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1624U - 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 Google Patents

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1624U
CN210601624U CN201921414756.5U CN201921414756U CN210601624U CN 210601624 U CN210601624 U CN 210601624U CN 201921414756 U CN201921414756 U CN 201921414756U CN 210601624 U CN210601624 U CN 2106016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mixing chamber
heat accumulator
heat
air m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147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永钢
赵志伟
杨凯中
刘本亮
穆欣
崔松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eh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eh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eh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eh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147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16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16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16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涉及蓄热式烧嘴技术领域,包括烧嘴本体,烧嘴本体呈L形,烧嘴本体的上半部分开设有蓄热体安装室,蓄热体安装室的内部设有蓄热体,蓄热体安装室的顶端开设有二次风进口,烧嘴本体的下半部分开设有二次空气混合室,二次空气混合室的内部设有通气管体,通气管体的一端外侧开设有排气孔,通气管体的另一端贯穿烧嘴本体的一端并固定连接有燃气管,通气管体接近燃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次风进气管,烧嘴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烟气排出温度可将到150℃,空气可预热到1000℃左右的高温,热回收效率达到85%以上,能够有效的将NOx控制在150mg/m以内。

Description

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式烧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背景技术
蓄热式烧嘴是一种通过蓄热球从窑炉烟气中回收热量来预热空气以此达到交替燃烧均匀加热目的的烧嘴。蓄热式烧嘴主要应用于工业燃气加热领域,以低NOx排放,很高的燃烧热效率著称。它是继自身预热式烧嘴后的又一大技术进步。近年来,在英国,西欧,北美,澳洲和日本等地作为节能技术核心广泛传播和示范推广,应用于锻造炉,热处理炉,金属熔化炉和玻璃池窑等。
目前,蓄热式烧嘴采用一次混合,混合部位在烧嘴砖内,预热后的高温空气和一次性供入的燃料气瞬间混合,在烧嘴砖里剧烈燃烧,燃烧温度高达 2000℃左右,同时烧嘴砖空间有限,燃料和空气混合不均匀,N2和O2会大量的反应生成NOx,NOx生成量高达2000mg/m3,造成排放不达标,不利于推广使用。
因此,发明一种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蓄热式烧嘴空间有限,燃料和空气混合不均匀,排放不达标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包括烧嘴本体,所述烧嘴本体呈L形,所述烧嘴本体的上半部分开设有蓄热体安装室,所述蓄热体安装室的内部设有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安装室的顶端开设有二次风进口,所述烧嘴本体的下半部分开设有二次空气混合室,所述二次空气混合室的内部设有通气管体,所述通气管体的一端外侧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通气管体的另一端贯穿烧嘴本体的一端并固定连接有燃气管,所述通气管体接近燃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次风进气管,所述烧嘴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排气口。
可选的,所述二次空气混合室和蓄热体安装室相连通。
可选的,所述蓄热体安装室的外侧开设有放置口,所述放置口与蓄热体相适配,所述放置口内固定连接有盖子。
可选的,所述排气孔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呈等间距排列。
可选的,所述通气管体的内部为一次空气混合室,所述一次空气混合室通过排气孔与二次空气混合室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二次空气混合室、蓄热体安装室、蓄热体和通气管体之间的配合设置,烟气排出温度可将到150℃,空气可预热到1000℃左右的高温,热回收效率达到85%以上,能够有效的将NOx控制在150mg/m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烧嘴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烧嘴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烧嘴本体;2、二次空气混合室;3、蓄热体安装室;4、二次风进口;5、排气口;6、放置口;7、蓄热体;8、盖子;9、通气管体;10、燃气管;11、一次风进气管;12、排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包括烧嘴本体1,烧嘴本体1呈L形,烧嘴本体1的上半部分开设有蓄热体安装室3,蓄热体安装室3的内部设有蓄热体7,蓄热体安装室3的外侧开设有放置口6,放置口6与蓄热体7相适配,放置口6内固定连接有盖子8,蓄热体安装室3的顶端开设有二次风进口4,烧嘴本体1的下半部分开设有二次空气混合室2,二次空气混合室2和蓄热体安装室3相连通,二次空气混合室2的内部设有通气管体9,通气管体9的一端外侧开设有排气孔12,排气孔12有多个,多个排气孔12呈等间距排列,通气管体9的内部为一次空气混合室,一次空气混合室通过排气孔12与二次空气混合室2相连通,通气管体9的另一端贯穿烧嘴本体1的一端并固定连接有燃气管10,通气管体9接近燃气管 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次风进气管11,烧嘴本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排气口5。
