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74283U -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74283U
CN210574283U CN202020311251.2U CN202020311251U CN210574283U CN 210574283 U CN210574283 U CN 210574283U CN 202020311251 U CN202020311251 U CN 202020311251U CN 210574283 U CN210574283 U CN 210574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
remote control
shell
control receiving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1125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涛
李志文
许杰
陈实
漆亮东
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anwei Technologi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1125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74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74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74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包括正浮力的浮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天线,所述天线的接线端位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内部;所述浮标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配重结构,所述浮标外壳外侧固定设置有用于盘绕线缆的绕线轴,所述线缆用于使得天线能够在浮标上浮至水面后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与水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之间形成信号连接;所述浮标外壳的外侧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用于与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上可驱动旋转的螺杆之间螺纹连接并共同形成可固定连接与释放分离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具有结构简洁易制造,连接与释放操作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作业的遥控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背景技术
水下作业在水利、军事、水上交通等领域使用广泛。
公告号为CN10721886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关于“一种水下聚能装置及布设方法”的技术方案,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下聚能装置,包括外壳,在外壳底部嵌入垫板,在垫板正上方的外壳内安装药型罩,在药型罩底部沿边设置连接圈且该连接圈与外壳内表面贴紧。该水下聚能装置的布设方法,该布设方法采用潜水员敷设或采用沉排法投放;
敷设法是先对船进行准确定位,充分利用水底孤石、礁石通常固有的多面临水的特点和受长期侵蚀形成的表面凹凸不平形状,潜水员潜入水下将聚能药包紧贴于水下孤石顶部凹岩,然后上压沙袋等重物固定;
采用沉排法是将聚能装置进行投放,利用重沙袋进行定位,安放聚能装置前清理水下岩面表层淤泥和浮渣;
在作业区水面上,采用浮箱组成方型框架平台,用尼龙绳拉成坐标网,定出每个聚能装置的坐标,用浮吊将聚能装置沉入水底。”
上述技术方案仍存有不足之处:布设在水下预定位置的聚能装置是通过线缆来连接,使得水下施工布放的工作量大,作业速度较慢,致使水下作业的效率难以提升。
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能够由潜水员携带的远程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和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来遥控载体,但是无线电容易被水吸收,故考虑利用装有天线的浮标和线缆来将水面上空的无线电信号通信线缆传送给水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
但在设计之前需要考虑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洁,易于实现连接与释放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洁,易于实现连接与释放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包括正浮力的浮标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天线,所述天线的接线端位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内部;
所述浮标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配重结构,所述浮标外壳外侧固定设置有用于盘绕线缆的绕线轴,所述线缆用于使得天线能够在浮标上浮至水面后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与水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之间形成信号连接;
所述浮标外壳的外侧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用于与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上可驱动旋转的螺杆之间螺纹连接并共同形成可固定连接与释放分离的结构。
上述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具有的优点是:
1、上述浮标采用螺母来实现与接收器之间的连接与释放分离,不仅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易制造的优点;还使得浮标的释放操控更为简单,易于实现浮标的可靠连接与释放。
、在浮标外壳底部设置配重结构,使得浮标的重心低于浮心,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浮标在上浮或水面漂浮出现大幅度晃动,保证浮标上安装元件的可靠性,并能够确保天线能够朝上,及时的接收无线电遥控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装置中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装置中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无线电遥控装置的中防误转控制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剖视图。
