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9910U -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9910U
CN210619910U CN201921427186.3U CN201921427186U CN210619910U CN 210619910 U CN210619910 U CN 210619910U CN 201921427186 U CN201921427186 U CN 201921427186U CN 210619910 U CN210619910 U CN 210619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bracket
bodies
typ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71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elai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lari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arie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arie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71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9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9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9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该天梁包括一对两根水平设置并且相互连接的梁体,其中,所述梁体之间安装有绕线轮组,所述天梁能够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机通过所述天梁和所述绕线轮组改变曳引机的曳引媒介方向并且能够拉动吊笼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构造合理且牢固,可用于稳定安装曳引机和绕线轮组,不仅能够配合动滑轮等提高牵引升降的效果,还保证了电梯牵引工作的安装性。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背景技术
在电梯等升降设备中,一般使用升降机对轿厢或者吊笼等进行升降,其中,用于升降的曳引机可以安装在设备的上方,也可以安装在其他地方并使用设置在上方的绕线轮组进行导向,以实现牵引升降的效果。而无论何种方式,均需要在设备的上方设置用于承载曳引机和/或绕线轮组的天梁结构,如果天梁本身的结构不合理或者不牢固,则会影响到设备的升降效果,甚至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包括一对两根水平设置并且相互连接的梁体,其中,所述梁体之间安装有绕线轮组,所述天梁能够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机通过所述天梁和所述绕线轮组改变曳引机的曳引媒介方向并且能够拉动吊笼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构造合理且牢固,可用于稳定安装曳引机和绕线轮组,不仅能够配合动滑轮等提高牵引升降的效果,还保证了电梯牵引工作的安装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根所述梁体的其中一端的上方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支架,下方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二支架。由此,设置了梁体上安装的主要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绕线轮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绕线轮不位于同一条垂线上。由此,设置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绕线轮安装关系,各绕线轮彼此之间互不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根所述梁体的相对面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相连接。由此,使用连接件将两根梁体固定连接,能够有效提高天梁整体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具有两对,并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同一侧。由此,设置了第二支架的数量及其与第一支架的位置关系,其能够影响各绕线轮的安装和位置关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梁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绕线轮组的各绕线轮的轮轴两端的分别通过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中。由此,设置了绕线轮组的各绕线轮的其中一种安装固定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轮组的各绕线轮的轮轴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梁体、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由此,设置了各绕线轮的另一种安装固定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对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通过一个底板进行连接。由此,提高使用底板对两对第二支架进行连接,能够从下部提高天梁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根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与两根所述梁体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两根倾斜的角钢相连接。由此,通过使用角钢将第一支架与梁体进行连接,能够从上部提高天梁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根所述梁体、两根所述第一支架和/或两根所述第二支架的相背侧上设置有加强筋。由此,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增强梁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本身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安装绕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天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述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述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中:梁体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连接件4,安装孔5,安装件6,底板7,角钢8,加强筋9,绕线轮11,井道12,吊笼13,曳引机14,动滑轮15,对重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安装有绕线轮组的结构,图2显示了图1中的天梁的结构。如图1-2所示,该天梁的结构主要包括一对两根长条形的梁体1,两根梁体1均为水平设置,并且两根梁体1之间相互连接。优选地,两根梁体1均由槽钢制成,其相对面之间并排设置有多个连接件4,两根梁体1之间通过各连接件4固定连接。
在两根梁体1的其中一端的上方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支架2,下方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二支架3,而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均由槽钢制成。其中,第一支架2一般设置有一对,而第二支架3一般设置有两对,而两对第二支架3均位于第一支架2的同一侧,即第一支架2位于个支架的最外侧。
两根第一支架2位于两根梁体1的同一端,而优选地,两根第一支架2的上部与两根梁体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两根倾斜的角钢8相连接。角钢8的存在则能够使天梁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地,两对第二支架3的底部通过一个底板7进行连接,则底板7能够进一步提高天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保证梁体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本身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可以在其两根梁体1、第一支架2和/或第二支架3的相背侧上设置加强筋9,其中,加强筋9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比如梁体1一般较长,则在其上可以并排设置多个加强筋9,而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一般较短,可以视情况设置较少甚至不设置加强筋9。
