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6568U -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6568U
CN210656568U CN201921028196.XU CN201921028196U CN210656568U CN 210656568 U CN210656568 U CN 210656568U CN 201921028196 U CN201921028196 U CN 201921028196U CN 210656568 U CN210656568 U CN 210656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pipe
sewage
aeration tank
sewag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819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会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819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6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6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6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用于防止设备出现堵塞现象的防堵塞组件和提高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效率的辅助混合组件;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设置于进水管内部两侧的受力板和等距间隔设置在受力板顶端的漏水块,所述受力板上的漏水块间隔位置开设有用于对杂质吸附收纳的通孔,所述防堵塞组件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受力板内部的凹型板和设置在凹型板上与通孔相卡合的插杆。该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受力板、漏水块、插杆、凹型板、防水电动推杆、正极磁体、负极磁体、凸形筛网和橡胶塞的配合使用,一方面达到了对污水中所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便于使用者及时对所积攒的杂质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即城市地区范围内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径流污水,一般由城市管渠汇集并应经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入水体,城市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有机物及病菌、病毒外,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工业废水的水量(约占城市污水总量的60~80%)水质日趋复杂和径流污水的污染日趋严重,使城市污水含有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各种有毒、有害污染物,城市污水的处理涉及很多方面,必须对下水道体制,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和处理工艺,处理后污水的利用和排放要求等进行综合规划。
目前的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往往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活性污泥法能从污水中去除具有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
然而目前的活性污泥法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污水处理设备堵塞的现象,堵塞原因一般是由大型悬浮物或大型疏水性固体在设备入水口处的堆积所造成的堵塞堆积现象,而且对于此类杂质的堵塞清理,对于操作者来说,往往是一项工作上的难题,不仅如此,在活性污泥法中使用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的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活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不彻底,且混合效率低的情况,上述情况的发生,一方面造成了活性污泥使用成本上的浪费,另一方面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活性污泥法对城市污水的除污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污水处理设备容易出现堵塞且不便于使用者进行杂质清理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不彻底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用于防止设备出现堵塞现象的防堵塞组件和提高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效率的辅助混合组件;
所述箱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设置于进水管内部两侧的受力板和等距间隔设置在受力板顶端的漏水块,相邻漏水块间隔区域的受力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杂质吸附收纳的通孔,所述防堵塞组件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受力板内部的凹型板和设置在凹型板上与通孔相卡合的插杆,所述防堵塞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受力板内部底端两侧的防水电动推杆,所述防水电动推杆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正极磁体,所述凹型板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正极磁体异性相吸的负极磁体,且负极磁体为凹型状与正极磁体相卡合,所述防堵塞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受力板之间的凸形筛网,所述进水管两侧的壁面均开设有通口,且通口内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水管的两侧对应通口位置设置有橡胶塞;
