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2024U -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12024U CN210612024U CN201921069847.XU CN201921069847U CN210612024U CN 210612024 U CN210612024 U CN 210612024U CN 201921069847 U CN201921069847 U CN 201921069847U CN 210612024 U CN210612024 U CN 2106120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paration
- separator
- separating
- guide plate
- du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07 vacuum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主体,第一分离主体包括分离部及分隔部,分离部设有分离腔、与分离腔连通的第一进口、及与分离腔连通的出气口。上述的分离器中,由第一进口进入到分离腔中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在进入该分离腔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分隔部的隔离作用,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被限制在外径较大的第一分离区中进行离心分离运动,由于该区域位于分隔部远离分离腔的轴线的一侧,在该区域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不易受到分离腔的轴线附近区域的气体影响而被出气口处的负压直接带走而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吸尘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吸尘器中用于分离气体和灰尘的分离器普遍存在分离效果较低的问题,会使得灰尘进入电机,影响电机使用寿命;更严重的,电机不具备过滤灰尘的能力,穿过电机的灰尘最终会排到外界,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体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分离效果好的分离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主体,所述第一分离主体包括分离部及分隔部,所述分离部设有分离腔、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第一进口、及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分离腔中、并与所述分离腔的腔壁间隔设置,且所述分隔部将所述分离腔分隔成第一分离区及第二分离区,所述第一分离区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并位于所述分隔部远离所述分离腔的轴线的一侧。
上述的分离器中,由第一进口进入到分离腔中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在进入该分离腔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分隔部的隔离作用,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被限制在外径较大的第一分离区中进行离心分离运动,由于第一分离区位于分隔部远离分离腔的轴线的一侧,在该区域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不易受到分离腔的轴线附近区域的气体影响而被出气口处的负压直接带走而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好。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部包括呈弧形的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围设形成所述分离腔,所述分隔部包括呈弧形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分离腔中、并与所述分离板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分离板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部还包括与所述分离板连接的第一导向板,所述分离板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分隔部还包括与所述分隔板连接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穿过所述开口、并将所述开口分隔成所述第一进口及与所述第二分离区连通的第二进口,且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板间隔相对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的第一导风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分离板相切,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板平行且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部还包括与所述分离板连接的第三导向板,且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间隔相对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的第二导风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分离板相切,所述第二导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三导向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及所述第三导向板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沿重力方向的上方;
或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沿重力方向的上方,且所述出气口的中心与所述分离腔的轴线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部还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灰尘出口,所述灰尘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沿重力方向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分离器还包括连接体,所述第一分离主体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离主体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主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离主体排列形成环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分离器还包括第二分离主体,所述第二分离主体设置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围成的区域内。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尘杯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分离器;及尘杯,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尘杯中,所述尘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的入口。
