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1933U -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1933U
CN210591933U CN201921305071.7U CN201921305071U CN210591933U CN 210591933 U CN210591933 U CN 210591933U CN 201921305071 U CN201921305071 U CN 201921305071U CN 210591933 U CN210591933 U CN 210591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late
piece
cam
che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0507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天新
孙晓勇
李宇飞
戴成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SC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0507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1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1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19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所述密贴检查器包括检查器主体,所述检查器主体包括检测机构和壳体组件;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接点座;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拐臂、主轴、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下挡板、两组或多组凸轮组件、上挡板、衬套。本实用新型的密贴检查器采用类凸轮机构,将道岔的类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现场安装与维护;本实用新型的密贴检查器可以适应道岔在多个方向的振动和爬行,减少密贴检查器及杆件的磨损,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背景技术
道岔是机车车辆由其中一股道向另一股道转入时,所应用到的线路设备,是实现列车转线或跨线运行时必不可少的轨道设备,也是行车设备的薄弱环节,具有构造复杂、载荷大、使用寿命较短和养护维修投入量大等特点,成为了限制列车运行速度的关键技术之一。
转辙机是转换道岔的行车安全设备,能够实现道岔转换、锁闭和监督功能。密贴检查器是用来检查道岔尖轨或心轨密贴和斥离状态,也可以作为挤岔断表示的设备。
随着我国铁路向高速重载型不断发展,道岔号码也在不断增大,其牵引点由单点发展到两点、三点以上,62号道岔多达12个牵引点(尖轨9点、心轨3点牵引)。尖轨与基本轨或心轨与翼轨之间的密贴虽然由道岔牵引设备保证,但是也局限于牵引点处小距离范围内。两牵引点距离过长时,尖轨与基本轨之间存在缝隙或夹异物过大时,在列车高速运行时就会使行车产生摆动甚至安全失去保障。因此在道岔多个牵引点之间增设密贴检查器尤为重要。
国内现有密贴检查器都采用类似转辙机表示部分的直线运动方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目前常用的直线型密贴检查器外壳防护等级只做到了IP54,在实际应用中设备内部进水或粉尘容易导致内部运动部件锈蚀并出现卡阻;目前出现的密贴检查器的安装装置大多采用两端轴连接,致使其自由度不够,当列车通过时,尖轨的振动方向是多维的,因此容易导致在某一方向因安装装置自由度受限导致密贴检查器受损;安装装置在尖轨收到热胀冷缩原理影响后出现尖轨爬行无法实现自适应调节或缺少调节设计;直线型密贴检查器不宜心轨安装。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201420111413.2(CN203766822U)提出了一种密闭型圆盘式密贴检查器,该密贴检查器在实际应用中将尖轨的平动通过连杆机构转换为密贴检查器的转动,连杆机构在转换过程时的运动是平动及转动的复合运动,密贴盘和斥离盘相对独立的结构实现了密贴位和斥离位的各自独立调节,密贴盘和斥离盘采用层叠式的整体结构也使得密贴检查器整体尺寸得以小型化。但该密贴检查器仍然采用直线型密贴检查器常用的排弧式接点,上述形式的接点容易磨损,会影响表示接点的正常使用,长期的磨损还会造成接点片断裂等严重影响,缩短了密贴检查器的使用寿命。专利201410674505.6(CN104442922A)提出了一种道岔密贴检查器,该密贴检查器采用齿轮进行位移放大,但由于尺寸在啮合时存在间隙,导致检测误差较大,精度较低,齿轮的应用还会导致转换阻力加大,对道岔转换产生负面影响,随使用时间的延长,齿轮之间间隙增大,严重影响密贴检查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所述密贴检查器包括检查器主体,
所述检查器主体包括检测机构和壳体组件;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接点座;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拐臂、主轴、第一滑动轴承、第二滑动轴承、下挡板、两组或多组凸轮组件、上挡板、衬套;
所述上挡板、凸轮组件、下挡板、第二滑动轴承、第一滑动轴承依次套接在所述主轴上;
所述主轴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和所述拐臂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接点座包括静接点机构、动接点机构、绝缘座;
