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8476U -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8476U
CN210598476U CN201920900327.2U CN201920900327U CN210598476U CN 210598476 U CN210598476 U CN 210598476U CN 201920900327 U CN201920900327 U CN 201920900327U CN 210598476 U CN210598476 U CN 210598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linkage
blades
distributed
sid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003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0032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8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8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8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由叶片、联动叶片、边柱、拨片、壳体、钥匙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两片所述叶片第二叶面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所述叶片第一叶面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叶片的第一叶面和第二叶面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进行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边缘设有第二所述边柱,对第二所述边柱同第一边柱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通过所述叶片和是联动叶片配合使用,让所述叶片技术开锁的过程更加的复杂,有利于提升机械锁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芯,尤其涉及叶片间联动且无法自动复位的锁芯叶片及锁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锁芯向着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在传统密码锁芯的基础上,出现了芯片卡门禁、指纹识别、生物识别、互联网联网识别等一系列新的技术,安全性越来越高。在机械锁芯中,以叶片锁芯制成的B级锁芯安全性能相对较高,防盗效果较好。其通常作为各种新技术锁芯的辅助开锁方式进行配合使用。但是,随着开锁技术的提高,将会直接影响到锁芯的安全性能,其中,机械锁芯的安全性能将会影响到其他锁芯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能。
提供一种机械锁芯,让叶片同联动叶片相互结合使用,利用联动叶片不可自动复位的特性,起到防止技术开锁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包括:由叶片、联动叶片、边柱、拨片、壳体、钥匙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两片所述叶片第二叶面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所述叶片第一叶面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叶片的第一叶面和第二叶面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进行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边缘设有第二边柱,对第二边柱同第一边柱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所述联动叶片底部平行或略低于锁芯所述壳体内底面的长方形柱体高度,所述联动叶片顶边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联动叶片在侧边分布有缺口,缺口的侧边平行面向第一边柱,另一侧贴合于第二边柱;所述钥匙的两个侧边均为波浪形纹路,同时向左、向右推动两个所述叶片上的凸柱进行移动;并且,在所述叶片的第二边柱上设有第二挂钩,第二挂钩上连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将所述叶片推动至原位;所述边柱的压板上方连接有至少一个压簧,压簧和所述边柱的顶部位于顶槽中;压板下方连接有至少一个主边柱,压板至少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辅边柱的一端;其中,主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表面,落入第一凹口中;辅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联动叶片第一叶面的表面,落入第二凹口中;这时,所述边柱从顶槽中落下,所述钥匙旋转所述拨片,开启锁芯。
进一步地,根据需要,所述叶片第一边柱的宽度随机分布,推动所述联动叶片移动不同的距离。
进一步地,在所述叶片顶边上设有联动柱,联动柱一端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顶边,另一端位于相邻所述叶片第一叶面顶边上,推动相邻所述叶片上的联动柱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第二挂钩连接在所述壳体内壁上。
进一步地,主边柱、辅边柱的顶边上设有压簧。
进一步地,根据需要,所述叶片、所述联动叶片底面设置为波浪形的边;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叶面设为波浪形的边。
进一步地,连接杆连接压板和辅边柱两端的边缘,分布于所述叶片及所述联动叶片的最外侧。
