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11025U -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11025U
CN210611025U CN201821811462.1U CN201821811462U CN210611025U CN 210611025 U CN210611025 U CN 210611025U CN 201821811462 U CN201821811462 U CN 201821811462U CN 210611025 U CN210611025 U CN 210611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generating
substrate
generating devic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114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冷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8114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11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11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11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涉及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有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管壳和管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管壳内设置有气溶胶生成基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与管壳件形成容纳腔,容纳气溶胶生成基质,气溶胶生成基质设有气流通孔,气流通孔内设有发热元件,发热元件与电极电连接;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刺针,刺针用以刺破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处于预使用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解决了气溶胶生成制品在放置过程中有效成分挥发,液体渗漏的问题。2.保留了喂热、以及半燃烧烟的加热功能。

Description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背景技术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装置是一种新型的电操作吸烟的装置,不同以往的的电子烟具和加热非燃烧烟具。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最早于1963年开始,美国人赫伯特A吉尔伯特研发了一种无烟非香烟的装置,这是一种通过加热尼古丁溶液,产生蒸汽气体的一种设备。
申请人专利号为:CN201810159003.8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及气溶胶生成制品,涉及到。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内置的电源及控制电路板,外壳体设有插孔,插孔下设有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接纳筒,接纳筒上设有导电部件和加热部件,导电部件包括设置在接纳筒侧壁上的至少两个供电极。气溶胶生成制品,一端设置的吸嘴,外设的管壳,管壳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圆环状电极,环状电极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供电极相配适,该装置和生成制品由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包装方式存在缺陷,首先,香烟是通过燃烧将烟草等可燃物经过燃烧这一激烈的化学变化后变化成了烟固体颗粒,而气雾产生制品其本身的有效成分为液体,且其内的香料和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否则该制品的有效成分难以得到食用,如果只是对其使用简单的类似香烟的包装方式,必然会出现气雾产生制品的有效成分在常温下就开始挥发,且随着时间的增长,挥发的愈厉害,其次,市面上大部分雾产生制品都是以甘油作为溶剂,甘油是不具有挥发性的,相反的甘油是吸水性物质,长期敞口存储的话,不但有效成分会挥发,另外甘油会吸收大量空气中的水分以及一些其他的杂质,含水过多则会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出现变质,在日常使用与运输中吸附在烟棉中的电子烟液也会渗漏到成品外,这些液件吸附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也会渐渐的渗透到吸液件的表面并形成液滴,这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设置方式和使用方式各有不同,如仿真烟、电子烟、烟弹,仿真烟外形类似真烟,气溶胶生成制品和生成装置都一体化设置,使用时直接抽吸使用,电子烟则有明显的模块化设计,有电池、雾化仓、充电接头等,烟弹则只是将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简单包装,由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设置方式差异巨大,配合使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些甚至没有专门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但不论如何都是围绕,更便捷,更环保,用户体验更好的方向进行设计。
中国专利:CN201720244555.X,公开了雾化仓结构,中国专利:CN201810238961.4公开了一种烟弹雾化器,中国专利:CN201820195329.1公开了:一种电子烟机械杆,以上结构都采用了雾化仓的结构,该种设置的确定就是存在加油不便的问题,但如果忽略这些问题进行新的改进,如世界专利:WO2018188640A1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电子烟雾化器,其沿用了机械杆的结构,雾化效果再提高但该设计本身的缺陷并没有得到解决。如中国专利:CN201810779145.4 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烟的微波谐振雾化器,该种设计沿用了一般的电子烟雾化器的结构,该种设置的存在的问题就是发热芯易损耗需要经常更换,同时也存在加油不便的问题,如不能从该种结构本身改进,而仅仅是对其进行优化,所存在的缺陷则会一直保留下去。
实用新型内容
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使用方式各有不同,原因是其工作的方式不同,一旦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设计确定,与之配合的装置或者包装,都能随之确定,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设计不应该孤立的限定于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装置,这样往往限制了更加广阔的设计方向,申请人在之前申请的专利的基础上,并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综合气溶胶生成制品和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设计特点,提出了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如下:
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有
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有管壳和所述的管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的管壳内设置有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与管壳件形成容纳腔,容纳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设有气流通孔,所述的气流通孔内设有发热元件,所述的发热元件与电极电连接;
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刺针,所述的刺针用以刺破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处于预使用状态。
优选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材质为金属箔纸、橡胶、塑料,材质的设置都应该便于密封包装和刺破使用。
优选的,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材质包括植物纤维,所述的植物纤维内含有浸渍吸附的电子烟油。
优选的,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材质包括烟草棵粒或植物碎片或烟膏。
本系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在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两端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密封包装起来,防止气溶胶生成制品中的有效成分挥发,该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时配合刺针使用,刺针的设置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单独使用,在使用前有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刺针,能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刺破。2.配合包装使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包装上配备有刺针,使用时将刺针从包装上取出,所述的包装可以是包装盒或其他类似功能的包装。3.刺针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内,使用时只需将气溶胶生成制品对准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接纳筒并插入,刺针便可刺破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刺破。需要注意的是第三种情况刺针在刺破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时,气溶胶生成基质中的气流通道不被刺针完全塞满,在刺针与气流通道之间依然留有间隙,方便气流的进出。
本系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考虑到气溶胶生成制品在雾化时需发热元件加热,发热元件长时间工作,属于易消耗品,故将发热元件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一体设置,而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管壳上设置有对发热元件进行供电的电极。
根据所述的三种刺针设置方式,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设置方式存在两种设置情况,分别是:1.气溶胶生成装置上设置有用以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接纳筒,所述的接纳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供电极。2.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以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接纳筒,所述的接纳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供电极,所述的接纳筒设有用以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刺针。所述的第一种情况下,气溶胶生成制品采用先刺破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处于预使用状态,再将气溶胶生成制品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内使用。第二种情况,则直接通过气溶胶生成装置内设置的刺针刺破后直接使用。两种情况的共同点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都是通过供电极对生成制品供电,实现制品的雾化。
以气溶胶生成系统为前提,存在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设计方案,如下:
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以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接纳筒,所述的接纳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供电极,所述的接纳筒设有用以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刺针;
当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置入接纳筒内时,所述的刺针刺穿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并伸入气流通孔内,所述的刺针的截面尺寸小于气流通孔的孔径大小,所述的刺针与气流通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供电极与电极接触并导通,使发热元件发热,并使所述的气溶胶形成基质被加热以产生气溶胶。
优选的,所述的气溶胶生接纳筒上有喂热元件,喂热元件用以对气溶胶生成制品进行预先加热,温度在100摄氏度左右。
优选的,还包括气流检测装置,所述的气流检测装置检测气溶胶生产装置内部用于提供气溶胶生成制品进气的气流大小。
优选的,所述的接纳筒内设置有刺针,该方案设计上述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第二种使用情况,将刺针直接设置在接纳筒内。
优选的,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的检测电路检测供电极输出电流。
优选的,所述的刺针包括固定设置在接纳筒底部的延伸部,及设置在延伸部上的突头部。
优选的,所述的接纳筒的筒底上设置有一圈环状突起。
以气溶胶生成系统为前提,存在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设计方案,如下:
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有管壳和管壳上设置的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的管壳内依次设置有雾化段、冷却段、吸嘴段,所述的雾化段内设置有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与管壳件形成容纳腔,容纳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设有气流通孔,所述的气流通孔内设有发热元件,所述的发热元件与电极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吸嘴段上设置有衔嘴,所述的衔嘴上设置有气流过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衔嘴上设有封盖,所述的封盖盖住衔嘴并套在管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衔嘴材质为乙酸脂纤维或玉米纤维,硅胶,发泡材料。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密封件包括帖封部和手撕部,所述的帖封部贴合在管壳的端部并封住管壳端部,所述的手撕部为从帖封部延伸出的并设置在管壳外的薄膜部分。
优选的,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材质包括多孔基质材料和浸渍吸附在多孔基质材料内的液体,所述的发热元件呈螺旋管状设置,方向与管壳方向一致,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材设置在发热元件与管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将气溶胶生成制品作为一次性使用的物品,解决了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涉及气溶胶生成制品、气溶胶生成装置、气溶胶生成制品包装的不同的组合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溶胶生成装置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状态图。
图4为气溶胶生成装置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状态图。
图5为气溶胶生成装置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状态图。
图6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接纳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刺针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包装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气溶胶生成制品
气溶胶生成制品可呈其为仿真烟,其具有真烟的外形和特点,如图2所示,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外形大体呈长圆柱体,侧边为管壳103,所述的管壳103采用纸质材质,管壳103的两端设置为进气端和衔嘴108,衔嘴108上盖设有封盖110,所述的进气端上封着第二密封件102,第一密封件101和第二密封件102材质采用塑料薄膜,密封薄膜包括帖封部123和手撕部111,帖封部123贴合在管壳103的端部并封住管壳103端部,手撕部111为从帖封部123延伸出的并设置在管壳103外的薄膜部分。管壳103内部可分为雾化段、冷却段、吸嘴段,雾化段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01和第二密封件102,雾化段内设置有吸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吸油棉121,吸油棉121中间设置一道气流通孔122,所述的吸油棉121外还包裹一层支撑件134,所述支撑件134材质为软密封材质,支撑件的目的在于将雾化段内的吸油棉121和其内的电阻丝106进行一并打包设置,便于包装 ,所述的气流通孔122内设置有加热电阻丝106,如图所示,电阻丝106呈螺旋管状设置,所述的电阻丝106贴设在气流通孔122的孔壁上。管壳103的侧壁上设置有圆环状电极103和圆环状电极104,电阻丝106与圆环状电极103和圆环状电极104之间通过导线导通。衔嘴108设置在管壳103的另一端,所述的衔嘴108上设置有过气孔109,用于通过抽吸衔嘴108将气溶胶从过气孔109吸入口中。
气溶胶生成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内置的电源3及控制电路板2,所述外壳体1设有插孔13,所述的插孔13下设有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接纳筒7,所述的接纳筒7底部设有通气孔9,通气孔9下设有气流检测装置14,所述的气流检测装置14连接控制电路板2,所述的外壳体1上设有与电源3连接的控制开关4和进气孔10,所述的进气孔10与通气孔9连通,所述的接纳筒7上设有导电部件和加热部件,本实施例中位喂热丝6,所述的导电部件为接纳筒7和设置在接纳筒7侧壁上的两个供电极8,本实施例中供电极为环形供电极8,所述的环形供电极8与控制开关4通过导线电连接,当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插孔13内时,导电部件与气溶胶生成制品内设的发热元件导通。本实施例中环形的供电极8上设有突点11,所述的突点11,突点11的目的在于夹紧气溶胶生成制品,使得供电极8与环状电极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减少接触电阻。
在所述的接纳筒7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在接纳筒7筒底的刺针30,在刺针30内设置了加热丝31,加热丝31对加热丝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00摄氏度左右,用于对加热非燃烧烟或者一些其他的自身不具备加热功能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用于加热使用。
在电路板2上还设置有检测电路,所述的检测电路检测供电极的电流,并根据所检测到无电流时切换刺针上的发热元件进行发热。
如图2所示,为实施例1中接纳筒的立体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接纳筒7的外侧壁上设有喂热丝6,所述的喂热丝6呈螺旋状缠绕在接纳筒7上,所述的喂热丝 6与控制开关4电连接,所述的喂热丝6可以采用ptc材料,喂热的温度大致在100-200摄氏度,该材料有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从而使发热温度固定。
如图3所示,为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立体剖面示意图,所述的接纳筒7下设有与外壳体1一体成型的支撑板17,如图4所示,所述的接纳筒7的底部设有垫高块18,垫高块18之间间隙设置有过气槽19,所述的支撑板17上设有与支撑板17一体成型的隔热管5,所述的支撑板17在隔热管5的外侧设有过孔16,如图1所示,所述的支撑板17下方还设有与外壳体1一体成型的过气板20,所述的过气板20上设有检测孔15,所述的控制电路板2上设有气流检测装置14设置且气流检测装置14对准检测孔15,所述的气路按气流运动的方向上依次包括进气孔10、检测孔15、过孔16、隔热管15的外侧、隔热管15的内侧、过气槽19、通气孔9,所述的进气孔10与检测孔15连通,所述的检测孔15与过孔16连通,所述的过孔16与隔热管15的外侧连通,所述的隔热管15的外侧与隔热管15的内侧连通,所述的隔热管15的内侧与过气槽19连通,所述的过气槽19与通气孔9连通。在用户抽吸使用的过程中,空气首先从进气孔10进入外壳体1内,进气孔10可以设有多个,本实施例中有两个,空气由于压强差向过气板20上的检测孔15汇聚形成气流,气流检测装置检测到气流向控制电路板发出信号,控制电路板控制供电极供电,产生烟雾,该气流检测装置的优点在于在用户抽吸的过程中是需要瞬间雾化,需要提供高温,喂热温度往往不够,需要控制电路板发出再次加强供电极电流的信号,相对的,在用户抽吸间隙,空气不流动,如供电极持续供电则会导致温度过高而损害加热元件,空间经过检测孔15后再由支撑板17与过气板20之间间隙到达过孔16,此处设置过气板和支撑板以及两者之间的间隙,目的在于防止接纳筒内的温度过高影响气流检测装置的正常工作,空气再由过孔16进入外壳体1与隔热管15之间的间隙,也就是隔热管15的外侧,气体在从隔热管15的最顶部绕过进入隔热管15与接纳筒之间的间隙,也就是隔热管15的内侧,空气经由螺旋状喂热丝6与隔热管15、接纳筒7三者形成的螺旋通道到达过气槽19。
