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6271U -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6271U
CN210666271U CN201921994427.2U CN201921994427U CN210666271U CN 210666271 U CN210666271 U CN 210666271U CN 201921994427 U CN201921994427 U CN 201921994427U CN 210666271 U CN210666271 U CN 210666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44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内伟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ytech Tech (shenzhen)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ytech Tech (shenzhen)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ytech Tech (shenzhen)co Ltd filed Critical Faytech Tech (shenzhen)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44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6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6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62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包括:一背板,用于承载所述阵列式背光模组;至少一发光源,其阵列式排布于所述背板上;一导光板,其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相对应两面,外反射膜,其围设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其中,所述入光面上设有至少一菱形槽,其对应所述发光源设置,用于将所述发光源发出光在所述导光板内实现全反射。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具有菱形槽的导光板,使得菱形槽对应发光源,所述菱形槽不仅可以增加发光角度来降低背光厚度,同时将所述发光源发出光在所述导光板内实现全反射进而实现均匀的光分布,避免出现局部亮斑暗斑问题,提升背光模组的出光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面板的背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根据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水平,液晶显示屏(也称为液晶面板)主要有两种背光模组。最常见的是一种叫侧入式背光,其方法是把LED灯条布置在导光板的侧边上,其缺点是需要通过导光板把光从侧边导入经背部反射再导到出光面。但是,对于高亮度要求的显示屏来说,阵列式背光模组是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不需要导光板,LED灯条被定位在背板上同时光源是直接朝着正面发光,但此种阵列式背光最大的难度挑战是它的厚度较厚,为了保证均匀的光分布,LED灯条与显示面板必须有足够的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具有菱形槽的导光板,使得菱形槽对应发光源,所述菱形槽不仅可以增加发光角度来降低背光厚度,同时将所述发光源发出光在所述导光板内实现全反射进而实现均匀的光分布,避免出现局部亮斑暗斑问题,提升背光模组的出光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其包括:
一背板,用于承载所述阵列式背光模组;
至少一发光源,其阵列式排布于所述背板上;
一导光板,其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相对应两面,
外反射膜,其围设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其中,
所述入光面上设有至少一菱形槽,其对应所述发光源设置,用于将所述发光源发出光在所述导光板内实现全反射。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内反射膜,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内,以将所述导光板分割成若干四周具有反射作用的导光子板,每一所述导光子板可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光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反射片,其设置在所述发光源和背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所述发光源的灯珠与所述贯通孔相对应且可置于所述贯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背板为金属背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金属背板包括一底板以及向上弯折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承载台,用于承载定位所述导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导光板侧边对角处设置有若干弹片,以限位所述导光板减少其晃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如上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增设了具有菱形槽的导光板,使得菱形槽对应发光源,所述菱形槽不仅可以增加发光角度来降低背光厚度,同时将所述发光源发出光在所述导光板内实现全反射进而实现均匀的光分布,避免出现局部亮斑暗斑问题,提升背光模组的出光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中发光源、导光板及外反射膜的导光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中发光源、导光板、外反射膜和内反射膜的导光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发光源与菱形槽之间的全反射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和背板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液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背板1、发光源2、导光板3、入光面4、出光面5、外反射膜6、菱形槽7、内反射膜8、连接排线9、灯珠10、反射片11、底板12、侧板13、承载台14、三角台15、弹片16、液晶模组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其包括用于承载所述阵列式背光模组各组成部件的背板1、阵列式排布于所述背板1上的至少一发光源2和一导光板3。所述导光板3具有一入光面4和一出光面5,所述入光面4和出光面5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3的相对应两面,所述导光板3的侧面还围设有外反射膜6。所述入光面4上设有至少一菱形槽7,其对应所述发光源2设置,用于将所述发光源2发出光在所述导光板3内实现全反射。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内反射膜8,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3内,以将所述导光板3分割成若干四周具有反射作用的导光子板,每一所述导光子板可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光源2。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发光源2可以以多个并排灯条排布于所述背板1上,也可以是多个独立的灯源阵列排布于所述背板1上,本实施例优选以多个并排灯条排布的方式,其中所述灯条包括连接排线9以及电性在连接排线9上的若干灯珠10,所述连接排线9可以是软排线9也可以是柔性电路板。优选地,所述灯条通过导热胶贴合在所述背板1上,以将灯条的热量及时通过导热胶导热到背板1外,延长使用寿命以及保证发光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源2和背板1之间反射片11。更进一步地,所述反射片11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所述发光源2的灯珠10与所述贯通孔相对应且可置于所述贯通孔内,以进一步提高光的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光板3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其中,所述外反射膜6可以通过贴合的方式固定,也可以通过沉积金属反射层的形式形成;所述内反射膜8优选跟导光板3一体成型。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外反射膜6也可以是设置在背板1侧板13上的反射框,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4所示,下面对菱形槽7与发光源2的全反射过程进行说明:
其中发光源2的最大发光角度α设定为125°,菱形槽7远离发光源2的角σ设定为70°,菱形槽7边与导光板3入光面4夹角φ设定为55°,导光板3的材料为PMMA塑料,则全反射角μG约为42.15°,
则,
发光源2最外围的光入射到菱形槽7边的入射角度β则为7.5°,折射角度μ则为5°,折射线的水平偏差ε为30°;导光板3内的光进入到空气的入射角度β'则为50°,折射角度μ'则为30.9°,此时,β'角作为全反射相关角度大于全反射角42.15°,可实现全反射。
而将菱形槽7远离发光源2的角σ设定为90°,全反射相关角度β'角大约为33.4°,小于全反射的角度要求,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举例说明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当菱形槽7满足发光源2在导光板3内实现全反射的实施方式均可。
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1为金属背板1。如图5所示,所述金属背板1包括一底板12以及沿底板12四边向上弯折形成的侧板13,所述侧板13上设置有若干承载台14,用于承载定位所述导光板3,防止所述导光板3下行挤压到所述发光源2。优选但不限定地,所述承载台14可以是与金属背板1一体成型的塑胶台,也可以是在金属背板1冲压一体成型的载片。采用塑胶台,其内侧优选设置为吸光面或反射面,避免塑胶台自身的面对发光源2的光造成影响;更进一步地,部分所述塑胶台顶部设置有与菱形槽7适配的三角台15,不仅可以更好的承载菱形槽7,而且能够快速的定位,减少出错率以及提高生产良率和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13朝向所述导光板3侧边对角处设置有若干弹片16,在每一个对角处有一对弹片16抵接到导光板3的侧边以限位所述导光板3减少其晃动造成声响以及晃动造成发光源2与菱形槽7出现错位进而影响出光质量。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阵列式背光模组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3的出光面5上,该光学膜可以是扩散膜、增亮膜的至少一种。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其包括如上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模组17。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背板,用于承载所述阵列式背光模组;
至少一发光源,其阵列式排布于所述背板上;
一导光板,其具有一入光面和一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出光面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相对应两面,
外反射膜,其围设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其中,
所述入光面上设有至少一菱形槽,其对应所述发光源设置,用于将所述发光源发出光在所述导光板内实现全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反射膜,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内,以将所述导光板分割成若干四周具有反射作用的导光子板,每一所述导光子板可对应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片,其设置在所述发光源和背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所述发光源的灯珠与所述贯通孔相对应且可置于所述贯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材质为透明塑料或透明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金属背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背板包括一底板以及向上弯折形成的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承载台,用于承载定位所述导光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导光板侧边对角处设置有若干弹片,以限位所述导光板减少其晃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光学膜,其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10.一种液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阵列式背光模组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模组。
CN201921994427.2U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6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4427.2U CN210666271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4427.2U CN210666271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6271U true CN210666271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2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442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66271U (zh) 2019-11-18 2019-11-18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62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088A (zh) * 2020-11-24 2021-03-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2088A (zh) * 2020-11-24 2021-03-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542088B (zh) * 2020-11-24 2021-11-0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2539B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03090271A (zh) 一种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液晶电视
CN110908188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7991810B (zh) 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器
CN210514884U (zh) 发光二极管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426894B (zh) 一种异形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2158424U (zh) 一种背光模块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434824A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112015006B (zh) 可弯折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112068353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拼接屏
CN210666271U (zh) 一种阵列式背光模组及液晶面板
CN210294761U (zh) 一种高亮模组屏
CN108267892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096639U (zh) 一种背光模组
CN210803928U (zh) 一种带梳状灯板结构的背光模组
CN107436507A (zh) 背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CN212009229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0864267U (zh) 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终端设备
CN217386066U (zh)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527597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6411803U (zh)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8919413A (zh) 一种侧光式导光膜
CN211786511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15417320U (zh) 一种防呆组装的胶框、导光板背光模组
CN101702062B (zh) 背框、金属背框、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