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7765U - 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7765U
CN210617765U CN201920768935.2U CN201920768935U CN210617765U CN 210617765 U CN210617765 U CN 210617765U CN 201920768935 U CN201920768935 U CN 201920768935U CN 210617765 U CN210617765 U CN 2106177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traction
baffle
cross beam
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689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新华
位笑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zhou Daixi Zhenhua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zhou Daixi Zhenhua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zhou Daixi Zhenhua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zhou Daixi Zhenhua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689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77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77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77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包括:牵引部件(1)、支撑部件(2)和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牵引部件(1)包括固定钩(11)、挡板(12)和限位器(13),所述固定钩(11)固定在挡板(12)上,所述限位器(13)包括固定端和悬空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挡板(12)的上表面,所述悬空端位于所述固定钩(11)上方,且所述悬空端可围绕所述固定端转动;所述支撑部件(2)与所述挡板(12)远离所述固定钩(11)的一侧相连,所述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2)上并与所述限位器(13)相连。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挡板上设置限位器,能够保证被牵引物不会发生滑脱,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也避免了因脱钩造成的被牵引物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牵引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牵引限位钩和牵引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企业自动化进程的推进,工作效率逐步地提高,牵引车作为一种搬运工具在企业内部被广泛的使用,其高效的配送,完全满足企业快速高效的运作生产。目前所使用的牵引车没有一个具体的限位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牵引物从牵引车上脱钩的情况,对施工人员造成危险,也会造成牵引物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牵引限位钩。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牵引限位钩,包括:牵引部件、支撑部件和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牵引部件包括固定钩、挡板和限位器,所述固定钩固定在挡板上,所述限位器包括固定端和悬空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挡板的上表面,所述悬空端位于所述固定钩上方,且所述悬空端可围绕所述固定端转动;
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挡板远离所述固定钩的一侧相连,所述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上并与所述限位器相连。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包括第一翼板、第二翼板和横梁,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两端,所述固定钩固定在所述横梁的侧板上,所述限位器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上表面。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横梁远离所述固定钩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支撑部件相连。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板和所述第二翼板上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加装夹具。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器为双外凸式限位片,且所述限位片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的宽度,所述限位片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横梁的宽度;
所述限位器和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限位器远离所述横梁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前端设有凹形堰板,所述凹形堰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凹形堰板和所述牵引部件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牵引部件,所述第二支撑杆为拐杖杆架,所述拐杖杆架和所述第一支撑杆螺纹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牵引限位丝和固定卡,所述固定卡固定安装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牵引限位丝穿过所述固定卡与所述限位器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钩包括固定本体和可沿所述固定本体滑动的伸缩臂,所述固定本体和所述伸缩臂通过插销来调节所述伸缩臂的长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车本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牵引车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挡板上设置限位器,当被牵引物挂接在牵引车上时,限位器在扭簧的作用下部分悬空在固定钩的上方,与固定钩形成卡设空间,使得被牵引物在高度方向上只能在限位器和固定钩之间活动,因此不能从固定钩上脱钩,保证了被牵引物不会发生滑脱的情况,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也避免了因脱钩造成的被牵引物损坏。