所述静接点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静接点组;
所述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片、静接点和橡胶垫;
所述静接点片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座的内壁上,所述静接点铆接在所述静接点片的另一端;
所述动接点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动接点组;
所述动接点组包括动接点块、滚轮、动接点、接点弹片;
所述动接点块通过第二销轴铰接在所述绝缘座上;
所述动接点铆接在所述动接点块上靠近静接点的一侧;
所述动接点块的另一端铰接有滚轮;
所述凸轮组件套接在所述接点座内;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防护外壳、底板和下垫板;
所述接点座套接在所述防护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上速动片、上启动片、下启动片和下速动片;
所述上速动片和下速动片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所述上启动片和下启动片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所述上速动片套接在所述上启动片上,构成一组凸轮组件;
所述下速动片套接在所述下启动片上,构成另一组凸轮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衬套套接在所述主轴上,且所述衬套和所述主轴为过盈配合;
所述上启动片和下启动片均套接在所述衬套上,且所述上启动片和所述衬套为过盈配合,所述下启动片和所述衬套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下启动片包括凸轮主体和套接圆柱,所述凸轮主体套接在所述套接圆柱的外侧;
所述凸轮主体的外侧圆周弧面包括第三圆弧面、第二连接斜面、第四圆弧面;
所述下速动片的外侧圆周弧面包括第一圆弧面、第一连接斜面、第二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启动片还包括圆环板,所述圆环板设置在所述凸轮主体和套接圆柱之间,且所述圆环板分别和所述凸轮主体、套接圆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主体沿其轴线方向的高度,与所述下速动片沿其轴线方向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套接圆柱沿其轴线方向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下速动片套接在所述下启动片的套接圆柱上,且所述下速动片和所述套接圆柱为间隙配合;
所述下速动片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下启动片上设置有限位柱;
所述限位柱的一端活动卡接在所述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凸轮组件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凸轮组件的一端面相互贴合;
所述上挡板的一端面和一组所述凸轮组件的另一端面贴合;
所述下挡板的一端面和另一组所述凸轮组件的另一端面贴合;
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均固定套接在所述主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垫设置在所述静接点片和绝缘座之间;
所述动接点块和绝缘座之间通过接点弹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和所述防护外壳通过连接形成密闭空腔;
所述接点座设置在所述密闭空腔内,且所述绝缘座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下垫板的一端面和所述底板一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分别贯穿所述底板和所述下垫板;
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连接;
所述下垫板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连接;
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的连接处、所述下垫板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O型圈;
所述O型圈套接在所述主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贴检查器还包括第一连接铁、关节轴承、转接轴、连接杆、第二连接铁;
所述拐臂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与转接轴的一侧连接;
所述转接轴安装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铁连接;
所述下垫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密贴检查器采用类凸轮机构,将道岔的类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现场安装与维护;本实用新型的密贴检查器可以适应道岔在多个方向的振动和爬行,减少密贴检查器及杆件的磨损,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闭检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检查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速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下启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接点座的俯视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接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贴检查器在道岔中使用的场景示意图。
