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8801U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8801U
CN210578801U CN201921311112.3U CN201921311112U CN210578801U CN 210578801 U CN210578801 U CN 210578801U CN 201921311112 U CN201921311112 U CN 201921311112U CN 210578801 U CN210578801 U CN 210578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electronic device
image sensor
display screen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111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111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8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8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88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组件和摄像组件。摄像组件设置在显示屏组件下方。摄像组件包括镜头和设置在镜头的背离显示屏组件的一侧的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形成有感光区,感光区的横向尺寸小于镜头的横向尺寸以使感光区能够准确地感测依次经过显示屏组件及镜头的环境光线。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感光区的尺寸小于图像传感器的尺寸,由于正常光线会规则照射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上,大部分杂光会照射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外部,如此使得感光区不会感测过多的杂光,进而提升电子装置的成像品质。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头包括镜头和图像传感器,不同的入射角度的入射光经过镜头汇聚后成像在图像传感器上。屏下摄像头指的是将摄像头设置在屏幕下方,入射光从屏幕外穿过以经过摄像头。然而,由于屏幕内存在不同界面,不同界面的材料也可能不相同,如此入射光在屏幕内会出现多次反射,并且屏幕与摄像头之间存在间隙,如此会导致入射光再次出现反射,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进入摄像头的入射光带有一定量的杂光,如此可能造图像传感器的成像形成类似星芒的现象,降低了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
显示屏组件;和
设置在显示屏组件下方的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包括:
镜头;
设置在所述镜头的背离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侧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形成有感光区,所述感光区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镜头的横向尺寸以使所述感光区能够准确地感测依次经过显示屏组件及所述镜头的环境光线。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感光区的尺寸小于图像传感器的尺寸,由于正常光线会规则照射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上,大部分杂光会照射在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外部,如此使得感光区不会感测过多的杂光,进而提升电子装置的成像品质。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电子装置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又一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电子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5的电子装置的光路原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10、显示屏组件11、摄像组件12、镜头121、镜筒1211、镜片1212、图像传感器13、感光区131、非感光区132、第一滤光元件14、第二滤光元件15、基层151、过滤层152、壳体16、容置槽161、印制电路板17、第一支架18、通孔181、第二支架19、放置槽191、第三支架20、安装孔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 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包括显示屏组件11 和摄像组件12。摄像组件12设置在显示屏组件11下方。摄像组件12包括镜头121和设置在镜头121的背离显示屏组件11的一侧的图像传感器13,图像传感器13形成有感光区131,感光区131的横向尺寸小于镜头121的横向尺寸以使感光区131能够准确地感测依次经过显示屏组件11及镜头 121的环境光线。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感光区131的尺寸小于图像传感器13 的尺寸,由于正常光线会规则照射在图像传感器13的感光区131上,大部分杂光会照射在图像传感器13的感光区131外部,如此使得感光区131不会感测过多的杂光,进而提升电子装置10的成像品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感光区131的横向尺寸小于镜头121的横向尺寸指的是,在图1的示例中,镜头121的横向尺寸大于感光区131的宽度。也即是说,感光区131在镜头121上的正投影被镜头121覆盖。
外部环境光线会通过镜头121汇聚之后照射在图像传感器13上,以使得图像传感器13能够感测到光线从而出现成像。
进一步地,图像传感器13还包括围绕感光区131的非感光区132,非感光区132的面积小于感光区131的面积。
非感光区132的设置能够用于走线,非感光区132的面积小于感光区 131的面积如此能够便于感光区131的设置和规划。
请参阅图2至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装置10还包括第一滤光元件14,第一滤光元件14位于图像传感器13与显示屏组件11之间。
第一滤光元件14的设置能够用于使得特定波长的光线能够穿过,而其他非特定波长的光被吸收或者反射,如此起到一个滤光的作用,防止所有光线均照射在图像传感器13上,提升图像传感器13的成像品质。
进一步地,第一滤光元件14可以为红外滤光片。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滤光元件14不仅仅可以为红外滤光片,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第一滤光元件14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对第一滤光元件14的具体类型做限定。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滤光元件14可以采用玻璃制成。当然,第一滤光元件14不仅仅可以为玻璃制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第一滤光元件14 的具体材质。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滤光元件14还可以采用塑料制成。在此不对第一滤光元件14的具体材质做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滤光元件14位于镜头121与图像传感器13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滤光元件14的横向尺寸大于图像传感器13 的横向尺寸。