图6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剖视图。
图9为载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中接收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中接收器与载体连接的示意图。
图12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中接收器与载体连接的示意图。
图13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中接收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0载体:101燕尾槽,102定位孔;
20遥控发射装置:
遥控盒:201盒体(202指槽),203盒盖,204电源按钮,213通信布放线缆,
205启动按钮,206停止按钮,207呼叫钮,208按钮开关,209传动轴,
210螺帽,211按钮帽,212止转销,214发射换能器,215天线,
216指示窗,217密封圈,218复位弹簧;
30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
31接收器:311公榫,312定位销,313压缩弹簧,314限位螺钉,
315滑键;
32浮标:
321上壳体:322天线,323按键开关;
324下壳体:325线缆罩;
326电池;
释放机构:331驱动电机,332电池,333螺杆,334螺母,
335绕线轴,336线缆,337旋转支承座,
338限位销,339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遥控装置的附图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发射装置20和遥控接收装置;
所述遥控发射装置用于发出遥控信号,所述遥控接收装置用于接收遥控信号;所述遥控发射装置和遥控接收装置之间通过介质传送通信模块实现通信连接;
所述遥控接收装置上安装有近场通信模块,该近场通信模块用于与执行用的载体上安装的近场通信模块之间通信连接。
实施时,载体上还装载有执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执行模块(如引燃并最终通过化学能来作业)或执行机构(如:机械操作手,通过机械力来作业;又例如,海底潜标或水下机器人(ROV);还例如,水下潜航器)),该执行控制模块与载体上安装的近场通信模块之间通信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上述遥控装置中的遥控接收装置在装配使用前,与载体之间的距离要处在近场通信模块能够通信的距离内。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遥控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一、能够更好的确保水下作业的顺利完成
遥控接收装置与载体之间采用近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使得载体能够传送控制信号给遥控接收装置上对应的执行机构(例如,该执行机构为释放浮标(浮于水面后起到提示作用,或者,收发空中的无线电信号)的释放机构;又或,该执行机构为自检提示机构(用于确保遥控接收装置与载体各自的状态以及相互之间通信是否正常))——可见,上述遥控装置能够轻易的实现丰富的功能(如,由载体来触发遥控接收装置自检等,遥控接收装置发出自检指示信号),从而确保各装置状态与执行功能的可靠性,确保顺利可靠的完成水下作业。
由上,即采用本技术方案的遥控装置,能够由载体来优先发出一个控制信号来控制遥控接收装置上相应的执行机构动作并作为后续遥控的基础;与此同时,实现对载体的近场通信模块与遥控接收装置的近场通信模块是否正常的判断,确保后续遥控信号能够由遥控发射装置可靠的送达载体。
二、使用起来更为便捷安全,能够实现更为及时高效的作业
现有技术中载体采用有线线缆,有线线缆容易限制载体的布置方式和布装距离;且载体布装与载体的操控往往不是同一人(或物),难以实施及时高效的水下作业。
本技术方案可直接由操作人员(潜水员)携带遥控装置和载体实现快速的水下布装,布装点和布装距离更为自主灵活。在载体布装到位后,操作人员远离载体并到达一定安全距离,随即可通过遥控发射装置来及时操控载体,故使用起来更为便捷高效安全。
三、载体与遥控接收装置之间采用近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无线连接),这样就便于将遥控接收装置从载体上安全迅速的拆离(现有采用有线线缆的方式则难以拆掉有线线缆),进而避免载体被意外启动,有效确保作业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NFC模块或光通信模块中任意一种。
模块频率范围为300kHz~300GHz之间,其中,几MHz频段的信号在水下具有更好地抗环境噪声影响的能力、较高的信息传输速率,能够确保近场通信的可靠性。
蓝牙模块为水下用蓝牙模块(水下用蓝牙模块的英文为Seatooth,水下用蓝牙模块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水下用蓝牙模块在水中传播速度为100kbps,最大通信距离可达10m。
光通信模块为水下光通信模块,水下光通信模块是利用蓝绿波长的光信号来进行水下通信,水下光通信模块之间要实现双向通信,则每个水下光通信模块均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31。水下光通信模块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近场通信模块均能够实现水下通信,能够保证遥控功能的顺利实现。
其中,所述介质传送通信模块为无线电通信模块;所述遥控接收装置包括一个接收器31和一个装有天线的浮标,所述接收器31与所述浮标的天线之间通过通信用的线缆形成有线通信连接;所述浮标通过可控的释放机构与所述接收器31相连接。
无线电通信模块通过空气介质来传送信号;无线电通信技术成熟可靠,更利于设计、制造与使用。
上述遥控装置的遥控方法,该遥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由载体中的执行控制模块发出释放信号并通过近场通信模块传送给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控制释放机构释放所述浮标;
随后,所述浮标上浮至水面后,通过天线接收所述遥控发射装置发出的遥控信号,遥控信号通过线缆传送给所述遥控接收装置;
最后,所述遥控接收装置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将遥控信号传送至载体中的执行控制模块。
上述遥控装置的遥控方法具有的优点是“能够更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体为:
首先,须先在水下预定位置安装好载体和遥控接收装置后才能够释放浮标;待浮标浮至水面后,才能够收取通过空气介质传送的无线电遥控信号(其中,释放信号可由操作人员[潜水员]触动载体上的控制开关控制发出;或者,释放信号由载体上的定时器或水深传感器来触发)。
其次,只有在浮标上浮至水面,并且,操作人员携带遥控发射装置至水面后,才能够通过遥控发射装置(利用空气介质)传送无线电遥控信号给浮标上的天线,随后,浮标收到信号才能够将遥控信号通过线缆传送给遥控接收装置。
综上可知,操作人员无法在水中误操作启动执行控制模块,载体在没有收到遥控信号前,也不会被水下的干扰信号操控;进而能够更好的确保操作人员远离载体至安全距离后才可遥控操控,从而确保水下作业的安全性。
本技术方案,由操作人员自己来决定操控时机,与由他人来决定操控时机的方案相比较而言,对操作人员更加安全。
【遥控发射装置】
遥控发射装置,包括带有控制钮的遥控盒,所述遥控盒内安装有主控电路板和电池,所述遥控盒外部固定安装有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的信号接发器;所述电池为所述主控电路板供电;
