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90982U - 辊轮 - Google Patents

辊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90982U
CN210590982U CN201920961969.3U CN201920961969U CN210590982U CN 210590982 U CN210590982 U CN 210590982U CN 201920961969 U CN201920961969 U CN 201920961969U CN 210590982 U CN210590982 U CN 210590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zone
outer periphery
electromagnetic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196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荣
罗惠滨
邓莎
张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eru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eru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eru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erui Las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6196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90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90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90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辊轮,所述辊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位于轴心位置处的芯轴及位于芯轴外周缘的胶面,在所述芯轴与所述胶面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具有不同温度的温控区,各个所述温控区驱使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胶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本案所述的辊轮提供了分段调节温度的概念,达成变形量的要求,以补偿高压制程下辊轮弯曲现象,并取代机械加工的复杂工序。

Description

辊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压机,更具体的说是模压机的辊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模压机的辊轮通过高温高压的条件对需要压印的产品的表面进行压印。压印过程中,经由按压轮的高压压印,将转印轮上的结构或图案传送到经过按压轮和转印轮之间的打印介质上。在按压轮两端高压的情况下,按压轮会产生弯曲现象,按压轮愈长或压力愈大,其弯曲现象愈严重。
现有的做法为将按压轮打磨中高,以补偿按压轮的弯曲现象,使得在压印过程,不会因为按压轮的弯曲而造成在转印过程的压印不完全。由于转印轮上的结构或图案的差异,或是打印介质的材料特性差异,造成按压轮的需求压力不同,也因此造成按压轮中高的需求尺寸不同。因此,对应转印结构、打印材料、量产参数等变化,按压轮的更换及加工频繁。
因此,对于现有辊轮的技术亟待改进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段调节温度的辊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辊轮,所述辊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位于轴心位置处的芯轴及位于芯轴外周缘的胶面,在所述芯轴与所述胶面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具有不同温度的温控区,各个所述温控区驱使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胶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控区包括位于本体中间的第一温控区、位于第一温控区两端的第二温控区及位于第二温控区两端的第三温控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温控区的温度高于第二温控区的温度,第二温控区的温度高于第三温控区的温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温控区通过电磁线圈组进行加热,所述电磁线圈组包括位于第一温控区外侧的第一电磁线圈、位于第一电磁线圈两端的第二电磁线圈及位于第二电磁线圈两端的第三电磁线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温控区设有独立的温控加热系统,通过第一电磁线圈对位于第一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进行加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温控区位于第一温控区的两端,所述第二温控区包括控制加热情况的加热组件及监测具体温度的温度显示系统,通过第二电磁线圈对位于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进行加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温控区位于第二温控区的两端,所述第三温控区包括控制加热情况的加热组件及监测具体温度的温度显示系统,通过第三电磁线圈对位于第三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进行加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温控区的温度控制范围在150至180度之间,所述第二温控区的温度控制范围在140至170度之间,所述第三温控区的温度控制范围在130至150度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温控区的温度高于第二温控区及第三温控区的温度,所述第一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的膨胀量大于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的膨胀量,所述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的膨胀量大于第三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的膨胀量。