绕线轮组包括多个绕线轮11,在安装绕线轮组时,各绕线轮11分别安装在梁体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其中,安装在第一支架2上的绕线轮11和安装在第二支架3上的绕线轮11不位于同一条垂线上,并且由于第一支架2位于各支架的最外侧,则安装在第一支架2上的绕线轮11及其上缠绕的线均位于其他绕线轮11的最外侧。
为了在天梁上安装绕线轮组,可以在梁体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并将绕线轮组的各绕线轮11的轮轴两端的分别通过安装件6安装在安装孔5中。其中,安装件6一般为弯曲结构,其围绕在绕线轮11的轮轴外部,并且其端部能够插入到安装孔5中并且固定安装。
优选地,还可以将绕线轮组的各绕线轮11的轮轴两端使用焊接等方式直接固定在梁体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
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将图1中的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在将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时,将天梁安装在井道12的顶部,吊笼13则安装在井道12的内部,而在天梁上除了绕线轮11组成的绕线轮组外,还在其梁体1上安装有曳引机14,并且天梁本身能够进行升降移动,升降机则通过天梁和绕线轮11能够改变曳引机14的曳引媒介方向,并且配合对重16拉动吊笼13上下移动,其中绕线轮11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优选地,曳引机14的曳引媒介以中部固定的方式与吊笼13相连接,其曳引比为1:1。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将图1中的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图3中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在吊笼13的顶部设置动滑轮15,则曳引机14通过动滑轮15与吊笼13相连接,使其曳引比为2:1,提高了拉动工作的效率。此外,对重16上也通过设置滑轮进行安装连接。
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将图1中的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图4中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设置两个并排的动滑轮15,则可以在不需要使用绕线轮的情况下使曳引比保持在2:1,从而降低了天梁的负重。此时可以直接使用曳引机14上的曳引轮组进行绕线。
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将图1中的天梁应用在升降机中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该图中省略了井道,可以将曳引机14放置在下方,并将由绕线轮11形成的绕线轮组设置在天梁上进行导向,此时不需要使用曳引机14上的曳引轮组同样能够在将曳引比保持在2:1的情况下降低天梁的负重。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构造合理且牢固,可用于稳定安装曳引机和绕线轮组,不仅能够配合动滑轮等提高牵引升降的效果,还保证了电梯牵引工作的安装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两根水平设置并且相互连接的梁体(1),其中,所述梁体(1)之间安装有绕线轮组,所述天梁能够升降移动;所述升降机通过所述天梁和所述绕线轮组改变曳引机(14)的曳引媒介方向,并且能够拉动吊笼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梁体(1)的其中一端的上方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一支架(2),下方均设置有竖直的第二支架(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的绕线轮(11)和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3)上的绕线轮(11)不位于同一条垂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梁体(1)的相对面之间通过多个连接件(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3)具有两对,并且均位于所述第一支架(2)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所述绕线轮组的各绕线轮(11)的轮轴两端的分别通过安装件(6)安装在所述安装孔(5)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轮组的各绕线轮(11)的轮轴两端固定在两根所述梁体(1)、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两对所述第二支架(3)的底部通过一个底板(7)进行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8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第一支架(2)的上部与两根所述梁体(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两根倾斜的角钢(8)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梁体(1)、两根所述第一支架(2)和/或两根所述第二支架(3)的相背侧上设置有加强筋(9)。
CN201921427186.3U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Active CN210619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7186.3U CN210619910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7186.3U CN210619910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9910U true CN210619910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8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7186.3U Active CN210619910U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9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7166U (zh) 一种2:1悬挂系统的背包式电梯
CN210619910U (zh)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天梁
CN210795435U (zh) 一种同步施工升降机
CN212799229U (zh) 一种载货电梯的曳引系统
CN216763991U (zh) 施工升降机
CN101920884B (zh) 双层电梯
CN211034840U (zh) 一种用于曳引式建筑施工升降机的曳引机座
CN216105499U (zh) 一种用于曳引式施工升降机的可调节跨度的天梁
CN205367499U (zh) 一种双梁起重机及其起升台车
CN114852822A (zh) 一种井道式两用转换梯的曳引机机构
CN212245836U (zh) 一种用于重载货梯的12比1曳引结构
CN211169445U (zh) 狭长形医用电梯的曳引系统
CN210795439U (zh) 能适应较低顶层高度的电梯布置结构
CN209974041U (zh) 一种可降低楼顶施工量的电梯
CN209815442U (zh) 12比1载货电梯的曳引结构
CN110191856B (zh) 电梯装置
CN210029656U (zh) 一种电梯结构
CN220485028U (zh) 一种大吨位曳引机机架
CN112499429A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物井道的曳引机下置式施工升降机
CN105480860A (zh) 双梁起重机及其起升台车
CN218841421U (zh) 一种能够减少电梯安装顶层高度的钢带绕绳结构
CN215755869U (zh) 井道内施工升降机
CN219885403U (zh) 一种对重绕绳装置
CN215946439U (zh) 一种同轴双擎动力平稳运行曳引式电梯
CN218465270U (zh) 一种快速提升定位安装的提升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4

Address after: 215000 Hushuguan Guanzhen Huqing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kelairu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Hushuguan Guanzhen Huqing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LARIE ELEVA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No.122 Yong'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kelai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Hushuguan Guanzhen Huqing Road, Suzhou High-tech Zone,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kelairu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