所述信号接发器与所述遥控盒之间为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遥控盒包括盒体201和盒盖203,所述盒体201和盒盖203均由密度小于3克每立方厘米且抗拉强度大于40兆帕的材质制得;
所述盒体201具有装配用开口,所述装配用开口用于供主控电路板和电池进入盒体201内部实现装配固定;所述盒盖203能够盖合连接在所述装配用开口处,且所述盒盖203与所述装配用开口的盖合对接面之间设置有填料密封;所述盒盖203与盒体201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相连。
实施时,所述连接件为螺钉或铆钉(为铆钉时,需盒体201与盒盖203之间具有法兰边)。
上述遥控发射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1、整体质量更为轻巧,便于潜水员在水下长时间佩戴
整个遥控盒的外壳部分均采用了密度小于3克每立方厘米材质制得,使得遥控盒整体重量能够更为轻巧(接近0浮力),帮助降低潜水员的载重,减轻潜水员水下作业的负担,便于潜水员长时间佩戴。
遥控发射装置由潜水员佩戴,便于潜水员在载体布装到位并处在安全区域后,及时从佩戴口袋中取出遥控发射装置来发出遥控信号,提升水下作业的高效性。
、满足50米水深的强度要求和密封要求,适用范围广
整个遥控盒的外壳部分均采用了抗拉强度大于40兆帕的制得,且各个缝隙处均采用了密封处理,使得整个遥控盒能够具备50米水深的强度要求和密封要求,进而能够满足目前绝大部分水下作业工程的深度要求,实用性优良,适用范围广(当然以上50米水深并不限制本技术方案能够适用于更深的水下作业要求)。
其中,所述盒盖203为铝合金材质制得的平板型结构。
盒盖203部分采用铝合金材质(密度为1至3克每立方厘米,抗拉强度大于200兆帕)制得平板型结构,可通过冲压或冲裁工艺来制得,更易制造且成本更低。
其中,所述盒体201由ABS材质制得。
盒体201部分采用ABS材质(密度为1至1.3克每立方厘米,抗拉强度大于40兆帕),易于通过注塑工艺来加工成型,在保证结构可靠性的同时,也能够更好控制成本,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中,所述遥控盒整体为可供单手握持的盒型结构。
这样一来,使得遥控盒更便于被潜水员单手握持,从而方便潜水员腾出另一手来操作,提升操控的便携性。
其中,所述遥控盒整体为条形。
条形的遥控盒结构能够增加与手掌的接触面积,帮助提升握持的稳靠性。
其中,所述遥控盒的长度为130至170毫米,宽度为40-70毫米,厚度为60-85毫米。
上述遥控盒的尺寸合理,紧凑小巧;不仅便于佩戴取拿,也便于单手拿稳。
其中,所述盒体201在垂直条形方向的断面形状呈梯形,所述装配用开口处在该梯形的下底边所在的位置。
梯形的下底边是指梯形中相互平行的两边中较长的一边。
上述盒体201结构不仅便于注塑与脱模,还便于供各种零配件快速装入并固定在盒体201内;此外,还能够被手掌包裹得更紧密,确保握持的稳靠性。
其中,所述梯形的两腰所在的盒体201的两个外侧面上各自设置有至少一个可供手指的指面落入的指槽202。
上述指槽202的设置,使得手指的指面能够落入并实现卡扣效果,进一步获得防滑脱的效果;有效确保遥控操作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信号接发器为天线。
实施时,天线采用SMA公头接口,通过螺纹固定在盒体201上的SMA插座内。
实施时,所述天线为固定长度或可伸缩的天线。
这样即可利用技术成熟可靠的无线电通过水面上的空气来发送无线电遥控信号。
实施时,遥控盒内安装的主控电路板与无线数传模块,以及遥控盒外的天线共同构成数传电台(数传电台为现有技术产品,在此不作赘述)。主控电路板主要是实现电源控制、遥控指令生成,无线数传模块和天线则是将主控电路板生成的遥控指令输出并转为电磁波。
【遥控发射装置的操控结构】
遥控发射装置的操控结构,包括设置在遥控盒外表面的控制钮,所述控制钮的引脚焊接在遥控盒内部的主控电路板上,所述控制钮的操控部通过防水密封结构密封穿出所述遥控盒;
所述控制钮包括在遥控盒上间隔设置的电源按钮204、启动按钮205和停止按钮206,所述电源按钮204用于开断主控电路板的供电回路,所述启动按钮205用于触发所述主控电路板的发出执行启动指令,所述停止按钮206用于触发所述主控电路板的发出停止执行指令;
还包括在遥控盒上设置的呼号结构,所述呼号结构包括呼叫钮207和呼叫对象提示结构,所述呼叫钮207用于选择需呼叫的对象,所述呼叫对象提示结构用于提示出呼叫的对象。
实施时,呼叫对象提示结构可发出声音信号或光信号。
上述遥控发射装置的操控结构具有的优点是:
1、采用电源按钮204、启动按钮205和停止按钮206的设置,须按照先后顺序才能够启动操控(先开启电源;后才能够启动),从而能够更好的避免误操作。
、电源按钮204、启动按钮205和停止按钮206之间间隔设置,方便潜水员在带手套的条件下准确操作。
、设置呼叫提示结构后,能够实现单点遥控或者多点遥控,使得遥控方式更为灵活实用,提升遥控发射装置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提高水下作业的遥控效率,并帮助降低水下作业成本(例如,布装到位的载体有5个,则将呼叫钮207调控成“ALL”,呼叫钮207调控通过呼叫数提示结构来提示;这样,即可采用一套遥控发射装置来同时遥控5个载体的操控作业)。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采用单个遥控发射装置来控制多个遥控接收装置的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实施时,呼号结构使用前,需先对各个遥控接收装置进行预置序列(预先编码),并将该预先编码信息存入遥控发射装置中,这样即可通过呼号结构发出预置序列控制指令,实现单点遥控或者多点遥控。
其中,所述电源按钮204设置在竖条形的遥控盒的上端面;
所述启动按钮205、停止按钮206和所述呼号结构均设置在所述遥控盒的盒盖203上。
这样一来,能够更有效的提高各个控制钮之间的间距,利于带手套的手准确操作。与此同时,电源按钮204与其他控制钮在遥控盒上不同的表面的设计结构,更利于操作人员迅速准确的熟悉与判断出各个控制钮的布局,利于确保操作的正确性与安全性。
其中,所述启动按钮205和停止按钮206在遥控盒的盒盖203的宽度方向上并排间隔设置;
所述呼号结构设置在所述盒盖203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启动按钮205和停止按钮206之间的位置。
采用上述布局结构后,使得启动按钮205、停止按钮206与呼号结构之间能够在保持合理间距的前提下,相互之间离得更近。这样,可确保呼叫钮207、启动按钮205与停止按钮206之间的操作切换效率,提升操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其中,所述呼叫钮207为旋钮,所述旋钮的旋转开关的驱动轴贯穿所述遥控盒的盒盖203,且所述驱动轴外部套装有密封圈;
所述呼叫对象提示结构为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性连接且用于显示呼叫数;所述遥控盒表面还设置供所述显示屏露出的露出孔,所述露出孔处密封设置有透明的指示窗。
采用上述旋钮、显示屏与指示窗相配合的呼号结构具有结构更简,操控方便,提示显示准确的优点。
实施时,呼叫钮207也可为多按钮结构,但这样的结构更为复杂,密封难度更高,成本也更高。
其中,所述指示窗处在遥控盒的盒盖203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启动按钮205和停止按钮206之间的位置;所述旋钮位于所述指示窗下方的盒盖203上。
这样一来,旋转旋钮不仅不会遮挡指示窗;且指示窗可充分利用启动按钮205和停止按钮206之间空余的盒盖203表面,获得更优的显示效果的同时,也使得启动按钮205、停止按钮206、指示窗和旋钮之间能够靠得更近,优化各控制钮的布局,有效帮助缩小主控电路板的尺寸,提升遥控发射装置的紧凑性。
