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4962U -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4962U
CN210604962U CN201920751481.8U CN201920751481U CN210604962U CN 210604962 U CN210604962 U CN 210604962U CN 201920751481 U CN201920751481 U CN 201920751481U CN 210604962 U CN210604962 U CN 210604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antenna
mobile device
box body
smart mobile
rad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514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权
陈世凯
张瑞
邢利科
黄先颖
张成伟
崔明亮
刘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514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4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4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49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包括:用于置放雷达天线的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开口以允许雷达天线贴近受测面;弹性支撑所述盒体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可转动连接;承接在所述盒体与支撑件之间的压力传感模块,用于测量并提示雷达天线与受测面之间的压力。本实用新型控制雷达天线与受测面的压力在合适范围内,有效确保雷达天线与受测面密贴,使得雷达天线对受测面的检测稳定准确。解决了传统使用人工手扶雷达天线进行检测,雷达与受测面脱离,造成检测数据不真实,无法准确分析检测结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无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隧道无损检测过程中经常用到雷达天线检测,雷达天线是一个矩形盒子形状,尺寸为:40cm*25cm*20cm,重量3kg左右,通过连接一条电线至主机。检测过程是通过雷达天线密贴受测面,匀速移动,将受测面检测结果均匀传送回主机进行数据分析。以往均为人工手扶雷达天线进行检测,经常雷达与受测面脱离,造成检测数据不真实,无法准确分析检测结果。每次检测线路长达几百米,行车速度控制在3km/h以内,行走速度很慢,检测过程要求连续不间断测量,时间长达10多分钟,工人经常因为手臂酸痛放松雷达天线,导致雷达天线不能密贴受测面,进而造成数据失真。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上述缺陷,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检测所需人工数量,减少工人劳动强度,达到稳定连续检测的目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中,包括:
用于置放雷达天线的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开口以允许雷达天线贴近受测面;盒体用于安置和固定雷达天线。
弹性支撑所述盒体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可转动连接;支撑件能够实现自由弹性压缩和伸长,从而支撑雷达天线贴近受测面以进行测量。
承接在所述盒体与支撑件之间的压力传感模块,用于测量并提示雷达天线与受测面之间的压力。压力传感模块可以检测雷达天线与受测面的压力保证雷达与受测面密贴,又不损坏雷达天线。
支撑件和压力传感模块的设置,有效确保雷达天线与受测面密贴,控制雷达天线与受测面的压力在合适范围内,使得雷达天线对受测面的检测稳定准确。解决了传统使用人工手扶雷达天线进行检测,经常雷达与受测面脱离,造成检测数据不真实,无法准确分析检测结果的问题。
优选的是,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盒体之间设置有转动部以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限位块以使得转动部限于±30°转动。保证雷达能和接触面密贴,避免出现翘曲。
优选的是,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中,所述转动部为转动副、万向节、球副、圆柱副、关节轴承中的任意一种。这些都是成熟稳定的转动连接部件,能够有效的保证支撑件与盒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同时利于安装拆卸。
优选的是,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中,所述支撑件包括:
至少两根管体,所述管体滑动套接以实现自由伸缩;
弹簧,其活动套设在所述管体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的两端固接,所述管体自由伸缩时压缩或拉伸所述弹簧。
这样的结构能够实现支撑件的自由压缩和伸长,从而弹性支顶盒体内的雷达天线贴近受测面。同时,这样的结构简单稳固耐用,组接成本低,特别适合隧道建设等这样的工程中。
优选的是,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中,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铰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行进。支撑件代替传统的人工手臂,动力装置驱动支撑件推动盒体内的雷达天线沿受测面检测,使得检测稳定连续。在使用时,只需要人工在旁边维护,安装拆卸雷达天线,不需要人工手持雷达天线,因此减少了人工数量,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中,还包括用于调节支撑杆倾斜角度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
固定杆,其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且与所述支撑件形成夹角;
弹性伸缩件,其位于所述夹角内且两端分别牵引所述固定杆和支撑杆,所述弹性伸缩件伸缩驱动支撑杆摆动以达到改变倾斜角度的目的。
工作的过程中,若支撑件与盒体之间的角度过大或过小导致雷达天线不能与受测面密贴,则可以通过调节部件进行调节。调节部件中的弹性伸缩件伸长或缩短,从而拉扯支撑杆摆动以改变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支撑件与盒体之间的角度,同时支撑件的倾斜状态改变后,可以控制雷达天线与受测面的压力。