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控制部件,控制部件与限位器相连,能够拉动限位器转动,当被牵引物需要与牵引车分离时,控制部件拉动限位器转动,原先悬空在固定钩上方的限位器在拉动作用下退出,固定钩的上方空间不再受限,这样被牵引物就能从固定钩上取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限位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限位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牵引部件1,固定钩11,挡板12,第一翼板121,第二翼板122,横梁123,连接板124,限位器13,支撑部件2,支撑杆21,第一支撑杆211,第二支撑杆212,凹形堰板22,固定卡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以附图所示部件位置为参照,按公知定义为标准,仅用来描述各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不对各部件作出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限位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限位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牵引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第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卡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包括:牵引部件1、支撑部件2和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牵引部件1包括固定钩11、挡板12和限位器13,所述固定钩11固定在挡板12上,所述限位器13设置在所述挡板1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部件2与所述挡板12远离所述固定钩11的一侧相连,所述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2上并与所述限位器13相连。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钩11为凹槽状结构,固定钩11的第一侧板悬空,用于挂接被牵引物,固定钩11的第二侧板固定在挡板12上,挡板12用于限定被牵引物的位置,避免被牵引物影响牵引车的其他结构正常运转,挡板12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平行,第二侧面设置于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之间,且垂直于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设置,固定钩11固定在挡板12的第一侧面上,限位器13包括固定端和悬空端,限位器13的固定端固定在第二侧面的上表面上,限位器13的悬空端悬空在固定钩11上方,与固定钩11形成卡设空间,使得被牵引物在高度方向上只能在限位器13和固定钩11之间活动,因此不能从固定钩11上脱钩,保证了被牵引物不会发生滑脱的情况,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也避免了因脱钩造成的被牵引物损坏。
进一步的,牵引部件1和支撑部件2相连,具体的,支撑部件2和挡板12的第三侧面相连,被牵引物挂接在挡板12的第一侧面(固定钩11上),支撑部件2通过挡板12带动被牵引物移动。
进一步的,控制部件与限位器13相连,能够拉动限位器13转动,限位器13的悬空端可围绕固定端转动,当被牵引物需要与牵引车分离时,控制部件拉动限位器13,使得悬空端位置发生变化,从处于固定钩11上方变为处于挡板12的第二侧面的上表面,这样固定钩11的上方空间不再受限,被牵引物就能从固定钩11上取下来。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限位结构能够对被牵引物起到限制固定作用,防止被牵引物脱钩。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牵引限位结构的具体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挡板12包括第一翼板121、第二翼板122和横梁123,所述第一翼板121和所述第二翼板122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123的两端,所述固定钩11固定在所述横梁123的侧板上,所述限位器13设置在所述横梁123的上表面。
具体的,横梁123为中空四棱柱结构,第一翼板121和第二翼板122为板状,二者长度相等,且均大于横梁123的高度,第一翼板121、第二翼板122和固定钩11固定在四棱柱的同一侧面上,且第一翼板121和第二翼板122分列两端,构成凹形结构,固定钩11位于中间位置。该种结构方式能够利用第一翼板121和第二翼板122对被牵引物形成抵挡作用,防止被牵引物抵靠在牵引车的其他部件,影响牵引车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限位器13固定在横梁123的上表面,也即垂直于第一翼板121和第二翼板122的侧面上,这样限位器13能够悬空在固定钩11的上方,起到限位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翼板121和第二翼板122上分别设置固定孔,固定孔的位置与固定钩11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这样,当被牵引物体积较大,或者易散开时,可在固定孔内安装固定夹具,从而对被牵引物起到固定或者夹持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23远离所述固定钩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24,所述连接板124上开设有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支撑部件2相连。四棱柱的一侧连接固定钩11,与设置固定钩11相对的一侧设置连接板124,连接板124是垂直焊接在横梁123侧壁上的三角状铁片,连接板124上设置有连接孔,支撑部件2和连接板124通过螺柱固定,从而带动牵引部件1运动。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器13为双外凸式限位片,且所述限位片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123的宽度,所述限位片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横梁123的宽度;
双外凸式结构使得限位片的固定端和悬空端不受限位片自身形状的限制,两个外凸端均可成为悬空端,起到限位作用,简化了安装操作。进一步的,双外凸结构沿限位片的长度方向分设两端,限位器13固定在挡板12上时外凸端伸出挡板12悬空设置在固定钩11的上方,而当控制部件拉动限位器13运动,使得外凸端从悬空状态运动到挡板12上表面时,限位器13的宽度不得伸出挡板12,以免对被牵引物造成障碍。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器13和所述横梁123的上表面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限位器13远离所述横梁12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固定柱连接。当被牵引物从固定钩11取下之后,控制部件不再对限位器13施加牵拉作用,此时,限位器13的固定端处安装的弹性件装置起到作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限位器13复位,即悬空端再次回复到固定钩11的上方。优选地,弹性件为扭簧。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器13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连接控制部件,控制部件牵拉固定柱从而带动悬空端围绕固定端转动。
控制部件包括牵引限位丝和固定卡3,如图8所示,固定卡3为开设有U形槽的固定片,固定卡3焊接在支撑杆21上,牵引限位丝穿过固定卡3的U形槽,然后与限位器13的固定柱连接,U形槽对牵引限位丝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牵引限位丝跑位,导致的牵拉效果差。
进一步的,支撑部件2包括支撑杆21和调节螺母,支撑杆21的前端设置设有凹形堰板22,所述凹形堰板22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母安装于所述凹形堰板22上。凹形堰板22的两个侧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该两个螺纹孔同轴心、同规格。挡板12的连接板124与凹形堰板22位置交错,使得连接孔和两个螺纹孔对准,螺杆从该三个孔中穿过,并通过调节螺母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凹形堰板22内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隔板的作用在于调节牵引部件1的高度,挡板12的连接板124和不同的隔板相接,则固定钩11处于不同的高度,从而能够牵拉多种类型的货物。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还提供一种支撑部件2,该支撑部件2包括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通过螺母连接,具体的,第一支撑杆211为直杆,第二支撑杆212为拐杖杆,因此支撑部件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不在同一直线上,而是具有一定的角度,该种设计方式,一方面能够使得被牵引物施加在支撑部件2上的力臂缩短,延长支撑杆的另一端的力臂,从而减小应力,延长支撑杆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不同角度的设计能够扩大牵引部件1的高度调节范围,在工业应用中更加实用。
