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38224U -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38224U
CN210638224U CN201921252461.2U CN201921252461U CN210638224U CN 210638224 U CN210638224 U CN 210638224U CN 201921252461 U CN201921252461 U CN 201921252461U CN 210638224 U CN210638224 U CN 210638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layer
air supply
ceiling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524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海燕
李敬胜
王彩平
杨文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524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38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38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382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吊顶层,被设置为与建筑物的天花板连接,并与天花板之间构成匀流层;吊顶层设置多个送风孔,每一送风孔均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空气调节设备,其出风口与匀流层连通,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启状态下的送风孔向建筑物内送风。通过在吊顶层与天花板之间形成匀流层,并设置有多个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的送风孔,使得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孔与该匀流层连通,并通过开启状态下的送风孔实现向建筑物内送风。通过控制指定位置对应的送风孔的开启与闭合,让用于空气调节的风量均匀的从吊顶层落下,实现了对指定位置所在区域快速准确的空气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调节系统中,一般设置有固定的出风口和可以调节角度的导风板来进行出风。经蒸发器换热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口吹出,并通过导风板的角度调节实现出风方向的改变,逐渐扩散至房间内,以满足制冷制热的不同要求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出风口吹风扩散速度较慢,无法根据用户需求迅速调节指定位置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以解决出风口吹风扩散速度慢,无法迅速调节指定位置温度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包括:吊顶层,被设置为与建筑物的天花板连接,并与所述天花板之间构成匀流层;所述吊顶层设置多个送风孔,每一所述送风孔均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空气调节设备,其出风口与所述匀流层连通,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启状态下的送风孔向所述建筑物内送风。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在吊顶层与天花板之间形成匀流层,并设置有多个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的送风孔,使得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孔与该匀流层连通,并通过开启状态下的送风孔实现向建筑物内送风。通过控制指定位置对应的送风孔的开启与闭合,让用于空气调节的风量均匀的从吊顶层落下,实现了对指定位置所在区域快速准确的空气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控制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送风控制装置连接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0:吊顶层;20:匀流层;30:送风孔;40:空气调节设备;41:出风口;50:送风控制装置;51:导风组件;511:连杆;512:导风板;52: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文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文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被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元素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实际上第一元素也能够被称为第二元素,反之亦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结构、装置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结构、装置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的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文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文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文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本文中,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如图1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系统包括:
吊顶层,被设置为与建筑物的天花板连接,并与天花板之间构成匀流层;吊顶层设置多个送风孔,每一送风孔均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
空气调节设备,其出风口与匀流层连通,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启状态下的送风孔向建筑物内送风。
通过在吊顶层与天花板之间形成匀流层,并设置有多个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的送风孔,使得空气调节设备的出风孔与该匀流层连通,并通过开启状态下的送风孔实现向建筑物内送风,通过控制指定位置对应的送风孔的开启与闭合,让用于空气调节的风量均匀的从吊顶层落下,实现了对指定位置所在区域快速准确的空气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孔在吊顶层均匀分布。
通过设置均匀分布的送风孔,使得用于空气调节的风量均匀的从吊顶层落入,快速、均匀的分布室内空间中,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孔的分布密度由吊顶层的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
通过对送风孔的分布密度进行设置,使得风量更多的从吊顶层落入建筑物的室内四周,自四周向内扩散调节温度,避免了风量对常处于室内中心位置活动的用户的直接影响,使用户感觉不到吹风,又能均匀的调节房间温度,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吊顶层设置有送风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送风控制装置包括:
导风组件,设置于吊顶层;
驱动组件,与导风组件连接且驱动导风组件运动以覆盖或露出送风孔,以使送风孔在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通过驱动组件控制导风组件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组件与送风孔在位置上对应设置。
通过设置在位置上与送风孔一一对应设置,实现对每个送风孔的闭合或开启状态进行独立控制,能够通过控制指定位置对应的送风孔的开启与闭合,让用于空气调节的风量均匀的从吊顶层落下,实现了对指定位置所在区域快速准确的空气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匀流层包括多个送风区域,每个送风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送风孔;