上述的尘杯组件中,当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通过入口进入到尘杯后,可以再通过第一进口进入到分离器中。具体地,由第一进口进入到分离腔中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在进入该分离腔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分隔部的隔离作用,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被限制在外径较大的第一分离区中进行离心分离运动,由于该区域位于分隔部远离分离腔的轴线的一侧,在该区域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不易受到分离腔的轴线附近区域的气体影响而被出气口处的负压直接带走而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好。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尘杯组件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尘杯中,所述过滤器设有内腔、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过滤口,所述过滤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过滤口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部还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灰尘出口,所述灰尘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沿重力方向的下方;
所述尘杯组件还包括导尘板,所述导尘板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导尘板设有导尘孔,所述导尘板位于所述过滤器沿重力方向的下方,所述导尘孔与所述灰尘出口连通,且所述导尘孔的孔壁与所述分离部的外壁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尘板与所述内腔的腔壁密封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尘杯组件还包括过滤体,所述分离部还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过滤体设置于所述分离器上、并与所述出气口过滤配合。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吸尘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分离器,或如上所述的尘杯组件。
上述的吸尘装置中,由第一进口进入到分离腔中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在进入该分离腔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分隔部的隔离作用,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被限制在外径较大的第一分离区中进行离心分离运动,由于该区域位于分隔部远离分离腔的轴线的一侧,在该区域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不易受到分离腔的轴线附近区域的气体影响而被出气口处的负压直接带走而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尘杯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尘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尘杯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尘杯组件沿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分离器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分离器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分离器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尘杯组件,100、分离器,110、第一分离主体,111、分离部,1111、分离板,1112、第一导向板,1113、第三导向板,1114、分离腔,11141、第一分离区,11142、第二分离区,1115、开口,11151、第一进口,11152、第二进口,1116、第一导风通道,1117、第二导风通道,1118、灰尘出口,1119、出气口,112、分隔部,1121、分隔板,1122、第二导向板,120、第二分离主体, 121、第三进口,122、第二出气口,123、第二灰尘出口,130、连接体,200、尘杯,210、入口,300、过滤器,310、内腔,320、过滤口,400、导尘板,410、导尘孔,411、第一导尘孔,412、第二导尘孔,500、过滤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4-6所示,一实施例涉及的一种分离器100,包括第一分离主体110。第一分离主体110包括分离部111及分隔部112,分离部111设有分离腔1114、与分离腔1114连通的第一进口11151、及与分离腔1114连通的出气口1119,分隔部112位于分离腔1114中并将分离腔1114分隔成第一分离区11141与第二分离区11142,第一分离区11141与第一进口11151连通、并位于分隔部112 远离分离腔1114的轴线的一侧。
如图5、图6所示,具体地,分离部111包括呈弧形的分离板1111,分离板1111围设形成分离腔1114,分隔部112包括呈弧形的分隔板1121,分隔板 112位于分离腔1114中、并于分离板1111间隔设置。分离板1111为弧形状,当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进入通过第一进口11151进入到分离腔1114时会沿着分离板1111的内壁运动,从而使得灰尘颗粒与气体实现离心分离。分隔板1121 为弧形状,能够限制位于第一分离区11141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做离心分离运动,且还能够使得位于第二分离区11142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沿着分隔板1121 做离心分离运动。
进一步地,分隔板1121与分离板1111同轴设置,能够使得分离板1111与分隔板1121之间配合形成的第一分离区11141的宽度更加均匀,使得位于第一分离区11141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移动路径更加有序,移动速度更加稳定,从而提高分离效果。其中,分隔板1121的弧长可以是(0,2πR),其中,R为分隔板1121的半径。
更具体地,分离板1111的横截面为环状,如此,当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进入到分离腔1114后,该混合物能够沿着分离板1111的内壁做圆周运动,从而不断地对气体与灰尘颗粒进行分离,提高分离率。