其中,所述电源按钮204、启动按钮205、停止按钮206均为一种防误转控制钮,该防误转控制钮包括按钮开关208、传动轴209、螺帽210、按钮帽211和止转销212;
所述按钮开关208的引脚焊接在所述主控电路板上,所述遥控盒的外壳上正对所述按钮开关208的位置贯穿设置有一个装配孔,所述传动轴209密封滑动插装在所述装配孔内,使得所述传动轴209具有位于所述遥控盒内部的内端和位于所述遥控盒外部的外端,所述传动轴209的内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所述螺帽210,所述螺帽210背离传动轴209的端面与所述按钮开关208的按压键相抵接;
所述传动轴20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按钮帽211,所述按钮帽211上靠近所述遥控盒的一侧面为内侧端面,该内侧端面具有一个圆心与传动轴209的轴心重合的弧形槽;所述遥控盒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外凸插接在所述弧形槽内的止转销212,所述弧形槽的一个端部位置的槽底凹陷形成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可供所述止转销212的外凸段沿传动轴209的轴向插入,使得能够按压所述按钮帽211来按压按钮开关208的按压键。
上述电源按钮204、启动按钮205、停止按钮206均采用防误转控制钮的结构后,这三个按钮在使用时须将按钮帽211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个固定角度后才能按下,启动主控电路板上的按钮;可靠的防止误操作,确保操控的安全性。
其中,每个防误转控制钮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所述传动轴209上位于所述遥控盒外部的长度段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抵压在所述遥控盒的外表面和所述按钮帽211的内侧端面之间。
上述复位弹簧的设置,能够确保按压按钮帽211后,按钮帽211能够及时复位,有效确保操作人员在完成一次按压动作后,避免按钮开关208自行晃动误撞按压键并形成误操作,有效确保发出的遥控指令准确可靠。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器31和天线322,所述接收器31内部装配有控制板(图中未示出),所述接收器31的控制板通过所述天线来接收遥控发射装置的遥控指令;
还包括浮标、线缆和释放机构,所述接收器31通过可控的所述释放机构与所述浮标形成可分离式连接;所述浮标具有正浮力,所述浮标上能够处在水面上方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天线,所述天线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接收器31的控制板之间形成有线通信连接;所述接收器31的控制板还能够与执行控制模块的载体之间信号连接。
上述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1、能够在水面利用无线电来遥控载体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随载体一同随潜水员下潜并安装至水下预定位置。完成安装后,即可发出释放信号来释放浮标,浮标携带天线一同上浮至水面。潜水员在水面即可利用随身佩戴的无线电遥控发射装置来发出无线电遥控信号,天线接收到无线电遥控信号经线缆传送给接收器31的控制板,控制板即将遥控信号传送给载体。
、操作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潜水员无法在水中误操作启动执行控制模块,载体在没有收到遥控信号前,也不会被水下的干扰信号操控;进而能够更好的确保操作人员远离载体,确保水下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由操作人员自己来决定操控时机,同由他人来决定操控时机相比较而言,对操作人员更加安全。
、遥控可靠性高
邻近水面的空间环境对无线电的干扰信号少,能够可靠的传送电磁波信号,从而更好确保遥控的可靠性。
其中,在所述浮标内固定安装有光模块和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光模块供电;所述光模块通过信号传输缆线连接在所述天线与所述接收器31的控制板之间;所述线缆为光纤。
采用上述光模块(图中未示出)与光纤配合后,即可将电磁波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纤来高速可靠的传输遥控信号。并且,光纤只能够传送光纤内部的光信号,光纤外的任何信号难以干扰到光纤内的信号传输,故能够进一步提升遥控信号的传输安全性与可靠性。
与此同时,光纤相较于电缆和双绞线而言更细、更轻且盘绕后占用空间更小,更容易确保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紧凑小巧,更易携带安装。
实施时,接收器31的控制板与载体(的执行控制模块)之间可采用有线通信连接。
优选,所述接收器31内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的近场通信模块,所述接收器31的控制板通过所述近场通信模块与载体内安装的近场通信模块之间形成通信连接。
载体与遥控接收装置之间采用近场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的通信结构,不仅具有遥控通信可靠的优点,使得还能够由载体来发出释放信号,并通过近场通信模块传送给接收器31来执行浮标的释放操作,确保浮标能够被精确及时的释放。
此外,还便于将遥控接收装置从载体上迅速安全的拆离(同有线通信连接相比较),更好的确保安全性。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释放部分、槽榫配合结构和定位结构;
其中,所述释放部分用于与浮标连接和释放浮标,所述槽榫配合结构用于与载体的装配面上对应的槽榫配合结构插接相连,所述定位结构用于保持壳体与载体连接后的相对固定。
上述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具有的优点是:
1、与载体之间的连接便捷可靠
接收器31(的壳体)与载体之间通过槽榫配合结构插接相连,该插接相连的装配简单便捷;随后,通过定位结构即保持壳体与载体之间的相对固定,确保壳体与载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易于浮标的连接与释放,帮助顺利实现电磁波的接收
接收器31(的壳体)能够通过释放部分来与浮标相连接,接收器31与浮标随着载体一同至水下预定位置安装完成;能够在载体安装到位后,通过释放部分来释放浮标,浮标上浮至水面即可收发无线电信号,帮助顺利接收电磁波,实现远程遥控功能。
其中,所述释放部分设于所述壳体上侧,所述槽榫配合结构和定位结构间隔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侧。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充分的利用好接收器31的外表面积,使得接收器31与浮标和载体之间的连接更为合理;还使得浮标在释放后能够直接且更为快速向上浮动,避免与壳体之间出现碰撞,确保浮标的顺利上浮与收发无线电信号。
其中,所述壳体上的槽榫配合结构为公榫311,所述公榫311用于与载体的装配面上对应设置的燕尾槽101构成槽榫配合结构;所述公榫311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燕尾槽101的长度。
实施时,公榫311的断面为梯形或倒T型。
