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8917U - 滤波装置及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滤波装置及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8917U
CN210608917U CN201921405740.8U CN201921405740U CN210608917U CN 210608917 U CN210608917 U CN 210608917U CN 201921405740 U CN201921405740 U CN 201921405740U CN 210608917 U CN210608917 U CN 210608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inlet
inverter
filter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057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岩
王鼎奕
余四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057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8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8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8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波装置及逆变器,其中滤波装置包括共模电感、进线引脚、出线引脚、进线PCB板和出线PCB板,沿磁环轴线方向,进线引脚和出线引脚分别位于共模电感相对两侧,进线引脚与进线PCB板连接,出线引脚与出线PCB板连接。在本申请提供的滤波装置中,由于进线引脚和出线引脚分别位于共模电感相对两侧,避免进线引脚和出线引脚在共模电感同一侧时,不同的两相甚至三相的布线会出现交叉和层叠的现象,本申请减少相与相之间走线的相互干扰,共模电感的滤波效果提高。

Description

滤波装置及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波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滤波装置的逆变器。
背景技术
在电气中为了通过标准要求的限定和系统的稳定运行,逆变器的交流端、直流端都需要设计特定的滤波装置来降低自身干扰。
滤波装置内部为整个连通空腔结构,噪声可以顺着线缆形成天线对外发射噪声,滤波器屏蔽作用较差。滤波装置的电路中使用的共模电感多为三相电感,常规的绕制方法六个脚在同一侧,即进线引脚和出线引脚位于同一侧,导致PCB布线时电感下方的走线相与相之间出现交叉,层间重叠,近场耦合严重,实际传导发射测试时则出现三相测试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影响滤波装置的滤波效果。
因此,如何提高滤波装置的滤波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波装置,以提高滤波装置的滤波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滤波装置的逆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包括磁环、进线引脚、出线引脚、进线PCB板和出线PCB板,沿磁环轴线方向,所述进线引脚和所述出线引脚分别位于所述磁环相对两侧,所述进线引脚与所述进线PCB板连接,所述出线引脚与所述出线PCB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线PCB板与所述进线引脚位于所述磁环同一侧,所述出线PCB板与所述出线引脚位于所述磁环同一侧。
一种滤波装置,包括对共模电感,所述共模电感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共模电感;
还包括滤波壳体、出线端子、进线端子,所述共模电感位于所述滤波壳体内腔,所述出线端子和所述进线端子位于逆变器背向设置的两侧,所述进线端子和所述出线端子均与所述共模电感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滤波壳体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出线端子的出线开口腔体及用于容纳所述进线端子的进线开口腔体,所述出线开口腔体和所述进线开口腔体位于所述滤波壳体内腔相对两端。
优选地,所述进线端子和/或所述出线端子上设有穿心电容。
优选地,所述共模电感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电连接所述共模电感中一者所述进线引脚与另一者出线引脚位于所述共模电感同一侧。
一种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及滤波装置,所述滤波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滤波装置。
优选地,所述滤波装置为两个,分别为交流滤波器和直流滤波器。
优选地,所述滤波装置位于所述逆变器壳体内部,所述逆变器壳体内部设有用于将所述逆变器壳体内腔隔离为两个腔体的隔离金属板,两个所述滤波装置位于所述隔离金属板的相对两端。
