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2042U - 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2042U
CN210612042U CN201921219662.2U CN201921219662U CN210612042U CN 210612042 U CN210612042 U CN 210612042U CN 201921219662 U CN201921219662 U CN 201921219662U CN 210612042 U CN210612042 U CN 2106120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filter
cavity
filtering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196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
刘纯旺
杜敦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iroboti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196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20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20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20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包括尘盒,所述尘盒内设置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尘盒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设置有流通口;所述第二过滤腔与所述第三过滤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三过滤腔内设置有用于使气体与固体相分离的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的排气孔与所述尘盒的出口相连通。该灰尘过滤系统能够实现多级过滤,由此可以提高过滤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为保护环境的清洁以及人体的健康,一些机器或设备上会设置有过滤系统。
通过过滤系统可对含有灰尘等颗粒状固体杂质的空气进行过滤,由此获得洁净的气体。
但目前,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差,经过滤后的气体中仍含有大量的灰尘等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包括尘盒,所述尘盒内设置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
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尘盒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设置有流通口;
所述第二过滤腔与所述第三过滤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件;
所述第三过滤腔内设置有用于使气体与固体相分离的分离器;
所述分离器的排气孔与所述尘盒的出口相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过滤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盒内还设置有第四过滤腔;
所述分离器的排气孔通过所述第四过滤腔与所述尘盒的出口连通;
所述第四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过滤海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器包括多锥分离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盒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分离器的支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盒的出口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尘盒的内部产生负压的动力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风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尘盒包括主体和盒盖,所述主体与盒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包括尘盒,尘盒内设置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其中,第一过滤腔与尘盒的入口相连通;第一过滤腔与第二过滤腔之间设置有流通口;第二过滤腔与第三过滤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件;第三过滤腔内设置有用于使气体与固体相分离的分离器;分离器的排气孔与尘盒的出口相连通。
流动的空气从尘盒的入口进入第一过滤腔内,在第一过滤腔内,大颗粒、大密度的灰尘颗粒会因自重自动沉降到第一过滤腔的底部;随后,空气通过流通口进入到第二过滤腔内,在第二过滤腔内,灰尘会因与第二过滤腔的内壁发生碰撞而自动沉降,由此使得空气得到进一步地过滤;之后,空气会经第一过滤件的过滤并进入第三过滤腔内,在分离器的作用下,空气会得到更进一步地过滤;最后,第三过滤腔内的空气会通过分离器的排气孔从尘盒的出口排出,并最终获得洁净的空气。
该灰尘过滤系统能够实现多级过滤,由此可以提高过滤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尘盒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一种灰尘过滤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图3示出了一种尘盒的局部剖视图;
图4示出了一种分离器与支架两者拆分后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一种中扫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6示出了一种灰尘过滤系统与中扫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尘盒;2-第一过滤腔;3-第二过滤腔;4-第三过滤腔;5-第一过滤件;6-分离器;7-分隔罩;8-第四过滤腔;9-第二过滤件;10-密封盖;11-锥体;12-套环;13-支架;14-托盘;15-支撑部;16-安装部;17-主体;18-盒盖;19-密封圈;20-中扫机构;21-转动轴;22-刷毛;23-上壳;24-下壳;25-连接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包括尘盒1。