上述公榫311与燕尾槽101构成的槽榫配合结构,不仅具有装配便捷,连接可靠的优点;此外,公榫311长度可小于等于燕尾槽101的长度,这样,采用上述公榫311的接收器31能够适用于与不同长度的燕尾槽101(也即不同尺寸的载体)相配合,使得该接收器31具有更好的通用性,能够降低设计、制造和使用成本。
其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销312、压缩弹簧313和限位螺钉314;
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一个装配用盲孔,所述定位销312可滑动的插装在所述装配用盲孔内,所述装配用盲孔的孔底与相邻的所述定位销312的内侧端面之间抵设有所述压缩弹簧313;
所述限位螺钉314用于对所述定位销312的伸出量形成限制,所述定位销312伸出后用于插入载体上对应的定位孔内,使得壳体与载体之间能够保持相对固定。
上述定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使用时:
先对定位销312施力使其回退至装配用盲孔内;
随后,通过壳体与载体之间的槽榫配合结构实现插接装配;
最后,当定位销312与载体外表面的插孔正对后即伸出(并通过限位螺钉314形成限位),从而确保壳体与载体处在固定的相对位置,确保两者之间装配连接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装配用盲孔的侧壁与邻近的所述壳体的外侧面贯穿设置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与装配用盲孔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条形孔在装配用盲孔径向的外侧的上下方设置有条形导向凹槽;
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整体为板块状的滑键315,所述滑键315的其中一个板面具有插入所述条形导向凹槽内的导向凸起,所述滑键315背离该导向凸起的板面贯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限位螺钉314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孔、条形孔与所述定位销312上沿径向贯穿设置的螺纹孔螺纹相连。
采用上述定位结构后,即可通过施加给滑键315的力来带动定位销312在装配用盲孔内移动,从而能够驱动定位销312能够快速回退,接触定位销312与载体之间的限位连接,能够迅速的将接收器31的壳体从载体拆卸,提高拆卸效率。
其中,所述滑键315上背离所述导向凸起的板面设置有凸纹。
上述凸纹的设置能够在滑动时增大摩擦力,提升驱动滑键315的可靠性。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释放机构】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释放机构,包括释放部分和放线部分;
所述释放部分包括驱动电机331、电池、电路板、螺杆333、螺母334和周向限位结构;所述驱动电机331、电池、电路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的壳体内部,所述驱动电机331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为所述电路板供电;所述螺杆333轴向长度方向上的一段位于所述接收器31的壳体内部且与所述驱动电机331驱动连接,另一段伸出所述接收器31的壳体外并构成连接释放段;所述螺杆333轴向长度方向的中部密封贯穿所述壳体上的穿孔;所述螺母334固定安装在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的外部,所述螺母334用于与所述螺杆333的连接释放段之间螺纹相连;所述周向限位结构用于在螺杆333旋转方向上保持浮标与接收器31相对固定;
所述放线部分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标外部的绕线轴335,所述绕线轴335上盘绕设置有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与所述接收器31的壳体内的电路板信号连接,所述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浮标上安装的天线信号连接。
上述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释放机构具有的优点是:
1、浮标通过螺母334与接收器31上的螺杆333相连接与释放,这样的连接与释放结构简洁紧凑,能够帮助提升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的紧凑性,并帮助降低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重量。
、解锁释放控制简单,动作可靠
电路板在收到释放信号后,驱动电机331转动,带动螺杆333旋转;周向限位结构防止浮标与接收器31之间的相对转动。这样,随着螺杆333持续旋转最终从浮标固定的螺母334中旋出脱离,解锁释放浮标,浮标在自身正浮力作用下上浮,最终完成释放。
、螺杆333与螺母334之间依靠螺纹旋接固定的方式为刚性连接方式,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与浮标相对固定,避免使用前或释放前两者之间发生挂碰,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331为减速电机。
减速电机能够输出大扭矩,确保螺杆333能够从螺母334中旋出,确保浮标的顺利释放。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331的输出轴与所述螺杆333之间为同轴固定连接。
实施时,所述驱动电机331整体固定在所述接收器31的内部。
这样的驱动结构最为简单可靠,且更易在接收器31的壳体内设置。
实施时,所述驱动电机331与螺杆333之间也可通过传动齿轮副相连接。这样一来,驱动电机331与螺杆333之间驱动结构同样能够驱动螺杆333来释放浮标,但这一结构更为复杂、更重。
其中,所述释放部分还包括旋转支承座337,所述旋转支承座337具有筒形的插装部和在插装部上端边缘外凸形成一圈连接部,所述接收器31的壳体内侧面供螺杆333穿出的穿孔的外围内侧面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连接固定且设有装有密封圈的环形槽;
所述旋转支承座337的插装部的筒形内侧上段具有沿径向内凸的限位台阶,所述螺杆333为台阶柱结构,所述螺杆333的台阶柱结构的台肩面与所述限位台阶相抵接,所述螺杆333轴向长度方向上位于台肩面下方的外侧面滑动插接在所述旋转支承座337的插装部内且该外侧面设置有套有密封圈的环形槽。
上述包括旋转支承座337的释放部分,不仅能够通过旋转支承座337的插装部来确保螺杆333的准确定位与旋转的可靠性;还能够通过旋转支承座337来确保供螺杆333穿出处的密封性。
其中,所述螺杆333的连接释放段的径向外侧面与所述旋转支承座337的插装部和所述接收器31的壳体上供螺杆333穿出的穿孔孔壁之间共同形成有筒形间隙,所述筒形间隙内装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螺母334的下端面相抵接。
上述压簧在在螺杆333与螺母334脱离前一直处于压缩状态,在螺杆333与螺母334刚好脱离的时刻,压簧变形并施加弹力将给螺母334,从而使得浮标与接收器31之间能够更为快速可靠的分离,从而更为有效的避免浮标与接收器31之间碰撞,确保浮标释放过程能够更顺利的进行。
与此同时,浮标在压簧的弹簧力和浮力的作用下能够实现更为快速的上浮,缩短后续开展无线电遥控通信所需的时间。