图中:1检查器主体、2第一连接铁、3关节轴承、4转接轴、5连接杆、6第二连接铁、7防护外壳、8预留孔、9底板、10下垫板、11拐臂、12主轴、13第一销轴、14第一滑动轴承、15第二滑动轴承、16下挡板、17下速动片、171限位孔、172套接圆孔、173第一圆弧面、174第一连接斜面、175第二圆弧面、18下启动片、181凸轮主体、1811第三圆弧面、1812第二连接斜面、1813第四圆弧面、182套接圆柱、1821安装孔、183圆环板、19上启动片、20上速动片、21上挡板、22第一紧固螺母、23衬套、24限位柱、25绝缘座、26动接点块、27第二销轴、28第三销轴、29滚轮、30动接点、31静接点片、32静接点、33接点弹片、34安装螺栓、35安装螺母、36 O型圈、3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所述密贴检查器既可以安装在岔枕或托板上,也可以安装在钢轨上。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密贴检查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密贴检查器包括检查器主体1、第一连接铁2、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铁6。检查器主体1安装在第一连接铁2上,检查器主体1的拐臂11一端通过关节轴承3和转接轴4的一端铰接;所述转接轴4安装在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铁6的一端连接。检查器主体1的拐臂11一端通过关节轴承3和转接轴4的一端铰接,增强了密贴检查器振动及爬行的适应能力。
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铁2和第二连接铁6均可采用“L”型结构。第一连接铁2安装在基本轨上,第二连接铁6安装在尖轨上,当转辙机控制尖轨移动时,第二连接铁6跟随尖轨移动。第二连接铁6通过连接杆5推动检查器主体1上的拐臂11,检查器主体1实现密贴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表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连接铁2和第二连接铁6的形状结构,以及连接杆5的长度均可进行适应性调整。通过第一连接铁2和第二连接铁6,密贴检查器可在钢轨上直接安装,节省现场安装空间;同时适用于尖轨和心轨安装,便于安装与维护,有利于铁路工务的养护作业。
检查器主体1是密贴检查器的核心,检查器主体1包括检测机构和壳体组件;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接点座。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防护外壳7、底板9和下垫板10。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所述防护外壳7与所述底板9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腔,所述接点座安装在所述密闭空腔内,并且所述接点座安装在底板9上。进一步地,在防护外壳7上设置有接线螺栓,所述接线螺栓和接点座内的导线接点电性连接,所述密贴检查器通过接线螺栓与外置指示设备,如指示灯、报警器等电性连接,通过外置指示设备表现密贴检查器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7的一侧设置有预留孔8。具体的,所述预留孔8是防护外壳7上防盗锁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垫板10设置在底板9的下方。具体的,所述检查器主体1通过下垫板10安装在第一连接铁2上。进一步地,所述拐臂11设置在所述下垫板10的下方。具体的,所述拐臂11设置在所述密闭空腔的外部。
所述拐臂11是旋转机构的传动部件,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拐臂11、主轴12、第一滑动轴承14、第二滑动轴承15、O型圈36、下挡板16、下速动片17、下启动片18、上启动片19、上速动片20和上挡板21。具体的,所述下挡板16、下速动片17、下启动片18、上启动片19、上速动片20和上挡板21,从下往上依次套接在所述主轴12的外侧。所述上速动片20和下速动片17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下启动片18和上启动片19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具体的,上速动片20和上启动片19配合,构成一组凸轮组件,下速动片17和下启动片18配合,构成一组凸轮组件。两组凸轮组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启动片19的下端面和所述下启动片18的上端面贴合,所述下挡板16和上挡板21将上述两组凸轮组件夹持,确保两组凸轮组件的结构稳定。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板2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紧固螺母22。具体的,所述第一紧固螺母22螺接在所述主轴12的上端,且所述第一紧固螺母22的下端面和所述上挡板21的上端面抵触。