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9612U -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9612U
CN210619612U CN201921417399.8U CN201921417399U CN210619612U CN 210619612 U CN210619612 U CN 210619612U CN 201921417399 U CN201921417399 U CN 201921417399U CN 210619612 U CN210619612 U CN 210619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grate furnace
double
bin
stoke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73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Xing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Xing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Xing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Xingang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73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9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9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9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包括:进料漏斗、第一输料管道、生物质料仓、双螺旋取料机构、第二输料管道、给料仓以及双螺旋给料机构;进料漏斗与输送机的出料端相连接,第一输料管道的上端与进料漏斗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端与生物质料仓的上端入口相连接,双螺旋取料机构将物料传送至第二输料管道的入口处,第二输料管道的下端固定连接给料仓的上端,第二输料管道与给料仓之间设置有重锤翻板防火门,给料仓的下端通过第一补偿器连接给料通道,给料通道与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给料仓与所述第一补偿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防火门,双螺旋给料机构用于将物料传送至炉排炉,密封性能好,可以更好的保证给料系统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主要是指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除粮食、果实以外的秸秆、树木等木质纤维素、农产品加工业下脚料、农林废弃物及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禽畜粪便和废弃物等物质。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的高效开发利用,对解决能源、生态环境问题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采用炉排炉焚烧生物质垃圾形式多样,其应用占全世界垃圾焚烧市场总量的80%以上,该类炉型的最大优势在于技术成熟,运行稳定、可靠,绝大部分固体垃圾不需要任何预处理可直接进炉燃烧,尤其应用于大规模垃圾集中处理,可使垃圾焚烧发电,现有处理废弃物的焚烧工艺中,现有的炉排炉给料机构的安全性及密封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密封性能好,安全性能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用于将物料送入炉排炉装置,包括:进料漏斗、第一输料管道、生物质料仓、双螺旋取料机构、第二输料管道、给料仓以及双螺旋给料机构;所述进料漏斗与输送机的出料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道的上端与进料漏斗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生物质料仓的上端入口相连接,所述双螺旋取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生物质料仓中并将生物质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二输料管道的入口处,所述第二输料管道的下端固定连接给料仓的上端,所述第二输料管道与给料仓之间设置有重锤翻板防火门,所述给料仓的下端通过第一补偿器连接给料通道,所述给料通道与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所述给料仓与所述第一补偿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防火门,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用于将经给料通道送入的生物质物料传送至炉排炉的入口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双螺旋取料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拨料辊和第二拨料辊,所述第一拨料辊和第二拨料辊的一端通过螺旋轴固定在所述生物质料仓的端板上并分别通过两第一联轴器与两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包括与给料通道下端相连通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所述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的首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端板上并分别通过两第二联轴器与两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拨料辊、第二拨料辊、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的表面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末端连接有水冷套,所述壳体与水冷套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防火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冷套与所述炉排炉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补偿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质料仓和壳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消防水接口和第二消防水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给料通道上设有用于检测给料通道内物料的料位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质料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吸尘的抽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质料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观察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双螺旋取料机构和双螺旋给料机构传输生物质物料,送料顺畅,不易堵塞;利用多重防火门可以更好的保证给料系统的安全,杜绝回火的可能性,可以保证物料进料系统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的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包括:进料漏斗1、第一输料管道2、生物质料仓3、双螺旋取料机构4、第二输料管道5、给料仓20以及双螺旋给料机构6,进料漏斗1通常与输送机的出料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道2的上端与进料漏斗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下端与生物质料仓3的上端入口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双螺旋取料机构4设置于生物质料仓中并将生物质物料传送至第二输料管道5的入口处,所述第二输料管道5的下端与给料仓20的顶部相连通,为了进一步的方便物料顺利落入给料仓,第二输料管道5的一侧壁设置成斜坡状结构,在第二输料管道5与给料仓之间设置有重锤翻板防火门7,重锤翻板防火门的一端铰接于给料仓顶部一侧并位于第二输料管道的外侧,当出现回火情况时,可以有效的封闭第二输料管道的出口处,保障了整个给料系统的安全性。
另外,给料仓20的下端通过第一补偿器8连接给料通道9,所述给料通道与双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给料仓与第一补偿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防火门10,第一气动防火门为气动插板阀门,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用于将经给料通道9送入的生物质物料传送至炉排炉的入口处。
