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4324U -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604324U CN210604324U CN201921525711.5U CN201921525711U CN210604324U CN 210604324 U CN210604324 U CN 210604324U CN 201921525711 U CN201921525711 U CN 201921525711U CN 210604324 U CN210604324 U CN 2106043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ousel
- sleeve
- box
- loop bar
- yellowing resist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包括相互连接的箱体和电控箱,箱体内设置有与电控箱电连接的紫外线灯管,箱体内位于紫外线灯管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转盘,箱体内以第一转盘为中心设置有若干第二转盘,相邻第二转盘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一转盘推动第二转盘转动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转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测试的数据较为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背景技术
耐黄变试验机适用于仿真阳光的紫外线辐射及热度,试样(衣服、鞋子、皮革等)于机台内经紫外线照射与温度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试样耐黄变的程度。
现有塑料的生产加工厂均对塑料成品进行耐黄变的测试,以便于后续为客户提供其所述的产品。
公告号为CN20712347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包括相连接的灯箱和电控箱,灯箱内的顶部设有紫外线灯管,灯箱内设有转盘,灯箱内的侧壁上设有呈内凹弧形型结构的反射壁,灯箱底部设有网罩,网罩与灯箱底部之间形成加热腔,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管,电控箱内设有风机,风机的出风口与加热腔连通,电控箱上设有与风机进风口正对的进风孔,进风孔上设有过滤网,灯箱顶部还设有出风孔,出风孔内设有过滤装置。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待测试物品放置在转盘上,为了提高精准度,需要在转盘上放置多组物品同时进行测试,而多组物品的放置位置不确定,多组物品与紫外线灯管之间的间距不同,则测试出来的数据会存在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当对多组待测试物品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对多组物品起到定位的效果,从而能得出较为准确的试验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包括相互连接的箱体和电控箱,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与电控箱电连接的紫外线灯管,所述箱体内位于紫外线灯管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转盘,所述箱体内以第一转盘为中心设置有若干第二转盘,相邻所述第二转盘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转盘推动第二转盘转动且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转动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转盘是以第一转盘为中心,则第二转盘相对于紫外线灯管的位置均相同,将不同组的待测试物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第二转盘上,则待测试物品和紫外线灯管之间的间距相同,检测的数据较为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容纳第一转盘和若干第二转盘的转盘壳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驱动第一转盘转动的驱动件,所述第一转盘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二转盘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齿圈相啮合的第二齿圈,所述转盘壳体的内壁设置有与若干第二齿圈相啮合的第三齿圈,所述第二转盘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在箱体上滑动的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第一转盘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在第一转盘外壁的第一齿圈会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圈转动,第二齿圈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转盘发生转动,则放置在第二转盘上的待测试物品不仅可以绕着第一转盘发生转动,其自身也会自转。第二齿圈在水平的方向上被第一齿圈和第三齿圈夹紧,而竖直方向上受到支撑杆对其产生的支撑力,从而保证待测试物品能平稳的放置在第二转盘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转盘壳体、第一齿圈、第二齿圈和第三齿圈的顶面均齐平,所述第一转盘的直径小于第二转盘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盘转动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转盘发生转动,第一转盘的直径小于第二转盘的直径,则第二转盘其转动的速度相对于第一转盘的转动速度较小,使得放置在第二转盘上的待测试物品受到的离心力较小,且受到紫外线灯管的照射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转盘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升降机构,从而使待测试物品与紫外线灯管之间的距离可以发生改变,该设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筒、滑动连接在套筒内的套杆、设置在套杆远离套筒端部的连接板、穿设在套筒上且与套杆的外壁抵接的螺栓,所述套筒连接在第二转盘