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22394U - 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22394U
CN210622394U CN201921188970.3U CN201921188970U CN210622394U CN 210622394 U CN210622394 U CN 210622394U CN 201921188970 U CN201921188970 U CN 201921188970U CN 210622394 U CN210622394 U CN 210622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xing
shielding
shielding lay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889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志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1889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22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22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223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包括支撑模块、遮挡模块和排水模块;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设置在道路右侧前端的第一立柱、设置在道路右侧后端的第二立柱、设置在道路左侧前端的第三立柱和设置在道路左侧后端的第四立柱;所述遮挡模块包括遮挡层、设置在遮挡层上表面的防污层、设置在防污层上表面的枝叶捕捉层、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之间且用于对遮挡层的前端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卡槽、设置在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且用于对遮挡层的后端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卡槽、设置在遮挡层上用于对防污层和枝叶捕捉层进行固定的固定单元。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起到遮阳遮雨的功能,而且还能避免水滴滴落到骑行者的身上。

Description

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维护通行秩序,在交通路口往往设置有红绿灯,而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又是更为适合于在极易堵车的城市中穿行的极佳交通工具。对于电动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的骑行者而言,遇到红绿灯路口并进行等待是难以避免的,但若是在炎炎夏日,长达数十秒乃至一分多钟的等待往往会让人们极难忍受,甚至会由此中暑;若是在等候红绿灯的过程中,遇到雨后或者小雨的天气,从道路两旁的树叶上常常会不经意地低落下很多的水滴,有的水滴甚至会是混合了污物的脏水,当上述水滴滴落到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的骑行者的身上后,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麻烦,比如衣物被污染,也会由此引发人们的不良情绪,特别是在一阵微风吹过之后,水滴更是会有大范围落下,使得更多的人深受其害。
公告号为CN 204357152 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避雨棚,主要由棚面、导杆、电机、导块、横梁、卷轴、立杆和竖直支架组成,其导杆与横梁固连;导块安装在导杆的导轨内,并与导杆形成滑动连接;电机安装在导块上;卷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电机的轴连接;竖直支架与导杆固连;立杆两端分别与横梁和竖直支架固连;棚面由牛津布面料制成,安装于两根导杆间。本实用新型设置在红绿灯交通路口行人等候处,供行人遮蔽烈日或大雨 ;同时,电机带动卷轴转动可将棚面卷成捆,以抵御大风来袭,以至于不会损坏掉落,且其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然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并不具备良好的排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不仅能够起到遮阳遮雨的功能,而且还能避免水滴滴落到骑行者的身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包括支撑模块、设置在支撑模块上端的遮挡模块和与遮挡模块相连接的排水模块;
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设置在道路右侧前端的第一立柱、设置在道路右侧后端的第二立柱、设置在道路左侧前端的第三立柱和设置在道路左侧后端的第四立柱;