具体的,所述双螺旋取料机构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拨料辊41和第二拨料辊42,第一拨料辊和第二拨料辊的一端通过螺旋轴固定在生物质料仓3的前端板,第一拨料辊和第二拨料辊分别通过第一联轴器43与第一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6包括与给料通道下端相连通的壳体61,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送料辊62和第二送料辊63,所述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的首端通过轴承固定于壳体的端板上并分别通过第二联轴器64与第二驱动电机65的输出轴相连接,为了方便生物质物料的顺利推送,第一拨料辊、第二拨料辊、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的表面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工作时,为了方便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可在生物质料仓内设置两组第一拨料辊、第二拨料辊,两对拨料辊相向旋转将物料推送至第二输料管道的入口处滑入给料仓直至落入双螺旋给料机构内,在双螺旋给料机构壳体内也可同样设置两组送料辊,两组相向旋转将物料顺利推送至炉排炉内。
为了吸收热量,进一步提高炉排炉的热效率,在壳体61与炉排炉的入口处连接有水冷套11, 所述壳体61与水冷套11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防火门12,通常第二气动防火门为气动插板阀门,当出现回火时关闭,可有效的保证给料系统的安全性,水冷套与炉排炉的入口13之间设置有第二补偿器14,为加强密封性能,在水冷套与第二补偿器连接处使用保温材料进行缠绕密封,优选的,第一补偿器和第二补偿器均采用膨胀节,膨胀节作为一种能自由伸缩的弹性补偿元件,具有工作可靠、性能良好、结构紧凑的优点。
具体的,所述生物质料仓和壳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消防水接口15和第二消防水接口16,当出现回火状况时,可以通过注水的方式给整个给料系统进行降温,在生物质料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观察门17,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观察料仓内的情况,出现故障时可及时修理。
具体的,所述给料通道上设有用于检测给料通道内物料的料位计18,生物质料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吸尘的抽风机19,使得粉尘、物料等不易外溢,保证了良好的生产运行环境。
本实用新型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输送生物质物料、固体废料等物料,适用性广,利用双螺旋取料机构和双螺旋给料机构可使送料顺畅,不易堵塞;
(2)利用多重防火门可以更好的保证给料系统的安全,杜绝回火的可能性,可以保证物料进料系统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用于将物料送入炉排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漏斗、第一输料管道、生物质料仓、双螺旋取料机构、第二输料管道、给料仓以及双螺旋给料机构;
所述进料漏斗与输送机的出料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输料管道的上端与进料漏斗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生物质料仓的上端入口相连接,所述双螺旋取料机构设置于所述生物质料仓中并将生物质物料传送至所述第二输料管道的入口处,所述第二输料管道的下端固定连接给料仓的上端,所述第二输料管道与给料仓之间设置有重锤翻板防火门,所述给料仓的下端通过第一补偿器连接给料通道,所述给料通道与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相连通,所述给料仓与所述第一补偿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动防火门,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用于将经给料通道送入的生物质物料传送至炉排炉的入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取料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拨料辊和第二拨料辊,所述第一拨料辊和第二拨料辊的一端通过螺旋轴固定在所述生物质料仓的端板上并分别通过两第一联轴器与两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旋给料机构包括与给料通道下端相连通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所述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的首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端板上并分别通过两第二联轴器与两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拨料辊、第二拨料辊、第一送料辊和第二送料辊的表面环绕设置有螺旋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末端连接有水冷套,所述壳体与水冷套之间设置有第二气动防火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套与所述炉排炉的入口之间设置有第二补偿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料仓和壳体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消防水接口和第二消防水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料通道上设有用于检测给料通道内物料的料位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料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吸尘的抽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料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观察门。
CN201921417399.8U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Active CN210619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7399.8U CN210619612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7399.8U CN210619612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9612U true CN210619612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9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7399.8U Active CN210619612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96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519A (zh) * 2019-08-29 2019-12-20 张家港市鑫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89519A (zh) * 2019-08-29 2019-12-20 张家港市鑫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9612U (zh)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CN201992674U (zh) 生物质能热电厂炉前给料系统
CN106010719A (zh) 一种用城市废弃物制造生物质燃料的方法及装置
CN217110373U (zh) 生物质颗粒干燥成型装置
CN110589519A (zh) 一种炉排炉的炉前给料系统
CN109883166B (zh) 基于偏心运动的搅拌式滚筒生物质干燥装置
CN109089569B (zh) 一种农业用节能环保的秸秆快速粉碎装置
CN207065579U (zh) 一种生物质及城市固废综合利用装置
CN105964664B (zh) 一种混合垃圾燃烧余热发电系统
CN210260007U (zh) 一种倾斜式炸药输送装置
CN212132525U (zh) 一种兰炭采暖炉
CN207365650U (zh) 生物质有机肥烘干系统
CN103196150B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输送装置
CN203147796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输送装置
CN207536653U (zh) 一种新型给料机构
CN210162665U (zh) 一种炉排炉的双螺旋给料机构
CN207592410U (zh) 畜禽死体无害化处理设备
CN206094094U (zh) 螺旋推进式固体废弃物连续碳化设备
CN111664463A (zh) 一种生物质、固废掺烧系统及方法
CN215655390U (zh) 一种高效率的火电厂用立式磨煤装置
CN206812292U (zh) 一种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装置
CN110736095A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发电设备
CN206056202U (zh) 一种生物肥干燥设备
CN205873128U (zh) 垃圾炉前给料系统
CN218520424U (zh) 一种水溶肥生产用冷却推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