进一步地,所述下挡板16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滑动轴承15和第一滑动轴承14。具体的,第一滑动轴承14和第二滑动轴承15结构相同,且均套接在所述主轴12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动轴承15设置在所述下挡板16的下方,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4设置在第二滑动轴承15的下方。具体的,所述主轴12从上往下依次穿过底板9、下垫板10;所述底板9套接在所述第二滑动轴承15上,所述下垫板10套接在第一滑动轴承14上;并且底板9和第二滑动轴承15的连接处、下垫板10和第一滑动轴承1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O型圈36。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4和第二滑动轴承15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减小了装置中连接部位转换造成的机械磨损;并且通过O型圈36对装置连接部位进行密封,增强了装置的防水性能。上述密贴检查器的防护等级可以达到IP67,较高的防护等级能够进一步保证设备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减少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拐臂11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3和主轴12的下端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拐臂11设置在下垫板10的下方。
上述两组凸轮组件均套接在所述主轴12上,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在所述主轴12上套接有衬套23,所述主轴12和所述衬套23为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下启动片18和上启动片19均套接在衬套23上。具体的,所述下启动片18和上启动片19分别和衬套23过盈配合,确保上启动片19、下启动片18和主轴12保持同步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下速动片17套接在下启动片18上,所述上速动片20套接在上启动片19上。具体的,所述下速动片17和下启动片18之间,以及上速动片20和上启动片19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以保证上速动片20和下速动片17的速动功能,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速动片的速动功能指的是,当速动片旋转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能够迅速使接点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下启动片18上嵌设有限位柱24,且所述限位柱24的一端卡接在所述下速动片17内;所述上启动片19上同样嵌设有限位柱24,且所述限位柱24的一端卡接在所述上速动片20内。具体的,所述限位柱24的一端与启动片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24的另一端活动卡接在速动片的限位孔171内,限位柱24对限位孔171起到限位作用。
上速动片20和下速动片17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以下速动片17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所述下速动片17为圆盘状,所述下速动片17的圆周弧面包括第一圆弧面173、第二圆弧面175。具体的,所述第一圆弧面173对应圆弧的半径为R1,所述第二圆弧面175对应圆弧的半径为R2,R1<R2;所述第一圆弧面173的两端和第二圆弧面175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斜面174连接,所述下速动片17为凸轮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下速动片17上设置有限位孔171和套接圆孔172。具体的,所述套接圆孔172的圆心与第一圆弧面173对应圆弧的圆心、第二圆弧面175对应圆弧的圆心重合;所述限位孔171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二圆弧面175的下速动片17上;所述下速动片17沿其轴线方向高度为H1
所述下启动片18和上启动片19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以下启动片18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地,如图6所示,所述下启动片18为圆台状,所述下启动片18包括凸轮主体181、套接圆柱182、圆环板183。具体的,所述凸轮主体181套接在所述套接圆柱182的外侧,所述凸轮主体181和所述套接圆柱182通过圆环板183固定连接,所述圆环板183沿其轴线方向的高度为H2。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主体181为柱状,且所述凸轮主体181的外侧圆周弧面包括第三圆弧面1811、第二连接斜面1812、第四圆弧面1813。具体的,所述第三圆弧面1811对应圆弧半径为R3,所述第四圆弧面1813对应圆弧半径为R4,R3<R4;所述第三圆弧面1811的两端与所述第四圆弧面1813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斜面1812连接,所述凸轮主体181为凸轮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套接圆柱182为圆柱状,且所述套接圆柱182的轴心设置有安装孔1821。