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84254U - 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84254U
CN210584254U CN201921161626.5U CN201921161626U CN210584254U CN 210584254 U CN210584254 U CN 210584254U CN 201921161626 U CN201921161626 U CN 201921161626U CN 210584254 U CN210584254 U CN 2105842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supply
tank
tunnel kiln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16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亚东
韩亚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Province Xinmi City Bao Liang Refr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Province Xinmi City Bao Liang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Province Xinmi City Bao Liang Refr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Province Xinmi City Bao Liang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16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842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84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842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排风管、送风管、设置在排风管上的排风机、设置在送风管上的送风机;所述排风管和送风管分别设置在隧道窑两侧;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通过管路连接至除尘罐;所述除尘罐通过管路连接有气体过滤罐;所述气体过滤罐通过管路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管上还设置有预热器;所述除尘罐底部连接有排泥管;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隧道窑中的产生的废气含有粉尘、有害气体,直接排放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且供气系统不能循环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Description

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建材、陶瓷等行业最常用的加热设备为隧道窑。隧道窑在白天的生产过程中,会排放较多气体,这些气体含有的有害物质需要抽走进行处理,而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夜间又需要向隧道窑中进行供气,目前隧道窑中的产生的废气含有粉尘、有害气体,直接排放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且供气系统不能循环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解决目前隧道窑中的产生的废气含有粉尘、有害气体,直接排放会产生环境污染的问题且供气系统不能循环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排风管、送风管、设置在排风管上的排风机、设置在送风管上的送风机;所述排风管和送风管分别设置在隧道窑两侧;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通过管路连接至除尘罐;所述除尘罐通过管路连接有气体过滤罐;所述气体过滤罐通过管路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管上还设置有预热器;所述除尘罐底部连接有排泥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管上连接有排风支管;所述送风管上连接有送风支管;所述送风支管和排风支管端部均设置有风罩;
进一步的,所述风罩上端边缘铰接有封板;所述封板边缘还铰接有卡筋;所述卡筋边缘两侧对称设置有卡钩;
进一步的,所述风罩下端边缘向下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隧道窑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罐内设置有喷淋盘;所述喷淋盘下表面连接有过滤网筒;所述过滤网筒与除尘罐的进气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盘中心处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喷淋盘下表面设置有环形管;所述进水管通过若干支管与环形管连接;所述环形管下部设置有喷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倾斜向除尘罐内壁;所述环形管的内径较滤网筒的外径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1、白天通过排风管和设置在排放管上的排风机,将隧道窑中的产生的废气抽走,依次通过冷却器、除尘罐和气体过滤罐,将不利于生产的废气和粉尘排出,再进入储气罐中储存起来,到了夜间,再将储气罐中的气体输送至隧道窑中,位置隧道窑内部的气压和气体环境,利于后续生产的顺利进行;
2、冷却器能够对生产产生的高热气体先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有利于后续的除尘和过滤和储存;
3、预热器能够将送入隧道窑中的气体事先预热至一定温度,提高后续在隧道窑中的升温效率;
4、除尘管将粉尘过滤后,积淀下来的粉尘通过排泥管排出,可以再加工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风罩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除尘罐结构示意图。
图4为喷淋盘俯视剖视图。
图5为喷淋盘仰视图。
图6为风罩侧视图。
附图中:1.排风管;2.送风管;3.排风机;4.送风机;5.隧道窑;6.冷却器;7.除尘罐;8.气体过滤罐;9.控制阀;10.储气罐;11.预热器;12.排泥管;13.排风支管;14.送风支管;15.风罩;16.封板;17.卡筋;18.卡钩;19.安装板;20.第一卡槽;21.喷淋盘;22.过滤网筒;23.进水管;24.支管;25.环形管;26.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排风管1、送风管2、设置在排风管1上的排风机3、设置在送风管2上的送风机4;所述排风管1和送风管2分别设置在隧道窑5两侧;所述排风管1上设置有冷却器6;所述冷却器6通过管路连接至除尘罐7;所述除尘罐7通过管路连接有气体过滤罐8;所述气体过滤罐8通过管路连接有储气罐10;所述储气罐10与送风管2连接;所述送风管2上还设置有预热器11;所述除尘罐7底部连接有排泥管12;本实施例中,气体过滤罐中喷淋有吸收液,能够将有害气体吸收后排放,选择目前常规使用的吸收液即可。冷却器6和预热器11均为常规热交换设备,可选择任意一种合理的设备和连接关系。本实施例中,送风机4和排风电连接至外接电源。本实施例中,各管道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白天通过排风管1和设置在排放管上的排风机3,将隧道窑5中的产生的废气抽走,依次通过冷却器6、除尘罐7和气体过滤罐8,将不利于生产的废气和粉尘排出,再进入储气罐10中储存起来,到了夜间,再将储气罐10中的气体输送至隧道窑5中,位置隧道窑5内部的气压和气体环境,利于后续生产的顺利进行;冷却器6能够对生产产生的高热气体先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却,有利于后续的除尘和过滤和储存;预热器11能够将送入隧道窑5中的气体事先预热至一定温度,提高后续在隧道窑5中的升温效率;除尘管将粉尘过滤后,积淀下来的粉尘通过排泥管12排出,可以再加工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所述排风管1上连接有排风支管13;所述送风管2上连接有送风支管14;所述送风支管14和排风支管13端部均设置有风罩15;送风支管14和排风支对称均匀分布在隧道窑5的两侧,风罩15能够扩大送风和排风的范围。