优选地,所述滤波装置位于所述逆变器壳体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滤波装置包括共模电感、进线引脚、出线引脚、进线PCB板和出线PCB板,沿磁环轴线方向,进线引脚和出线引脚分别位于共模电感相对两侧,进线引脚与进线PCB板连接,出线引脚与出线PCB板连接。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提供的滤波装置中,由于进线引脚和出线引脚分别位于共模电感相对两侧,避免进线引脚和出线引脚在同一侧,不同的两相甚至三相的布线会出现交叉和层叠的现象,减少相与相之间走线的相互干扰,滤波装置的滤波效果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波装置部分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视角滤波装置部分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视角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波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视角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7中:1、滤波壳体;1-1、正面;1-2、进线开口腔体;1-3、背面;1-4、出线开口腔体;
2、出线端子;3、进线端子;4、进线引脚;5、出线引脚;6、出线PCB板;7、进线PCB板;8、逆变器壳体;9、隔离金属板;10、交流滤波器;11、直流滤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滤波装置,以提高滤波装置的滤波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滤波装置的逆变器。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7。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滤波装置包括共模电感、进线引脚4、出线引脚5、进线PCB板7和出线PCB板6,具体的,进线PCB板7和出线PCB板6均为金属板。沿磁环轴线方向,进线引脚4和出线引脚5分别位于共模电感相对两侧,进线引脚4与进线PCB板7连接,出线引脚5与出线PCB板6连接。以图1为例,电流走向为右进左出,共模电感左侧和右侧分别连接两块PCB板,即出线PCB板6和进线PCB板7。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滤波装置中,由于进线引脚4和出线引脚5分别位于共模电感相对两侧,避免进线引脚4和出线引脚5在同一侧,不同的两相甚至三相的布线会出现交叉和层叠的现象,减少相与相之间走线的相互干扰,滤波装置的滤波效果提高。
具体的,进线PCB板7与进线引脚4位于磁环同一侧,出线PCB板6与出线引脚5位于磁环同一侧。优选,进线PCB板7与出线PCB板6平行设置。
滤波装置还包括滤波壳体1、出线端子2、进线端子3,共模电感位于滤波壳体1内腔,出线端子2和进线端子3位于逆变器背向设置的两侧,进线端子3和出线端子2均与共模电感电连接。通过将出线端子2和进线端子3位于逆变器背向设置的两侧在接线时工艺简单又能达到屏蔽和滤波的效果。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滤波壳体1上设有用于容纳出线端子2的出线开口腔体1-4及用于容纳进线端子3的进线开口腔体1-2,出线开口腔体1-4和进线开口腔体1-2位于滤波壳体1内腔相对两端,即进线开口腔体1-2位于滤波壳体1的正面1-1,出线开口腔体1-4位于滤波壳体1的背面1-3。进线开口腔体1-2和出线开口腔体1-4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进线端子3和/或出线端子2上设有穿心电容。
滤波器在输入和/或输出位置使用了穿心电容,穿心电容能有效地滤除高频噪声,穿心电容不仅没有引线电感造成电容谐振频率过低的问题,而且可以直接安装在金属面板上,利用金属面板起到高频隔离的作用,对高频的电磁噪声使用穿心电容有效地滤除。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共模电感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电连接共模电感中一者进线引脚4与另一者出线引脚5位于共模电感同一侧。当共模电感为两个时,两个滤波组件与外界连接的进线引脚4和出线引脚5分布在共模电感的下层,两只共模电感相连接的进线引脚4和出线引脚5布线分布在共模电感的上层,相相之间布线没有交叉和层叠,布线清晰,简单,降低相相之间的走线干扰,避免滤波组件上层间的近场耦合现象,增强共模电感的滤波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8及滤波装置,其中滤波装置为上述任一种滤波装置,前文叙述了关于滤波装置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包括上述滤波装置,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具体的,滤波装置为两个,分别为交流滤波器10和直流滤波器11。滤波器优选可以同时兼容直流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滤波装置位于逆变器壳体8内部,逆变器壳体8内部设有用于将逆变器壳体8内腔隔离为两个腔体的隔离金属板9。具体的,滤波装置安装在隔离金属板9上,滤波装置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具体的,为了便于安装两个滤波装置,两个滤波装置可以位于隔离金属板9的相对两端。通过设置隔离金属板可以有效地降低机器内部上腔体对下腔体的电磁干扰。直流滤波器11与交流滤波器10同时使用,可以有效地形成逆变器的上下层隔离腔体(即通过隔离金属板9隔离的两个腔体),由上箱体中的高频电路产生的高频噪声经过滤波器滤波后,到达下箱体,可以保证下箱体的电磁环境足够干净,对外的传导和辐射可以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相比引线直接贯穿上下箱体,使用本滤波器后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