如此设置,使得光线均会穿过第一滤光元件14之后再照射至图像传感器13,如此不会出现光线直接照射在图像传感器13上的情况,也即是说,光线是通过第一滤光元件14过滤之后再照射在图像传感器13上,如此,部分杂光可以在被第一滤光元件14过滤,进而提升图像传感器13的成像品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镜头121包括有镜筒1211和多个镜片1212,多个镜片1212堆叠地设置在镜筒1211内。
由于光学原因,单个镜片1212的成像不可避免的存在色差、球差、彗差、像散等等一些列像差问题,尤其在边缘部分,成像很差。多个镜片1212 的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像差。其次,如果镜头121变焦需要多个镜片 1212改变间距来实现。而且变焦后,像差会发生变化,因而变焦镜头121 普遍需要更多镜片1212才能完成变焦和不同焦距的像差校正。再次,很多镜头121的对焦也是通过镜片1212位置改变实现的。因此,多个镜片1212 的设置有利于提升电子装置10的成像品质。
镜筒1211的设置能够保护镜头121内的多个镜片1212,如此防止多个镜片1212与外界灰层等物质直接接触,进而防止出现外界灰层等物质附着在镜片1212上导致镜片1212出现损坏或者是出现污渍,进而影响到镜片 1212的使用。
进一步地,镜筒1211可以采用塑料制成。塑料的可塑性强并且价格经济。如此有利于镜筒1211的量产化。当然,镜筒1211不仅仅可以采用塑料制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镜筒1211的具体材料。在此不对镜筒1211 的具体材料做限定。
在一个例子中,镜片1212采用玻璃制成。当然,镜片1212不仅仅可以采用玻璃制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镜片1212的具体材料。例如,在其他例子中,镜片1212还可以采用树脂制成。在此不对镜片1212的具体材料做限定。
具体地,多个镜片1212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镜片1212中的有表面为弧形面,有的表面为平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感光区1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感光区131间隔并列排布。
进一步地,感光区131可以为矩形、圆形、环形或三角形等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感光区131的具体形状不仅仅可以为上述几种。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感光区131的具体形状。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感光区131 还可以为正多边形形状。在此不对感光区131的具体形状做限定。
具体地,多个感光区131间隔并列排布指的是相邻两个感光区131上下排列并且相邻两个感光区131的间隔距离相同。当然,多个感光区131不仅仅可以并列排布。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多个感光区131的具体排列方式。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感光区131还可以采用并排排布的方式来排布。又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多个感光区131还可以按照“田”字型排布。在此不对感光区131的具体排布方式做限定。
其中,感光区131的数量为多个指的是感光区131的数量可以为2个、 3个、4个或者5个等。在此不对感光区131的具体数量做限定。
请参阅图5至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摄像组件12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组件11和镜头121之间的第二滤光元件15,第二滤光元件15用于过滤以第一预定入射角度进入镜头121的光线以使第二预定入射角度的光线穿过镜头121到达感光区131。
如此设置,使得第一预定入射角度的光线会在第二过滤元件上进行反射,使得第二预定入射角度的光线会穿过第二过滤元件进而穿过镜头121照射在感光区131上(如图7)。也即是说,第一预定入射角的光线(杂散光) 不能穿过第二过滤元件,也不能照射到感光区131上,进而无法生成成像信号,以此来去除杂散光对正常光线的成像的影响,从而提升电子装置10的成像品质。
请参阅图6至图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滤光元件15包括基层151 和设置在基层151上的过滤层152,过滤层152用于过滤以第一预定入射角度进入镜头121的光线。
过滤层152的设置能够过滤第一预定入射角的光线而让第二预定入射角的光线穿过,其中,基层151可以采用玻璃制成。玻璃的透光性强,如此有利于穿过过滤层152的光线能够充分穿过基层151。可以理解的是,基层 151不仅仅可以采用玻璃制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基层151的具体材质。在此不对基层151的具体材质做限定。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滤光元件15覆盖镜头121。或者说,镜头121在第二滤光元件15表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二滤光元件15的表面内。
如此设置,使得显示屏组件11外界的光线能够充分穿过第二滤光元件 15之后再进入镜头121,不会出现光线直接进入镜头121的情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感光区131的中心与镜头121的光轴对齐设置。或者说,镜头121的光轴穿过感光区131的中心。
进一步地,感光区131的中心指的是感光区131的几何中心。例如,感光区131为正方形时,感光区131的中心指的是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又例如,感光区131为圆形时,感光区131的中心指的是圆形的圆形。再例如,感光区131为正多变形时,感光区131的中线指的是正多边形的外切圆或内切圆的圆形。
如此有利于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在感光区131上,提升感光区131的成像品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5,电子装置10还包括壳体16,壳体16 上形成有容置槽161,显示屏组件11覆盖容置槽161,容置槽161的底部设置有印制电路板17,印制电路板17上固定有图像传感器13,图像传感器 13与印制电路板17电连接,容置槽161内还设置有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第一支架18与第二支架19上下连接,第一支架18与印制电路板17连接,第一支架18上形成有通孔181,第一滤光元件14安装在通孔181,第二支架19设置有上下贯通的放置槽191,镜头121设置在放置槽191且与放置槽191的内壁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可以采用螺丝进行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不仅仅可以采用螺丝进行固定连接。可以根据不同情况来设置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的具体连接方式。例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可以采用粘胶粘接。在此不对第一支架18和第二支架19的具体连接方式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电子装置10设置有第二滤光元件15时,电子装置10可以设置有第三支架20,第三支架20与第二支架19上下设置,第三支架20 内形成有安装孔201,第二滤光元件15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01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组件;和