所述辅助混合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顶端另一侧的固定管、设置在固定管内部的筛管和设置在固定管内部底端的滑槽块,所述筛管的底端设置有卡合滑动于滑槽块内侧的滑板,所述固定管的底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箱体顶端另一侧的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管和筛管传动连接,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底端的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输出端的转轴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转轴上的叶轮;
还包括用于对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曝气反应的曝气池,所述曝气池的一侧设置有氧气泵,所述曝气池的内部设置有气体缓冲台,且气体缓冲台上设置有气体喷射口,所述气体喷射口和气体缓冲台为连通状态,所述氧气泵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内部和气体缓冲台相连通,所述箱体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柱;
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泵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内部,所述第一污泥泵输出端位置的防爆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还包括用于对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沉淀反应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缓冲板,所述橡胶缓冲板上开设有缓冲孔,所述曝气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污泥泵,所述第二污泥泵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内部,所述第二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沉淀池并延伸至沉淀池的内部,所述第二污泥泵输出端位置的防爆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延伸至沉淀池的内部。
进一步,所述凹型板上设置有漏孔。
进一步,所述固定管和筛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物流孔。
进一步,所述曝气池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所述沉淀池的外形为可减少冲击力的三角锥体。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电源插孔和控制按钮。
进一步,所述曝气池的前侧通过合页设置有门体,且门体上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漏水块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杂质进行限位的隔板。
进一步,所述凸形筛网可拆卸插入于受力板的顶端,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与凸形筛网底部相卡合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受力板、漏水块、插杆、凹型板、防水电动推杆、正极磁体、负极磁体、凸形筛网和橡胶塞的配合使用,当本设备开始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时,污水通过进水管灌入箱体的内部时,受力板必将对污水中所掺杂的杂质进行拦截,同时污水流经凸形筛网时,凸形筛网也可对污水中所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当城市污水处理完毕后,防水电动推杆收缩,积攒于受力板顶端的杂质因自由落体从通孔掉落至凹型板的内部,随后使用者可拔出橡胶塞,将凹型板抽离于进水管的内部,完成对杂质的清理,由此一方面达到了对污水中所掺杂的杂质进行过滤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便于使用者及时对所积攒的杂质进行清理,从而自根本上解决了污水处理设备容易出现堵塞且不便于使用者对杂质进行清理的问题。
2.该城市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固定管、筛管、滑槽块、滑板、振动电机、传动电机和叶轮的配合使用,当本设备开始利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进行处理时,振动电机开始工作,将带动固定管和筛管做一定频率的振动运动,此时筛管内部的活性污泥必将经物流孔以缓慢且分散的方式扩散至污水之中,此时传动电机带动转轴以及叶轮进行旋转,由此达到了对污水与活性污泥进行混合的作用,上述操作过程使得活性污泥以缓慢扩散的方式扩散于污水中,同时将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搅拌,从而尽可能的避免活性污泥堆积凝结一处,出现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不彻底的现象,以至于降低活性污泥法的除污效率,而且将活性污泥尽可能的融合至污水中,可进一步的减少活性污泥出现浪费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块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负极磁体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型板第一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型板第二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筛管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传动电机;3、叶轮;4、滑槽块;5、固定管;6、筛管;7、振动电机;8、进水管;9、箱体;10、第一污泥泵;11、第二污泥泵;12、沉淀池;13、污水泵;14、曝气池;15、气体缓冲台;16、气体喷射口;17、氧气泵;18、橡胶缓冲板;19、控制按钮;20、电源插孔;21、门体;22、凸形筛网;23、正极磁体;24、凹型板;25、受力板;26、防水电动推杆;27、负极磁体;28、橡胶塞;29、插杆;30、漏水块;31、防堵塞组件;32、辅助混合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请参阅图1-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箱体9、用于防止设备出现堵塞现象的防堵塞组件31和提高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效率的辅助混合组件32;