进一步地,根据需要,第二叶面不设置连接弹簧和第一挂钩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叶片的移动带动所述联动叶片也进行移动,所述叶片通过弹簧进行复位。而所述联动叶片则没有弹簧结构进行复位,其复位需要所述叶片复位时进行推动才能复位。这样,经过移动的所述联动叶片,在移动后,如果不是移动到正确的位置,所述边柱就无法落下到所述叶片或联动叶片的凹口中。也就是说,如果所述联动边柱在开锁的过程中,如果有一片所述联动叶片移动的位置发生错位,整个锁芯就无法被打开,需要对整个锁芯内部的所述叶片进行复位后,才能再次进行开锁。这就很大程度的增加了技术开锁的难度及用时,同时,拥有所述钥匙的用户能很轻松的开启锁芯。通过所述叶片和是联动叶片配合使用,让所述叶片技术开锁的过程更加的复杂,有利于提升机械锁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半剖面简化显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侧剖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叶片和联动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整体外形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边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的俯视钥匙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叶片 11第一叶面 111第一凹口 12第二叶面 13第一边柱 14第二边柱 121凸柱122第一挂钩 141第二挂钩 15连接弹簧 16回位弹簧 2联动叶片 21底部 22顶部 221第二凹口 222缺口 3边柱 31主边柱 32辅边柱 33压板 34压簧 35连接杆 4拨片 5壳体 51顶槽 52长方形柱体 6钥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联动叶片2锁芯,包括:由叶片1、联动叶片2、边柱3、拨片4、壳体5、钥匙6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1,两片所述叶片1第二叶面12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15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1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121,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122;所述叶片1第一叶面11上分布有第一凹口111;所述叶片1的第一叶面11和第二叶面12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13进行连接;所述叶片1第一叶面11边缘设有第二边柱14,对第二边柱14同第一边柱13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2;所述联动叶片2底部21平行或略低于锁芯所述壳体5内底面的长方形柱体52高度,所述联动叶片2顶边设有第二凹口221;所述联动叶片2在侧边分布有缺口222,缺口222的侧边平行面向第一边柱13,另一侧贴合于第二边柱14;所述钥匙6的两个侧边均为波浪形纹路,同时向左、向右推动两个所述叶片1上的凸柱121进行移动;并且,在所述叶片1的第二边柱14上设有第二挂钩141,第二挂钩141上连接有回位弹簧16,回位弹簧16将所述叶片1推动至原位。所述边柱3的压板33上方连接有至少一个压簧34,压簧34和所述边柱3的顶部22位于顶槽51中;压板33下方连接有至少一个主边柱3,压板33至少一端通过连接杆35连接辅边柱32的一端;其中,主边柱3下压、贴合在所述叶片1第一叶面11表面,落入第一凹口111中;辅边柱32下压贴合在所述联动叶片2第一叶面11的表面,落入第二凹口221中;这时,所述边柱3从顶槽51中落下,所述钥匙6旋转所述拨片4,开启锁芯。
具体的,锁芯内部连续排列有多片所述叶片1和所述联动叶片2,所述叶片1和所述联动叶片2之间为水平并列排列。相对的两片所述叶片1,分别向相反的方向进行移动。所述钥匙6通过两侧边的波浪形纹路,分别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第二叶面12表面的凸柱121左、右移动。所述叶片1分别向左向右移动过程中,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也左右移动。当所述叶片1及所述联动叶片2上的第一凹口111,第二凹口221推动到正确的位置,排列正确,各自均形成一条直线形凹槽,所述边柱3从所述壳体5顶部22的顶槽51中整体落入所述叶片1的凹槽中,通过所述钥匙6转动所述拨片4,开启锁芯。其中,由于所述联动叶片2需要所述叶片1的第二边柱14进行推动才能回位,在移动所述联动叶片2过程中,如果没有将所述联动叶片2移动到正确的位置,那所述联动叶片2会停留在错误的位置,导致锁芯将无法被打开。如果再次开启锁芯,需要所述叶片1及所述联动叶片2整体复位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开锁,这就加大了技术开锁的用时。这样,可以增加锁芯的安全性能。
所述凸柱121、所述第一凹口111、所述第二凹口221均为随机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水平分布的所述叶片1和所述联动叶片2之间,所述钥匙6两侧的纹路同所述叶片1第二叶面12上的凸柱121,所述联动叶片2侧边上缺口222的宽度,以及第一边柱13的宽度之间的位置分布和移动距离相互协调一致。通过所述钥匙6的移动,推动所述叶片1的第一凹口111和所述联动叶片2的第二凹口221分别移动到主边柱3和辅边柱32的正下方位置。
两片所述叶片1相对分布,所述叶片1之间通过连接弹簧15分别连接各自所述叶片1的第一挂钩122,使得所述叶片1之间相互的贴合紧密。第一挂钩122在所述叶片1被所述钥匙6推移原位后,让所述叶片1进行回位。并且,通过第二边柱14上的回位弹簧16将所述叶片1推回至原位。
所述联动叶片2的底部21位于长方形柱体52和第二边柱14之间,并且,所述联动叶片2底部21、同长方形柱体52及第二边柱14之间相互紧密贴合。其中,所述联动叶片2的底部21同锁芯所述壳体5底部21的长方形柱体52高度一致,或者,略低于长方形柱体52的高度。长方形柱体52位于所述壳体5内底面,为一个凸起的柱体,表面为平面。长方形柱体52主要是用于固定所述联动叶片2复位时的位置,让所述联动叶片2同所述叶片1之间的间距保持在一个设定的固定距离。
所述叶片1中的第一边柱13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进行移动,所述叶片1中的第二边柱14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进行复位。所述联动叶片2顶部22侧边设有缺口222,缺口222位于面对第一边柱13一侧,缺口222与第一边柱13之间的间隔距离是随机分布的,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叶片1移动的最大距离。所述叶片1移动至正确位置,同时能将所述联动叶片2也推动到正确的位置,所述叶片1的第一凹口111,所述联动叶片2的第二凹口221均位于主边柱3和辅边柱32的正下方。不同所述叶片1之间,以及不同的所述联动叶片2之间,凸柱121及第一凹口111和第二凹口221之间的分布位置是不同的,通过正确移动后,第一凹口111和第二凹口221连为一条直线凹槽。
所述叶片1中的凸柱121是随机分布的,结合所述钥匙6中的波浪形纹路完全插入到锁芯中,移动所述叶片1后,所述叶片1中的第一凹口111排列为一条直线。同时,所述叶片1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移动后,所述联动叶片2中的第二凹口221也同样排列为一条直线。当第一凹口111、第二凹口221都排列为一条直线后,所述边柱3从顶槽51中落下,整体落入凹口中,完成解锁。通过所述钥匙6的扭动,带动所述拨片4转动,开启锁芯。其中,所述边柱3的主边柱3落入第一凹口111,辅边柱32落入第二凹口221中。
主边柱3连接压板33,主边柱3间相互平行分布于所述叶片1的顶部22。辅边柱32由连接杆35连接压板33,辅边柱32相互平行分布于所述联动叶片2的顶部22。辅边柱32借助压簧34的下压力,让所述联动叶片2无法随意移动或晃动。