所述遮挡模块包括遮挡层、设置在遮挡层上表面的防污层、设置在防污层上表面的枝叶捕捉层、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之间且用于对遮挡层的前端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卡槽、设置在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且用于对遮挡层的后端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卡槽、设置在遮挡层上用于对防污层和枝叶捕捉层进行固定的固定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用于对防污层的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一压板框架、设置在第一压板框架上端且用于对枝叶捕捉层进行固定的第二压板框架,还包括依次贯穿第二压板框架和第一压板框架并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槽和第二固定卡槽相连接的若干个固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层为拱形,所述第一固定卡槽、第二固定卡槽、第一压板框架和第二压板框架的结构均分别与遮挡层的拱形结构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遮挡层为亚克力板制成的遮挡板,所述防污层为塑料薄膜,所述枝叶捕捉层为尼龙网。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模块包括设置在遮挡层右侧下端的第一集水槽、与第一集水槽相连接的第一引流管、设置在遮挡层左侧下端的第二集水槽和与第二集水槽相连接的第二引流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集水槽中的若干个竖向的第一过滤网和设置在第二集水槽中的若干个竖向的第二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均分被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下端的底座、与筒体的上端套合连接的杆体、设置在筒体与杆体连接处的若干螺栓和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下端还设置有辅助抬升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侧端设置有辅助移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移动模块包括与筒体活动连接的连接套、与连接套相连接L型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下端的万向轮、设置在万向轮上的轮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本实用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包括支撑模块、遮挡模块、排水模块,通过支撑模块,本装置可以被更好地放置在红绿灯路口处,特别的,因为支撑模块的下端设置了底座,底座的侧端又设置了辅助移动模块,故而既可以通过底座实现整个装置的在地面固定,还可以通过万向轮迅速、便捷地将整个装置移至道路边,从而对其进行后续的清理、检修等工作,相较于现有的遮阳遮雨装置,其灵活性更好、便捷性更高;
通过遮挡模块,不仅可以为在红绿灯路口等候的骑行者提供遮阳挡雨的需求,还可以避免从树上落下的水滴、枯枝以及树叶等物落到人们的身上;另外,由于遮挡模块包括遮挡层、设置在遮挡层上表面的防污层、设置在防污层上表面的枝叶捕捉层,故而还可使得事后的清理工作变得十分方便、高效,只需将枝叶捕捉层和防污层依次取下便可将累积在遮挡层上端的树叶枯枝、以及污水,之后对其进行清理或者更换上新的塑料薄膜和尼龙网,便可令本装置继续使用,相较于下现有的裸露的遮挡层结构,本装置可使得遮挡层避免被污染、受到磨损。
通过排水模块可实现遮挡模块上积水的统一排流,避免雨水在遮挡层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形成水帘,从而降低上述积水流落到人们身上的可能性。
通过遮挡模块,可让人们清楚地知道遮挡模块对雨水的遮挡范围,且能够避免人们刚好站在遮挡模块前后边缘的正下方,由此避免从遮挡模块前后边缘处低落的水滴滴落到人们身上的可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延伸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辅助抬升把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压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压板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辅助移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由于第二延伸板、第三延伸板、第四延伸板的结构与第一延伸板的结构相同,故而仅给出第一延伸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延伸板、第三延伸板、第四延伸板可参照图5、6。
由于第二杆体、第三杆体、第四杆体的结构与第一杆体的结构相同,故而仅给出第一杆体的结构示意图,第二杆体、第三杆体、第四杆体的结构示意图可参照图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一
如图1、2、3、4、5、6、7、8、9、10所示,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包括支撑模块、设置在支撑模块上端的遮挡模块33和与遮挡模块33相连接的排水模块;
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设置在道路右侧前端的第一立柱1、设置在道路右侧后端的第二立柱2、设置在道路左侧前端的第三立柱3和设置在道路左侧后端的第四立柱4;
所述遮挡模块33包括遮挡层5、设置在遮挡层上表面的防污层6、设置在防污层上表面的枝叶捕捉层7、设置在第一立柱1和第四立柱4之间且用于对遮挡层5的前端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卡槽8、设置在第二立柱2和第三立柱3之间且用于对遮挡层5的后端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卡槽9、设置在遮挡层上用于对防污层6和枝叶捕捉层7进行固定的固定单元。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用于对防污层6的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一压板框架10、设置在第一压板框架10上端且用于对枝叶捕捉层7进行固定的第二压板框架11,还包括依次贯穿第二压板框架11和第一压板框架10并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槽8和第二固定卡槽9相连接的若干个螺栓。
所述遮挡层5为拱形,所述第一固定卡槽8、第二固定卡槽9、第一压板框架10和第二压板框架11的结构均分别与遮挡层5的拱形结构相适应。
