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52326U -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52326U
CN210652326U CN201920865489.7U CN201920865489U CN210652326U CN 210652326 U CN210652326 U CN 210652326U CN 201920865489 U CN201920865489 U CN 201920865489U CN 210652326 U CN210652326 U CN 210652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tirring
connecting seat
hea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654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nl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nl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nl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nling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654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52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52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523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属于印刷设备领域,其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端的墨斗和转动设置于墨斗出墨端的墨辊,所述墨辊部分处于墨斗中,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墨斗上方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沿墨斗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搅拌头,所述搅拌头转动设置,所述搅拌头可伸入油墨内。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通过在墨斗上方设置搅拌机构,利用搅拌机构提供外力搅拌,使得油墨在墨斗内的流动顺畅,从而保证出墨顺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背景技术
胶印机是平版印刷机的一种,印刷时印刷图文从印版线印到橡皮滚桶上,然后再由橡皮滚桶转印到纸张上,从而使得油墨能够更加均匀地传递给纸张,提高印刷产品的质量。
油墨是印刷生产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它的性能如何对印刷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黏度是指流体分子相互吸引所产生的阻碍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触变性是指油墨在外力搅拌作用下流动性增强,停止搅拌后流动型逐渐减小恢复到原状的性能。当油墨具有良好的触变性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油墨的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强、延展性增大,从而使得油墨顺利、均匀出墨。
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墨辊之间的挤压力、剪切力的作用下,油墨的黏度有所下降、流动性增强、延展性增大,但是墨斗在给墨的过程中,油墨较长时间的静止在墨斗内,从而使得墨斗内的油墨黏度增大、流动性减弱、延展性降低,从而容易造成油墨在墨斗中出现“堵墨”的现象,影响出墨,从而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通过在墨斗上方设置搅拌机构,利用搅拌机构提供外力搅拌,使得油墨在墨斗内的流动顺畅,从而保证出墨顺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端的墨斗和转动设置于墨斗出墨端的墨辊,所述墨辊部分处于墨斗中,所述墨斗上方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沿墨斗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搅拌头,所述搅拌头转动设置,所述搅拌头可伸入油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油墨倒置在墨斗内,通过转动的墨辊在转动过程中其侧壁对墨斗内的油墨进行粘附,从而将油墨带离墨斗并进行输墨;通过在墨斗上方设置搅拌机构,利用转动设置的搅拌头伸入油墨内对油墨进行搅拌,根据油墨自身的触变性,从而使得油墨的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强、延展性增大,使得油墨在墨斗内的流动顺畅,从而保证出墨顺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带动多个搅拌头沿墨斗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丝杆,所述丝杆与搅拌头之间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搅拌头与连接座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丝杆带动搅拌头沿墨斗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得搅拌头能够对不同墨斗内不同位置的油墨进行搅拌,从而使得墨斗内油墨的流动性更加均匀,通过在搅拌头和丝杆之间设置连接座,使得连接座能够在丝杆的驱动下带动搅拌头移动的同时,保证搅拌头能够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连接座且与连接座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杆,使得连接座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只能沿丝杆的轴线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头包括竖直贯穿连接座的连接杆和固定设置于连接杆背离连接座一端的搅拌部,所述搅拌部沿连接杆的轴线向上呈螺旋形延伸;所述搅拌头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搅拌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杆将搅拌部与连接座进行连接,通过设置搅拌部呈螺旋状,使得搅拌头在转动的过程中,搅拌部在搅拌的过程中能够对不同层次之间的油墨进行交互搅拌混合,提高搅拌效果;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驱动搅拌头转动,方便对搅拌头的转动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