其中,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销338和限位孔,所述浮标上与所述接收器31的壳体紧邻正对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限位销338,所述接收器31的外壳上与所述接收器31的壳体紧邻正对的表面设置有供所述限位销338插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销338的伸出长度大于螺杆333与螺母334之间的旋合长度。
上述周向限位结构简单可靠,限位销338在起到限位作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浮标释放分离上浮时不被阻挡。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整体设于浮标外侧底部的中心位置,且所述绕线轴335整体为下凸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线缆能够在浮标上浮过程中更自由的释放,有效避免出现卡线的情况,确保浮标顺利上浮。
与此同时,绕线轴335上盘绕的线缆在释放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始终顺绕线轴335的轴向,使得线缆逐渐解开的过程,不易使得浮标出现晃动,从而更好的保持浮标在上浮以及上浮至水面后均能够具有更为平稳的姿态,利于浮标在上浮至水面后天线朝上,实现可靠及时的无线电遥控通信。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为下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所述绕线轴335的下端侧壁贯穿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旋接有锁紧螺钉339,所述锁紧螺钉339内侧段插接至所述螺母334外侧的插槽内。
上述结构,不仅使得螺母334的拆装更为方便,还可使得浮标与接收器31(在释放前)的能够快速装配连接(先将螺母334旋接在螺杆333上,后再将螺母334与接收器31装入绕线轴335的下端,最后通过锁紧螺钉339固定螺母334,即完成装配)。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上盘绕的线缆外侧包裹有石蜡层。
盘绕好的线缆通过石蜡涂层能实现释放前的包裹固定,避免线缆出现松脱并卡线的情形。此外,在浮标浮力的作用下石蜡涂层自动有序的剥离,也避免浮标上浮过程中线缆瞬间松脱卡线的情形发生。
可见,上述石蜡层能够更好的保证浮标的顺利释放与上浮。
【以下即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包括正浮力的浮标外壳;所述浮标外壳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天线,所述天线的接线端位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内部;
所述浮标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配重结构,所述浮标外壳外侧固定设置有用于盘绕线缆的绕线轴335,所述线缆用于使得天线能够在浮标上浮至水面后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与水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之间形成信号连接;
所述浮标外壳的外侧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螺母334,所述螺母334用于与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上可驱动旋转的螺杆333之间螺纹连接并共同形成可固定连接与释放分离的结构。
上述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具有的优点是:
1、上述浮标采用螺母334来实现与接收器31之间的连接与释放分离,不仅具有结构简洁合理,易制造的优点;还使得浮标的释放操控更为简单,易于实现浮标的可靠连接与释放。
、在浮标外壳底部设置配重结构,使得浮标的重心低于浮心,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浮标在上浮或水面漂浮出现大幅度晃动,保证浮标上安装元件的可靠性,并能够确保天线能够朝上,及时的接收无线电遥控信号。
其中,所述天线竖直向上。
这样,天线能够从各个方向收取空中传送的无线电信号,提升信号获取能力。
其中,所述浮标外壳的外形整体为球状。
采用球状的浮标结构,不容易与接收器31之间相挂碰且可保证浮力大小。与此同时,球状的浮标外壳在水中移动所收到的水阻更小,能够在浮标释放后,获得更快的上浮速度,从而能够更快的作好接收无线遥控信号的准备。
其中,所述浮标外壳具有在高度方向中部分断的上壳体321和下壳体324,所述上壳体321与下壳体324之间通过法兰密封固定连接。
这样一来不仅更便于对上壳体321和下壳体324单独生产加工,提高生产效率;还便于在上壳体321和下壳体324内布置安装各种元件,以及将上壳体321与下壳体324装配固定,帮助提高装配效率。
其中,所述上壳体321或下壳体324中其中一个壳体的端部具有一个通过口,且所述通过口所在处可拆式固定连接有一个端盖;
所述上壳体321与下壳体324之间的法兰均为沿自身径向内凸出的内凸状,且所述上壳体321与下壳体324之间的法兰对接面之间设置有装有密封圈的环形密封槽。
采用上述结构的优点是,能够通过上述通过口将上壳体321与下壳体324之间的法兰固定相连。还能够通过内凸状的法兰来缩小壳体的外尺寸,并降低浮标上浮时所受的水阻。
其中,所述上壳体321的顶部具有一个安装平面,所述天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
所述浮标内还固定安装有光模块和电池,所述光模块用于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所述线缆为能够传送光信号的光纤;
所述安装平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开关所述光模块的供电回路的电源开关结构,所述电源开关结构包括通孔、压块、按键开关323,所述通孔为上小下大的二级台阶孔,所述压块的周围套装有密封圈且插装在所述通孔的下段孔内;
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与所述按键开关323的按键抵接相连,所述按键开关323通过支架与所述安装平面的下表面固定相连;所述按键开关323的引脚连接在所述光模块的供电回路中。
这样一来,即可在水下释放浮标前,通过上述电源开关结构来开启光电模块(图中未示出)的通电回路,这样可降低光模块运行所需的电量,提升接收遥控通信的可靠性。
其中,所述电源开关结构至浮标球形中心线的力矩与所述天线至所述浮标球形中心线的力矩相等。
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浮标受力平衡,更好后的确保浮标上浮至水面后天线能够保持竖直向上,获得最佳的信号接收效果。
其中,所述光模块和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标的内底部。
这样可使得浮标的重心低于浮心,从而能够有效避免浮标在上浮或水面漂浮出现大幅度晃动,并能够确保天线能够朝上,及时接收无线电遥控信号。
其中,浮标球形中心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至少2节所述电池。
两节电池对称布置,能够保证浮标的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线上,从而更利于保证天线始终朝上,利于无线信号接收。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线缆设置结构】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线缆设置结构,包括线缆罩325和绕线轴335;