如图3所示,接纳筒7内,所述的环形供电极8的截面呈“Ω”形,环形供电极中部的弧形部12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了环形供电极8与气溶胶生成制品之间连接的紧密性的前提下,使环形电极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粗细大小匹配允许一定的容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电路部分是从检测孔15,到达接纳筒的外侧,接纳筒上设有专门为供电极准备的小孔抵达供电极的,本实施例中需要注意的是,接纳筒的顶部与外壳体1内侧是密封设置的,否则气体直接从插孔逸出。
如图3-5所示,为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气溶胶生成装置的过程图,在插入的过程中,第一密封件101和第二密封件102被依次刺破,圆环状电极104与环形供电极8之间接触后,即可通过对圆环状电极104供电用户则能后抽吸使用,本实施例保留了喂热功能以及刺针加热的功能,目的在于当用户使用加热非燃烧烟具时,依然是能够在该装置内使用,其实现过程在于首先是气流检测装置14检测到用户进行了抽吸的使用,而环形供电极8之间是处于断开状态无法进行供电,则气溶胶生成装置判断气溶胶生成制品为加热非燃烧制品,即对接纳筒7进行喂热,并通过刺针30对制品进行加热。
适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刺针
如图7所示,刺针35包括延伸部36,及设置在延伸部36上的突头部38,在延伸部内设置有电阻丝37,当气溶胶生成制品放入接纳筒内使用时,如图8所示,突头部38刺破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并穿过其中的气流通孔,突头部38能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完全刺破并打开气流通孔,便于进气,作为主体的延伸部36则留在气流通孔内,延伸部36的截面尺寸也小于气流通孔的孔径,便于气流流通。
包装件
如图9所示,包括有容纳壳,在该容纳壳的外包装上再封上一层塑料膜207,该塑料膜207将刺针和容纳壳201一并包裹起来,所述的刺针包括针部231和手柄部232,每个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包装上都带有刺针,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解决了气溶胶生成制品在放置过程中有效成分挥发,液体渗漏的问题。2.保留了喂热、以及半燃烧烟的加热功能。

Claims (24)

1.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有管壳和所述的管壳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的管壳内设置有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与管壳件形成容纳腔,容纳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设有气流通孔,所述的气流通孔内设有发热元件,所述的发热元件与电极电连接;
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刺针,所述的刺针用以刺破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使气溶胶生成制品处于预使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包装件,所述的刺针与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通过包装件一体包装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上设置有用以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接纳筒,所述的接纳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供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溶胶生成装置,所述的刺针设置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用以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接纳筒,所述的接纳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供电极,所述的接纳筒设有用以配合气溶胶生成制品使用的刺针;
当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置入接纳筒内时,所述的刺针刺穿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并伸入气流通孔内,所述的刺针的截面尺寸小于气流通孔的孔径大小,所述的刺针与气流通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的供电极与电极接触并导通,使发热元件发热,并使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被加热以产生气溶胶。
6.适用于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中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包括有外壳体和内置的电源及与电源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上设置有用以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接纳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纳筒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供电极,所述的两个供电极呈圆环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溶胶生接纳筒上有喂热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流检测装置,所述的气流检测装置检测气溶胶生产装置内部用于提供气溶胶生成制品进气的气流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纳筒内设置有刺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电路,所述的检测电路检测供电极输出电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针内设置有加热丝。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刺针包括固定设置在接纳筒底部的延伸部,及设置在延伸部上的突头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纳筒的筒底上设置有一圈环状突起。