具体的,所述下启动片18通过安装孔1821套接安装在所述衬套23上,所述下启动片18与衬套23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圆弧面1811对应圆弧的圆心、所述第四圆弧面1812对应圆弧的圆心和所述套接圆柱182的轴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主体181的一端面和所述套接圆柱182的一端面平齐;所述凸轮主体181沿其轴线方向高度为H3,且H2<H3;所述套接圆柱182沿其轴线方向高度为H4。所述圆环板183的高度与所述凸轮主体181的高度可以相同,即所述圆环板183和所述凸轮主体181可以设置为同一板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的所述圆环板183高度小于所述凸轮主体181的高度,使得所述凸轮主体181和所述下速动片17的接触面减小,减小了速动片和启动片之间的摩擦力影响和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下速动片17套接在所述套接圆柱182上,所述下速动片17和套接圆柱182间隙配合;并且H1+H3<H4。实现了下速动片17的速动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主体181上设置有限位柱24。具体的,所述限位柱24活动卡接在所述下速动片17的限位孔171内;所述限位柱24的一端可以嵌设固定在所述凸轮主体181内,所述限位柱24和所述凸轮主体181也可以一体成型。
所述接点座套接在所述旋转机构的外侧,所述接点座的底部与所述底板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示例性地,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接点座包括两组静接点机构、两组动接点机构、绝缘座25。
所述静接点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静接点组。
每组所述静接点组包括一组静接点片31、一组静接点32和一组橡胶垫37。进一步地,所述静接点片31对称安装在所述绝缘座25的内壁上。具体的,所述静接点片31的一端均通过安装螺栓34和安装螺母35安装在绝缘座25上。进一步地,所述静接点32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在所述静接点片31的另一端。具体的,两组所述静接点片31分别与接线螺栓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静接点片31和绝缘座25之间设置有橡胶垫37。具体的,所述橡胶垫37安装在安装螺栓34的安装处,用于抑制静接点片31变形。
所述动接点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动接点组。
每组动接点组包括一组动接点块26、滚轮29、动接点30、接点弹片33。进一步地,所述动接点块26通过第二销轴27铰接在所述绝缘座25上。具体的,所述动接点块26可绕所述第二销轴27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动接点块26的一端上靠近所述静接点32的一侧铆接有动接点30。具体的,所述动接点块26与接线螺栓电性连接;所述动接点30和静接点32均采用铆接银触点方式,并且使用压力式接点,较原铍青铜排弧接点接触电阻更小,导电性能更好,避免出现因导电性能差造成的信号缺失等问题,增加密贴检查器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动接点块26和绝缘座25之间通过接点弹片33连接。具体的,所述接点弹片33通过安装螺栓34和安装螺母35安装在绝缘座25上;所述接点弹片33为所述动接点块26提供弹力支撑;所述接点弹片33可以采用金属弹片的形式,使用不锈钢304材料加工制成,相比普通铍青铜弹簧,不锈钢弹片更多依靠材料的拉伸性能,能够提供更稳定的回弹力,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动接点块26的一端上远离绝缘座25的一侧,通过第三销轴28铰接有滚轮29。具体的,所述滚轮29为动接点组的动力传导部件,旋转机构转动时,启动片的凸轮结构对滚轮29产生滚动挤压,从而带动动接点块26转动,使一侧动接点30和一侧静接点32接触导通。
进一步地,接点座包括两组但不限于两组的静接点机构、两组但不限于两组的动接点机构。各组动接点机构对应一组静接点机构,并且各组动接点机构对应一组凸轮组件。具体的,上述密贴检查器接点分为上下两层,上下接点采用并联方式,并联方式能够形成信号冗余,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能。所述密贴检查器能分别检测单个尖轨(或心轨)的密贴和斥离状态,因此每个检测点需要使用一对密贴检查器。
具体的,动静接点的断开由启动片实现;接通(速动)由速动片实现。速动片是跟随启动片活动,但是速动片和启动片不完全同步,速动片在限位柱的限制下有一定的活动量。
上述密贴检查器采用转接件(如关节轴承3、转接轴4)将道岔的类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部件的旋转运动,使用凸轮机构控制接点打开和闭合,简化了设备结构。
以一处道岔为例对上述密贴检查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示例性地,如图9所示,道岔包括两组尖轨和两组基本轨,并且每组尖轨和基本轨之间均设置有一组密贴检查器,密贴检查器通过接线螺栓和外置信号灯电性连接。具体的,第一密贴检查器的第一连接铁2和基本轨连接固定,第一密贴检查器的第二连接铁6和尖轨连接固定;第二密贴检查器的第一连接铁2和尖轨连接固定,第二密贴检查器的第二连接铁6和基本轨连接固定。
道岔转换前,第一密贴检查器显示对应的基本轨和尖轨为斥离状态,第二密贴检查器显示对应的基本轨和尖轨为密贴装置。道岔转换后,第一密贴检查器显示对应的基本轨和尖轨为密贴状态,第二密贴检查器显示对应的基本轨和尖轨为斥离装置。
