侧,一定程度上也缩小了导线布线层的体积。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射电极TX413选用氧化铟锡ITO制作而成,所述感应电极RX412采用石墨烯制作而成。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触控面板320包括底层基板326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层基板326上的控制电路328,所述控制电路328的输入端与所述底层基板326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所述控制电路328的输出端与另一连接件200的输入端相连通。
在上述基础上,请参阅图6,所述控制电路328具体可包括模数转换模块329,所述触摸按键322和所述指纹按键324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2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29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200的输入端连接。更具体地,所述触摸按键322包括用于控制返回上一级菜单的返回触摸按键3221以及用于进入下一级菜单的功能触摸按键3222,其中,所述返回触摸按键3221和功能触摸按原分别设置于所述指纹按键324的两侧。所述模数转换模块329包括与所述返回触摸按键3221连接的第一引脚3291,以及与所述功能触摸按键3222连接的第二引脚3292。
当感测到返回触摸按键3221或功能触摸按键3222被触摸时,所述模数数转换模块会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host端以进行安检状态的判断。其中,这个host端可以是触控电路内部的CPU,亦可以是所述触控显示主板100上的CPU。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所述第一引脚3291包括用于向所述返回触摸按键3221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一发送引脚以及用于接收所述返回触摸按键3221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一接收引脚。所述第二引脚3292包括用于向所述功能触摸按键3222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二发送引脚以及用于接收所述功能触摸按键3222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二接收引脚。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电子触控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10。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触控装置可以是智能家居中的显示终端。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10能够实现的技术效果均适用于该电子触控装置的实施例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触控显示主板以及通过连接件与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触控面板、第二触控面板以及第三触控面板,第一触控面板设置于主显示区域,第二触控面板与第一触控面板与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第三触控面板设置于辅显示区域,并与第一触控面板和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指纹按键。第三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RX与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由此,能够减少多个触控面板之间的干扰,同时还可以解决目前的触控面板操作不便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应用于电子触控装置,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主显示区域和辅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包括:
触控显示主板;
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触控显示主板连接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第一触控面板、第二触控面板以及第三触控面板,所述第一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主显示区域,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相邻设置,所述第三触控面板设置于所述辅显示区域,并与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和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三导电层、多个间隔物、多个线电极以及平坦层,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基板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在所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三导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所述多个间隔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述平坦层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多个线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三导电层周边;
所述第二触控面板上设置有触摸按键以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指纹按键,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触控面板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触控面板包括:绝缘基板、多个感应电极RX和多个发射电极TX,所述感应电极RX与所述发射电极TX均位于绝缘基板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控面板包括:
底层基板;以及
设置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底层基板上的视窗内线路相连通,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另一连接件的输入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模数转换模块,所述触摸按键和所述指纹按键分别与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触摸按键包括:
用于控制返回上一级菜单的返回触摸按键;以及
用于进入下一级菜单的功能触摸按键;其中,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和功能触摸按键分别设置于所述指纹按键的两侧;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包括与所述返回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一引脚,以及与所述功能触摸按键连接的第二引脚;
所述第一引脚包括:
用于向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一发送引脚;以及
用于接收所述返回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一接收引脚;
所述第二引脚包括:
用于向所述功能触摸按键发送控制信号的第二发送引脚;以及
用于接收所述功能触摸按键发送的模拟信号的第二接收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均为透明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三导电层的材质包括氧化物导电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导电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或铟锌氧化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极TX选用氧化铟锡ITO制作而成,所述感应电极RX采用石墨烯制作而成。
8.一种电子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触控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
CN201921817357.3U 2019-10-26 2019-10-26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6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357.3U CN210666738U (zh) 2019-10-26 2019-10-26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17357.3U CN210666738U (zh) 2019-10-26 2019-10-26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6738U true CN210666738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13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1735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6738U (zh) 2019-10-26 2019-10-26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6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1053U (zh) 智能手机
CN205050113U (zh) 智能手机及电极片
US20110032207A1 (en)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US20150355742A1 (en) Touch panel having virtual function butt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identifying touch conflict on the same
JP2009146373A (ja) 混合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5198977A1 (ja) 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05786277A (zh) 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触摸屏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US9542018B2 (en)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9254682A (zh) 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US20130176238A1 (en) Touch panel
US20100039407A1 (en) Sensory structure of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predetermined sensing areas
US9971447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ordinates detection method
CN205486018U (zh) 电极片
US20110214925A1 (en) Touch Sensor Device
CN103197789B (zh) 触控面板
KR101167411B1 (ko) 정전용량식 터치스크린
CN203643969U (zh) 一种触控基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10666738U (zh)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US20110291936A1 (en) Touch-type transparent keyboard
CN110750183A (zh) 用于智能家居的触控显示组件及电子触控装置
CN105824451B (zh) 一种触摸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2306520U (zh) 电容式触控按键面板
TW200945137A (en) Touch screen
US9195277B2 (en) Touch panel with proximity sensor
KR20120052431A (ko) 터치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