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60243U - 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60243U
CN210660243U CN201921602930.9U CN201921602930U CN210660243U CN 210660243 U CN210660243 U CN 210660243U CN 201921602930 U CN201921602930 U CN 201921602930U CN 210660243 U CN210660243 U CN 210660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nozzle
fluid
fluid mixing
nozz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029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刘国栋
李继光
段文波
任明广
高明春
李东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029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60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60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60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内设有轴向延伸且与外部相通的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喷嘴本体的喷油端为封闭端,其端面设向轴向延伸且与流体混合、加速通道连通的喷油孔,端面设有宽度小于喷油孔的直径的凹槽;喷嘴本体上设置有出口端延伸至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内的进气管,且出口端具有朝向封闭端的斜切口。喷嘴总成包括供油管、阀体和喷嘴,喷嘴本体的另一端为进油端,供油管与进油端连接,且供油管与流体混合、加速通道相通。本实用新型利用文丘里管原理进行设计,对机油压力要求较低,雾化效果明显,雾化机油可均匀附着在运动件周围,提高了润滑效果,且可降低喷嘴的出油量。

Description

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机油喷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背景技术
大型柴油机润滑系统中,常采用喷嘴喷射机油到运动件表面来进行润滑及冷却。喷嘴喷射的机油呈柱状或扇状居多,柱状油束对喷嘴的位置及喷孔角度要求极高,装配后必须复检喷射效果(是否偏离运动部件)。扇状油束润滑效果好,但对喷嘴制造过程要求更高,喷嘴出油量远大于需求量,造成机油泵能量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柴油机上使用的喷嘴为微孔雾化喷嘴,如图1所示,利用油压使机油从微孔a中高速通过形成雾化效果。微孔雾化喷嘴能实现雾化效果的前提是油压足够高,喷孔微小。但柴油机机油压力相对很低,因此雾化效果不明显;再者,喷孔微小,喷孔入口处污物积易造成喷嘴堵死,被润滑零件因缺油损坏风险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利用文丘里管原理设计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对机油压力要求较低,雾化效果明显,雾化机油可均匀附着在运动件周围,提高了润滑效果,且可降低喷嘴的出油量。
作为同一个技术构思,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内设有轴向延伸且与外部相通的流体混合、加速通道,所述喷嘴本体的喷油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端面设向轴向延伸且与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连通的喷油孔,所述喷油孔位置处的所述封闭端的端面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喷油孔的直径;
所述喷嘴本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内,且所述出口端具有朝向所述封闭端的斜切口。
进一步,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柱形流体混合通道和锥形流体加速通道,且所述柱形流体混合通道与所述锥形流体加速通道的大端连接;
所述喷油孔与所述锥形流体加速通道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柱形流体混合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喷油孔的直径等于所述锥形流体加速通道的小端直径。
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喷油孔的轴向深度。
进一步,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是由所述喷嘴本体的另一端向所述封闭端钻孔形成。
进一步,所述进气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喷嘴本体的中心轴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喷油孔、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均与所述喷嘴本体同轴线。
进一步,所述斜切口与水平面成40~50度夹角。