所述线缆罩325整体固定在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外壳的底部,所述线缆罩325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筒形结构;
所述绕线轴335固定在所述线缆罩325的内部,且所述绕线轴335的外侧面与所述线缆罩325的内侧面之间具有供线缆盘绕的筒形空隙;所述绕线轴335上盘绕有线缆,所述线缆的长度可供浮标从水下释放后漂浮至水面。
上述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线缆设置结构具有的优点是:
1、线缆罩325与绕线轴335构成的线缆放置结构简单,空间可大可小,能够供几十至上百米作业深度的线缆盘绕放置。
、线缆罩325能够起到罩护绕线轴335和线缆的作用,从而更好的确保线缆盘绕设置的可靠性。
、上述线缆罩325易于在浮标外壳的底部装配固定(例如,采用焊接或通过连接支耳和螺栓固定)。
、线缆在浮标外壳所受的浮力作用下自由释放,线缆的释放无需借助其它动力,使得该结构具有最为精简、有效、可靠、低成本的优点。
、在浮标释放后线缆围绕绕线轴335被拉出的过程中:线缆罩325的内侧壁还能够起到防止线缆快速松脱与卡线的作用;与此同时,线缆罩325的内侧壁还能够起到限制拉出线缆的竖直度的作用,避免浮标与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之间出现过大的横向间距(拉出线缆倾斜角度大,致使浮标与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之间出现过大的横向间距,过大的横向间距需要更长的线缆,这样会增加重量、浪费材料以及增加制造成本)。
实施时,所述线缆罩325的筒形结构的内侧下端具有倒角。这样可避免线缆被磨断,起到更好的保护线缆的作用。
其中,所述线缆罩325的下端具有沿径向外凸的连接法兰;
所述浮标外壳的下端面设置有通过口,所述通过口可供所述线缆罩325的筒形结构插入浮标外壳内部,所述线缆罩325的连接法兰与所述通过口周边下表面之间设置有装有密封圈的密封槽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线缆罩325与浮标外壳之间的装配结构,线缆罩325不仅能够起到封堵密封浮标外壳的作用;此外,还可使得线缆罩325与浮标外壳之间装配起来更为容易和牢固;线缆罩325还能够充分利用浮标外壳的内部空间,保证了浮标的美观性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大幅缩小浮标的体积,提升便携性,并帮助降低浮标上浮的水阻。
实施时,线缆上段密封贯穿线缆罩325进入所述浮标内后通过光模块(图中未示出)与天线322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线缆罩325的外上端面位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内部并构成一个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固定安装有至少2节电池。
节电池对称布置,能够保证浮标的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线上,从而更利于保证天线始终朝上,从而利于无线信号接收。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的上端面具有沿径向外凸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螺钉与所述线缆罩325的内顶面固定相连。
采用上述线缆罩325与绕线轴335结构后,能够独立加工生产绕线轴335和线缆罩325,后通过螺钉即可实现绕线轴335在线缆罩325上的快速装配固定,降低生产与装配难度。
与此同时,还能够增加绕线轴335的自重并构成浮标的底部中部的配重结构,使得浮标上浮与漂浮于水面能够更好的保持平稳的姿态,更好确保天线竖直朝上,获得最优的信号接收效果。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与所述线缆罩325同轴,且所述连接板的轴向侧面与所述线缆罩325的内侧面相抵接。
上述结构保证浮标的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线上,调节浮标重心位置低于浮心位置,更有效保证浮于水面的浮标上的天线竖直朝上。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采用密度大于水的固体材料制得。
采用上述结构后,不仅调节浮标的重心位置低于浮心位置,还使得浮标的重心距离浮心位置更远,这样可使得浮标能够在水中或水面具有更为平稳的姿态。
实施时,所述绕线轴335采用钢材料或铜材料制得。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母334,所述螺母334用于与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31上可驱动旋转的螺杆333之间螺纹连接并共同形成可固定连接与释放分离的结构。
上述螺母334的固定结构,不仅结构更简,易于加工制造;还易于实现与接收器31之间的连接与释放分离。
此外,也能够增加浮标底部的重量,使得浮标的重心与浮心之间距离更远,使得浮标获得更好的姿态保持功效,确保后续上浮至水面后,天线能够及时的接收无线电遥控信号。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为下端开口的筒形结构,所述绕线轴335的下端侧壁贯穿设置有螺孔,所述螺孔内旋接有锁紧螺钉339,所述锁紧螺钉339内侧段插接至所述螺母334外侧的插槽内。
上述结构,不仅使得螺母334的拆装更为方便,还可使得浮标与接收器31(在释放前)的能够快速装配连接(先将螺母334旋接在螺杆333上,后再将螺母334与接收器31装入绕线轴335的下端,最后通过锁紧螺钉339固定螺母334,即完成装配)。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上位于所述螺母334上方的侧壁贯穿设置有压力平衡孔。
实施时,所述绕线轴335上设置的压力平衡孔未被盘绕的线缆336遮挡。
设置上述压力平衡孔后,能够确保绕线轴335的筒形结构的内部与外部的压力一致,从而降低螺杆333从螺母334旋出所需力矩,帮助降低释放浮标所需的能耗。
其中,所述绕线轴335上盘绕的线缆外侧包裹有石蜡层。
盘绕好的线缆通过石蜡涂层能实现释放前的包裹固定,避免线缆出现松脱并卡线的情形。此外,在浮标浮力的作用下石蜡涂层自动有序的剥离,也避免浮标上浮过程中线缆瞬间松脱卡线的情形发生。
可见,上述石蜡层能够更好的保证浮标的顺利释放与上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需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前提下,作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的技术方案应同样视为落入本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浮力的浮标外壳;所述浮标外壳的外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天线,所述天线的接线端位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内部;
所述浮标外壳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配重结构,所述浮标外壳外侧固定设置有用于盘绕线缆的绕线轴,所述线缆用于使得天线能够在浮标上浮至水面后接收无线电信号并与水下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之间形成信号连接;