由于不同的被牵引物的挂接端存在多种形式,例如宽大的,细小,厚重的等等,为了适应不同的挂接端,本实施例中,固定钩11为套和结构,包括固定本体和伸缩臂,固定本体固定在挡板12上,伸缩臂能够沿着固定本体滑动,从而使得固定钩11的长度可调节,固定本体和伸缩臂通过插销固定,具体的,伸缩臂和固定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销孔。这样,当被牵引物的挂接端比较大时,则延长固定钩11的长度,当被牵引物的挂接端较小时,则缩短固定钩11的长度,防止脱钩。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牵引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本体,具体的,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在牵引车本体上,另一端和牵引部件1通过调节螺母固定,而且控制部件的牵引限位丝穿过固定卡3的U形槽和牵引部件1的限位器13连接,另一端和牵引车本体的把手连接,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把手从而实现对限位器13的牵拉和放松。而且操作人员通过把手带动牵引车本体移动,牵引车本体带动支撑部件2,支撑部件2带动挡板12,挡板12上设置的固定钩11带动被牵引物移动,从而完成整个牵引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牵引车具有牵引限位结构,其具体工作原理详见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在此不再赘述。能够使得被牵引物在高度方向上只能在限位器13和固定钩11之间活动,因此不能从固定钩11上脱钩,保证了被牵引物不会发生滑脱的情况,保护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也避免了因脱钩造成的被牵引物损坏。
综上所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破损检测手臂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部件(1)、支撑部件(2)和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牵引部件(1)包括固定钩(11)、挡板(12)和限位器(13),所述固定钩(11)固定在挡板(12)上,所述限位器(13)包括固定端和悬空端,所述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挡板(12)的上表面,所述悬空端位于所述固定钩(11)上方,且所述悬空端可围绕所述固定端转动;
所述支撑部件(2)与所述挡板(12)远离所述固定钩(11)的一侧相连,所述控制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件(2)上并与所述限位器(1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2)包括第一翼板(121)、第二翼板(122)和横梁(123),所述第一翼板(121)和所述第二翼板(122)分别固定在所述横梁(123)的两端,所述固定钩(11)固定在所述横梁(123)的侧板上,所述限位器(13)设置在所述横梁(123)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23)远离所述固定钩(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24),所述连接板(124)上开设有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支撑部件(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板(121)和所述第二翼板(122)上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加装夹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器(13)为双外凸式限位片,且所述限位片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123)的宽度,所述限位片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横梁(123)的宽度;
所述限位器(13)和所述横梁(123)的上表面之间安装有弹性件,所述限位器(13)远离所述横梁(12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包括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前端设有凹形堰板(22),所述凹形堰板(22)上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杆(21)通过所述凹形堰板(22)和所述牵引部件(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包括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所述第一支撑杆(211)连接牵引部件(1),所述第二支撑杆(212)为拐杖杆架,所述拐杖杆架和所述第一支撑杆(21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牵引限位丝和固定卡(3),所述固定卡(3)固定安装所述支撑部件(2)上,所述牵引限位丝穿过所述固定卡(3)与所述限位器(1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钩(11)包括固定本体和可沿所述固定本体滑动的伸缩臂,所述固定本体和所述伸缩臂通过插销来调节所述伸缩臂的长度。
10.一种牵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本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牵引限位结构,其中,支撑部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牵引车本体上。
CN201920768935.2U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 Active CN2106177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8935.2U CN210617765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68935.2U CN210617765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7765U true CN210617765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64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68935.2U Active CN210617765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77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17765U (zh) 一种牵引限位结构和牵引车
CN211937698U (zh) 一种可高度调节的汽车前盖涂装辅具
CN204174795U (zh) 单元式外挑玻璃肋挂接系统
CN202138438U (zh) 传动轴固定架
CN106365074A (zh) 桶类搬运属具
CN205134931U (zh) 一种可快速连接的锁销式脚手架
CN210798460U (zh) 一种铁塔横担软梯悬挂点延长装置
CN209603575U (zh) 一种载车吊架
CN210363612U (zh) 用于安装在汽车空调出风口处的挂钩装置
CN203358241U (zh) 一种拉杆式车辆拖钩装置及其拖钩拉杆安装支架
CN210770693U (zh) 一种适用于主辅弹簧式恒力吊架的锁定结构
CN208442208U (zh) 一体式汽车控制器用减震装置
CN210086608U (zh) 一种楼板扣件及楼板组件
CN213565603U (zh) 一种抱胎臂锁紧装置
CN211303677U (zh) 一种汽车前盖涂装用五点限位辅具
RU89965U1 (ru) Стойка и модуль газового пожаротушения
CN205853784U (zh) 一种清障车用前桥固定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清障车
CN109629889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载车吊架
CN208180913U (zh) 一种固定支架、防撞梁以及车辆
CN204715834U (zh) 一种停车设备用载车板
CN221049639U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导向支架
CN218597880U (zh) 一种线路杆塔横担角铁悬挂固定装置
CN203611209U (zh) 感载比例阀工装
CN209351178U (zh) 一种手推车减震结构
CN215626209U (zh) 一种h型钢的吊装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