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4560U -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4560U
CN210594560U CN201920741880.6U CN201920741880U CN210594560U CN 210594560 U CN210594560 U CN 210594560U CN 201920741880 U CN201920741880 U CN 201920741880U CN 210594560 U CN210594560 U CN 2105945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otating shaft
conveying
supporting plate
magnetic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18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永福
谷涛
梁框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Guao Electron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ao Electron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ao Electron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ao Electron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18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45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45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45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涉及到磁卡管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模块,第二输送模块上设有第一输送模块,第一输送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轴模组和第二转动轴模组,第一转动轴模组上设有第一包胶轮模组,第二转动轴模组上设有第二包胶轮模组,第一转动轴模组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模组,第二转动轴模组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模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同步带与第一包胶轮模组传动连接,第一包胶轮模组与第二包胶轮模组之间形成磁卡输送通道。具有传输稳定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磁卡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及技术的发展,各种证件如身份证、护照、居住证等等均为卡片形式,银行卡、社保卡也均为卡片形式,此类卡片在发卡前通常存放在发卡设备的发卡机中,发卡时从取出卡片。
在普通的智能卡加工设备中,各个加工模块一般按直线排列,生产时由卡片输送装置携带卡片按直线路径进行输送。但是现有技术中卡片输送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运输不稳定,导致影响了正常的作业,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包括第一输送模块、第二输送模块、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输送模块,所述第二输送模块上设有所述第一输送模块;
所述第一输送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齿轮模组、第二齿轮模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同步带、第一包胶轮模组、第二包胶轮模组、第一转动轴模组和第二转动轴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纵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正对,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的上侧,且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相正对,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上设有所述第一包胶轮模组,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上设有所述第二包胶轮模组,且所述第一包胶轮模组和所述第二包胶轮模组相正对,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齿轮模组,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齿轮模组,且所述第一齿轮模组与所述第二齿轮模组齿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侧设有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包胶轮模组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包胶轮模组与所述第二包胶轮模组之间形成磁卡输送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输送模块包括直线导轨、第二同步带、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直线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直线导轨的下端设有所述第二同步带,且所述直线导轨的另一端还设有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同步带。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输送模块通过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其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第一U型传感器和第二U型传感器,所述第一U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U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第三U型传感器,所述第三U 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三U型传感器位于所述磁卡输送通道的进口处的外缘。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第四U型传感器,所述第四U 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所述第四U型传感器位于所述磁卡输送通道的出口处的外缘,且所述第三U型传感器和第四U型传感器相正对。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纵向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纵向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输送模块与第二输送模块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提高磁卡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设置的第一输送模块可以夹持和输送磁卡,能够防止磁卡在输送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的立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中的第一输送模块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支撑部;2、第二支撑部;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同步带;9、第一包胶轮;10、第二包胶轮;11、第一转动轴;12、第二转动轴;13、磁卡;14、第二同步带;15、直线导轨;16、第二驱动电机;17、安装座;18、限位块;19、第一U型传感器;20、第二U型传感器;21、第三U型传感器; 22、第四U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的左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的立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中的第一输送模块的立体图,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包括:第一输送模块、第二输送模块、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第一支撑部1与第二支撑部2之间设有第二输送模块,第二输送模块上设有第一输送模块。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输送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齿轮模组、第二齿轮模组、第一驱动电机7、第一同步带 8、第一包胶轮模组、第二包胶轮模组、第一转动轴模组和第二转动轴模组。其中,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均纵向设置,且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相正对,第一转动轴模组和第二转动轴模组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且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通过第一转动轴模组和第二转动轴模组固定连接。第一转动轴模组设置在第二转动轴模组的上侧,且第一转动轴模组与第二转动轴模组相正对,第一转动轴模组上设有第一包胶轮模组,第二转动轴模组上设有第二包胶轮模组,且第一包胶轮模组和第二包胶轮模组相正对。第一转动轴模组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模组,第二转动轴模组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模组,且第一齿轮模组与第二齿轮模组齿合,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的上侧设有第一驱动电机7,且第一驱动电机7 通过第一同步带8与第一包胶轮模组传动连接。其中,第一包胶轮模组与第二包胶轮模组之间形成磁卡输送通道。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模组和第二齿轮模组均位于第二支撑板4远离第一支撑板3的一侧。第一包胶轮模组至少包括一个第一包胶轮9,优选的,第一包胶轮模组包括两个第一包胶轮9,且两个第一包胶轮9平行设置。第二包胶轮模组至少包括一个第二包胶轮10,优选的,第二包胶轮模组包括两个第二包胶轮10,且两个第二包胶轮10平行设置。其中,每一第一包胶轮9分别与一第二包胶轮10相正对。优选的,第一转动轴模组中包括两个第一转动轴11,第二转动轴模组中包括两个第二转动轴12,第一齿轮模组包括两个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模组中包括两个第二齿轮6,每一第一齿轮5分别与其正下侧的第二齿轮6齿合。每一第一转动轴11上均设有一第一包胶轮9和一个第一齿轮5,每一第二转动轴12上均设有一第二包胶轮10和一个第二齿轮6。且每一第一转动轴11与每一第二转动轴12均转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设置的第二输送模块用于带动第一输送模块移动。