如图4-6所示,上述的分离器100中,由第一进口11151进入到分离腔1114 中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在进入该分离腔1114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分隔部 112的隔离作用,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被限制在外径较大的第一分离区 11141中进行离心分离运动,由于该区域位于分隔部112远离分离腔1114的轴线的一侧,在该区域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不易受到分离腔1114的轴线附近区域的气体影响而被出气口1119处的负压直接带走而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好。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离部111还包括与分离板1111连接的第一导向板1112,分离板1111设有与分离腔1114连通的开口1115,分隔部 112还包括与分隔板1121连接的第二导向板1122,第二导向板1122穿过开口 1115、并将开口1115分隔成第一进口11151及与第二分离区11142连通的第二进口11152,与第一导向板1112间隔设置,且第二导向板1122与第一导向板 1112间隔设置并配合形成与第一进口11151连通的第一导风通道1116。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配合形成的第一导风通道1116能够引导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进入到第一分离区11141中,提高分离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板1112与分离板1111相切,第二导向板1122与第一导向板1112平行且间隔设置。如此,当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通过第一导风通道1116进入到分离腔1114的初始阶段就能够获得方向与分离板1111相切的速度,并沿着分离板1111的内壁做离心分离运动,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更进一步地,分离部111还包括与分离板1111连接的第三导向板1113,且第三导向板1113与第二导向板1122间隔相对,第二导向板1122设置于第一导向板1112及第三导向板1113之间,第三导向板1113与第二导向板1122相对设置并配合形成与第二进口11152连通的第二导风通道1117。第二导向板1122 与第三导向板1113配合形成的第二导风通道1117能够引导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进入到第二分离区11142中,提高分离效率。且由于分隔部112将分离腔1114分隔为第一分离区11141及第二分离区11142,第一分离区11141位于分隔部112远离分离腔1114的轴线的一侧,第二分离区11142位于分隔部112 靠近分离腔1114的轴线的一侧,因此,通过第二进口11152进入到第二分离区 11142中进行分离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的运动半径相较于在第一分离区 11141中进行分离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会更小,因此,在第二分离区11142 中进行分离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所受的离心力相较于在第一分离区 11141中进行分离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会更大,分离效果也会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分离器100中,在第一分离区11141中进行分离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不易受到分离腔1114的轴线附近区域的气体影响而被出气口1119处的负压直接带走而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好;在第二分离区 11142中进行分离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所受的离心力相较于在第一分离区11141中进行分离的气体与灰尘的混合物会更大,分离效果也会更好。本申请的分离器100通过设计分隔部112使得分离腔1114分隔为第一分离区11141 及第二分离区11142,相较于不设置有分隔部112的分离器100在分离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如图4、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板1112与分离板1111 相切,第二导向板1122及第三导向板1113均与第一导向板1112平行且间隔设置。如此,当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通过第一进口11151进入到第一分离区 11141的初始阶段就能够获得方向与分离板1111相切的速度,并沿着分离板 1111的内壁做离心分离运动,从而提高分离效率。且当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通过第二进口11152进入到第二分离区11142的初始阶段就能够获得方向与分隔板1121相切的速度,并沿着分隔板1121做离心分离运动,从而提高分离效率。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出气口1119位于第一进口11151沿重力方向的上方;如此,当灰尘颗粒与气体分离后,灰尘颗粒由于重力下降,气体会从上方的出气口1119排出,避免灰尘颗粒与气体再次混合。
进一步地,出气口1119位于第一进口11151沿重力方向的上方,且出气口1119的中心与分离腔1114的轴线重合。如此,可以优化气体的移动路径,使得分离腔1114中的气体尽快排出。
如图4、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离部111还设有与分离腔1114 连通的灰尘出口1118,灰尘出口1118位于第一进口11151沿重力方向的下方。如此,当灰尘颗粒与气体分离后,灰尘颗粒由于重力从灰尘出口1118排出,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分离腔1114的横截面积从第一进口11151至灰尘出口1118的方向递减。如此,分离部111的内壁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分离腔1114内的灰尘颗粒能够慢慢集中在一起,然后从灰尘出口1118中排出,方便收集。另外,由于分离腔1114的横截面积从第一进口11151至灰尘出口1118的方向递减,分离腔1114中的气体与灰尘的混合物在做离心分离运动的过程中,混合物的运动半径逐渐减小,使得灰尘所受的离心力增大,从而提高分离效果。可选地,分离部111呈上宽下窄的锥体状。
如图4、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离器100还包括连接体130,第一分离主体11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一分离主体110间隔连接于连接体 130上。连接体130用于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分离主体110,从而通过增加第一分离主体110的数量来提高分离器100的分离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分离主体110为多个,多个第一分离主体110排列形成环形结构。如此,当气体与灰尘的混合物能够均匀地进入到不同的第一分离主体 110中,各个第一分离主体110协同工作,能够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
具体地,连接体130为圆盘状,且多个第一分离主体110沿连接体130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第一分离主体110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主体110为9个。
更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分离主体110上的第一进口11151和/或第二进口 11152均朝向环状结构的圆心,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进入到不同的第一分离主体110中的均匀性。
如图4、图6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离器100还包括第二分离主体 120,第二分离主体120设置于环形结构的围成的区域内。第二分离主体120也具备分离气体与灰尘颗粒的作用,通过第二分离主体120与第一分离主体110 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分离器100的分离效果。
具体地,第二分离主体120设有第二分离腔、与第二分离腔连通的第三进口121、及与第二分离腔连通的第二灰尘出口123,第二灰尘出口123位于第三进口121沿重力方向的下方,第三进口121位于第三进口121沿重力方向的上方。
