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6331U - 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6331U
CN210616331U CN201921781678.2U CN201921781678U CN210616331U CN 210616331 U CN210616331 U CN 210616331U CN 201921781678 U CN201921781678 U CN 201921781678U CN 210616331 U CN210616331 U CN 210616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tern ring
self
supporting plate
wrench head
adjusting wr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167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迎伟
王旭阳
蔺志伟
崔俊
向茁
史晟源
刘振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178167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6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6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63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包括设有筒腔的套筒及与筒腔同轴设置的套环Ⅰ和套环Ⅱ;套环Ⅰ的底部垂直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滑动套设于筒腔腔壁,且支撑板与筒腔底面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筒腔、套环Ⅰ、套环Ⅱ及支撑板的横截面均呈正n边形,n≥4;共设置m个套环Ⅱ且各套环Ⅱ由内至外依次滑动套设,m≥3;位于最内层的套环Ⅱ滑动套设在套环Ⅰ外,位于最外层的套环Ⅱ套设于筒腔腔壁;各套环Ⅱ均由支撑板支撑且最内层的套环Ⅱ与套环Ⅰ之间、相邻套环Ⅱ之间及最外层的套环Ⅱ与筒腔腔壁之间均设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能够用于多种规格型号螺栓的装卸作业,并有利于传递较大的力,达到螺纹预紧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背景技术
扳手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机械工具;常规采用的扳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呆扳手,只能适用于固定型号的螺栓(或螺母,下同);另一种是活动扳手,能调节齿口的宽度来适应不同的型号的螺栓。对于普通呆扳手,当遇到多种型号的螺栓需要处理时,必须要配备所有型号。活动扳手在使用时需要反复调节,使用难度较大。而新兴的套筒扳手,虽然可以克服适用环境和调节难度的限制,但其无法传递较大的力矩,使用时螺纹无法达到预紧效果,且其结构复杂,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调节扳手头,能够用于多种规格型号螺栓的装卸作业,并有利于传递较大的力,达到螺纹预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包括设有筒腔的套筒及与筒腔同轴设置的套环Ⅰ和套环Ⅱ;所述套环Ⅰ的底部垂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套设于筒腔腔壁,且所述支撑板与筒腔底面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
所述筒腔、套环Ⅰ、套环Ⅱ及支撑板的横截面均呈正n边形,所述n≥4;
共设置m个所述套环Ⅱ且各套环Ⅱ由内至外依次滑动套设,所述m≥3;位于最内层的套环Ⅱ滑动套设在套环Ⅰ外,位于最外层的套环Ⅱ套设于筒腔腔壁;
各所述套环Ⅱ均由支撑板支撑且最内层的套环Ⅱ与套环Ⅰ之间、相邻套环Ⅱ之间及最外层的套环Ⅱ与筒腔腔壁之间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使得套环Ⅱ在未受到轴向向下压力时保持位置固定。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包括设于套环Ⅰ及套环Ⅱ外侧表面的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的弹性板,所述套环Ⅱ的内侧表面及筒腔腔壁设有与弹性板适配并用于供弹性板卡入的卡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为斜槽,且其斜面的倾斜角度为75°-85°。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块还包括与弹性板一体设置的块体,所述套环Ⅰ及套环Ⅱ的外侧表面设有用于固定块体的固定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所述弹性板错位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筒腔的底面设有对应的用于供压缩弹簧伸入的弹簧槽。