所述叶片1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进行移动,在所述钥匙6未拔出锁芯时,所述叶片1无法复位。由于所述联动叶片2是需要所述叶片1的第二边柱14推动才能进行回位,所以,所述叶片1推动所述联动叶片2在移动过程中,被移动到错误的位置,也将无法自动复位,锁芯也就无法被打开。这样,可以起到阻止技术开锁的目的。
联动柱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所述叶片1或所述联动叶片2第一叶面11上,联动柱对相邻的所述叶片1进行移动,也可以对不相邻的所述叶片1进行移动。联动柱是基于所述叶片1及所述联动叶片2移动的基础上进行移动的。其分布是随机的,并且,两个联动柱之间的分布是在两个所述叶片1或连勾当所述叶片1有效的最大距离范围内进行移动的。

Claims (8)

1.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由叶片、联动叶片、边柱、拨片、壳体、钥匙组成,锁芯内部水平对称分布有两片所述叶片,两片所述叶片第二叶面侧边的挂钩由连接弹簧连接并紧密贴合;所述叶片第二叶面顶边上分布有凸柱,侧边上分布有第一挂钩;所述叶片第一叶面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叶片的第一叶面和第二叶面相互平行分布,并且,由第一边柱进行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边缘设有第二所述边柱,对第二所述边柱同第一边柱相互平行分布,且中间分布有所述联动叶片;所述联动叶片底部平行或略低于锁芯所述壳体内底面的长方形柱体高度,所述联动叶片顶边设有第二凹口;所述联动叶片在侧边分布有缺口,缺口的侧边平行面向第一边柱,另一侧贴合于第二所述边柱;所述钥匙的两个侧边均为波浪形纹路,同时向左、向右推动两个所述叶片上的凸柱进行移动;并且,在所述叶片的第二所述边柱上设有第二挂钩,第二挂钩上连接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将所述叶片推动至原位;所述边柱的压板上方连接有至少一个压簧,压簧和所述边柱的顶部位于顶槽中;压板下方连接有至少一个主边柱,压板至少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辅边柱的一端;其中,主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叶片第一叶面表面,落入第一凹口中;辅边柱下压贴合在所述联动叶片第一叶面的表面,落入第二凹口中;这时,所述边柱从顶槽中落下,所述钥匙旋转所述拨片,开启锁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根据需要,所述叶片第一边柱的宽度随机分布,推动所述联动叶片移动不同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还包括:在所述叶片顶边上设有联动柱,联动柱一端连接所述叶片第一叶面顶边,另一端位于相邻所述叶片第一叶面顶边上,推动相邻所述叶片上的联动柱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二挂钩连接在所述壳体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还包括:主边柱、辅边柱的顶边上设有压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根据需要,所述叶片、所述联动叶片底面设置为波浪形的边;或者,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二叶面设为波浪形的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连接杆连接压板和辅边柱两端的边缘,分布于所述叶片及所述联动叶片的最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根据需要,第二叶面不设置连接弹簧和第一挂钩结构。
CN201920900327.2U 2019-06-16 2019-06-16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Active CN210598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0327.2U CN210598476U (zh) 2019-06-16 2019-06-16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00327.2U CN210598476U (zh) 2019-06-16 2019-06-16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8476U true CN210598476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00327.2U Active CN210598476U (zh) 2019-06-16 2019-06-16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8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306095B2 (en) Lock and key with double code pattern
US20020056301A1 (en) High security side bar lock
EP1942243A1 (en) A multifunctional lock
US3910083A (en) Combination changing cylinder lock
US3707863A (en) Cylinder lock
HRP20000060A2 (en) Flat key and cylinder lock
US5819567A (en) Lock system with key trapping
US4235086A (en) Pin tumbler lock
CN210598476U (zh)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JP2525540B2 (ja) 鍵およびシリンダ錠
CN106854952A (zh) 一种复合叶片锁芯
CN202467358U (zh) 一种改进的叶片锁头
KR20150106890A (ko) 열쇠 블레이드 안에 배치된 가동 요소를 가진 열쇠
CN101191393A (zh) 机械按键密码锁
CN205476893U (zh) 一种多把钥匙转换开启的锁机构
CN101016807A (zh) 啮合机理模块结构机械锁和扁平钥匙
CN211257398U (zh) 一种保温墙体
CN204663183U (zh) 智能机械密码锁
CN211422139U (zh) 锁芯和解锁钥匙
CN214943235U (zh) 一种互锁式叶片锁芯
CN2510588Y (zh) 一种防盗弹子锁及其钥匙
CN109519044A (zh) 锁芯
CN110094106A (zh) 一种联动叶片锁芯
CN205370148U (zh) 一种旋转锁胆即锁定叶片的空转锁芯
CN101413367A (zh) 多级管理机械锁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