14.适用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中气溶胶生成系统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有管壳和管壳上设置的至少两个电极,所述的管壳内依次设置有雾化段、冷却段、吸嘴段,所述的雾化段内设置有气溶胶生成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的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与管壳件形成容纳腔,容纳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设有气流通孔,所述的气流通孔内设有发热元件,所述的发热元件与电极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嘴段上设置有衔嘴,所述的衔嘴上设置有气流过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材质为金属箔纸。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材质为塑料。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壳的雾化段内还设置有支撑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嘴上设有封盖,所述的封盖盖住衔嘴并套在管壳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4-19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件包括帖封部和手撕部,所述的帖封部贴合在管壳的端部并封住管壳端部,所述的手撕部为从帖封部延伸出的并设置在管壳外的薄膜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嘴材质为乙酸脂纤维或玉米纤维,硅胶,发泡材料。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材质包括多孔基质材料和浸渍吸附在多孔基质材料内的液体,所述的发热元件呈螺旋管状设置,方向与管壳方向一致,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材设置在发热元件与管壳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材质包括植物纤维,所述的植物纤维内含有浸渍吸附的电子烟油。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基材的材质包括烟草棵粒或植物碎片或烟膏。
CN201821811462.1U 2018-11-05 2018-11-05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Active CN210611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11462.1U CN210611025U (zh) 2018-11-05 2018-11-05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11462.1U CN210611025U (zh) 2018-11-05 2018-11-05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11025U true CN210611025U (zh) 2020-05-26

Family

ID=70754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11462.1U Active CN210611025U (zh) 2018-11-05 2018-11-05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110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9854A (zh) * 2021-11-10 2022-02-08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基材消耗量检测方法、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9854A (zh) * 2021-11-10 2022-02-08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基材消耗量检测方法、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4009854B (zh) * 2021-11-10 2024-05-28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溶胶基材消耗量检测方法、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63242A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US11278059B2 (en) Container having a heater for an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and aerosol-generating device
EP3393278B1 (en) An electrically operated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a liquid pump
KR102431913B1 (ko) 연소 없이 기재를 가열하기 위한 시샤 장치
CN201781984U (zh) 一种电子烟雾化器和电子烟
CN203851804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US20180027874A1 (en) Top Refillable Electronic Cigarettes
KR20190015213A (ko) 재충진식 에어로졸 발생 물품
US9795170B1 (en) E-liquid separation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the same
EP3462937B1 (en) Electrically operated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with tubular aerosol-generating article having improved airflow
RU2720891C1 (ru) Калья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гревания субстрата без сгорания
US11684086B2 (en) Modular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smoking paraphernalia
CN105639733A (zh)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控制方法
US20220061387A1 (en)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CN109363243A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CN210611025U (zh)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WO2018195844A1 (zh) 一种电子烟及电子烟装置
CN211091892U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CN213307425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4431819U (zh) 一种油仓分离式电子烟
CN210248387U (zh) 一种电子烟
CN210203332U (zh) 一种电子烟防漏液雾化器
CN216165187U (zh) 一种电子烟的烟弹
CN219920294U (zh) 雾化芯组件以及烟弹、电子烟
CN220000799U (zh) 一种雾化器泄压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