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0960U - 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0960U
CN210660960U CN201921071052.2U CN201921071052U CN210660960U CN 210660960 U CN210660960 U CN 210660960U CN 201921071052 U CN201921071052 U CN 201921071052U CN 210660960 U CN210660960 U CN 210660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thread
thread cylinder
torque converter
diameter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710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盖华
汤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710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0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0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0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一种螺柱,包括拧紧部、第一螺纹柱体、第二螺纹柱体和限位凸起,第一螺纹柱体与第二螺纹柱体同轴设置,限位凸起连接于第一螺纹柱体与第二螺纹柱体之间,限位凸起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柱体和第二螺纹柱体的直径,拧紧部设置在第一螺纹柱体远离第二螺纹柱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的螺柱能够解决在装配过程中由于不对中引起的装配困难的问题,提高工人的操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Description

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安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起传递转矩、变矩、变速及离合的作用。通常液力变矩器与发动机的柔性飞轮相连,液力变矩器上带有焊接螺母,柔性飞轮上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与焊接螺母连接。在装配时通孔与焊接螺母的螺纹孔需要对中,而手动对中不可能完全对中,为了节省时间,工人采用顺序拧紧的方式作业,当通孔与螺纹孔不对中时,即通孔的孔壁与螺纹孔产生一定的干涉,虽然第一个螺栓拧紧了,但后续的螺栓将越来越难拧紧,造成工人操作困难,降低工人的操作效率,增加了工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能够解决在装配过程中由于不对中引起的装配困难的问题,提高工人的操作效率。
一种螺柱,包括拧紧部、第一螺纹柱体、第二螺纹柱体和限位凸起,第一螺纹柱体与第二螺纹柱体同轴设置,限位凸起连接于第一螺纹柱体与第二螺纹柱体之间,限位凸起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柱体和第二螺纹柱体的直径,拧紧部设置在第一螺纹柱体远离第二螺纹柱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的螺纹旋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拧紧部多边形凸起,拧紧部的直径小于第一螺纹柱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拧紧部为多边形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的直径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起呈圆环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包括飞轮和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上述的螺柱,第二螺母固定于液力变矩器上,并与第二螺纹柱体配合,第一螺母与第一螺纹柱体配合,飞轮位于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限位凸起位于飞轮的连接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飞轮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纹柱体远离第一螺纹柱体的端部与液力变矩器之间设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螺柱包括拧紧部、第一螺纹柱体、第二螺纹柱体和限位凸起,整体结构简单;飞轮和液力变矩器装配时,第二螺纹柱体先与第二螺母连接,第一螺纹柱体再穿过飞轮的连接通孔,最后,第一螺纹柱体与第一螺母连接,将飞轮固定,整个过程操作容易,不需要对中,解决了由于不对中引起的装配困难的问题,进而提高工人的操作效率,减少工时;并且整个装配过程不需要另外配置特定的辅助安装工具,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拧紧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螺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螺柱13包括拧紧部131a、第一螺纹柱体132a、第二螺纹柱体133和限位凸起134。第一螺纹柱体132a与第二螺纹柱体133同轴设置,拧紧部131a设置在第一螺纹柱体132a远离第二螺纹柱体133的一端,限位凸起134连接于第一螺纹柱体132a与第二螺纹柱体133之间,限位凸起134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柱体132a和第二螺纹柱体133的直径。在本实施中,限位凸起134能防止第二螺纹柱体133过度拧入第二螺母15中,使第二螺纹柱体133与液力变矩器12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即第二螺纹柱体133远离第一螺纹柱体132a的端部与液力变矩器12之间设有间隙,可避免第二螺纹柱体133将液力变矩器12顶坏。
具体地,第一螺纹柱体132a的螺纹旋向与第二螺纹柱体133的螺纹旋向相同,拧紧部131a为多边形凸起,拧紧部131a的直径小于第一螺纹柱体132a的直径。第一螺纹柱体132a的直径与第二螺纹柱体133的直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拧紧部131a为正六边的凸起,但并不以此为限。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134呈圆环形,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限位凸起134呈扁平的块状,多个限位凸起134相互间隔且沿着螺柱13a周向设置,多个限位凸起134位于同一平面内。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10a包括飞轮11、液力变矩器12、螺柱13a、第一螺母14a和第二螺母15。第二螺母15固定在液力变矩器12上,并与第二螺纹柱体133配合,第一螺母14a与第一螺纹柱体132a配合。飞轮11上设有用于连接的连接通孔,并且位于第一螺母14a与第二螺母15之间。限位凸起134位于飞轮11的连接通孔内,限位凸起134的宽度小于飞轮11的厚度,可使第二螺母15与飞轮11之间不存在干涉,第二螺母15紧靠飞轮11,并将飞轮11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螺母15通过焊接的方式设置在液力变矩器12上,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中,限位凸起134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柱体132a和第二螺纹柱体133的直径,能保证限位凸起134与第二螺母15拧紧;限位凸起134处于飞轮11的连接通孔的中间位置,限位凸起134的宽度小于飞轮11的厚度,可以保证第一螺母14a和第二螺母15紧压飞轮11。
