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5679U - 支架压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架压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5679U
CN210615679U CN201921215377.3U CN201921215377U CN210615679U CN 210615679 U CN210615679 U CN 210615679U CN 201921215377 U CN201921215377 U CN 201921215377U CN 210615679 U CN210615679 U CN 210615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racket
clamp
suppor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537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lobal Connection Automotive Parts Co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lobal Connection Automotive Part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lobal Connection Automotive Parts Co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lobal Connection Automotive Parts C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5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5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压合装置,根据线束支架压合的实际情况,设置沿第一方向固定的第一支架夹具模块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第二支架夹具模块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移动,即可实现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压合安装过程中力量和压合深度不均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支架组装工时,节省人力,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不良率,降低报废成本,其过程更稳定且容易受控,减少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支架压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业线束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中,汽车线束错综复杂,线路走向不唯一,汽车线束的布置和固定成为汽车线束中的重要问题。汽车线束支架起的作用主要就是用于汽车上固定线束,避免线束相互之间不能分隔,容易互相纠缠的问题。
当前,在汽车线束支架与汽车线束安装采用人工安装,因人为原因,线束与支架的安装会出现力量与扣压深度无法控制的情况,加之汽车线束是柔性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会出现较大公差,制作成品无法满足图纸尺寸要求,增加不良率与返工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架压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支架压合技术中不良率和返工率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架压合装置,用于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包括:基座,第一支架夹具模块,沿第一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以及第二支架夹具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移动,实现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包括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夹具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以供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一支架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形状与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一支架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还包括线束定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线束定位支架与所述第一夹具支架位于同一轴线上。
可选的,所述支架压合装置还包括一轨道模块,所述轨道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轨道模块包括一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夹具模块包括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具能够围绕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座。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具被配置为,围绕所述第二方向,在垂直于所述基座与平行于所述基座的角度间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具模块还包括姿态翻转单元,所述姿态翻转单元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夹具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具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以供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二支架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形状与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二支架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支架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模块与驱动模块,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移动;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模块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与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之间的压力,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压合装置,根据线束支架压合的实际情况,设置沿第一方向固定的第一支架夹具模块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第二支架夹具模块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移动,即可实现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压合安装过程中力量和压合深度不均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支架组装工时,节省人力,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不良率,降低报废成本,其过程更稳定且容易受控,减少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压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线束支架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线束支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夹具模块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夹具的示意图。