箱体9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8,防堵塞组件31包括设置于进水管8内部两侧的受力板25和等距间隔设置在受力板25顶端的漏水块30,此漏水块30表面有漏水孔,可便于将受力板25顶端的污水排出,以避免出现污水堆积堵塞于受力板25顶端的现象,相邻漏水块30间隔区域的受力板25上开设有用于对杂质吸附收纳的通孔,此处需要强调的是受力板25底端的表面开设有通孔,其目的是便于将受力板25内侧所积攒的污水经通孔排出,防堵塞组件31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受力板25内部的凹型板24和设置在凹型板24上与通孔相卡合的插杆29,防堵塞组件31还包括设置在受力板25内部底端两侧的防水电动推杆26,此处将防水电动推杆26的初始高度调整为插杆29恰好卡入至通孔的位置,以达到通孔最大可用空间的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收纳,防水电动推杆26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正极磁体23,凹型板24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正极磁体23异性相吸的负极磁体27,且负极磁体27为凹型状与正极磁体23相卡合,此处将利用正极磁体23和负极磁体27的异性相吸,完成对凹型板24紧密拼接的目的,且正极磁体23卡合于负极磁体27的内部(如图8所示),此结构一方面可增加正极磁体23与负极磁体27磁力相吸的面积以达到增强凹型板24等结构稳定性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便于后续对凹型板24进行拆除时,可直接将正极磁体23缓慢抽离于负极磁体27的内部,拆卸过程无需借助其他外界零件,防堵塞组件31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受力板25之间的凸形筛网22,此处将凸形筛网22设计成凸字形,可有效的减少污水对凸形筛网22的冲击力,一方面得以对凸形筛网22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当污水流经凸形筛网22时,若有杂质存在,必定因凸形筛网22的凸字形外形而无法堆积一处,防止出现杂质堆积堵塞于凸形筛网22顶端表面的现象,进水管8两侧的壁面均开设有通口,且通口内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进水管的两侧对应通口位置设置有橡胶塞28;
辅助混合组件32包括设置在箱体9顶端另一侧的固定管5、设置在固定管5内部的筛管6和设置在固定管5内部底端的滑槽块4,筛管6为内部中空且顶部开口的结构(如图11所示),筛管6的底端设置有卡合滑动于滑槽块4内侧的滑板,此处需要强调的是,筛管6利用滑板在滑槽块4内侧的滑动性,使得筛管6得以在固定管5内部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此处所提及的滑槽块4外形如图7所示,滑槽块4中间的内侧开设有凹型滑槽,固定管5的底端贯穿箱体9并延伸至箱体9的内部,辅助混合组件32还包括设置于箱体9顶端另一侧的振动电机7,振动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管5和筛管6传动连接,辅助混合组件32还包括设置于箱体9底端的传动电机2,传动电机2输出端的转轴贯穿箱体9并延伸至箱体9的内部,此处需要强调的是,转轴和箱体9的接触位置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外圈和箱体9连接,轴承的内圈和转轴连接,辅助混合组件32还包括设置于转轴上的叶轮3;
还包括用于对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曝气反应的曝气池14,曝气池14的一侧设置有氧气泵17,曝气池14的内部设置有气体缓冲台15,且气体缓冲台15上设置有气体喷射口16,气体喷射口16和气体缓冲台15为连通状态,氧气泵17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14并延伸至曝气池14的内部和气体缓冲台15相连通,箱体9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柱1;
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污泥泵10,第一污泥泵10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贯穿箱体9并延伸至箱体9的内部,第一污泥泵10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14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内部,第一污泥泵10输出端位置的防爆管上设置有单向阀,在此处设置有单向阀,可防止出现污泥回流于第一污泥泵10的现象;
还包括用于对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沉淀反应的沉淀池12,沉淀池12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缓冲板18,橡胶缓冲板18上开设有缓冲孔,曝气池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污泥泵17,第二污泥泵17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14并延伸至曝气池14的内部,第二污泥泵17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沉淀池12并延伸至沉淀池12的内部,第二污泥泵13输出端位置的防爆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沉淀池12的一侧设置有污水泵13,污水泵13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延伸至沉淀池12的内部,在此处设置有单向阀,可防止出现污泥回流于第二污泥泵17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中:凹型板24上设置有漏孔,污水可经漏孔排出,当污水流至凹型板24的内侧时,可随即进行排出,以防止污水滞留于凹型板24的内侧,不利于后续凹型板24对杂质进行收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管5和筛管6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物流孔,此物流孔可便于将活性污泥以扩散的方式排出并融合于污水之中。
本实用新型中:曝气池14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孔,通过设置有排气孔,可便于对曝气池14内部进行气体的循环流通。