以第一密贴检查器为例,对道岔转换过程中密贴检查器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道岔转换前,第一密贴检查器中的下启动片18、上启动片19分别与接点座上同一侧的两组滚轮29抵触,与另一侧的两组滚轮29分离。具体的,下启动片18、上启动片19上的第四圆弧面1813,分别与同一侧的两组滚轮29抵触;下启动片18、上启动片19的第三圆弧面1811,分别正对另一侧的两组滚轮29,且与上述两组滚轮29分离。导致另一侧两组滚轮29对应的动接点30和静接点32接触,外置信号灯显示基本轨和尖轨当前为斥离状态的信号。
道岔转换时,连接杆5移动,连接杆5带动拐臂11、主轴12转动。主轴12带动上启动片19和下启动片18转动。
道岔转换后,上启动片19和下启动片18上的凸轮主体181角度发生改变。具体的,道岔转换前,和启动片抵触的一侧滚轮29,在道岔转换后和启动片分离;道岔转换前,和启动片分离的另一侧滚轮29,在道岔转换后和启动片抵触。具体的,道岔转换前,相互分离的一侧动接点30和静接点32,在道岔转换后相互接触;道岔转换前,相互接触的一侧动接点30和静接点32,在道岔转换后相互分离。因此道岔转换后,外置信号灯显示基本轨和尖轨当前为密贴状态的信号。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贴检查器包括检查器主体(1),
所述检查器主体(1)包括检测机构和壳体组件;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旋转机构和接点座;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拐臂(11)、主轴(12)、第一滑动轴承(14)、第二滑动轴承(15)、下挡板(16)、两组或多组凸轮组件、上挡板(21)、衬套(23);
所述上挡板(21)、凸轮组件、下挡板(16)、第二滑动轴承(15)、第一滑动轴承(14)依次套接在所述主轴(12)上;
所述主轴(12)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3)和所述拐臂(11)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接点座包括静接点机构、动接点机构、绝缘座(25);
所述静接点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静接点组;
所述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片(31)、静接点(32)和橡胶垫(37);
所述静接点片(3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座(25)的内壁上,所述静接点(32)铆接在所述静接点片(31)的另一端;
所述动接点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动接点组;
所述动接点组包括动接点块(26)、滚轮(29)、动接点(30)、接点弹片(33);
所述动接点块(26)通过第二销轴(27)铰接在所述绝缘座(25)上;
所述动接点(30)铆接在所述动接点块(26)上靠近静接点(32)的一侧;
所述动接点块(26)的另一端铰接有滚轮(29);
所述凸轮组件套接在所述接点座内;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防护外壳(7)、底板(9)和下垫板(10);
所述接点座套接在所述防护外壳(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上速动片(20)、上启动片(19)、下启动片(18)和下速动片(17);
所述上速动片(20)和下速动片(17)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所述上启动片(19)和下启动片(18)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所述上速动片(20)套接在所述上启动片(19)上,构成一组凸轮组件;
所述下速动片(17)套接在所述下启动片(18)上,构成另一组凸轮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3)套接在所述主轴(12)上,且所述衬套(23)和所述主轴(12)为过盈配合;
所述上启动片(19)和下启动片(18)均套接在所述衬套(23)上,且所述上启动片(19)和所述衬套(23)为过盈配合,所述下启动片(18)和所述衬套(23)为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启动片(18)包括凸轮主体(181)和套接圆柱(182),所述凸轮主体(181)套接在所述套接圆柱(182)的外侧;
所述凸轮主体(181)的外侧圆周弧面包括第三圆弧面(1811)、第二连接斜面(1812)、第四圆弧面(1813);
所述下速动片(17)的外侧圆周弧面包括第一圆弧面(173)、第一连接斜面(174)、第二圆弧面(1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启动片(18)还包括圆环板(183),所述圆环板(183)设置在所述凸轮主体(181)和套接圆柱(182)之间,且所述圆环板(183)分别和所述凸轮主体(181)、套接圆柱(18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主体(181)沿其轴线方向的高度,与所述下速动片(17)沿其轴线方向的高度之和,小于所述套接圆柱(182)沿其轴线方向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速动片(17)套接在所述下启动片(18)的套接圆柱(182)上,且所述下速动片(17)和所述套接圆柱(182)为间隙配合;
所述下速动片(17)上设置有限位孔(171),所述下启动片(18)上设置有限位柱(24);