导风组件与送风区域在位置上对应设置。
通过对匀流层内进行送风区域的划分,并对应送风区域的位置设置导风组件,实现控制指定送风区域对应的送风孔的开启与闭合,用户能够根据喜好或需求自行调节哪些区域出风,哪些区域不出风,满足多种出风区域的需求,用于空气调节的风量根据开启指令均匀的从吊顶层落下,实现了对指定位置所在区域快速准确的空气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送风区域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匀流层中。
可选的,所述匀流层中所述送风区域的面积自吊顶层的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通过在吊顶层的中部设置面积更小的送风区域,能够实现对室内中部主要活动空间的更精确空气调节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导风组件包括连杆,和与连杆连接设置的导风板;驱动组件连接连杆以驱动连杆转动;
其中,导风板被设置为旋转至预设角度且与吊顶层形成夹角,以使送风孔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的,驱动组件可以包括电机、枢转轴。通过设置与驱动组件连接的连杆,使得连杆转动时带动导风板旋转至预设角度,以使送风孔处于开启状态,实现对指定送风区域的送风孔开启与闭合状态的控制。使用连杆转动的方式控制导风板的转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导风板闭合至吊顶层上表面时,与吊顶层上表面之间的空隙小,避免在用户不需开启该部分送风区域时,由于空隙造成风量露出的情况,实现对指定位置所在区域快速准确的空气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角度大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可选的,该预设角度可以是35度、40度、45度、50度、55度或60度。
通过对预设角度的设置使得导风板在控制送风孔的开启与闭合之外,对风量形成导向作用,提高了出风效率和出风效果;另一方面,不会阻挡匀流层内的风量流向其他方向,影响其他送风区域的出风情况,让用于空气调节的风量均匀的从吊顶层落下,实现了对指定位置所在区域快速准确的空气调节,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顶层,被设置为与建筑物的天花板连接,并与所述天花板之间构成匀流层;所述吊顶层设置多个送风孔,每一所述送风孔均具有开启状态和闭合状态;
空气调节设备,其出风口与所述匀流层连通,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开启状态下的送风孔向所述建筑物内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孔在所述吊顶层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孔的分布密度由所述吊顶层的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层设置有送风控制装置,所述送风控制装置包括:
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吊顶层;
驱动组件,与所述导风组件连接且驱动所述导风组件运动以覆盖或露出所述送风孔,以使所述送风孔在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与所述送风孔在位置上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流层包括多个送风区域,每个所述送风区域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送风孔;
所述导风组件与所述送风区域在位置上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连杆,和与所述连杆连接设置的导风板;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连杆以驱动所述连杆转动;
其中,所述导风板被设置为旋转至预设角度且与所述吊顶层形成夹角,以使送风孔处于开启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角度大于3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CN201921252461.2U 2019-08-02 2019-08-02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Active CN210638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2461.2U CN210638224U (zh) 2019-08-02 2019-08-02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52461.2U CN210638224U (zh) 2019-08-02 2019-08-02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38224U true CN210638224U (zh) 2020-05-29

Family

ID=70794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52461.2U Active CN210638224U (zh) 2019-08-02 2019-08-02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382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366B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664231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61960B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WO2021051895A1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CN110160241B (zh) 空调器及用于空调器制冷的导风板控制方法
CN106196304A (zh) 圆形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设备
WO2017166935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160237A (zh) 空调器及用于空调器制热的导风板控制方法
CN10966827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0638224U (zh) 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CN113483396B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JP7213353B2 (ja) 空調吹出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この空調吹出アセンブリを含む空調
WO2021036415A1 (zh)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NO320983B1 (no) Anordning for klimaregulering av rom
CN106642311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71657B (zh) 汽车空调的无风感送风系统及送风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380198A (zh) 一种导风机构以及空调器
CN206291317U (zh) 空调器
CN106288275B (zh) 空调器
CN112902300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WO2006061974A1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832232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3606667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WO2020172940A1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5412431U (zh) 送风结构、空调器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