设置在显示屏组件下方的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包括:
镜头;
设置在所述镜头的背离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侧的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形成有感光区,所述感光区的横向尺寸小于所述镜头的横向尺寸以使所述感光区能够准确地感测依次经过显示屏组件及所述镜头的环境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滤光元件,所述第一滤光元件位于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屏组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光元件的横向尺寸大于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横向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有镜筒和多个镜片,所述多个镜片堆叠地设置在所述镜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区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感光区间隔并列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镜头之间的第二滤光元件,所述第二滤光元件用于过滤以第一预定入射角度进入所述镜头的光线以使第二预定入射角度的光线穿过所述镜头到达所述感光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元件包括基层和设置在所述基层上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用于过滤以第一预定入射角度进入所述镜头的光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光元件覆盖所述镜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区的中心与所述镜头的光轴对齐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还包括围绕所述感光区的非感光区,所述非感光区的面积小于所述感光区的面积。
CN201921311112.3U 2019-08-13 2019-08-13 电子装置 Active CN210578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1112.3U CN210578801U (zh) 2019-08-13 2019-08-13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11112.3U CN210578801U (zh) 2019-08-13 2019-08-13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8801U true CN210578801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11112.3U Active CN210578801U (zh) 2019-08-13 2019-08-13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88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16610A1 (en)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liquid lens,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liquid lens
JP6513779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2106058A (zh) 一种用于指纹检测的紧凑型光学传感器
US10151859B2 (en)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ame
KR101500034B1 (ko) 카메라 모듈
US8837060B2 (en) Image capture lens module and wafer level packaged image capture devices
KR101262597B1 (ko) 카메라 모듈
JP2008508545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それに基づくアレ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6101064A1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レンズアレイ
KR20120087154A (ko) 광학 요소들을 위한 초점 보상 및 그의 응용들
JP2004070268A (ja) 正立等倍レンズアレイ
NL1036360C2 (nl) Optische eenheid.
US20200233176A1 (en) Camera lens,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20508481A (ja) 広角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無人機
KR101504030B1 (ko) 렌즈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US20200049863A1 (en) Liquid lens,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JP2004341201A (ja) 撮像装置
CN100501458C (zh) 光量分布控制元件及使用该元件的光学装置
US11994736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578801U (zh) 电子装置
CN111897181A (zh) 智能设备、微透镜阵列投影装置及其阵列基板
CN11176673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00012011A (ko)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보기술 기기
JPH03175403A (ja) 固体撮像装置
JP2005223716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イメージセンサモジュール用レンズ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