在使用时,磁卡13 由磁卡输送通道的进口进入到磁卡输送通道内,然后第二输送模块带动第一输送模块移动移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第一驱动电机7通过第一同步带8带动第一包胶轮模组转动,第一包胶轮模组带动第一转动轴模组转动,第一转动轴模组通过第一齿轮模组驱动第二齿轮模组转动,然后第二齿轮模组驱动第二转动轴模组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包胶轮模组和第二包胶轮模组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将磁卡13输送到或输送出磁卡输送通道,实现磁卡13的下一步的加工过程。本实施例中的磁卡13可以为其它的各种卡片,例如信用卡或带有芯片的卡片等。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输送模块包括直线导轨15、第二同步带14、第二驱动电机16。直线导轨15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部1连接,直线导轨15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部2连接,直线导轨15的下端设有第二同步带14,且直线导轨15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电机16 驱动第二同步带14。第二驱动电机16用于驱动第二同步带14的转动,第一支撑部1和第二支撑部2用来支撑直线导轨15。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还包括安装座17,第一输送模块通过安装座17设置在直线导轨15上,其中,安装座17 与直线导轨15滑动地连接,第二同步带14与安装座17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同步带14可以带动安装座17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输送模块移动。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还包括限位块18,限位块18安装在直线导轨15的另一端,且位于第二驱动电机16远离第二支撑部2的一侧。限位块18用来限制第一输送模块的位置,可以防止第一输送模块与第二驱动电机16发生碰撞。而设置的安装座17位于限位块 18远离第二支撑部2的一侧。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还包括感应模块,感应模块包括第一U型传感器19和第二U型传感器20,第一U型传感器19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上,第二U型传感器20设置在限位块18上。设置的第一U型传感器19和第二U型传感器20用来感应第一输送模块的位置并将第一输送模块的位置信息上传到总控制器(PLC处理器),当第一输送模块抵达第一支撑部1或第二支撑部2处时,总控制器会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6 停止工作。通过设置的感应模块,可以提高磁卡13输送的精度。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感应模块还包括第三U型传感器21,第三U型传感器2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且第三U型传感器21位于磁卡输送通道的进口处的外缘。设置的第三U型传感器21用来感应磁卡13的位置,当磁卡13靠近磁卡输送通道的进口处时,总控制器会控制第一驱动电机 7工作,并通过第一包胶轮模组和第二包胶轮模组将磁卡13输送至输送通道的内部。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感应模块还包括第四U型传感器22,第四U型传感器2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3上,且第四U型传感器22位于磁卡输送通道的出口处的外缘,且第三U型传感器21和第四U型传感器22相正对。第四U型传感器22用来检测磁卡13的位置信息,主要用于检测磁卡13 是否离开了磁卡输送通道的内部,当第四U型传感器22检测到磁卡13离开磁卡输送通道的内部后,总控制器会控制第一驱动电机7停止工作。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部1的纵向高度小于第二支撑部2的纵向高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模块、第二输送模块、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设有所述第二输送模块,所述第二输送模块上设有所述第一输送模块;
所述第一输送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齿轮模组、第二齿轮模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同步带、第一包胶轮模组、第二包胶轮模组、第一转动轴模组和第二转动轴模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纵向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正对,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和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的上侧,且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与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相正对,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上设有所述第一包胶轮模组,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上设有所述第二包胶轮模组,且所述第一包胶轮模组和所述第二包胶轮模组相正对,所述第一转动轴模组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齿轮模组,所述第二转动轴模组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齿轮模组,且所述第一齿轮模组与所述第二齿轮模组齿合,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侧设有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包胶轮模组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包胶轮模组与所述第二包胶轮模组之间形成磁卡输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模块包括直线导轨、第二同步带、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直线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所述直线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连接,所述直线导轨的下端设有所述第二同步带,且所述直线导轨的另一端还设有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同步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第一输送模块通过所述安装座设置在所述直线导轨上,其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直线导轨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远离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应模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第一U型传感器和第二U型传感器,所述第一U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所述第二U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限位块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第三U型传感器,所述第三U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所述第三U型传感器位于所述磁卡输送通道的进口处的外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还包括第四U型传感器,所述第四U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所述第四U型传感器位于所述磁卡输送通道的出口处的外缘,且所述第三U型传感器和第四U型传感器相正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纵向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纵向高度。
CN201920741880.6U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Active CN2105945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1880.6U CN210594560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1880.6U CN210594560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4560U true CN210594560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5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1880.6U Active CN210594560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45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15391B (zh) 基于闭架书库的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
CN102849384B (zh) 钢板分类收集系统
CN104670965B (zh) 一种纸币堆叠装置及纸币处理设备
CN102842149B (zh) 票卡传送装置
CN103646466A (zh) 风火轮叠钞装置
CN101374648A (zh) 多行压纹装置
CN210594560U (zh)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CN210589324U (zh)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CN210132518U (zh)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CN210594400U (zh)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机械手
CN106584103A (zh) 循环式全自动装配流水线
CN105173817B (zh) 一种智能卡连续式输送机构的翻卡装置及翻卡方法
CN103754563B (zh) 一种智能接驳输送机构
CN206356884U (zh) 循环式全自动装配流水线
CN105173197B (zh) 电能表装箱前自动排表装置
CN105173163B (zh) 薄膜包装机
CN208699263U (zh) 一种带有定位装置的轨道输送装置
CN106384426A (zh) 纸币清分机
CN206356890U (zh) 智能装配标准平台
CN210479820U (zh) 一种补货穿梭车及补货系统
CN210593900U (zh) 一种用于输送磁卡的滑道机构
CN206356851U (zh) 智能凸轮驱动装配系统
CN106695290B (zh) 智能标准装配系统
CN206356852U (zh) 智能标准装配系统
CN206356845U (zh) 智能小型化装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