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9302U -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 Google Patents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9302U
CN210629302U CN201922082630.9U CN201922082630U CN210629302U CN 210629302 U CN210629302 U CN 210629302U CN 201922082630 U CN201922082630 U CN 201922082630U CN 210629302 U CN210629302 U CN 210629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ing cylinder
rack
motor coil
fixed
doub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26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筱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ihua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ihu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ihua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ihu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826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9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9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9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包括架体,架体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皮带,皮带上沿周向矩阵排列有若干支杆;架体上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有过线筒,过线筒内壁呈圆台形,且过线筒远离架体的一端为小径端;过线筒大径端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滚柱,滚柱的中部设有凹槽。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解决在并线时,还需要将绕线筒搬运到特定的并线架上,较为麻烦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为实现电机中电磁功率的最大转换,通常需要在铁芯上缠绕多匝铜线,以增加电感线圈的磁通量,而在铁芯上缠绕铜线就构成了电机线圈。
铜线在未加工前一般是缠绕在绕线筒上,需要加工时,则选取多个(以一匝铜线所需铜线根数来确定)绕线筒,将多个绕线筒上的铜线同时拉下并合并在一起卷绕成一匝,再缠绕在铁芯上。现目前绕线筒一般会放置在墙角堆积,当堆积过多时很容易倒塌,而在并线时,还需要将绕线筒搬运到特定的并线架上,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以解决在并线时,还需要将绕线筒搬运到特定的并线架上,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包括架体,架体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皮带,皮带上沿周向矩阵排列有若干支杆;架体上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有过线筒,过线筒内壁呈圆台形,且过线筒远离架体的一端为小径端;过线筒大径端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滚柱,滚柱的中部设有凹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日常不使用时,绕线筒套设在支杆上,可以较整齐的收纳。需要并线时,转动主动轴从而带动皮带转动,支杆上的绕线筒随皮带转动,使得绕线筒随皮带转动至正对过线筒处,然后拉动正对过线筒的一列绕线筒上的铜线,并将铜线并在一起使之通过过线筒完成并线。在此过程中,由于皮带上只有一列绕线筒在进行并线,那么皮带上其他列支杆上的绕线筒就可以卸下并进行更换,可以实现连续加工。且绕线筒收纳和并线均在架体上完成,减少了搬运的麻烦。
2、过线筒内壁呈圆台形且过线筒上转动连接有滚柱,铜线在通过过线筒时,由于一列的绕线筒所处高度不同,上下侧的铜线就容易卡在过线筒内壁的端部,有较大的磨损,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滚柱,凹槽对铜线进行限位,拉动铜线进行并线时,铜线可带动滚柱转动,减小铜线和过线筒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中:架体1、主动轴2、从动轴3、连接架4、过线筒5、支杆6、皮带7、绕线筒8、线圈9、手持杆10、支脚11、滚柱12、滑杆13、滚珠14、套筒15、环形气囊16、摩擦垫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包括架体1,架体1下端固定有支脚11,架体1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主动轴2和从动轴3,主动轴2和从动轴3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皮带7,主动轴2、从动轴3以及皮带7组成带传送机构。主动轴2下端偏心固定有手持杆10,手持杆10可以绕着架体1转动。皮带7表面矩阵排列有若干支杆6,本实施例中,皮带7上一列设有三个支杆6,在并线时,适用于三根铜线进行合并,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可视情况在竖向增设支杆6。
结合图4所示,支杆6上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有套筒15,套筒15外壁固定有环形气囊16,环形气囊16外壁固定有摩擦垫17,摩擦垫17选用橡胶垫。环形气囊16上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有阀门,在对环形气囊16充气时,打开阀门并使用现有技术的充气泵等即可进行充气,在对环形气囊16放气时,打开阀门挤压环形气囊16即可。