本实用新型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10a的装配过程大致为:首先,通过拧紧螺母将第二螺纹柱体133拧紧在第二螺母15上,限位凸起134紧压第二螺母15。然后,将第一螺纹柱体132a穿过飞轮11的连接通孔,限位凸起134位于飞轮11的连接通孔内。最后,第一螺母14a与第一螺纹柱体132a拧紧,第一螺母14a和第二螺母15紧压飞轮11,实现飞轮11与液力变矩器12连接。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螺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拧紧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螺柱13b与第一实施例的螺柱13a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拧紧部131b位为多边形的凹槽,第一螺纹柱体132b的直径与第二螺纹柱体133的直径不相同。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拧紧部131b位为正六边形的凹槽,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螺纹柱体132b的直径小于第二螺纹柱体133的直径,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第一螺纹柱体132b的直径大于第二螺纹柱体133的直径。
图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10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10a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螺母14b的螺纹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螺母14a的螺纹孔的直径。
本实施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10b的装配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10a的装配过程大致相同,不同在于,本实施例通过正六边形的凹槽将第二螺纹柱体133拧紧在第二螺母15上。
本实用新型的螺柱13a、13b包括拧紧部131a、131b、第一螺纹柱体132a、132b第二螺纹柱体133和限位凸起134,整体结构简单;飞轮11和液力变矩器12装配时,第二螺纹柱体133先与第二螺母15连接,第一螺纹柱体132a、132b再穿过飞轮11的连接通孔,第一螺纹柱体132a、132b与第一螺母14a、14b连接,将飞轮11固定,整个过程操作容易,不需要对中,解决了由于不对中引起的装配困难的问题,进而提高工人的操作效率,减少工时;并且整个装配过程不需要另外配置特定的辅助安装工具,节省生产成本。
在本文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螺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拧紧部、第一螺纹柱体、第二螺纹柱体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螺纹柱体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同轴设置,所述限位凸起连接于所述第一螺纹柱体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之间,所述限位凸起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柱体和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的直径,所述拧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柱体远离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的螺纹旋向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部为多边形凸起,所述拧紧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拧紧部为多边形的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的直径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的直径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的直径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呈圆环形。
8.一种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包括飞轮和液力变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螺柱,所述第二螺母固定于所述液力变矩器上,并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配合,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螺纹柱体配合,所述飞轮位于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二螺母之间,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飞轮的连接通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宽度小于所述飞轮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柱体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的端部与所述液力变矩器之间设有间隙。
CN201921071052.2U 2019-07-09 2019-07-09 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Active CN210660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052.2U CN210660960U (zh) 2019-07-09 2019-07-09 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71052.2U CN210660960U (zh) 2019-07-09 2019-07-09 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0960U true CN210660960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8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71052.2U Active CN210660960U (zh) 2019-07-09 2019-07-09 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0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8932U (zh) 自锁防松螺母组件
US20180266477A1 (en) Connecting Structural Member
CN201866054U (zh) 新型轴端锁紧结构
CN202149125U (zh) 自锁防松螺母组件
CN210660960U (zh) 螺柱及液力变矩器连接结构
US20120247420A1 (en)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compression load limiter
CN204437023U (zh) 一种用于螺钉组的螺钉防脱结构
CN102852952A (zh) 一种螺纹定位锁紧机构及安装方法
CN205013477U (zh) 外螺纹紧固件及螺纹紧固结构
CN110561486A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模块化关节的快速连接机构
CN202402444U (zh) 紧固防松螺栓
CN203067219U (zh) 压缩机活塞杆与十字头体连接的自锁式防松结构
CN201372997Y (zh) 板簧螺母
CN109773104B (zh) 一种机械压力机螺杆套紧固装置及方法
CN210218371U (zh) 组合锁紧螺母
CN212455138U (zh) 一种功能性螺栓
CN106122229A (zh) 一种法兰螺母垫圈组合件
CN201330782Y (zh) 一种公英制双头螺栓
CN110821938A (zh) 一种防松紧固螺栓
RU98506U1 (ru) Резьбов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варианты)
CN213088474U (zh) 一种平垫圈以及包括该平垫圈的紧固连接结构
CN202646432U (zh) 发动机盘轴联接装置
CN216200429U (zh) 一种多螺栓紧固活塞体与活塞杆的结构
CN219262938U (zh) 一种螺栓螺母紧固组件
CN204098099U (zh) 防松连接装置、挖掘机铲斗及挖掘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