进一步,所述凹槽为沿径向贯通的一字型凹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总成,包括供油管和与所述供油管连接的阀体;还包括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与所述喷油端相对的所述喷嘴本体的另一端为进油端,所述供油管与所述进油端连接,且所述供油管与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相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包括喷嘴本体,喷嘴本体内设有轴向延伸且与外部相通的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喷嘴本体的封闭端的端面设向轴向延伸且与流体混合、加速通道连通的喷油孔,喷油孔位置处的封闭端的端面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宽度小于喷油孔的直径;喷嘴本体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混合、加速通道内,且出口端具有朝向封闭端的斜切口。机油润滑雾化喷嘴总成包括供油管、阀体和机油润滑雾化喷嘴。
喷嘴本体和含斜切口的进气管的结合可产生文丘里管效应;流体混合、加速通道中机油先混合大量空气,随后流体(混合有空气的机油)加速抵达凹槽和喷油孔处,流体受凹槽和喷油孔结构的影响产生流速差进而形成流体高速喷射区及流体低速喷射区;流速差造成局部压力差,在流体流速最低区域形成负压区即空气补充区;气流从空气补充区冲击流体低速喷射区及流体高速喷射区,最终机油空气混合的流体被紊流扰动,充分分散建立紊流雾化区,雾化机油在喷油端的凹槽内延槽宽扇形喷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无需较大的机油压力,仅利用流体特性就可实现明显的雾化效果;雾化机油可均匀的附着在运动件周围,提高了润滑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喷嘴的出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微孔雾化喷嘴的剖视图;
图2是文丘里管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油润滑雾化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的侧视图;
图6是图4另一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图4中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8是图7的侧视图;
图9是图7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机油润滑雾化喷嘴雾化机油的原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机油润滑雾化喷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嘴本体,11-流体混合、加速通道,111-柱形流体混合通道,112-锥形流体加速通道,12-喷油端,13-进油端,14-喷油孔,15-凹槽,2-进气管,21-斜切口,3-文丘里管,4-进气管,5-空气补充区,6-流体高速喷射区,7-流体低速喷射区,8-紊流雾化区,a-微孔,b-机油润滑雾化喷嘴,c-供油管,d-阀体,e-直径,f-轴向深度,g-宽度,h-深度,i-45度夹角,j-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由图2所示,文丘里管效应,在文丘里管3中流速最快处开孔,接入进气管4,高速流动机油中可以混合大量空气,便于后续机油雾化的开展。由于文丘里管3加工制造相对于直管来说比较困难;因此需要采用合理且便于制造的结构建立文丘里管效应。下面以利用文丘里管原理设计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为例进行说明。
由图3至图9共同所示,机油润滑雾化喷嘴b包括喷嘴本体1(等同于直管),喷嘴本体1内设有轴向延伸且与外部相通的流体混合、加速通道11,喷嘴本体1的喷油端12为封闭端,封闭端的端面设向轴向延伸且与流体混合、加速通道11连通的喷油孔14,喷油孔14位置处的封闭端的端面设有凹槽15,且喷油孔14的直径e大于凹槽15的宽度g,便于产生流速差、引导流束。喷嘴本体1上设置有进气管2,进气管2的出口端延伸至流体混合、加速通道11内(占据一定比例的容积),且出口端具有朝向封闭端的斜切口21(斜切处理形成,具有椭圆形的斜切面)。
本实施例中,凹槽15为沿径向贯通的一字型凹槽;进气管2的中心轴线与喷嘴本体1的中心轴线垂直;喷油孔14、流体混合、加速通道11均与喷嘴本体1同轴线;斜切口21与水平面成40~50度夹角(本实施例中呈45度夹角i)。
由图4和图6中流体的流动趋势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利用喷嘴本体1和含斜切扣21的进气管2可建立起等同于图2所示的文丘里管效应,便于后续机油雾化的开展。
本实施例中,流体混合、加速通道11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柱形流体混合通道111和锥形流体加速通道112,且柱形流体混合通道111与锥形流体加速通道112的大端连接;喷油孔14与锥形流体加速通道112连通,进气管2的出口端延伸至柱形流体混合通道111内。
另,喷油孔14的直径e等于锥形流体加速通道112的小端直径,且小于柱形流体混合通道111的直径j;凹槽15的深度h大于喷油孔14的轴向深度f。
其中,流体混合、加速通道11是采钻孔设备由喷嘴本体1的另一端(进油端13)向封闭端(喷油端12)钻孔形成,利用钻孔的特性形成圆柱形孔(柱形流体混合通道111)和锥形孔(锥形流体加速通道112);当然也可以由铸造形成。
由图8和图10共同所示,机油润滑雾化喷嘴b雾化机油的原理为:
喷嘴本体1和含斜切口21的进气管2的结合产生了文丘里管效应;柱形流体混合通道111中机油先混合大量空气,随后流体(混合有空气的机油)在锥形流体加速通道112内加速抵达凹槽15和喷油孔14处,流体受凹槽15和喷油孔14结构的影响产生流速差进而形成流体高速喷射区6及流体低速喷射区7;流速差造成局部压力差,在流体流速最低区域形成负压区即空气补充区5;气流从空气补充区5冲击流体低速喷射区7及流体高速喷射区6,最终机油空气混合的流体被紊流扰动,充分分散建立紊流雾化区8,雾化机油在喷油端的凹槽15内延槽宽扇形喷出。
机油润滑雾化喷嘴b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无需较大的机油压力,仅利用流体特性就可实现明显的雾化效果;雾化机油可均匀的附着在运动件周围,提高了润滑效果,同时也降低了喷嘴的出油量。