优选的是,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中,所述盒体的上方敞开形成开口,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弹性泡沫作为缓冲层,所述盒体的设置有通孔以供雷达天线的线路通过。
优选的是,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中,压力传感模块包括:
控制器;
压力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警报器,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当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超出预设的压力范围时,如超出10N-50N的范围时,则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人进行调整。
优选的是,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中,还包括障碍跨越部件,所述障碍跨越部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盒体前后两端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形凸出部贴近受测面,所述弧形板的前端上翘以跨越受测面上凸出的错台或障碍物。
障碍跨越部件可以使得雷达天线可以跨越错台和其他障碍物,保证检测的连线性。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控制雷达天线与受测面的压力在合适范围内,有效确保雷达天线与受测面密贴,使得雷达天线对受测面的检测稳定准确。解决了传统使用人工手扶雷达天线进行检测,经常雷达与受测面脱离,造成检测数据不真实,无法准确分析检测结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使用支撑件弹性支撑盒体内的雷达天线代替了传统的人工手臂手持雷达天线,动力装置驱动支撑件推动盒体内的雷达天线沿受测面检测,使得检测稳定连续。在使用时,只需要人工在旁边维护,安装拆卸雷达天线,不需要人工手持雷达天线,因此减少了人工数量,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障碍跨越部件可以使得雷达天线可以跨越错台和其他障碍物,保证检测的连线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2所示,一种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中,包括:
用于置放雷达天线的盒体1,所述盒体1设有开口以允许雷达天线贴近受测面9,盒体1可以固定和安置雷达天线。
弹性支撑所述盒体1的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与所述盒体1可转动连接;支撑件4能够实现自由弹性压缩和伸长,从而支撑雷达天线贴近受测面以进行测量。
承接在所述盒体1与支撑件4之间的压力传感模块2,用于测量并提示雷达天线与受测面9之间的压力。压力通过盒体1传递至压力传感模块2,从而被压力传感模块感应,压力传感模块2可以检测雷达天线与受测面的压力保证雷达与受测面9密贴,又不损坏雷达天线。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4与所述盒体1之间设置有转动部3以实现可转动连接,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部3上设置有限位块12以使得转动部3限于±30°转动。转动部能够保证雷达能和接触面密贴,避免出现翘曲。
进一步,所述转动部3为转动副、万向节、球副、圆柱副、关节轴承中的任意一种。这些都是成熟稳定的转动连接部件,能够有效的保证支撑件与盒体之间的可转动连接,同时利于安装拆卸。
进一步,具体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件4包括:
至少两根管体10,所述管体10互相滑动套接以实现自由伸缩;
弹簧11,其活动套设在所述管体10的外部,所述弹簧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10的两端固接,所述管体10自由伸缩时压缩或拉伸所述弹簧11。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4的下端铰接有连接部7,支撑件4可以相对连接部7摆动,所述连接部7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使用时,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行进。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调节支撑杆倾斜角度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
固定杆5,其固定在所述连接部7上,且与所述支撑件4形成夹角;
弹性伸缩件8,其位于所述夹角内且两端分别牵引所述固定杆5和支撑杆4,所述弹性伸缩件8伸缩驱动支撑杆4摆动以达到改变倾斜角度的目的。
工作的过程中,若支撑件与盒体之间的角度过大或过小导致雷达天线不能与受测面密贴,则可以通过调节部件进行调节。调节部件中的弹性伸缩件伸长或缩短,从而拉扯支撑杆4摆动以改变倾斜角度,进而调节支撑件4与盒体之间的角度,而支撑件4的倾斜状态改变后,可以同时控制雷达天线与受测面9的压力。
进一步,所述盒体1的上方敞开形成开口,所述盒体1的外部使用角钢加固,所述盒体1的内侧设置有弹性泡沫作为缓冲层,所述盒体1的设置有通孔以供雷达天线的线路通过。
进一步,压力传感模块2包括:
控制器;
压力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警报器,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当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超出预设的压力范围时,如超出10N-50N的范围时,则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工人进行调整。
进一步,还包括障碍跨越部件,所述障碍跨越部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盒体1前后两端的弧形板6,所述弧形板6的弧形凸出部贴近受测面9,所述弧形板6的前端上翘以跨越受测面上凸出的错台或障碍物。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如下:
在地面先行将雷达天线和电缆安装在盒体内,电缆穿过盒体下部的通孔后附着在支撑件上,后端自由下垂后连接至电脑主机。根据本图所示方向将本装置焊接在动力装置上,一般为装载机或检测车。根据图1所示支撑件倾斜角度为30°,若实际与本角度出入较大,可调整弹性伸缩件的伸缩长度,同时可控制雷达天线与受测面压力。可以通过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实现雷达天线盒与受测面密贴,压力控制在10N-50N区间。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前进遇到障碍时分情况操作:1)小于5cm的错台可直接越过;2)大于5cm错台或有其他障碍物,需要降低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前移过障碍物后再密贴受测面进行检测。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

Claims (9)

1.一种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置放雷达天线的盒体,所述盒体设有开口以允许雷达天线贴近受测面;
弹性支撑所述盒体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盒体可转动连接;
承接在所述盒体与支撑件之间的压力传感模块,用于测量并提示雷达天线与受测面之间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盒体之间设置有转动部以实现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上设置为限于±30°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为转动副、万向节、球副、圆柱副、关节轴承中的任意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
至少两根管体,所述管体滑动套接以实现自由伸缩;
弹簧,其套设在所述管体的外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体的两端固接,所述管体自由伸缩时压缩或拉伸所述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铰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行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支撑杆倾斜角度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包括:
固定杆,其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且与所述支撑件形成夹角;
弹性伸缩件,其位于所述夹角内且两端分别牵引所述固定杆和支撑杆,所述弹性伸缩件伸缩驱动支撑杆摆动以达到改变倾斜角度的目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上方敞开形成开口,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弹性泡沫作为缓冲层,所述盒体的设置有通孔以供雷达天线的线路通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传感模块包括:
控制器;
压力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警报器,其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障碍跨越部件,所述障碍跨越部件包括分别设置在盒体前后两端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形凸出部贴近受测面,所述弧形板的前端上翘以跨越受测面上凸出的错台或障碍物。
CN201920751481.8U 2019-05-23 2019-05-23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Active CN210604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1481.8U CN210604962U (zh) 2019-05-23 2019-05-23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51481.8U CN210604962U (zh) 2019-05-23 2019-05-23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4962U true CN21060496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9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51481.8U Active CN210604962U (zh) 2019-05-23 2019-05-23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49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7339B (zh) 地下空间探测的地质雷达天线移动遥控辅助装置及方法
CN209277808U (zh) 一种隧道自动钻孔机
JP2015219066A (ja) 地表の放射線計測装置とその装置を用いた放射線計測方法
CN105353778A (zh) 一种用于残余应力测试的自动调姿装置
CN210604962U (zh) 雷达天线智能移动装置
CN213515739U (zh) 一种隧道坍塌灾害预警系统
CN209342901U (zh) 一种地质雷达探测辅助装置
CN207396492U (zh) 一种钢筋位置检测小车
CN106482707A (zh) 自行式循迹测斜装置及方法
CN204214438U (zh) 一种用于路基沉降的监测装置
CN205022584U (zh) 隧道状态检测车
CN203848824U (zh) 一种输电杆塔倾角传感器安装调整机构
CN207395803U (zh) 一种封闭条形煤场自行式监测系统
CN215254356U (zh) 一种地砖铺设找平辅助装置
CN215261956U (zh) 一种基于stewart平台的临时水尺设置装置
CN214067033U (zh) 一种高效的超声波探伤装置
CN211292899U (zh) 一种便携式环境检测装置
CN205103210U (zh) 用于检测双侧铁轨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手动扫查器
CN211043688U (zh) 音频探测式pe管线定位仪
CN208281745U (zh) 一种可调节工业测量用设备支架
CN207763690U (zh) 一种便携式站台限界检查仪
CN212074421U (zh) 一种桥梁勘测设备检测用移动装置
CN215952560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自动化校准基点的测量设备
CN218064302U (zh) 一种多安装位的垂直式遥感监测设备
CN220690854U (zh) 一种建筑结构空鼓智能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