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栓从而使套杆在套筒上滑动,进而改变套杆和套筒相互之间的位置,从而推动连接板靠近或远离紫外线灯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杆的竖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套筒的顶端朝靠近套杆处径向延伸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套杆位于套筒内的端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对套杆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套杆从套筒内滑出,对套杆起到限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形变方向与套杆的滑动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开螺栓后,由于弹性件的作用下会推动套杆运动朝远离套筒的方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放置有限位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检测物品属于微小的颗粒时,通过限位箱承载待测试物品,减少待测试物品掉落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将不同组的待测试物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第二转盘上,待测试物品和紫外线灯管之间的间距相同,检测的数据较为准确;
2.第一转盘的直径小于第二转盘的直径,则第二转盘其转动的速度相对于第一转盘的转动速度较小,使得放置在第二转盘上的待测试物品受到的离心力较小,且受到紫外线灯管的照射更均匀;
3.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升降机构,从而使待测试物品与紫外线灯管之间的距离可以发生改变,该设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中,1、箱体;11、紫外线灯管;2、电控箱;3、第一转盘;31、第一齿圈;4、第二转盘;41、第二齿圈;42、支撑杆;43、滚槽;44、滚珠;45、滑轨;5、转盘壳体;51、第三齿圈;6、驱动件;7、升降机构;71、套筒;72、套杆;73、连接板;74、螺栓;75、限位板;76、弹性件;77、限位槽;78、套孔;8、限位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包括相互连接的箱体1和电控箱2,箱体1内设置有与电控箱2电连接的紫外线灯管11,通过电控箱2驱动紫外线灯管11的启闭,从而对放置在箱体1内的待检测物品进行耐黄变的测试。
箱体1内固定有转盘壳体5,转盘壳体5位于紫外线灯管11的正下方,转盘壳体5为一端贯通的圆柱体,转盘壳体5内壁的顶部固定有第三齿圈51。
在转盘壳体5上且位于其中心固定有驱动件6,驱动件6的输出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转盘3,驱动件6具体是电机,在第一转盘3的外壁固定有第一齿圈31。
参照图1和图2,在转盘壳体5内以第一转盘3为中心设置有三个第二转盘4,相邻第二转盘4之间的间距相同,第二转盘4的外壁固定有与第一齿圈31相啮合的第二齿圈41,第二齿圈41同时与第三齿圈51相啮合。在水平的方向上,由于第一齿圈31、第二齿圈41和第三齿圈51依次啮合,因此水平方向上相互之间不会脱离。在第二转盘4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42,支撑杆42的底部开设有滚槽43,滚珠44其部分嵌入滚槽43内,且转盘壳体5上开设有限定滚珠44滑动的滑轨45。第二转盘4其绕着第一转盘3转动的过程中,第二转盘4其本身也会发生自转,通过支撑杆42在竖向方向上对第二转盘4起到支撑的效果。第一转盘3的直径小于第二转盘4的直径,则第二转盘4其转动的速度相对于第一转盘3的转动速度较小。
第一转盘3、第二转盘4、转盘壳体5、第一齿圈31、第二齿圈41和第三齿圈51的顶面均齐平,相互之间不会影响放置的待测试物品。
在第二转盘4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升降机构7均采用轻质的塑料制品制成,因此第二转盘4其受到的压力较小。
升降机构7包括套筒71、滑动连接在套筒71上的套杆72、固定在套杆72远离套筒71端部的连接板73、穿设在套筒71上且与套杆72的外壁抵接的螺栓74,套筒71连接在第二转盘4的顶面,在套杆72上开设有若干与螺栓74相对应的套孔78,若干套孔78的连线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转动螺栓74,使螺栓74远离套孔78,进而使套杆72在套筒71上滑动,改变连接板73与紫外线灯管11之间的距离。
在套筒71内设置有弹性件76,弹性件76的形变方向与套杆72的滑动方向相同,弹性件76具体是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套筒71抵接,另一端与套杆72直径较大的端部抵接。套杆72的竖截面倒T字形,套筒71的顶端朝靠近套杆72处径向延伸有限位板75,限位板75与套杆72位于套筒71内的端部抵接,通过限位板75限定套杆72的位置。
在连接板73上开设有限位槽77,限位槽77用于放置限位箱8,将待测试的物品放置在限位箱8内,通过限位箱8对待测试的物品进行限位,防止在转动的过程中待测试的物品由于离心的作用掉落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驱动件6驱动第一转盘3转动的过程中,连接在第一转盘3外壁的第一齿圈31会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圈41转动,第二齿圈41转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二转盘4发生转动,则放置在第二转盘4上的待测试物品不仅可以绕着第一转盘3发生转动,其自身也会自转。