架体1上固定有连接架4,连接架4上固定有过线筒5,过线筒5的高度和中侧的支杆6平齐,且过线筒5和中侧支杆6的中部对齐。结合图3所示,过线筒5内壁呈圆台形,且过线筒5内壁左端为小径端。过线筒5右端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滚柱12,滚柱12的中部设有环形的凹槽。过线筒5左端上下两侧均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杆13,两个滑杆13相对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滚珠14,滚珠14上设有环形的过线槽。滑杆13上螺纹连接有螺栓(图中未示出),螺栓端部贯穿滑杆13并和过线筒5端面相抵,转动螺栓,使得螺栓和过线筒5端面相抵即可固定滑杆13对滑杆13进行限位,反转螺栓使得螺栓远离过线筒5端面,即可上下滑动滑杆13。
具体使用时,将绕线筒8套设在套筒15上,并对环形气囊16充气,使得环形气囊16膨胀张紧对绕线筒8进行固定,对多个绕线筒8整齐收纳。
需要并线时,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手持杆10,使得主动轴2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绕线筒8随皮带7转动至正对过线筒5处,然后停止转动手持杆10,工作人员将正对过线筒5的一列三个绕线筒8上的铜线端部拉开,使得三根铜线并在一起通过过线筒5。
上侧的铜线穿过上侧滚柱12上的凹槽,下侧的铜线穿过下侧滚柱12上的凹槽。穿线时,使得两根滑杆13相互远离,滚珠14不会阻挡在过线筒5的出口处,便于铜线通过,铜线通过后,滑动两根滑杆13,使得两个滚珠14将并在一起的三根铜线卡在过线槽内,滚柱14对通过过线槽的铜线有一定的限位张紧作用,且可以将铜线捋直捋顺。
然后通过驱动装置或者工作人员手动拉扯并好的铜线制作线匝,铜线在受到拉扯的过程中,带动滚柱12和滚珠14转动,减少铜线和过线筒5内壁之间的摩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7)

1.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外套设有用于传动的皮带,皮带上沿周向矩阵排列有若干支杆;架体上固定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固定有过线筒,过线筒内壁呈圆台形,且过线筒远离架体的一端为小径端;过线筒大径端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滚柱,滚柱的中部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筒和皮带的中部高度平齐,且和支杆的中部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上转动连接有套筒,套筒和支杆之间安装有单向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外壁固定有环形气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气囊外壁固定有摩擦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筒小径端上下两侧均竖向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滑杆相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珠,滚珠上设有过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下端偏心固定有手持杆。
CN201922082630.9U 2019-11-27 2019-11-27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Active CN210629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2630.9U CN210629302U (zh) 2019-11-27 2019-11-27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2630.9U CN210629302U (zh) 2019-11-27 2019-11-27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9302U true CN210629302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0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2630.9U Active CN210629302U (zh) 2019-11-27 2019-11-27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9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2866B (zh) 自动多线绕线机
CN208201460U (zh) 一种钢丝绳的捻股装置
CN104485791B (zh) 电机线圈自动绕线机张紧装置
CN107978447A (zh) 带自动卸料功能的变压器线圈绕线机
CN210629302U (zh) 电机线圈并线用放置架
CN105119438B (zh) 立式绕线机绕线机构
CN104609250A (zh) 一种钢丝缠绕装置
CN104242573A (zh) 一种高槽满率直流无刷电机自动绕线机
CN204433954U (zh) 一种钢丝缠绕装置
CN104148425B (zh) 铜包铝线连续拉伸设备
CN106276431A (zh) 一种高效绕线设备
CN205811809U (zh) 一种洗衣机电机线圈立式绕线装置
CN207430939U (zh) 一种金属丝线加工防断裂过线轮装置
CN204433965U (zh) 一种盘条钢丝缠绕装置
CN209668535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电力电缆用生产设备
CN107758429A (zh) 一种绕线机用张紧装置
CN208120449U (zh) 一种捻线机专用的新型线筒
CN204223956U (zh) 自动快速绕线成型机的前置装置
CN206135656U (zh) 一种圆形定子粗线三针内绕式绕线机
CN207275888U (zh) 一种多工位卷线装置
CN104670990A (zh) 一种盘条钢丝缠绕装置
CN203955739U (zh) 铜包铝线连续拉伸设备
CN214263285U (zh) 一种铜线拉伸装置
CN206126511U (zh) 一种高效绕线设备
CN206328007U (zh) 一种双向可调的电缆卷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