部呈宝塔形,所述搅拌部的上端开口大于搅拌部的下端开口,所述搅拌部的下端开口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合作搅拌部的外形并根据墨斗与墨辊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得搅拌部的上端开口大于搅拌部的下端开口,使得搅拌部能够对墨斗内的油墨进行搅拌的同时,避免搅拌部与墨辊接触,影响墨辊着墨;通过设置搅拌部的下端开口与连接杆固定,从而增强搅拌部与连接杆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杆背离搅拌部一端的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搅拌电机,控制搅拌电机的启闭,从而控制对应搅拌头的转动,能够更加使用需求对搅拌头的搅拌进行单独控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限位杆朝向连接杆一侧的齿条和同轴固定设置于连接杆上的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限位杆上设置齿条,在连接杆上齿轮,当丝杆带动搅拌头移动的同时,由于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从而使得搅拌头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旋转,使得搅拌头的转动与其移动同步,同时提高丝杆动能的利用,节约能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包括与搅拌头连接的本体和螺纹连接于丝杆上的螺套,所述螺套与本体可拆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印刷过程中会根据印刷需求对油墨的颜色进行更换,通过设置连接座,使得螺套与本体可拆卸设置,从而方便将搅拌头从丝杆上拆卸下来进行清洗,避免搅拌头清洗不便影响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在墨斗上方设置搅拌机构,利用搅拌头与油墨接触并对油墨进行旋转搅拌,从而降低油墨的黏度,提高油墨的流动性和延展性,保证出墨顺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通过设置丝杆带动搅拌头移动,从而使得搅拌头能够对墨草内不同为孩子的油墨进行搅拌,提高搅拌的效果;通过设置连接座的本体和螺套可拆卸,从而方便搅拌头在丝杆的拆卸,方便油墨更换时对搅拌头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爆炸图,主要显示了本体与螺套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部分剖视图,主要显示了驱动组件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关系。
图中,1、机架;11、放置槽;2、墨斗;3、墨辊;4、搅拌机构;41、搅拌头;411、连接杆;412、搅拌部;42、丝杆;43、连接座;431、本体;4311、燕尾滑槽;432、螺套;4321、燕尾滑条;44、限位杆;45、伺服电机;46、驱动组件;461、搅拌电机;462、齿条;463、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包括机架1、可拆卸设置于机架1上端的墨斗2和转动设置于墨斗2出墨端的墨辊3,且墨辊3部分处于墨斗2中;将油墨倒置在墨斗2内,通过转动的墨辊3在转动过程中其侧壁对墨斗2内的油墨进行粘附,从而将油墨带离墨斗2并进行输墨。为保证输墨过程中,墨斗2出墨顺利,墨斗2上方设有搅拌机构4,通过外力搅拌从而使得油墨的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强、延展性增大,便于油墨在墨斗2内的流动,从而保证出墨顺利,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参照图1,搅拌机构4包括平行设置于墨辊3上方的丝杆42和沿墨斗2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搅拌头41(图中显示为3个),搅拌头41转动设置并可伸入油墨内,当搅拌头41转动时对油墨进行搅拌混合;为更好地提高搅拌效果,3个搅拌头41均匀间隔设置,从而使得不同位置的油墨被搅拌到的时间间隔相同。丝杆42带动搅拌头41沿墨斗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使得搅拌头41能够对不同墨斗2内不同位置的油墨进行搅拌,从而使得墨斗2内油墨的流动性更加均匀。为保证丝杆42能够带动搅拌头41进行往复移动,丝杆42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45,通过控制伺服电机45正转和反转的时间间隔,从而实现搅拌头41往复移动的时间间隔。
参照图1和图2,为避免丝杆42带动搅拌头41移动的过程中对搅拌头41的转动产生影响,丝杆42与搅拌头41之间设有连接座43,连接座43与丝杆42螺纹连接,搅拌头41贯穿连接座43且与连接座43转动连接。为避免丝杆4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座43和搅拌头41发生旋转,连接座43的一侧设有限位杆44,限位杆44贯穿连接座43且与连接座43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杆44,使得连接座43在限位杆44的作用下只能沿丝杆42的轴线方向移动。
参照图1和图2,由于在印刷过程中会根据印刷需求对油墨的颜色进行更换,为方便对搅拌头41进行清洗,连接座43包括与搅拌头41连接的本体431和螺纹连接于丝杆42上的螺套432,螺套432与本体431可拆卸设置;当油墨需要更换时,通过将螺套432和本体431进行拆卸,从而使得搅拌头41与丝杆42分离。为方便将搅拌头41取出,机架1对应限位杆44设有放置槽11,限位杆44置于放置槽11内,螺套432与本体431进行连接,限位杆44从放置槽11内取出时,螺套432与本体431分离且限位杆44带动3个搅拌头41一起脱离机架1。为方便螺套432与本体431的拆装,螺套432朝向本体431一侧固定设有燕尾滑条4321,本体431朝向螺套432一侧对应燕尾滑条4321开设有燕尾滑槽4311,燕尾滑条4321与燕尾滑槽4311滑动配合。
参照图2,搅拌头41包括竖直贯穿连接座43的连接杆411和固定设置于连接杆411背离连接座43一端的搅拌部412,搅拌部412沿连接杆411的轴线向上呈螺旋形延伸。由于墨辊3与墨斗2抵触从而使得墨辊3粘附油墨,为避免搅拌部412在搅拌过程中与墨辊3接触从而影响墨辊3着墨,搅拌部412呈宝塔形即搅拌部412的上端开口大于搅拌部412的下端开口,从而使得搅拌部412能够更大范围地与油墨接触而不与墨辊3接触。为保证搅拌部412与连接杆411的连接强度,搅拌部412的下端开口与连接杆411固定连接。
参照图1和图2,搅拌头41连接有驱动组件46,驱动组件46带动搅拌头41转动,驱动组件46包括设置于连接杆411背离搅拌部412一端的搅拌电机461,搅拌电机461与连接座43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使用需求对搅拌电机461进行驱动,当油墨量少时,搅拌部412的旋转起到的作用不明显时,可以通过关闭搅拌电机461,从而节约能源的消耗。