将不同组的待测试物品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第二转盘4上,则待测试物品和紫外线灯管11之间的间距相同,检测的数据较为准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包括相互连接的箱体(1)和电控箱(2),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与电控箱(2)电连接的紫外线灯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位于紫外线灯管(11)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一转盘(3),所述箱体(1)内以第一转盘(3)为中心设置有若干第二转盘(4),相邻所述第二转盘(4)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转盘(3)推动第二转盘(4)转动且第一转盘(3)和第二转盘(4)的转动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容纳第一转盘(3)和若干第二转盘(4)的转盘壳体(5),所述转盘壳体(5)上设置有驱动第一转盘(3)转动的驱动件(6),所述第一转盘(3)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齿圈(31),所述第二转盘(4)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齿圈(31)相啮合的第二齿圈(41),所述转盘壳体(5)的内壁设置有与若干第二齿圈(41)相啮合的第三齿圈(51),所述第二转盘(4)的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在转盘壳体(5)上滑动的滚珠(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3)、第二转盘(4)、转盘壳体(5)、第一齿圈(31)、第二齿圈(41)和第三齿圈(51)的顶面均齐平,所述第一转盘(3)的直径小于第二转盘(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4)上设置有升降机构(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套筒(71)、滑动连接在套筒(71)内的套杆(72)、设置在套杆(72)远离套筒(71)端部的连接板(73)、穿设在套筒(71)上且与套杆(72)的外壁抵接的螺栓(74),所述套筒(71)连接在第二转盘(4)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72)的竖截面呈倒T字形,所述套筒(71)的顶端朝靠近套杆(72)处径向延伸有限位板(75),所述限位板(75)与套杆(72)位于套筒(71)内的端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1)内设置有弹性件(76),所述弹性件(76)的形变方向与套杆(72)的滑动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耐黄变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3)上设置有限位槽(77),所述限位槽(77)上放置有限位箱(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5711.5U CN210604324U (zh) | 2019-09-09 | 2019-09-09 |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5711.5U CN210604324U (zh) | 2019-09-09 | 2019-09-09 |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604324U true CN210604324U (zh) | 2020-05-22 |
Family
ID=70695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25711.5U Active CN210604324U (zh) | 2019-09-09 | 2019-09-09 |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60432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030151A (ja) * | 2018-08-24 | 2020-02-27 | スガ試験機株式会社 | 耐候性試験機 |
CN112986116A (zh) * | 2021-02-02 | 2021-06-18 | 江西省佰盈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
-
2019
- 2019-09-09 CN CN201921525711.5U patent/CN21060432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0030151A (ja) * | 2018-08-24 | 2020-02-27 | スガ試験機株式会社 | 耐候性試験機 |
CN112986116A (zh) * | 2021-02-02 | 2021-06-18 | 江西省佰盈体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04324U (zh) | 一种耐黄变试验机 | |
CN103604733B (zh) |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及其标定粉尘浓度测量仪的方法 | |
CN206613740U (zh) | 一种电磁流量计用磁性材料的检测装置 | |
CN102032854B (zh) | 风电主轴承的测量装置 | |
CN105865791B (zh) | 全自动轴承旋转灵活性测试装置 | |
CN105675211B (zh) | 气浮轴承支撑台式扭摆法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10009825B (zh) | 一种摩天轮式智能快递柜 | |
CN105866236B (zh) | 锥齿轮齿面磨削烧伤自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203595651U (zh) | 粉尘环境模拟装置 | |
CN105782458B (zh) | 用于复合环境下星敏感器校准装置的动密封装置 | |
CN106524862A (zh) | 斜向几何公差测量仪 | |
JP2014167425A (ja) | 中空組立体用検査装置及び中空組立体の検査方法 | |
CN103134459A (zh) | 一种用于检测分度装置精度的装置 | |
CN205981174U (zh) | 一种高效式的轴承垂直度检测装置 | |
CN111842190A (zh) | 一种紧固件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208817010U (zh) | 激光颗粒分布测量仪的操作台 | |
CN215744908U (zh) | 一种基于玻璃转盘的全自动磁材取向检测设备 | |
CN206504867U (zh) | 一种轴承声音、灵活性检测装置 | |
CN208998722U (zh) | 一种气动多功能同心度检测仪器 | |
CN205246632U (zh) | 球体表面缺陷检测的展开装置 | |
CN207456653U (zh) | 一种轴承倾斜扭矩试验机 | |
CN204666110U (zh) | 用于轮辋的跳动量测量装置 | |
CN206944863U (zh) | 一种快速检测曲轴两端曲轴孔位置度的装置 | |
CN201575783U (zh) | 风电主轴承垂直差的测量装置 | |
CN208589175U (zh) | 一种概率演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