好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向外侧凸伸的高度高于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向外侧凸伸的高度,所述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向外侧凸伸的高度高于第三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向外侧凸伸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案所述的辊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位于轴心位置处的芯轴及位于芯轴外周缘的胶面,在所述芯轴与所述胶面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具有不同温度的温控区,各个所述温控区驱使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胶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借此以补偿按压轮的高压造成的弯曲现象,并取代机械加工的复杂工序。依次,针对不同压印结构、打印材料、量产参数的不同按压轮尺寸补偿需求。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辊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辊轮的胶面膨胀后的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本体;10-芯轴;12-铁芯;13-胶面;2-连接部;3-温控区;30-第一温控区;31-第二温控区;32-第三温控区;4-电磁线圈组;40-第一电磁线圈;41-第二电磁线圈;42-第三电磁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一种辊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辊轮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辊轮还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辊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相反,当组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组件“上”时,不存在中间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一种辊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所示,本案所述的模压机主要用于薄膜、纸张等的表面涂布工艺生产,模压机将成卷的基材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
本案主要对辊轮的具体结构做详细的揭示说明,其他部分的结构本案将不再赘述。
本案上述的辊轮包括大致呈圆柱形结构的本体1及自本体1的相对两端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凸伸的连接部2,上述连接部2连接于模压机的相应位置处。
上述本体1包括位于本体1的轴心位置处的芯轴10,位于芯轴10外周缘的铁芯12、位于铁芯12外周缘的胶面13。
其中,芯轴10采用45号钢材质制成,主要是用于支撑辊轮的本体1的轮面结构,胶面13用于为涂布面施以涂料。
上述辊轮的材质选自钢材、合金钢材、天然胶、丁腈胶、乙丙胶、聚氨酯、硅橡胶、氟橡胶和碳纤维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辊轮的本体1的长度为8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本体1的芯轴10内设置有若干个温控区3,每个温控区3通过对应的电磁线圈组4进行加热,每一组电磁线圈组4有各自独立的独立温控加热系统。
上述温控区3包括位于本体1的芯轴10水平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的第一温控区30、位于第一温控区30相对两端的第二温控区31及位于第二温控区31相对两端的第三温控区32。
第一温控区30的温度高于第二温控区31的温度,第二温控区31的温度高于第三温控区32的温度,即本体1于压印方向的中间的温度最高,自中间的较高的温度逐渐向其两端的温度慢慢降低。
上述电磁线圈组4包括位于第一温控区30外侧的第一电磁线圈40、位于第一电磁线圈40相对两端的第二电磁线圈41及位于第二电磁线圈41相对两端的第三电磁线圈42。
第一温控区30的外缘缠绕有第一电磁线圈40,通过第一电磁线圈40对位于第一温控区30外侧的胶面13进行加热,第一温控区30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50度,胶面13受热后膨胀量增大,胶面13的表面向外侧凸伸一定的高度。
第一温控区30设有独立的温控加热系统(未图示),该温控加热系统包括位于辊轮外侧用于显示温度高低的温控器(未图示)及用于控制温度的控制器(未图示),通过温控加热系统对第一温控区30的温度依压印产品的需求进行调节。
第二温控区31分别位于第一温控区30的两端,第二温控区31的外缘缠绕有第二电磁线圈41,通过第二电磁线圈41对位于第二温控区31外侧的胶面13进行加热。
请参阅图2所示,第二温控区31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40度,第二温控区31的温度低于第一温控区30的温度,位于第二温控区31外周缘的胶面13的膨胀量比第一温控区30的膨胀量小,位于第二温控区31外缘的胶面13向外侧凸伸的高度比第一温控区30的胶面13向外侧凸伸的高度低。
第二温控区31需要连接两个位于不同位置的温控区,故设置联合的温控加热系统(未图示),该温控加热系统包括位于辊轮外侧用于显示温度高低的温控器(未图示)及用于控制温度的控制器(未图示),通过温控加热系统对第二温控区31的温度依压印产品的需求进行调节。
第三温控区32分别位于第二温控区31的两端,第三温控区32的外缘缠绕有第三电磁线圈42,通过第三电磁线圈42对位于第三温控区32外侧的胶面13进行加热。
请参阅图2所示,第三温控区32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30度,第三温控区32的温度低于第二温控区31的温度,位于第三温控区32外周缘的胶面13的膨胀量比第二温控区31的膨胀量小,位于第三温控区32外缘的胶面13向外侧凸伸的高度比第二温控区31的胶面13向外侧凸伸的高度低。
第三温控区32需要连接两个位于不同位置的温控区,故设置联合的温控加热系统(未图示),该温控加热系统包括位于辊轮外侧用于显示温度高低的温控器(未图示)及用于控制温度的控制器(未图示),通过温控加热系统对第三温控区32的温度依压印产品的需求进行调节。
受热后的辊轮的胶面13的表面大致呈弯曲的弧形结构,本体的中部向外侧凸伸的高度最高,自中部凸伸一定高度后逐渐向相对两侧的凸伸高度趋于降低,即胶面13的中间的直径比两端的直径大0.01mm至0.20mm之间。本案不仅限于三个温控区,当需要对产品压印进行更加精确的压印时,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数量为奇数或者偶数的温控区。
通过设置数量为奇数或者偶数的温控区实现分段温控,利用热胀冷缩原理,通过设定不同的加热温度,不同温控区外侧的胶面向外凸伸的高度不同,即自中部凸伸的高度逐渐向相对两侧的高度趋于降低,实现对辊轮进行精度更高的控制,提高辊轮压印的精度,提高辊轮的使用效率,提升产品品质。
或者,在压印过程中,需要对压印的图案或者涂层出现明暗的效果、渐变的效果等,可以根据需求对温控区设定不同的温度,通过设定不同的加热温度,不同温控区外侧的胶面向外凸伸的高度不同,实现不同的特效的图案或者涂层,从而实现对辊轮进行精度更高的控制,提高辊轮压印的精度,提高辊轮的使用效率,提升产品品质。
本案上述的本体1通过分段温控的方式,不仅可以压印产品的亮度,还可以压印产品的图案、涂层等,压印的图案、涂层或者亮度效果更加清楚,图案的完整性更好,其压印的整体效果更好。