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当需要对墨斗2内的油墨进行搅拌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45,丝杆42在伺服电机45的驱动下发生旋转,丝杆42转动带动连接座43沿丝杆42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对墨斗2内的油墨进行搅拌。当墨斗2内的油墨量较多时,通过启动搅拌电机461,从而使得搅拌部412在搅拌电机461的驱动下对油墨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果;当墨斗2内的油墨量较少时,关闭搅拌电机461。
当墨斗2内的油墨需要更换时,向上将限位杆44抬离机架1,使得本体431与螺套432分离,从而使得限位杆44带动搅拌头41脱离机架1;当搅拌头41清洗完成需要重新安装到机架1上时,将限位杆44放置到机架1上,并滑动本体431与相应的螺套432对准,然后抬高限位杆44后缓慢放下限位杆44,使得螺套432与本体431滑动插接,直至限位杆44与放置槽11底部抵触。
实施例二:
参照图3和图4,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组件46包括固定设置于限位杆44朝向连接杆411一侧的齿条462和同轴固定设置于连接杆411上的齿轮463,齿轮463与齿条462啮合,本体431对应齿轮463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与本体431贯穿限位杆44处相连通。当当丝杆42带动搅拌头41移动的同时,由于齿轮463与齿条462的啮合,从而使得搅拌头4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旋转,使得搅拌头41的转动与其移动同步,同时提高丝杆42动能的利用,节约能耗。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端的墨斗(2)和转动设置于墨斗(2)出墨端的墨辊(3),所述墨辊(3)部分处于墨斗(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斗(2)上方设有搅拌机构(4),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沿墨斗(2)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搅拌头(41),所述搅拌头(41)转动设置,所述搅拌头(41)可伸入油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还包括带动多个搅拌头(41)沿墨斗(2)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丝杆(42),所述丝杆(42)与搅拌头(41)之间设有连接座(43),所述连接座(43)与丝杆(42)螺纹连接,所述搅拌头(41)与连接座(4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3)的一侧设有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贯穿连接座(43)且与连接座(4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头(41)包括竖直贯穿连接座(43)的连接杆(411)和固定设置于连接杆(411)背离连接座(43)一端的搅拌部(412),所述搅拌部(412)沿连接杆(411)的轴线向上呈螺旋形延伸;所述搅拌头(41)连接有驱动组件(46),所述驱动组件(46)带动搅拌头(4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412)呈宝塔形,所述搅拌部(412)的上端开口大于搅拌部(412)的下端开口,所述搅拌部(412)的下端开口与连接杆(4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6)包括设置于连接杆(411)背离搅拌部(412)一端的搅拌电机(461),所述搅拌电机(461)与连接座(4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6)包括固定设置于限位杆(44)朝向连接杆(411)一侧的齿条(462)和同轴固定设置于连接杆(411)上的齿轮(463),所述齿轮(463)与齿条(462)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3)包括与搅拌头(41)连接的本体(431)和螺纹连接于丝杆(42)上的螺套(432),所述螺套(432)与本体(431)可拆卸设置。
CN201920865489.7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Active CN210652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5489.7U CN210652326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65489.7U CN210652326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52326U true CN210652326U (zh) 2020-06-02

Family

ID=7084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65489.7U Active CN210652326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523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55142U (zh) 一种升降式自清洁反应釜
CN109366999B (zh) 一种物料搅拌和挤出同时进行的3d打印喷头装置
CN113578098A (zh) 一种工业用色粉定量下料混合装置
CN210652326U (zh) 一种胶印机的搅墨装置
CN220176713U (zh) 一种印刷油墨混合配比罐
CN211246260U (zh) 一种印刷油墨高效生产装置
CN210234534U (zh) 一种美术用调色装置
CN209438763U (zh) 一种印刷油墨生产的研磨机
CN213108677U (zh) 一种薄膜印刷机墨槽匀墨装置
CN216183600U (zh) 一种印刷机的冷却辊结构
CN211195456U (zh) 一种大幅面喷印手持喷码机
CN108905826A (zh) 一种印刷包装用颜料混合装置
CN212313013U (zh) 一种胶印油墨上墨容器
CN215028263U (zh) 一种打印机用原料混合装置
CN209159150U (zh) 一种快拆式印字机
CN210584814U (zh) 一种曲料制造用搅拌机
CN207887085U (zh) 一种油漆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09336385U (zh) 一种多功能颜料调试器
CN217549562U (zh) 一种印染剂高效搅拌装置
CN209005604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有机颜料搅拌装置
CN111347757A (zh) 一种胶印uv油墨自动上墨系统
CN220410031U (zh) 一种胶印机的高效搅墨装置
CN217435316U (zh) 一种用于喷头的清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打印机
CN217435315U (zh) 一种用于喷头的清洁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打印机
CN213619025U (zh) 一种连续供墨的喷码打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