所述浮标外壳的外侧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用于与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上可驱动旋转的螺杆之间螺纹连接并共同形成可固定连接与释放分离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竖直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外壳的外形整体为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外壳具有在高度方向中部分断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法兰密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中其中一个壳体的端部具有一个通过口,且所述通过口所在处可拆式固定连接有一个端盖;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法兰均为沿自身径向内凸出的内凸状,且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法兰对接面之间设置有装有密封圈的环形密封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具有一个安装平面,所述天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面;
所述浮标内还固定安装有光模块和电池,所述光模块用于将通过天线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成光信号,所述线缆为能够传送光信号的光纤;
所述安装平面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开关所述光模块的供电回路的电源开关结构,所述电源开关结构包括通孔、压块、按键开关,所述通孔为上小下大的二级台阶孔,所述压块的周围套装有密封圈且插装在所述通孔的下段孔内;
所述压块的下端面与所述按键开关的按键抵接相连,所述按键开关通过支架与所述安装平面的下表面固定相连;所述按键开关的引脚连接在所述光模块的供电回路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结构至浮标球形中心线的力矩与所述天线至所述浮标球形中心线的力矩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和电池固定安装在所述浮标的内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浮标球形中心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有至少2节所述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缆罩;
所述线缆罩整体固定在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外壳的底部,所述线缆罩为上端封闭且下端开口的筒形结构;
所述绕线轴固定在所述线缆罩的内部,且所述绕线轴的外侧面与所述线缆罩的内侧面之间具有供线缆盘绕的筒形空隙;所述绕线轴上盘绕有线缆,所述线缆的长度可供浮标从水下释放后漂浮至水面。
CN202020311251.2U 2020-03-13 2020-03-13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Active CN210574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1251.2U CN210574283U (zh) 2020-03-13 2020-03-13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11251.2U CN210574283U (zh) 2020-03-13 2020-03-13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74283U true CN210574283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1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11251.2U Active CN210574283U (zh) 2020-03-13 2020-03-13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742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8610A (zh) * 2022-05-11 2022-09-23 河海大学 一种可变吃水浮标及海藻养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88610A (zh) * 2022-05-11 2022-09-23 河海大学 一种可变吃水浮标及海藻养殖装置
CN115088610B (zh) * 2022-05-11 2024-02-27 河海大学 一种海藻养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55471U (zh)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接收器
CN108454783B (zh) 一种带浮标的水下平台抛缆装置
JP6253026B2 (ja) 水中観測機器
CN207010363U (zh) 电动冲浪板用无线充电防水遥控手柄
CN210574283U (zh)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浮标
CN210574280U (zh)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释放机构
CN111874194B (zh) Auv水下停靠坞和基于浮标与auv的海洋环境观测平台
CN210574282U (zh) 遥控设备
CN111210608B (zh) 一种遥控装置及其遥控方法
CN104309792B (zh) 动力冲浪板无线电遥控控制系统
CN211895556U (zh)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的线缆设置结构
CN111210609B (zh) 无线电遥控接收装置
CN111003119A (zh) 一种无人水下航行器的定位救援装置
CN106997656B (zh) 一种海底仪器用的水下数据传输平台
CN114148492A (zh) 一种深海着陆器
US20210339832A1 (en) Buoy apparatus and the control system
US5163858A (en) Rescue buoy apparatus
CN210574281U (zh) 遥控发射装置
CA3038171C (en) A buoy apparatus and the control system
CN106828829B (zh) 一种无人艇回收布放的自动连接装置
CN111505725B (zh) 一种电磁式海洋油气勘探系统
CN108839775A (zh) 应用于潜水作业的汽艇船
CN113525596A (zh) 一种水声通信浮标用释放装置
IT202100012860A1 (it) Sistema di ormeggio con una pluralità di gavitelli ad immersione automatica e risalita radiocomandata
CN110510069B (zh) 用于释放着陆器回收绳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