辊轮的本体1内设置有若干个不同的温度的温控区,即通过第一电磁线圈40对第一温控区30外侧的胶面13进行加热,通过第二电磁线圈41对第二温控区31外侧的胶面13进行加热,通过第三电磁线圈42对第三温控区32外侧的胶面13进行加热;不同的温控区对应于其外周缘的胶面受热后的膨胀量各不相同,利用热胀冷缩原理,第二温控区31外缘的胶面13向外侧凸伸的高度比第一温控区30的胶面13向外侧凸伸的高度低,第三温控区32外缘的胶面13向外侧凸伸的高度比第二温控区31的胶面13向外侧凸伸的高度低,辊轮的本体1自中部凸伸一定高度后逐渐向相对两侧的凸伸高度趋于降低。
使用不同的温度控制对应的温控区,驱使与其相对应的胶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借此以补偿按压轮的高压造成的弯曲现象,并取代机械加工的复杂工序。依次,针对不同压印结构、打印材料、量产参数的不同按压轮尺寸补偿需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位于轴心位置处的芯轴及位于芯轴外周缘的胶面,在所述芯轴与所述胶面之间还设有若干个具有不同温度的温控区,各个所述温控区驱使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胶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区包括位于本体中间的第一温控区、位于第一温控区两端的第二温控区及位于第二温控区两端的第三温控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区的温度高于第二温控区的温度,第二温控区的温度高于第三温控区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区通过电磁线圈组进行加热,所述电磁线圈组包括位于第一温控区外侧的第一电磁线圈、位于第一电磁线圈两端的第二电磁线圈及位于第二电磁线圈两端的第三电磁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区设有独立的温控加热系统,通过第一电磁线圈对位于第一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控区位于第一温控区的两端,所述第二温控区包括控制加热情况的加热组件及监测具体温度的温度显示系统,通过第二电磁线圈对位于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进行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控区位于第二温控区的两端,所述第三温控区包括控制加热情况的加热组件及监测具体温度的温度显示系统,通过第三电磁线圈对位于第三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区的温度控制范围在150至180度之间,所述第二温控区的温度控制范围在140至170度之间,所述第三温控区的温度控制范围在130至15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区的温度高于第二温控区及第三温控区的温度,所述第一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的膨胀量大于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的膨胀量,所述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的膨胀量大于第三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的膨胀量。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向外侧凸伸的高度高于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向外侧凸伸的高度,所述第二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向外侧凸伸的高度高于第三温控区外周缘的胶面向外侧凸伸的高度。
CN201920961969.3U 2019-06-24 2019-06-24 辊轮 Active CN210590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1969.3U CN210590982U (zh) 2019-06-24 2019-06-24 辊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1969.3U CN210590982U (zh) 2019-06-24 2019-06-24 辊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90982U true CN210590982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5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1969.3U Active CN210590982U (zh) 2019-06-24 2019-06-24 辊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90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59670B (zh) 辊型压印装置和压印片的制造方法
CN103770487B (zh) 用于产生并且转移衍射微结构到承印材料上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8370A (zh) 基于卷对卷uv固化聚合物薄膜表面微结构加工系统及方法
CN100381294C (zh) 一种升华印刷的工艺方法及卫星式升华印刷机
CN103192610B (zh) 压力调整机构及其相关热升华式打印机
CN210590982U (zh) 辊轮
CN107160838A (zh) 一种连线定位热转印电化铝烫印箔的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WO2014139248A1 (zh) 集辊涂与丝网印刷为一体的单底色图码钢板的生产方法
CN202271651U (zh) 烫印上光一体机
CN102019808A (zh) 一种制备无版缝镭射包装膜的模压工艺方法
CN111881528B (zh) 具有抛物线型倒角的cvc轧机支撑辊辊形曲线确定方法
CN111330983B (zh) 一种钢板自动轧制过程中的矫正定位装置
CN110744754B (zh) 一种双模组多功能卷对卷微纳压印系统
CN200998936Y (zh) 冷转移印花用的轧辊转印装置
CN106985489A (zh) 贴膜装置
CN209869453U (zh) 汽车刹车消音片的连续生产设备
CN102814977B (zh) 一种pvc地板的在线压纹方法及其专用生产装置
CN103395282A (zh) 一种镭射图案印刷装置
EP2543505B1 (en)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sheets of paper-like material
CN206733762U (zh) 贴膜装置
CN112297668B (zh) 基材表面立体图案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设备
CN207301617U (zh) 一种制造超大面积纳米压印无缝图案的装置
CN203358024U (zh) 一种镭射膜带图案转移设备
JPH071825A (ja) 成形性転写箔
CN219968832U (zh)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离型膜的热定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