进一步地,第二分离主体120上的第三进口121为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第三进口121沿第二分离主体120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提高第二分离主体120 的分离效果。
更进一步地,第三进口121的风道与第二分离主体120相切,如此,可以保证进入到第二分离腔内的气体与灰尘的混合物能够贴着第二分离腔的腔壁进行离心分离运动。
如图1-3所示,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尘杯组件10,包括:如上所述的分离器100及尘杯200,分离器100设置于尘杯200中,尘杯200设有与第一进口 11151连通的入口210。
上述的尘杯组件10中,当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通过入口210进入到尘杯200后,可以再通过第一进口11151进入到分离器100中。具体地,由第一进口11151进入到分离腔1114中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在进入该分离腔 1114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分隔部112的隔离作用,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被限制在外径较大的第一分离区11141中进行离心分离运动,由于该区域位于分隔部112远离分离腔1114的轴线的一侧,在该区域内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不易受到分离腔1114的轴线附近区域的气体影响而被出气口1119处的负压直接带走而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好。
如图1、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还包括过滤器300,过滤器300设置于尘杯200中,过滤器300设有内腔310、及与内腔310连通的过滤口320,过滤口320与入口210连通,分离器100设置于内腔310中,第一进口11151与过滤口320连通。当气体与灰尘的混合物通过入口210进入到尘杯200后,过滤器300上的过滤口320能够对混合物进行一级过滤,将较大的灰尘颗粒过滤掉,较小的灰尘颗粒进入到分离器100中再进行二级过滤。如此,可以避免较大的灰尘颗粒封堵住分离器100的第一进口11151,影响分离器100 正常工作。
如图1、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分离部111还设有与分离腔1114 连通的灰尘出口1118,灰尘出口1118位于第一进口11151沿重力方向的下方;尘杯组件10还包括导尘板400,导尘板400设置于内腔310中,导尘板400设有导尘孔410,导尘板400位于过滤器300沿重力方向的下方,导尘孔410与灰尘出口1118连通,且导尘孔410的孔壁与分离部111的外壁密封配合。如此,从灰尘出口1118出来后的灰尘不会再通过导尘孔410的孔壁与分离部111之间的间隙再返回到分离腔1114或过滤器300的内腔310中,保证已经分离过的灰尘被收集到尘杯200中。
具体地,导尘孔410包括第一导尘孔411及第二导尘孔412,第一导尘孔 411为多个,多个第一导尘孔411与多个第一分离主体110的灰尘出口1118一一对应,第二导尘孔412与第二分离主体120的第二灰尘出口123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尘板400与内腔310的腔壁密封配合。如此,从灰尘出口1118出来后的灰尘不会再通过导尘板400与内腔310的腔壁之间的间隙再返回到分离腔1114或过滤器300的内腔310中,进一步保证已经分离过的灰尘被收集到尘杯200中。
具体地,导尘板400为圆盘状,过滤器300为呈中空结构的圆柱结构,导尘板400与过滤器300的内壁抵接。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尘杯组件10还包括过滤体500,过滤体500设置于分离器100上、并与出气口1119过滤配合。可以理解的,即使经过分离器100分离后的气体中可能依然混较小的灰尘颗粒,通过过滤体500再次过滤掉灰尘颗粒,能够提高净化效果。
可选地,过滤体500可以是过滤网或过滤棉等,过滤体500设置在分离器100的出气口1119及第二出气口122的上方。
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吸尘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分离器100,或如上所述的尘杯组件10。上述的分离器100可以单独应用在吸尘装置中,也可以先应用在尘杯组件10中,再应用到吸尘装置中。其中,吸尘装置可以是手持式吸尘器。
上述的吸尘装置中,由第一进口11151进入到分离腔1114中的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在进入该分离腔1114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分隔部112的隔离作用,气体与灰尘颗粒的混合物被限制在外径较大的第一分离区11141中进行离心分离运动,由于该区域位于分隔部112远离分离腔1114的轴线的一侧,在该区域内的气体与灰尘的混合物不易受到分离腔1114的轴线附近区域的气体影响而被出气口1119处的负压直接带走而无法分离,分离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8)
1.一种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离主体,所述第一分离主体包括分离部及分隔部,所述分离部设有分离腔、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第一进口、及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分隔部位于所述分离腔中、并与所述分离腔的腔壁间隔设置,且所述分隔部将所述分离腔分隔成第一分离区及第二分离区,所述第一分离区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并位于所述分隔部远离所述分离腔的轴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包括呈弧形的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围设形成所述分离腔,所述分隔部包括呈弧形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分离腔中、并与所述分离板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分离板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还包括与所述分离板连接的第一导向板,所述分离板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分隔部还包括与所述分隔板连接的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穿过所述开口、并将所述开口分隔成所述第一进口及与所述第二分离区连通的第二进口,且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板间隔相对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的第一导风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分离板相切,所述第二导向板与所述第一导向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还包括与所述分离板连接的第三导向板,且所述第三导向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板间隔相对设置并形成与所述第二进口连通的第二导风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分离板相切,所述第二导向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与所述第三导向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及所述第三导向板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沿重力方向的上方;