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12的外形为可减少冲击力的三角锥体,三角锥体为由下至上空间逐渐缩小的立体形状,此处将沉淀池12采用三角锥体,其目的是当污水与活性污泥排入沉淀池12内部时,当污水等缓慢注入沉淀池中,直至沉淀池饱和时,相比较传统的长方体结构沉淀池,本次所提及的三角锥体沉淀池其内壁不同壁面之间的距离更为接近,在三角锥体沉淀池的内壁与污泥相接触时,从而可产生来自不同方向的反作用力,由于沉淀池12内壁不同壁面之间的距离更为接近,此时可加快不同方向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冲击、抵消,从而以最大限度将沉淀池12内部污水之间的冲击力进行化解,由此可减少污水与活性污泥静止所需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活性污泥法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的前侧设置有电源插孔20和控制按钮19,电源插孔20在此处用于对本设备提供电能,而使用者可通过控制按钮19发出本设备电气之间的工作命令。
本实用新型中:曝气池14的前侧通过合页设置有门体21,且门体21上设置有把手,当活性污泥法除污完毕后,先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于曝气池14的内部,再手抓把手打开门体21对沉淀后的污泥进行清理,此处需要强调的是,相比较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本次方案采用直接将反应后的污泥进行倾倒处理,并不将其作为循环使用,其目的是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从而避免在使用此剩余污泥而对后期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漏水块30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杂质进行限位的隔板,此处设置有隔板,其目的是对已经沉积于通孔内部的杂质进行区域拦截,以避免杂质在受力板25的顶端进一步扩散游动。
本实用新型中:凸形筛网22可拆卸插入于受力板25的顶端,受力板25上开设有与凸形筛网22底部相卡合的插孔,此处将受力板25上开设有插孔,且如图5所示,清楚可知凸形筛网22底端的两侧为贯穿插入式,插入受力板25的插孔内侧,由此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当凸形筛网22顶端堆积过多的杂质时,使用者可借助夹子类外界工具,将凸形筛网22拆离于进水管8的内部,以便于对凸形筛网22进行清理,进一步的避免进水管8内部出现杂质堵塞的现象。
工作原理:使用前,使用人员先检查本设备内部结构的安全性,使用时,使用人员先利用电源插孔20外接电源为本装置提供电能,接着使用人员将活性污泥灌入筛管6的内部,然后使用者将污水经进水管8灌入箱体9的内部,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按钮19发出工作命令,使得振动电机7和传动电机2开始工作,污水经漏水块30和凸形筛网22逐渐流至箱体9内部的底端,此时振动电机7带动筛管6做轻微的水平振动运动,将活性污泥经筛管6和固定管5以分散的方式缓慢排出,此时传动电机2带动转轴以及叶轮3进行旋转,从而加速了活性污泥和污水之间的融合效率,此过程一方面避免活性污泥堆积于一处,造成活性污泥的利用率降低导致出现活性污泥浪费的现象,另一方面将活性污泥以扩散的方式融入于污水之中,提高了活性污泥法的除污效率,避免出现活性污泥与污水未充分混合的现象,当活性污泥与污水充分混合后,使用者将通过第一污泥泵10将箱体9内部的污水连同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形成的污泥等介质抽入曝气池14的内部,此时氧气泵17开始工作,通过气体缓冲台15和气体喷射口16将氧气等气体注入活性污泥与污水之中,使其进行曝气反应,当曝气反应完毕后,使用者再通过控制按钮19发出指示命令,使得第二污泥泵11开始工作,将污泥连同污水一并抽入沉淀池12的内部,当污水等介质流至沉淀池12内部后,污水和因活性污泥法所形成的的污泥冲击橡胶缓冲板18时,橡胶缓冲板18必将利用其橡胶材质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力,用以抵消污水和污泥所带来的冲击力,同时缓冲孔可进一步的减少污水和污泥所对沉淀池12所产生的冲击力,由此则加快了活性污泥法所需的污泥沉淀时间,然后使用者通过污水泵13排出经活性污泥法除污完毕后的污水,然后使用者打开门体21对剩余污泥进行倾倒处理,最后使用者通过控制按钮19发出工作命令,使得防水电动推杆26收缩,直至插杆29脱离于通孔的内部,并缓慢拔出橡胶塞28,使用者可缓慢将凹型板24抽离于受力板25的内部,在此过程中,正极磁体23和负极磁体27仍具有相吸磁力,使用者需缓慢平稳将凹型板24抽出,此时可将凹型板24顶端表面所堆积的杂质进行清理。
上述所提及的活性污泥法除污原理是:活性污泥法从污水中去除具有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同时也能去除一部分磷素和氮素。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用于防止设备出现堵塞现象的防堵塞组件和提高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效率的辅助混合组件;
所述箱体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设置于进水管内部两侧的受力板和等距间隔设置在受力板顶端的漏水块,相邻漏水块间隔区域的受力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杂质吸附收纳的通孔,所述防堵塞组件还包括可拆卸设置于受力板内部的凹型板和设置在凹型板上与通孔相卡合的插杆,所述防堵塞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受力板内部底端两侧的防水电动推杆,所述防水电动推杆的顶部输出端设置有正极磁体,所述凹型板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正极磁体异性相吸的负极磁体,且负极磁体为凹型状与正极磁体相卡合,所述防堵塞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受力板之间的凸形筛网,所述进水管两侧的壁面均开设有通口,且通口内侧的边缘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进水管的两侧对应通口位置设置有橡胶塞;
所述辅助混合组件包括设置在箱体顶端另一侧的固定管、设置在固定管内部的筛管和设置在固定管内部底端的滑槽块,所述筛管的底端设置有卡合滑动于滑槽块内侧的滑板,所述固定管的底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箱体顶端另一侧的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管和筛管传动连接,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箱体底端的传动电机,所述传动电机输出端的转轴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辅助混合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转轴上的叶轮;