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n=6。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m=6。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调节扳手头,套环Ⅰ与各套环Ⅱ均可沿筒腔套筒的轴向移动并复位,从而可形成不同大小的夹持口,能够用于多种规格型号螺栓的装卸作业,并且套环Ⅰ与各套环Ⅱ层层嵌套,有利于传递较大的力,达到螺纹预紧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环Ⅰ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环Ⅱ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包括设有筒腔11的套筒1及与筒腔11同轴设置的套环Ⅰ2和套环Ⅱ3;所述套环Ⅰ2的底部垂直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滑动套设于筒腔11腔壁,且所述支撑板4与筒腔11底面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5。套筒1为各部件的安装主体,为金属制成的圆筒体结构。本扳手头为扳手的一部分,在使用时与待作用的螺栓直接接触。本扳手头可用于手动扳手或者电动扳手场合;当用于手动扳手时,套筒1底部可连接操作手柄;当用于电动扳手时,套筒1底部则固定连接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在使用时可与电机或者其他电动设备相连以传递转矩。支撑板4优选与套环Ⅰ2一体成型设置,支撑板4沿套环Ⅰ2的径向延伸,并且其边沿与筒腔11腔壁接触,弹性复位件5使得支撑板4在撤去轴向作用力后回复原位。
所述筒腔11、套环Ⅰ2、套环Ⅱ3及支撑板4的横截面均呈正n边形,所述n≥4;正n边形与现有的螺栓轮廓适应,对于正六边形螺栓,所述n=6。本扳手头共设置m个所述套环Ⅱ3且各套环Ⅱ3由内至外(“内”指的是靠近套环Ⅰ2的方向,“外”指的是靠近筒腔11腔壁的方向)依次滑动套设,所述m≥3;优选地,所述m=6;位于最内层的套环Ⅱ3滑动套设在套环Ⅰ2外,位于最外层的套环Ⅱ3套设于筒腔11腔壁;各套环Ⅱ3具有相似的形状,仅仅是尺寸比例不同,其层层套设,便于形成不同大小的夹持口(即与螺栓轮廓适应的夹紧空间中)。
各所述套环Ⅱ3均由支撑板4支撑且最内层的套环Ⅱ3与套环Ⅰ2之间、相邻套环Ⅱ3之间及最外层的套环Ⅱ3与筒腔11腔壁之间均设有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使得套环Ⅱ3在未受到轴向向下(“上”“下”以图1所示方向为准)压力时保持位置固定。在自然状态下,支撑板4在弹性复位件5的作用下具有轴向向上运动的趋势,此时套环Ⅰ2及各套环Ⅱ3均受到轴向向上的作用力,而由于限位块6的限制,套环Ⅰ2及各套环Ⅱ3的顶面与套筒1顶面平齐;在使用时,螺栓对与其接触的部分套环Ⅱ3产生轴向向下的作用力,该部分套环Ⅱ3带动支撑板4朝下移动以暴露出夹持口,未与螺栓接触的部分套环Ⅱ3在限位块6的作用下而保持在原位置,螺栓置于夹持口,此时扳手头转动即带动螺栓旋转。
由此可见,套环Ⅰ2与各套环Ⅱ3均可沿筒腔11套筒1的轴向移动并复位,从而可形成不同大小的夹持口,能够用于多种规格型号螺栓的装卸作业,并且套环Ⅰ2与各套环Ⅱ3层层嵌套,有利于传递较大的力,达到螺纹预紧的目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6包括设于套环Ⅰ2及套环Ⅱ3外侧表面的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的弹性板61,所述套环Ⅱ3的内侧表面及筒腔11腔壁设有与弹性板61适配并用于供弹性板61卡入的卡槽7。设于套环Ⅰ2及套环Ⅱ3的限位块6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其作用原理一致。弹性板61卡入卡槽7中,使得套环Ⅰ2及套环Ⅱ3得到限位。所述卡槽7为斜槽,且其斜面的倾斜角度α为75°-85°,这一角度也是弹性板61在自然状态下的角度。当套环Ⅰ2及套环Ⅱ3向下移动时,弹性板61逐渐脱离卡槽7并被压向内侧,最终陷入套环Ⅰ2或套环Ⅱ3中;而当套环Ⅰ2及套环Ⅱ3向上移动时,弹性板61逐渐进入卡槽7并伸展回复原状。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6还包括与弹性板61一体设置的块体62,所述套环Ⅰ2及套环Ⅱ3的外侧表面设有用于固定块体62的固定槽8。块体62可通过焊接、粘接、过盈配合等方式固定于固定槽8;块体62、固定槽8可呈适配的方形,块体62、弹性板61的厚度与固定槽8的深度一致,保证弹性板61可完整陷入固定槽8中。同时,为了增强套环Ⅱ3的结构强度,相邻的所述弹性板61错位设置,此时卡槽7与固定槽8也错位设置,避免因在套环Ⅱ3的同一侧开槽而造成强度下降;例如,当套环Ⅱ3为正六边形结构时,卡槽7与固定槽8分别设在套环Ⅱ3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复位件5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设,本实施例优选为四根压缩弹簧,其中三根呈正三角形布置,另一根位于正三角形的中心位置。而为了便于压缩弹簧的安装及定位,所述支撑板4的底面与筒腔11的底面设有对应的用于供压缩弹簧伸入的弹簧槽9,弹簧槽9与各压缩弹簧对应设置,压缩弹簧的两端固定与对应的弹簧槽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筒腔的套筒及与筒腔同轴设置的套环Ⅰ和套环Ⅱ;所述套环Ⅰ的底部垂直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动套设于筒腔腔壁,且所述支撑板与筒腔底面之间设有弹性复位件;