所述遮挡层5为亚克力板制成的遮挡板,所述防污层6为塑料薄膜,所述枝叶捕捉层7为尼龙网。
所述排水模块包括设置在遮挡层5右侧下端的第一集水槽12、与第一集水槽12相连接的第一引流管13、设置在遮挡层5左侧下端的第二集水槽14和与第二集水槽14相连接的第二引流管15。
所述第一集水槽12的后侧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6,第二集水槽14的后侧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7,第一引流管13与第一连接管16套合连接,第一引流管13与第一连接管16的连接处通过管卡进行固定;第二引流管15与第二连接管17套合连接,第二引流管15与第二连接管17的连接处通过管卡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引流管13和第二引流管15的下端分别与道路两侧的下水道连接。
所述排水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集水槽12中的若干个竖向的第一过滤网18和设置在第二集水槽14中的若干个竖向的第二过滤网19。
所述第一集水槽1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一过滤网18相适应的第一连接卡槽20,单个的第一过滤网18与单个的第一连接卡槽20卡接;
所述第二集水槽14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过滤网19相适应的第二连接卡槽21,单个的第一过滤网19与单个的第一连接卡槽21卡接。
所述第一立柱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延伸板22,第二立柱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延伸板23,第三立柱3的上端设置有第三延伸板24,第四立柱4的上端设置有第四延伸板25,第一延伸板22的下端与第一集水槽12的前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第二延伸板23的下端与第一集水槽12的后端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第四延伸板25的下端与第二集水槽14的前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第三延伸板24的下端与第二集水槽14的后端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
第一延伸板22的上端与第一固定卡槽8的右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第四延伸板25的上端与第一固定卡槽8的左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第二延伸板23的上端与第二固定卡槽9的右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第三延伸板24的上端与第二固定卡槽9的左端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
所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的均分被包括筒体26、设置在筒体26下端的底座27、与筒体26的上端套合连接的杆体28、设置在筒体26与杆体28连接处的若干螺栓和螺母。
所述筒体26与底座27套合连接,筒体26与底座27的连接处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所述筒体26的下端还设置有辅助抬升把手29。
具体的,将用于组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的各零部件运至靠近红绿灯路口位置的空旷位置,随即,取出筒26和杆体28,根据所需高度调整好杆体28在筒体26中的伸缩量并对杆体28和筒体26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并将底座27固定在筒体的下端,进而将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组装完成;
接着,调整好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第三立柱3和第四立柱4之间的距离和摆放位置,通过第一延伸板22、第二延伸板23、第三延伸板24、第四延伸板25以及螺栓和螺母依次将第一固定卡槽8、第二固定卡槽9连接起来,并令遮挡层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槽8和第二固定卡槽9卡接,且通过螺栓和螺母对遮挡层5与第一固定卡槽8的连接处、遮挡层5与第二固定卡槽9的连接处进行固定;
而后,继续通过第一延伸板22、第二延伸板23、第三延伸板24、第四延伸板25将第一集水槽12和第二集水槽14分别固定在遮挡层5的右侧下方和左侧下方,并令第一引流管13、第二引流管15分别与第一集水槽12、第二集水槽14连接;
随即,将防污层6铺设在遮挡层5的上表面,再将通过第一压板框架10和螺栓对防污层6的边缘进行固定;
将枝叶捕捉层7铺设在防污层6的上表面,再通过第二压板框架11和螺栓对枝叶捕捉层7的边缘进行固定。
然后,将整个装置移动至红绿灯路口,便可正常使用了。
在一段时间之后,若是发现遮挡模块变脏了,只需将整个装置移动到附近的空地上,对其进行清理即可,当发现装置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的操作同样如此,并不会由此而影响人们的正常通行。
借助于辅助抬升把手29,可使得抬动整个装置的过程更加简便。
实施例二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底座27的侧端设置有辅助移动模块。
所述辅助移动模块包括与筒体26活动连接的连接套30、与连接套30相连接L型的连接杆31、设置在连接杆31下端的万向轮32、设置在万向轮32上的轮刹。
所述连接套30与筒体26套合连接,连接套30与筒体26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连接。