或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沿重力方向的上方,且所述出气口的中心与所述分离腔的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还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灰尘出口,所述灰尘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沿重力方向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体,所述第一分离主体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离主体间隔连接于所述连接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主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分离主体排列形成环形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分离主体,所述第二分离主体设置于所述环形结构的围成的区域内。
13.一种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上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及
尘杯,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尘杯中,所述尘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的入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尘杯中,所述过滤器设有内腔、及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过滤口,所述过滤口与所述入口连通,所述分离器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过滤口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还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灰尘出口,所述灰尘出口位于所述第一进口沿重力方向的下方;
所述尘杯组件还包括导尘板,所述导尘板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导尘板设有导尘孔,所述导尘板位于所述过滤器沿重力方向的下方,所述导尘孔与所述灰尘出口连通,且所述导尘孔的孔壁与所述分离部的外壁密封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尘板与所述内腔的腔壁密封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尘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体,所述分离部还设有与所述分离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过滤体设置于所述分离器上、并与所述出气口过滤配合。
18.一种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分离器,或如上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尘杯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69847.XU CN210612024U (zh) | 2019-07-09 | 2019-07-09 |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69847.XU CN210612024U (zh) | 2019-07-09 | 2019-07-09 |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12024U true CN210612024U (zh) | 2020-05-26 |
Family
ID=70756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69847.XU Active CN210612024U (zh) | 2019-07-09 | 2019-07-09 |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1202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6897A (zh) * | 2019-07-09 | 2019-09-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
-
2019
- 2019-07-09 CN CN201921069847.XU patent/CN21061202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26897A (zh) * | 2019-07-09 | 2019-09-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94584B1 (ko) | 필터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 |
JP5468176B2 (ja) | 収集装置、及び当該収集装置を有している真空掃除機 | |
EP1842475B1 (en) | A Second-Stage Separator Device For A Vacuum Cleaner | |
CN203841612U (zh) | 吸尘器 | |
WO2019105142A1 (zh) | 尘气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
GB2420514A (en) | Multi-cyclone dust-collecting apparatus | |
EP2793671A2 (en) | Cyclonic separating apparatus | |
GB2522658A (en) | Separating apparatus in a vacuum cleaner | |
CN110037615B (zh) | 一种具有多级旋风分离结构的吸尘器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5011857A (zh) | 吸尘器 | |
CN210612024U (zh) |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 |
KR20090070450A (ko) | 사이클론 조립체 | |
WO2021004040A1 (zh) |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吸尘装置 | |
KR20070032597A (ko) | 진공청소기용 집진장치 | |
JP2012106087A (ja) | サイクロン分離装置並びに電気掃除機 | |
CN108814421B (zh) |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 |
CN101015435A (zh) | 一种吸尘器旋风式二次分离尘杯 | |
CN109158228B (zh) | 一种旋风分离器及具有其的除尘装置 | |
CN110742552A (zh) | 吸尘器及分离机构 | |
CN100534374C (zh) | 一种多次分离的旋风式吸尘器尘杯 | |
CN210520900U (zh) | 分离器及吸尘装置 | |
CN108261145B (zh) | 旋风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 |
CN201015575Y (zh) | 吸尘器旋风分离器 | |
CN202198537U (zh) | 旋风分离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旋风吸尘器 | |
CN211460034U (zh) |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安装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