附图中,100-基座,200-第一支架夹具模块,210-第一夹具,211-第一凹槽,220-线束定位支架,300-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10-第二夹具,311-第二凹槽,320-姿态翻转单元,400-线束支架,410-第一支架,420-第二支架,430- 安装卡扣,440-汽车线束,500-轨道模块,510-安装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压合装置,根据线束支架压合的实际情况,设置沿第一方向固定的第一支架夹具模块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第二支架夹具模块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移动,即可实现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压合安装过程中力量和压合深度不均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支架组装工时,节省人力,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不良率,降低报废成本,其过程更稳定且容易受控,减少劳动强度。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压合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线束支架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线束支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架夹具模块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夹具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压合装置,用于将线束支架400对位压合(两者相向),包括:基座100、第一支架夹具模块200以及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200沿第一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被配置为,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 200移动,实现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夹具模块200沿第一方向固定设置于基座100上,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夹具模块200在基座上的任意一个方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支架压合的要求对第一方向相应的进行调整,例如,可以垂直于底座,也可以与底座有一定的夹角设置,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其只要能保证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与第一支架夹具200可以实现相对位的压合,从而将线束支架400 的第一支架410和第二支架420进行组装即可。
图2和图3为一种线束支架的立体图,该线束支架400包括第一支架410 和第二支架420,该第一支架410和第二支架420通过卡扣430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架410和第二支架420连接后,内部形成供汽车线束440穿设的容纳腔中,可用于保护和固定汽车线束440,限定汽车线束440的走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压合装置中的第一支架夹具模块200和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用以将第一支架410与第二支架420进行对位压合,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200用于供第一支架410安置,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用于供第二支架420安置。在支架压合装置开始启动前,可将线束放置在第一支架410内部,当支架压合装置工作完成后,第一线束支架410和第二线束支架420通过安装卡扣430进行固定扣接,将汽车线束440包裹起来,从而对汽车线束440起到定位和保护的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架410和第二支架420的安装卡扣430位于第一支架410和第二支架420的外侧,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架410还设置有支架卡扣411,所述的支架卡扣411用于将线束支架固定在汽车中的预定位置,例如将支架卡扣411固定在汽车油轨或者汽车钣金上,从而将线束支架 400准确的固定在预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200包括第一夹具210,所述第一夹具210 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第一夹具210具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用以供所述线束支架400的第一支架410放置,所述第一凹槽211的内部形状与所述线束支架400的第一支架410相匹配。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夹具210通过支架与基座100螺栓连接,当然所述的第一夹具210 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设置在基座100上,例如,直接螺栓连接在基座100,或者,焊接固定在基座100上,再比如在基座100上固定设置平行于基座100的滑道,所述第一夹具210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100上的滑道上,所述第一夹具210可以沿着滑道的任意一处确定要固定的位置,从而保证第一夹具210可以灵活调整到要固定的位置。所述第一夹具210具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的内部形状与所述线束支架400的第一支架410相匹配,所述第一凹槽 211的形状按照第一支架410的形状进行定制,例如当第一支架410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的第一凹槽211可以设定为相应的长方形凹槽,当第一支架410还设置有支架卡扣411,所述的第一凹槽211也设置可以容纳安置支架卡扣的凹槽,这里只要保证第一支架410可以容纳于第一凹槽211中即可。或者,汽车线束 440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如图2和图3所示,汽车线束440还包含有若干分支,所述的线束支架400根据汽车线束440的要求进行适配性的调整也含有若干分支的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凹槽211按照线束支架400的若干分支结构进行适配性的调整,以供线束支架400的放置。
如图4所示,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200还包括线束定位支架 220,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线束定位支架220与所述第一夹具210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的线束定位支架220用来固定线束端口的线束连接器,从而防止线束移位,较佳的,所述的线束定位支架220设置有长方形卡槽,所述的长方形卡槽与线束连接器的尺寸相配合。
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支架压合装置还包括一轨道模块500,所述轨道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所述轨道模块500包括一安装端510,所述安装端 510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包括第二夹具310,所述第二夹具310设置在所述安装端510上。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轨道模块500可以是链条型的轨道,所示的链条型的轨道连接安装端510,使得安装端510沿第一方向来回移动,从而控制第二夹具310的位移。需理解,这里的第一方向,即为前述第一夹具210的设置方向。如此配置,第二夹具310即可沿轨道模块500与第一夹具210相对靠近或远离移动,以压合线束支架。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轨道模块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轨道,例如滑轨型的轨道,所述滑轨型的轨道可以是一个滑轨,也可以是对称的两个滑轨,再如,所述的轨道模块也可以是滑轮和皮带输送型的轨道,安装端固定在皮带上,滑轮带动皮带运动,从而带动安装端的移动。只要能将安装端带动移动、产生位移的轨道模块均可。优选地,所述第二夹具310有第二凹槽311,所述第二凹槽311用以供所述线束支架400的第二支架420放置,所述第二凹槽311的内部形状与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二支架相匹配。如图1、图2和图7所示,第二凹槽311与第二支架420的配合关系,请参考前述第一凹槽211与第一支架410的配合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具310能够围绕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为了更好的说明第二夹具310围绕第二方向转动,在一个示范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第一夹具210和第二夹具 310相对而设,第一夹具210和第二夹具310均为长方形,第一方向为供第一支架410放置的方向,如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基座100的方向,第二方向为第二夹具310的转动方向,如第二方向为平行于所述基座100的方向。当第二夹具310围绕第二方向转动时,能够便于将第二支架置入第二夹具310。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具310被配置为,围绕所述第二方向,在垂直于所述基座与平行于所述基座的角度间转动。较佳的,所述的第二夹具310围绕第二方向转动,其第二凹槽311在垂直于述基座与平行于所述基座的角度间转动,即第二夹具310的第二凹槽311可以在朝向第一夹具210的方向,与垂直于第一夹具210的方向之间转动。当第二夹具310的第二凹槽311垂直于第一夹具时,能方便地将第二支架置入第二夹具310,进而第二夹具310转动,至第二凹槽311朝向第一夹具210的方向,为压合线束支架做好准备,继而第二夹具310随轨道模块500的安装端朝向第一夹具210移动,以实现压合线束支架。
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还包括姿态翻转单元320,所述姿态翻转单元320与所述第二夹具310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夹具310转动。如图5所示,所述姿态翻转单元320控制第二夹具310围绕第二方向转动。当姿态翻转单元320驱动第二夹具310垂直于第一夹具210的方向时,操作者可将第二支架420固定安装在第二夹具310上,当支架压合装置开始工作,即开始对位压合时,姿态翻转单元320驱动第二夹具310朝向第一夹具210的方向转动,使得第一凹槽211和第二凹槽311相对位,然后第二夹具310朝向第一夹具21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夹具210中的第一支架410和第二夹具310中的第二支架420可以进行对位压合。