还包括用于对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曝气反应的曝气池,所述曝气池的一侧设置有氧气泵,所述曝气池的内部设置有气体缓冲台,且气体缓冲台上设置有气体喷射口,所述气体喷射口和气体缓冲台为连通状态,所述氧气泵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内部和气体缓冲台相连通,所述箱体两侧的底端均设置有支撑柱;
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污泥泵,所述第一污泥泵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内部,所述第一污泥泵输出端位置的防爆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还包括用于对污水和活性污泥进行沉淀反应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内壁上设置有橡胶缓冲板,所述橡胶缓冲板上开设有缓冲孔,所述曝气池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污泥泵,所述第二污泥泵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曝气池并延伸至曝气池的内部,所述第二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防爆管贯穿沉淀池并延伸至沉淀池的内部,所述第二污泥泵输出端位置的防爆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沉淀池的一侧设置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输入端通过防爆管延伸至沉淀池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板上设置有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和筛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物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的顶端开设有排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外形为可减少冲击力的三角锥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前侧设置有电源插孔和控制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的前侧通过合页设置有门体,且门体上设置有把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块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对杂质进行限位的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筛网可拆卸插入于受力板的顶端,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与凸形筛网底部相卡合的插孔。
CN201921028196.XU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0656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8196.XU CN210656568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8196.XU CN210656568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6568U true CN210656568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2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8196.XU Active CN210656568U (zh) 2019-07-01 2019-07-01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6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16694U (zh) 一种土壤修复用淋洗装置
CN109133439A (zh) 一种化工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11170174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装置
CN210885638U (zh) 一种可移动污水处理设备
CN210193559U (zh) 一种多级污水处理装置
CN210656568U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CN211896388U (zh) 一种新型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CN108706840A (zh) 一种实验室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2864358U (zh) 一种基于工业污水处理装置
CN112607914A (zh) 一种便于水循环利用的新型生物制药用污水净化循环装置
CN208517120U (zh) 一种水池用净水装置
CN211921111U (zh) 一种高浓度废水过滤装置
CN215667509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污水治理设备
CN111285544A (zh) 一种河道污水源头治理的方法
CN212833138U (zh)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设备
CN110255788A (zh) 一种垃圾分拣预处理系统
CN212559767U (zh) 一种高效环保废气废水成套处理装置
CN213327036U (zh) 一种具有隔离作用的污水处理器
CN215798899U (zh) 一种适用于化工厂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9860650U (zh) 一种可多层过滤的废水处理设备
CN110156281A (zh)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设备
CN219823903U (zh) 一种废水除氟过滤器
CN217868224U (zh) 一种污水资源化回用装置
CN220788287U (zh)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修复的处理装置
CN209254223U (zh) 一种生活用污水多功能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