当需要移动整个装置时,只需借助于辅助抬升把手29,使得底座27脱离地面,进而向下调节连接套30与筒体26上得连接位置,使得万向轮32与地面直接接触并令底座27被架空,随后施展一定的推动力便可使得装置在万向轮32的作用下发生更加迅速地移动,且更加省时省力,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临时暂停时可通过轮刹来实现。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模块、设置在支撑模块上端的遮挡模块和与遮挡模块相连接的排水模块;
所述支撑模块包括设置在道路右侧前端的第一立柱、设置在道路右侧后端的第二立柱、设置在道路左侧前端的第三立柱和设置在道路左侧后端的第四立柱;
所述遮挡模块包括遮挡层、设置在遮挡层上表面的防污层、设置在防污层上表面的枝叶捕捉层、设置在第一立柱和第四立柱之间且用于对遮挡层的前端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卡槽、设置在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之间且用于对遮挡层的后端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卡槽、设置在遮挡层上用于对防污层和枝叶捕捉层进行固定的固定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用于对防污层的边缘进行固定的第一压板框架、设置在第一压板框架上端且用于对枝叶捕捉层进行固定的第二压板框架,还包括依次贯穿第二压板框架和第一压板框架并分别与第一固定卡槽和第二固定卡槽相连接的若干个固定螺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为拱形,所述第一固定卡槽、第二固定卡槽、第一压板框架和第二压板框架的结构均分别与遮挡层的拱形结构相适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为亚克力板制成的遮挡板,所述防污层为塑料薄膜,所述枝叶捕捉层为尼龙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模块包括设置在遮挡层右侧下端的第一集水槽、与第一集水槽相连接的第一引流管、设置在遮挡层左侧下端的第二集水槽和与第二集水槽相连接的第二引流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集水槽中的若干个竖向的第一过滤网和设置在第二集水槽中的若干个竖向的第二过滤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均分被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下端的底座、与筒体的上端套合连接的杆体、设置在筒体与杆体连接处的若干螺栓和螺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下端还设置有辅助抬升把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侧端设置有辅助移动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移动模块包括与筒体下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杆、设置在第一连接杆下端的底座、与筒体下端相连接的L型的第二连接杆和设置在第二连接杆下端且带有轮刹的万向轮。
CN201921188970.3U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22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8970.3U CN210622394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88970.3U CN210622394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22394U true CN210622394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8897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22394U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223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22394U (zh) 一种红绿灯路口遮阳遮雨装置
CN103161326A (zh) 非机动车道上的多功能雨篷
CN201265260Y (zh) 候灯遮阳遮雨棚
CN110158871B (zh) 一种内排水广告灯箱结构
CN207728058U (zh) 自行车停放装置
CN211549053U (zh) 一种遮阳挡
CN110093891B (zh) 一种全自动道路清扫车
CN210530172U (zh)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
CN219365557U (zh) 一种市政用行人安全防雨装置
CN206121283U (zh) 农业灌溉水收集过滤装置
CN213339107U (zh) 一种湿地生态公园用道路指示装置
CN213806775U (zh) 一种顶篷可收合的道路遮阳棚
CN214219449U (zh) 一种带融雪功能的交通标志牌
CN108316680A (zh) 一种道路定点乘车用站台
CN215052026U (zh) 钢结构桁架天桥
CN213013816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人行道路面铺设装置
CN205644984U (zh) 一种可调节交通信号灯装置
CN2564663Y (zh) 简易车房
CN219886648U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护栏
CN220704402U (zh) 一种积水处理装置
CN212188127U (zh) 一种改进型雨水净化装置
CN108661115A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雨水采集装置
CN212966812U (zh) 一种新型旅游景区用旅游指示牌
CN217923864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N217570096U (zh) 一种集成防雨遮阳雨水收集的可移动防尘天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