本实用工作原理:烧嘴本体1成对工作,二个烧嘴本体1交替变换燃烧和排烟,烧嘴本体1内的蓄热体7相应变换放热和吸热状态,成对的烧嘴本体1 设于炉同一侧的A位和B位,当A位烧嘴本体1燃烧时,空气流经已积蓄热量的蓄热体7而被加热到1250℃左右参与燃烧,与此同时,B位烧嘴本体1 排烟,烟气热量被蓄热体7吸收排烟温度被降到200℃左右,换向工作后,B 位烧嘴本体1燃烧,空气同样被蓄热体加热到1500℃左右参与燃烧,A位烧嘴本体1排烟,烟气热量被蓄热体吸收排烟温度被降到200℃左右,如此周而复始,通过蓄热体这一媒介,从出炉烟气的余热被转换成空气的物理热而得到回收利用,具有足够的传热能力和含热能力的蓄热体,能使烟气余热得到充分的回收,将空气预热到很高的温度,此烧嘴分别将空气分为两次供入,一次风经一次风进气管11进入通气管体9,不经过蓄热体7,直接和燃气管 10通入的燃气在通气管体9内反应,再由排气孔12排出,一次空气混合气通过排气孔12逐步供入二次空气混合室2,二次风由二次风进口4进入到蓄热体安装室3内并经过蓄热体7加热进入到二次空气混合室2内,其中一次风进气管11处的一次风供入量与二次风进口4处的二次风供入量的比例为2:8,一次风与二次空气混合室2内的二次风混合,使燃气充分混合,逐步燃烧,来降低燃烧温度,从而控制NOx的生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包括烧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本体(1)呈L形,所述烧嘴本体(1)的上半部分开设有蓄热体安装室(3),所述蓄热体安装室(3)的内部设有蓄热体(7),所述蓄热体安装室(3)的顶端开设有二次风进口(4),所述烧嘴本体(1)的下半部分开设有二次空气混合室(2),所述二次空气混合室(2)的内部设有通气管体(9),所述通气管体(9)的一端外侧开设有排气孔(12),所述通气管体(9)的另一端贯穿烧嘴本体(1)的一端并固定连接有燃气管(10),所述通气管体(9)接近燃气管(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次风进气管(11),所述烧嘴本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排气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空气混合室(2)和蓄热体安装室(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体安装室(3)的外侧开设有放置口(6),所述放置口(6)与蓄热体(7)相适配,所述放置口(6)内固定连接有盖子(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孔(12)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气孔(12)呈等间距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气管体(9)的内部为一次空气混合室,所述一次空气混合室通过排气孔(12)与二次空气混合室(2)相连通。
CN201921414756.5U 2019-08-29 2019-08-29 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Active CN2106016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4756.5U CN210601624U (zh) 2019-08-29 2019-08-29 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14756.5U CN210601624U (zh) 2019-08-29 2019-08-29 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1624U true CN210601624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89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14756.5U Active CN210601624U (zh) 2019-08-29 2019-08-29 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16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4805B (zh) * 2021-11-22 2022-11-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蓄熱式平焰燃燒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84805B (zh) * 2021-11-22 2022-11-2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蓄熱式平焰燃燒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43867U (zh) 全自动自冷直热式热风炉
CN204514035U (zh) 双蓄热式天然气加热炉
CN202012913U (zh) 一种新型烟气自回流贫氧燃烧器
CN205448679U (zh) 小型余热回收节能熔铝炉
CN101338894A (zh) 低热值燃料双预热蓄热式节能锅炉
CN207716416U (zh) 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CN202182624U (zh) 节能型铝熔化联体炉
CN210601624U (zh) 分级燃烧的蓄热式平焰烧嘴
CN215372951U (zh) 一体式蓄热氧化余热油炉
CN205119793U (zh) 金属熔炼炉
CN103438743A (zh) 一种加热炉烟气相变-间壁式组合换热系统及方法
CN100513871C (zh) 一种低氧高温空气燃烧方法及其装置
CN204739901U (zh) 带有循环通道的蓄热式加热炉
CN102721276B (zh) 陶瓷窑炉节能改造系统
CN107906516A (zh) 一种空气/燃气双预热的连续式自身蓄热无焰燃烧器
CN203454110U (zh) 一种利用富氧燃烧的加热炉系统
CN207622009U (zh) 三维传导换热式燃烧器
CN2847195Y (zh) 高温回转窑
CN201757419U (zh) 一种环保节能锅炉
CN201215322Y (zh) 炉灶
CN102095200B (zh) 富氧供风的双蓄热式高温贫氧燃烧器
CN204495082U (zh) 马赛克陶瓷窑炉余热发电综合利用系统
CN202643723U (zh) 一种无炉箅子双预热顶燃式热风炉
CN201935557U (zh) 蓄热式燃烧炉
CN201289109Y (zh) 炉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