在一个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模块与驱动模块,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移动;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模块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200与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之间的压力,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移动。当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与第一夹具模块200压合时,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与第一夹具模块200压合之间的压合力和位移。
以下示意性地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压合装置的工作流程:
首先,将第一支架410安装至第一夹具210中,将汽车线束440的线束连接器固定在线束定位支架220上,并将线束放入第一支架410内部,再将第二支架420安装至第二夹具310中,此时姿态翻转单元320将第二夹具设定为垂直于基座100方向;
其次,在设备中设定压力和位移,启动开关,支架压合装置开始工作:姿态翻转单元320驱动第二夹具310转动90度,从而使得第二夹具310与第一夹具210相对位(两者相向);然后,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向下移动,驱动模块控制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的位移,同时压力传感器记录第一支架夹具模块 200与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之间的压合力,当位移和压合力到达设定数据后,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停止向下移动,第一支架410和第二支架420完成压合;
较佳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300回归至起始位置(远离第一夹具210模块的位置),姿态翻转单元320控制第二夹具310回转至起始状态(垂直于基座 100的方向),拿出线束支架400即完成支架压合过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压合装置,根据线束支架压合的实际情况,设置沿第一方向固定的第一支架夹具模块和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的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第二支架夹具模块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移动,即可实现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压合安装过程中力量和压合深度不均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支架组装工时,节省人力,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效率,降低不良率,降低报废成本,其过程更稳定且容易受控,减少劳动强度。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架压合装置,用于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支架夹具模块,沿第一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基座上;以及
第二支架夹具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被配置为,通过朝向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移动,实现将线束支架对位压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包括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夹具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用以供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一支架放置,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形状与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一支架相匹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还包括线束定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线束定位支架与所述第一夹具支架位于同一轴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压合装置还包括一轨道模块,所述轨道模块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轨道模块包括一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包括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能够围绕第二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被配置为,围绕所述第二方向,在垂直于所述基座与平行于所述基座的角度间转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模块还包括姿态翻转单元,所述姿态翻转单元与所述第二夹具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夹具转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以供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二支架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形状与所述线束支架的第二支架相匹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压合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模块与驱动模块,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移动;所述压力传感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压力传感模块通过检测所述第一支架夹具模块与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之间的压力,向所述驱动模块发送驱动信号,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架夹具模块移动。
CN201921215377.3U 2018-08-30 2019-07-30 支架压合装置 Active CN2106156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61746 2018-08-30
CN201821416174 2018-08-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5679U true CN210615679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8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5377.3U Active CN210615679U (zh) 2018-08-30 2019-07-30 支架压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5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65363C (en) Single geometry palletized framing system
US20200290206A1 (en) Operation tool for grasping workpiece including connector and robot apparatus including operation tool
CN102990256A (zh) 汽车车身焊接装置
CN106102326A (zh) 一种凸轮夹紧机构
CN203014141U (zh) 电缆插头线焊接专用夹具
CN210615679U (zh) 支架压合装置
US5432995A (en) Terminal crimping apparatus
CN211589108U (zh) 一种多角度三轴垂直翻转变位机
CN205847738U (zh) 一种凸轮夹紧机构
CN108075092B (zh) 焊接系统
CN103990965A (zh) 可重构接口组件、可调节装配线工件处理器和方法
CN110977262A (zh) 柔性化机舱自动焊接线及其焊接方法
JP3518584B2 (ja) 生産システム
CN107461387B (zh) 一种点胶贴合设备和点胶贴合方法
CN110086061A (zh) 高精度线缆接头自动焊接系统及焊接方法
CN110202296B (zh) 一种汽车安装流水线上的车门外板上料装置
CN209249879U (zh) 高精度线缆接头自动焊接系统
CN211193725U (zh) 一种汽车电器盒组装用机械手夹爪
CN208686745U (zh) 一种汽车玻璃托架粘粘线
KR102085313B1 (ko) 차량용 자동 클립 장착기의 정렬 압입기구
CN208929556U (zh) 一种制动底板组对工装
CN208825801U (zh) 踏梯零部件总成弧焊机器人工作站
CN211072318U (zh) 一种全自动首饰扣链焊接设备
CN113787269A (zh) 一种多工序自动激光焊接变位夹具
CN215747361U (zh) 一种新型滑台压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