如图2和图3所示,尘盒1内设置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腔2、第二过滤腔3和第三过滤腔4:
其中,第一过滤腔2与尘盒1的入口相连通;
第一过滤腔2与第二过滤腔3之间设置有流通口;
第二过滤腔3与第三过滤腔4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件5;
第三过滤腔4内设置有用于使气体与固体相分离的分离器6;
分离器6的排气孔与尘盒1的出口相连通。
图2和图3中未示出尘盒1的入口和出口。具体的,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对入口和出口的位置进行设置。
灰尘过滤系统在工作状态时,尘盒1的入口的高度小于流通口的高度,具体的,尘盒1的入口可设置于尘盒1的底部。
灰尘过滤系统能够实现多级过滤,其中,灰尘过滤系统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流动的空气从尘盒1的入口进入第一过滤腔2内,在第一过滤腔2内,大颗粒、大密度的灰尘颗粒会因自重自动沉降到第一过滤腔2的底部;随后,空气通过流通口进入到第二过滤腔3内,在第二过滤腔3内,灰尘会因与第二过滤腔3的内壁发生碰撞而自动沉降,由此使得空气得到进一步地过滤;之后,空气会经第一过滤件5的过滤并进入第三过滤腔4内,在分离器6的作用下,空气会得到更进一步地过滤;而后,第三过滤腔4内的空气会通过分离器6的排气孔从尘盒1的出口排出,并最终获得洁净的空气。
通过第一过滤腔2和第二过滤腔3的过滤,进入到第三过滤腔4内的灰尘颗粒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由此可以降低分离器6的工作负担,并提高分离器6的分离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尘盒1的内部可设置有分隔罩7,分隔罩7包括位于自身顶部的盖板,其中,盖板位于分离器6的上方。
分隔罩7可将尘盒1的内腔一分为二,并由此获得第一过滤腔2和第二过滤腔3。其中,流通孔便可设置于分隔罩7上。
为了防止第一过滤腔2底部沉降的灰尘进入到第二过滤腔3内,流通孔可设置于第一过滤腔2的上半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腔3的横截面可呈圆环形,其中,第三过滤腔4可设置于第二过滤腔3的内环中。具体的,可视为第三过滤腔4位于第二过滤腔3内。
参照图3,当空气从第一过滤腔2进入到第二过滤腔3内,由于第三过滤腔4的存在,流动的空气会与第二过滤腔3的内壁以及第三过滤腔4的外壁发生碰撞,由此可以产生旋转的气流,此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灰尘会被甩向第二过滤腔3的内壁,从而使得部分灰尘被留在第二过滤腔3内。
为了提高第一过滤件5的过滤效果及使用寿命,第一过滤件5可设置于第二过滤腔3的上半部分,由此还可以防止位于第二过滤腔3底部的灰尘接触到第一过滤件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5可选用过滤网。其中,过滤网的网孔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为了获得更好的过滤效果,尘盒1内还可以设置有第四过滤腔8,第四过滤腔8内可设置有第二过滤件9。其中,分离器6的排气孔可通过第四过滤腔8与尘盒1的出口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在盖板的上方可设置有密封盖10,第四过滤腔8可设置于盖板与密封盖10之间。其中,密封盖10可与盖板之间可转动连接,由此方便用户对第二过滤件9进行更换。
第二过滤件9可使用过滤海帕。海帕的英文为HEPA(High efficiencyparticulate air Filter),具有高效的过滤功能,广泛应用于吸尘器等领域。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器6可以选用多锥分离器。利用分离器6可以提高净化和过滤的效果,减少气流中灰尘颗粒的含量,由此,降低灰尘堵塞过滤海帕的概率,并提高过滤海帕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多锥分离器包括锥体11和套环12,锥体11有多个且均固定设置于套环12上,其中,锥体11可关于套环12的中心轴呈环形阵列分布。
自上而下,锥体11及其内腔的横截面面积均逐渐减小。其中,锥体11的侧壁可设有流入孔,锥体11的顶部可设置有排气孔。当气体从流入孔进入到锥体11的内腔后,会与锥体11的内壁产生碰撞并产生旋转的气流。
根据离心力公式可知,在同等风速条件下,物体转动的直径越小,物体所受到的离心力便会越大,所以,进入到锥体11内部的绝大部分灰尘颗粒,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锥体11的内壁,由此得到分离过滤并被留在锥体11的内部。与此同时,空气则通过锥体11顶部的排气孔,并经盖板上设置排出通孔进入到第四过滤腔8内,其中,排出通孔可与排气孔一一对应。
当气流停止后,锥体11内的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到锥体11的底部,从而方便清理。其中,锥体11的底部可设置有回收袋或回收杯,由此方便对锥体11内的灰尘颗粒进行回收和清理。
为对分离器6进行安装,尘盒1内可设置有用于安装分离器6的支架13,其中,第一过滤件5可设置于支架13上。
支架13可包括有托盘14和位于托盘14底部的支撑部15,支撑部15用于支撑托盘14。托盘14上可设置有与锥体11一一对应的安装通孔,将分离器6的锥体11插入至对应的安装通孔,由此实现对分离器6的支撑。
安装通孔的直径不得大于锥体11的最大直径。具体的,安装通孔的直径可为锥体11最大直径的二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锥体11上的流入孔应位于托盘14的上方。
支架13的顶部可设置有用于安装分离器6的安装部16,其中,安装部16与套环12之间可相互卡接,由此提高支架13对分离器6的固定效果。具体的,安装部16上可设置有卡扣,套环12上可设置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件5可安装于安装部16上,且第一过滤件5位于托盘14的上方。其中,第一过滤件5可与盖板密封连接,由此避免第二腔室中的灰尘从第一过滤件5与盖板两者之间缝隙处进入到第三过滤腔4内。
尘盒1的出口的外部可设置有用于使尘盒1的内部产生负压的动力装置。通过动力装置可使尘盒1外部的空气从尘盒1的入口进入到尘盒1内部,并使经灰尘过滤系统过滤后的空气从尘盒1的出口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可包括电机,其中,电机的输出轴上可设置有风扇。启动电机后,风扇发生转动,由此使得风扇的两侧产生压力差,继而使得尘盒1的内部产生负压。