由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机油雾化喷嘴总成(喷嘴的一个具体应用),包括供油管c和与供油管c连接的阀体d;还包括上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b,供油管c与喷嘴本体1的进油端13连接,供油管c与流体混合、加速通道11连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本体,所述喷嘴本体内设有轴向延伸且与外部相通的流体混合、加速通道,所述喷嘴本体的喷油端为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端面设向轴向延伸且与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连通的喷油孔,所述喷油孔位置处的所述封闭端的端面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喷油孔的直径;
所述喷嘴本体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内,且所述出口端具有朝向所述封闭端的斜切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柱形流体混合通道和锥形流体加速通道,且所述柱形流体混合通道与所述锥形流体加速通道的大端连接;
所述喷油孔与所述锥形流体加速通道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柱形流体混合通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的直径等于所述锥形流体加速通道的小端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喷油孔的轴向深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是由所述喷嘴本体的另一端向所述封闭端钻孔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喷嘴本体的中心轴线垂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孔、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均与所述喷嘴本体同轴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口与水平面成40~50度夹角。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沿径向贯通的一字型凹槽。
10.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总成,包括供油管和与所述供油管连接的阀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油润滑雾化喷嘴,与所述喷油端相对的所述喷嘴本体的另一端为进油端,所述供油管与所述进油端连接,且所述供油管与所述流体混合、加速通道相通。
CN201921602930.9U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Active CN210660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2930.9U CN210660243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02930.9U CN210660243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60243U true CN210660243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3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02930.9U Active CN210660243U (zh) 2019-09-24 2019-09-24 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60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1890C (zh) 改进的内混合空气雾化喷嘴装置
US9447796B2 (en) Annular jet pump
JP5662655B2 (ja) ノズル
GB2587725A (en)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tomizing nozzle and design method therefor
CN102216602B (zh) 喷嘴
US20180171954A1 (en) Fluid injector orifice plate for colliding fluid jets
CN107042165B (zh) 一种微量润滑系统节能喷嘴
JP2008126200A (ja) ノズル装置
CN210660243U (zh) 一种机油润滑雾化喷嘴及喷嘴总成
JP2019044698A (ja)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JPH10141299A (ja) 粉体噴出用エゼクタ
CN112024152A (zh) 一种气控球面万向式喷嘴
CN111618323A (zh) 一种微量润滑刀具及其润滑方法
CN204122266U (zh) 一种新型直射式喷嘴
JP2002011383A (ja) 噴出ノズル
CN110369169B (zh) 雾化喷嘴及雾化装置
CN114713390A (zh) 一种气体辅助雾化喷嘴及其喷雾器
CN203703569U (zh) 新型油雾器
JP2021152361A (ja) アスピレータ
JP4266239B1 (ja) 二流体微粒化ノズル
CN218943955U (zh) 带消音筛选腔的雾化头
CN207522222U (zh) 一种用于电主轴轴承的润滑装置
CN210398993U (zh) 一种航空航天燃油喷雾装置
CN108915920A (zh) 一种pfi发动机喷油器结构
CN105659722B (zh) 准干切削系统供液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