具体的,滤波装置的底部与逆变器的隔离金属板9面搭接,具体可以使用焊接、螺纹紧固件固定等方式。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滤波装置位于逆变器壳体8外侧。具体的,滤波装置与逆变器壳体8外侧设置的接线端子连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模电感、进线引脚(4)、出线引脚(5)、进线PCB板(7)和出线PCB板(6),沿磁环轴线方向,所述进线引脚(4)和所述出线引脚(5)分别位于所述共模电感相对两侧,所述进线引脚(4)与所述进线PCB板(7)连接,所述出线引脚(5)与所述出线PCB板(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PCB板(7)与所述进线引脚(4)位于所述磁环同一侧,所述出线PCB板(6)与所述出线引脚(5)位于所述磁环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壳体(1)、出线端子(2)、进线端子(3),所述共模电感位于所述滤波壳体(1)内腔,所述出线端子(2)和所述进线端子(3)位于逆变器背向设置的两侧,所述进线端子(3)和所述出线端子(2)均与所述共模电感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壳体(1)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出线端子(2)的出线开口腔体(1-4)及用于容纳所述进线端子(3)的进线开口腔体(1-2),所述出线开口腔体(1-4)和所述进线开口腔体(1-2)位于所述滤波壳体(1)内腔相对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端子(3)和/或所述出线端子(2)上设有穿心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至少为两个,相邻两个电连接的所述共模电感中一者所述进线引脚(4)与另一者出线引脚(5)位于所述共模电感同一侧。
7.一种逆变器,包括逆变器壳体(8)及滤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装置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滤波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装置为两个,分别为交流滤波器(10)和直流滤波器(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装置位于所述逆变器壳体(8)内部,所述逆变器壳体(8)内部设有用于将所述逆变器壳体(8)内腔隔离为两个腔体的隔离金属板(9),所述滤波装置安装在所述隔离金属板(9)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逆变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滤波装置位于所述隔离金属板(9)的相对两端。
CN201921405740.8U 2019-08-27 2019-08-27 滤波装置及逆变器 Active CN210608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5740.8U CN210608917U (zh) 2019-08-27 2019-08-27 滤波装置及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05740.8U CN210608917U (zh) 2019-08-27 2019-08-27 滤波装置及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8917U true CN210608917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1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05740.8U Active CN210608917U (zh) 2019-08-27 2019-08-27 滤波装置及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8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4974B (zh) 用于抑制干扰信号的电磁兼容性滤波器
CN210898831U (zh) Dc换向器电动机
WO2021027360A1 (zh) 滤波连接装置及滤波方法
CN106787678A (zh) 一种emc连接器及电机控制器
US20200152376A1 (en) Coil unit
CN203444946U (zh) 变压器绕线架结构
CN113472193A (zh) 一种集成式滤波组件
CN105044425A (zh) 差动电流测量组件
CN111106455B (zh) 组装电气装置的方法、电气装置及包括该电气装置的机动车辆
CN210608917U (zh) 滤波装置及逆变器
CN201656757U (zh) 多路输入/输出交直流电源与信号线滤波的滤波器
WO2016202240A1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208706926U (zh)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06481215U (zh) 一种emc连接器及电机控制器
CN204794664U (zh) 电磁兼容滤波器
CN210517814U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充电的中继系统及中继装置
CN210246320U (zh) 三相四线电源滤波器
FI120067B (fi) Menetelmä induktiivisen komponentin valmistamiseksi ja induktiivinen komponentti
CN108418057B (zh) 一种滤波接插件及汽车
CN107645231A (zh) 电源转换器
WO2020246028A1 (ja) ノイズフィルタ及び電源装置
CN101854113B (zh) 用于抑制输入/输出端口耦合的电源滤波器及设计方法
CN218450061U (zh) 电磁干扰滤波器及电动飞机的电机控制器
CN220553353U (zh) 滤波器
CN113300588B (zh) 一种高压滤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