为方便尘盒1内部各部件的安装,尘盒1可包括有主体17和盒盖18,其中,主体17与盒盖18可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
为提高密封性,主体17与盒盖18之间可设置有密封圈19。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上文中的灰尘过滤系统。
扫地机器人的底部可设置有中扫机构20,通过中扫机构20可以完成对地面的清扫工作。
如图5所示,中扫机构20可包括壳体和转动设置于壳体内的转动轴21,其中,转动轴21上设置有刷毛22。
壳体可包括上壳23和下壳24,其中,上壳23与下壳24可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转动轴21便安装于上壳23与下壳24之间。
通过驱动马达和减速机等装置可以驱使转动轴21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21上不同位置刷毛22从下壳24上设置的开口伸出,由此实现对地面的清扫。
转动轴21转动时,刷毛22上沾附的灰尘会进入到壳体内,为避免壳体内的灰尘堆积过多而影响地面的清扫效果,可将壳体与灰尘过滤系统组装在一起。
参照图5和图6,可将中扫通过卡接或螺丝连接等方式安装于尘盒1上,通过上壳23上设置的连接嘴25使壳体的内腔与尘盒1的入口相连通。
连接嘴25可具有弹性,具体的,连接嘴25可使用硅胶等材料制成。
中扫机构20启动时,可同步启动灰尘过滤系统的动力装置,由此提高清洁的效果,并降低房间中灰尘的含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尘盒,所述尘盒内设置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腔、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
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尘盒的入口相连通;
所述第一过滤腔与所述第二过滤腔之间设置有流通口;
所述第二过滤腔与所述第三过滤腔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件;
所述第三过滤腔内设置有用于使气体与固体相分离的分离器;
所述分离器的排气孔与所述尘盒的出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件包括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内还设置有第四过滤腔;
所述分离器的排气孔通过所述第四过滤腔与所述尘盒的出口连通;
所述第四过滤腔内设置有第二过滤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件包括过滤海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多锥分离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分离器的支架,所述第一过滤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的出口设置有用于使所述尘盒的内部产生负压的动力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风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盒包括主体和盒盖,所述主体与盒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10.一种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灰尘过滤系统。
CN201921219662.2U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Active CN2106120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9662.2U CN210612042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19662.2U CN210612042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2042U true CN210612042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4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19662.2U Active CN210612042U (zh) 2019-07-29 2019-07-29 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20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79439B (zh) 用于真空吸尘器的过滤装置
ES2257819T3 (es) Dispositivo de filtrado de aire.
CN1255318A (zh) 带有旋流式垃圾收集装置的真空吸尘器
CN214906377U (zh) 一种裙部分隔装置及其清洁设备
CN112774291A (zh) 液体净化装置
CN112220414A (zh) 双旋涡风尘盒结构及扫地机器人
CN210541365U (zh) 一种地面清洁机器人的集尘盒
CN210612042U (zh) 一种灰尘过滤系统及扫地机器人
CN212883158U (zh) 热固性粉末涂料用喷涂装置
CN109805837B (zh) 一种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CN209269543U (zh) 一种清洁装置
CN211585617U (zh) 一种室内除尘器
CN209915869U (zh) 一种集尘装置及吸尘器
CN211559934U (zh) 主动旋风式滤尘杯及吸尘器
JP4181786B2 (ja) ミスト回収装置
CN212296664U (zh) 新型空气滤清器、总成及工程机械
CN112773247A (zh) 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CN209735248U (zh) 一种双层套布袋收尘净化处理装置
CN211274094U (zh) 一种高效除尘旋风分离器
CN218165133U (zh) 一种过滤结构及具有其的尘气分离装置
CN208320342U (zh) 一种环保防静电除尘过滤装置
CN217792816U (zh) 尘气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CN214511003U (zh) 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CN214511002U (zh) 一种尘污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CN218105817U (zh) 回收箱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