所述限位柱(24)的一端活动卡接在所述限位孔(171)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凸轮组件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凸轮组件的一端面相互贴合;
所述上挡板(21)的一端面和一组所述凸轮组件的另一端面贴合;
所述下挡板(16)的一端面和另一组所述凸轮组件的另一端面贴合;
所述上挡板(21)和下挡板(16)均固定套接在所述主轴(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37)设置在所述静接点片(31)和绝缘座(25)之间;
所述动接点块(26)和绝缘座(25)之间通过接点弹片(3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和所述防护外壳(7)通过连接形成密闭空腔;
所述接点座设置在所述密闭空腔内,且所述绝缘座(25)和所述底板(9)固定连接;
所述下垫板(10)的一端面和所述底板(9)一端面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2)分别贯穿所述底板(9)和所述下垫板(10);
所述底板(9)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15)连接;
所述下垫板(10)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4)连接;
所述底板(9)与所述第二滑动轴承(15)的连接处、所述下垫板(10)与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O型圈(36);
所述O型圈(36)套接在所述主轴(12)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贴检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贴检查器还包括第一连接铁(2)、关节轴承(3)、转接轴(4)、连接杆(5)、第二连接铁(6);
所述拐臂(11)的一端通过关节轴承(3)与转接轴(4)的一侧连接;
所述转接轴(4)安装在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
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铁(6)连接;
所述下垫板(10)与所述第一连接铁(2)连接。
CN201921305071.7U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Active CN210591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071.7U CN210591933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05071.7U CN210591933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1933U true CN210591933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9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05071.7U Active CN210591933U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19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818A (zh) * 2019-08-13 2019-11-15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50818A (zh) * 2019-08-13 2019-11-15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91933U (zh)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CN201501407U (zh) 一种机械导向装置
CN203766822U (zh) 密闭型圆盘式密贴检查器
CN201844014U (zh) 剖分式固体粉尘机械轴封系统
CN219809164U (zh) 一种铅铋泵用非接触式干气密封装置
CN110450818A (zh) 一种密闭型旋转式密贴检查器
CN2510344Y (zh) 滚动电车弓触头
CN201779985U (zh) 烧结台车密封装置
AU2021391210B2 (en) Bogie shaft drive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bogie, and railway vehicle
RU160137U1 (ru) Дистанционный разъединитель
CN201234080Y (zh) 充气隔室直动式断路器的往复动密封件
CN214215399U (zh) 一种电驱动防浪板
CN215888607U (zh) 建筑用滑移隔震支座系统
CN209309329U (zh) 一种组合式旋转密封结构
CN110285201B (zh) 一种面接触式滑动拨叉装置及滑动拨叉方法
CN113619645B (zh) 一种新型湿式集成免维护接点组
CN201335158Y (zh) 单边动密封硬质蝶阀
CN105570481A (zh) 一种高压气路动静转换装置
CN113815675B (zh) 一种新型道岔密贴检查器
CN219737539U (zh) 一种带坐标定位的三分量传感器
CN213541285U (zh) 立式浸泡旋转主轴用密封结构
CN2276894Y (zh) 电动液压转辙机
CN205564618U (zh) 双道密封的法兰轴承座
CN216589942U (zh) 一种用于大型敞开式轴承箱的密封装置
CN211335998U (zh) 一种铁路用一体密封型接点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