所述筒腔、套环Ⅰ、套环Ⅱ及支撑板的横截面均呈正n边形,所述n≥4;
共设置m个所述套环Ⅱ且各套环Ⅱ由内至外依次滑动套设,所述m≥3;位于最内层的套环Ⅱ滑动套设在套环Ⅰ外,位于最外层的套环Ⅱ套设于筒腔腔壁;
各所述套环Ⅱ均由支撑板支撑且最内层的套环Ⅱ与套环Ⅰ之间、相邻套环Ⅱ之间及最外层的套环Ⅱ与筒腔腔壁之间均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使得套环Ⅱ在未受到轴向向下压力时保持位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包括设于套环Ⅰ及套环Ⅱ外侧表面的由下至上倾斜向外延伸的弹性板,所述套环Ⅱ的内侧表面及筒腔腔壁设有与弹性板适配并用于供弹性板卡入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斜槽,且其斜面的倾斜角度为75°-8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还包括与弹性板一体设置的块体,所述套环Ⅰ及套环Ⅱ的外侧表面设有用于固定块体的固定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弹性板错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缩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筒腔的底面设有对应的用于供压缩弹簧伸入的弹簧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n=6。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m=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调节扳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
CN201921781678.2U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16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1678.2U CN210616331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1678.2U CN210616331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6331U true CN210616331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8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167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616331U (zh) 2019-10-22 2019-10-22 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6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90221B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US20210220977A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US20220040830A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CN210616331U (zh) 一种自调节扳手头
CN111843896B (zh) 一种可调式内六角套筒扳手
CN204140696U (zh) 静音扳手
CN102785208B (zh) 一种用于气动扳手的定扭力装置
CN101444907A (zh) 组合工具
CN209245410U (zh) 电动执行器丝杆轴承快速压紧装置
CN201231461Y (zh) 一种可调无间隙呆扳手
CN211103682U (zh) 一种液压扭力扳手
CN109176373A (zh) 一种万能套筒扳手
CN201970239U (zh) 一种内外六角旋具
CN210189621U (zh) 一种用于输电杆塔双帽螺栓施工的套筒式扳手
CN110170948B (zh) 一种用于套筒扳手的振动式通用连接头
CN110695898B (zh) 磁力伸缩套筒
CN203887762U (zh) 一种棘轮式简易套筒扳手
CN209923703U (zh) 一种新型扭矩扳手
CN213004985U (zh) 一种五金用伸缩内六角扳手
CN203887761U (zh) 一种三点可调式棘轮扳手头
CN208068130U (zh) 一种单向扳手
CN217434186U (zh) 开口棘轮扳手
CN216371966U (zh) 一种扭矩转接头
CN113775625B (zh) 一种承压型高强度螺栓
US20240009815A1 (en) Advanced Hold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