所述风罩15上端边缘铰接有封板16;所述封板16边缘还铰接有卡筋17;所述卡筋17边缘两侧对称设置有卡钩18;风罩15上端铰接有封板16,能够在不使用排风支管13或者送风支管14时,将支管24封堵,避免粉尘进入管道内,铰接连接能够灵活翻转打开封板16,封板16端部边缘铰接连接的卡筋17也能够领过单招,便于转动两侧的卡钩18,分别用于不同状态时封板16的挂接固定。本实施例中,铰接可采用任意合理的连接结构和连接关系,本实施例中使用常规铰链。
所述风罩15下端边缘向下延伸有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0;所述隧道窑5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当封板16封住风罩15时,卡筋17翻转至一侧的卡钩18卡在安装板19上的第一卡槽20上,能够稳定的固定住封板16,当封板16翻转打开,则将一侧的卡钩18翻转向上,至卡接在第二卡槽上,使得封板16能够固定在隧道窑5的墙上。便于灵活操作和使用。
所述除尘罐7内设置有喷淋盘21;所述喷淋盘21下表面连接有过滤网筒22;所述过滤网筒22与除尘罐7的进气口相对设置;喷淋盘21向下喷淋清洁水,吸附空气中的粉尘,进气口和过滤网筒22相对设置,气流以切向方向进入过滤网筒22内,被过滤网筒22的滤网捕捉;过滤网筒22选择常规不锈钢网卷制,且底部用不锈钢网封堵。
所述喷淋盘21中心处连接有进水管23;所述喷淋盘21下表面设置有环形管25;所述进水管23通过若干支管24与环形管25连接;所述环形管25下部设置有喷头26;进水管23从除尘罐7的顶部伸入,与喷淋盘21连接后,通过若干支管24将清洁水导入到环形管25,再由环形管25下部的喷头26喷射出去。节约空间,提高效率。
所述喷头26的喷射方向倾斜向除尘罐7内壁;所述环形管25的内径较滤网筒的外径大;喷头26的喷射方向倾斜向除尘罐7内壁,能够在吸附空气中的粉尘时,同时对容易粘附粉尘的内壁进行清洁,环形管25的内径较滤网筒的外径大,避免滤网筒影响喷洗,且便于滤网筒上端边缘固定安装在喷淋盘21下表面上。喷头26选择常规可调节喷射方向的喷头26,也可采用其他任意一种合理结构和连接方式的喷头26。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有排风管、送风管、设置在排风管上的排风机、设置在送风管上的送风机;所述排风管和送风管分别设置在隧道窑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通过管路连接至除尘罐;所述除尘罐通过管路连接有气体过滤罐;所述气体过滤罐通过管路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送风管连接;所述送风管上还设置有预热器;所述除尘罐底部连接有排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上连接有排风支管;所述送风管上连接有送风支管;所述送风支管和排风支管端部均设置有风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上端边缘铰接有封板;所述封板边缘还铰接有卡筋;所述卡筋边缘两侧对称设置有卡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下端边缘向下延伸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隧道窑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罐内设置有喷淋盘;所述喷淋盘下表面连接有过滤网筒;所述过滤网筒与除尘罐的进气口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盘中心处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喷淋盘下表面设置有环形管;所述进水管通过若干支管与环形管连接;所述环形管下部设置有喷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喷射方向倾斜向除尘罐内壁;所述环形管的内径较滤网筒的外径大。
CN201921161626.5U 2019-07-23 2019-07-23 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Active CN210584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1626.5U CN210584254U (zh) 2019-07-23 2019-07-23 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1626.5U CN210584254U (zh) 2019-07-23 2019-07-23 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84254U true CN210584254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719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1626.5U Active CN210584254U (zh) 2019-07-23 2019-07-23 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84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8619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用清洗装置
CN107297113B (zh) 一种废气余热回收及污染物综合处理系统
CN107998804A (zh) 一种带有热量回收的工业废气处理装置
CN210584254U (zh) 隧道窑供气循环利用装置
CN207654875U (zh) 除尘装置和除尘设备
CN212680610U (zh) 一种水泥厂用脱硝设备
CN108444279A (zh) 谷物烘干机尾气处理装置
CN104014231A (zh) 一种集成脱硫脱硝脱汞烟气净化系统及净化工艺
CN204656246U (zh) 一体化紊流型湿式除尘设备
CN216295623U (zh) 一种废气处理分离净化装置
CN210304125U (zh) 一种节能型湿式静电除尘装置
CN202438237U (zh) 自动控制风机风量的回转窑烟气处理装置
CN211302495U (zh) 一种化工用环保的废气脱硫塔
CN201760227U (zh) 一种带余热回收的烟气湿法除尘脱硫器
CN209576113U (zh) 一种设置除尘去湿装置的环式培烧炉用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3886404U (zh) 一种集成脱硫脱硝脱汞烟气净化系统
CN207119222U (zh) 一种节能型废气处理装置
CN208436563U (zh) 一种烟气脱硫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07866080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废气回收机
CN208465429U (zh) 高温烟气除尘系统
CN110755988A (zh) 一种工业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备
CN204987810U (zh) 一种热泵干燥系统用除尘净化装置
CN217615325U (zh) 一种高煤炉电除尘冲洗装置
CN108731010A (zh) 一种火力发电用排放用烟囱
CN215027309U (zh) 一种卧式脱硫除尘装置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