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6779U -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6779U
CN210566779U CN201920994998.XU CN201920994998U CN210566779U CN 210566779 U CN210566779 U CN 210566779U CN 201920994998 U CN201920994998 U CN 201920994998U CN 210566779 U CN210566779 U CN 210566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hose
flow guide
bearing seat
sp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949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小芳
李现有
岳瑞林
常玉平
郭彬彬
张淑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zuo Wanru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ozuo Wanru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zuo Wanru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ozuo Wanrui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949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6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6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6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包括承载座、金属软管、导流架、净化装置、转台机构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座为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承载座内均布若干滑槽,且各滑槽均与承载座内表面通过转台机构铰接,所述金属软管嵌于承载座内并通过滑槽与承载座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流架设置在金属软管内表面底部,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导流架一侧;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满足提高了金属软管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极大的降低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并提高了金属软管使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既通过设置的保温板提高金属软管的保温效果,并采取弹簧与减震垫的相互配合作用来提高金属软管本体的抗震功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背景技术
在复杂的管路系统中,常常出现由于空间位置条件的限制,造成安装工作上的种种困难,成型的管子装不上去,弯过去,正过来,凑合装上去的管子,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局部的冷校正,遇到震动,还容易导致管子断裂,因此金属软管成为现代工业设备连接管线中的重要组成部件,但是目前的金属软管功能比较单一,在兼具保温的同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抗震,从而导致金属软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实用性不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金属软管,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提高了金属软管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极大的降低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并提高了金属软管使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既通过设置的保温板提高金属软管的保温效果,并采取弹簧与减震垫的相互配合作用来提高金属软管本体的抗震功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包括承载座、金属软管、导流架、净化装置、转台机构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座为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承载座内均布若干滑槽,且各滑槽均与承载座内表面通过转台机构铰接,所述滑槽轴线与水平面呈0°-90°夹角,所述金属软管至少一条,嵌于承载座内并通过滑槽与承载座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流架至少一个,所述导流架设置在金属软管内表面底部,并且所述导流架轴线与金属软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净化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导流架一侧,所述净化装置直径与金属软管内径一致;所述金属软管包括内管、保温板、外管、弹簧、保护套及法兰;所述法兰至少两个,分别分布在保护套两端并与保护套同轴分布,所述外管包覆在内管外表面并与内管轴线同轴分布,所述保温板位于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保护套包覆在外管外表面并与外管轴线同轴分布,所述保护套与外管之间形成空腔,并且所述弹簧若干,所述弹簧均布在外管与保护套之间;所述导流架包括导流管和导流翅板,所述导流管至少一个,所述导流管嵌于金属软管内并通过导向滑轨与金属软管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流翅片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翅片与导流管内表面垂直连接,并环绕导流管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活性炭滤层、消毒层、石棉层;所述活性炭滤层、消毒层和石棉层依次由左到右设置,所述活性炭滤层设置在消毒层左侧,所述石棉层设置在消毒层右侧;所述控制电路均通过滑槽安装在承载座外表面,并分别与转台机构电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上表面均通过第一减震垫与保护套下表面鲜花连接,所述弹簧下表面均通过第二减震垫与外管上表面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蛇形弹簧、减震弹簧、压缩弹簧、异形弹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架的导流管为网状结构或格栅板结构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翅板横断面为等腰梯形、直角梯形、菱形或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电路,且所述控制电路另设数据通讯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提高了金属软管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极大的降低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并提高了金属软管使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既通过设置的保温板提高金属软管的保温效果,并采取弹簧与减震垫的相互配合作用来提高金属软管本体的抗震功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金属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所示: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包括承载座1、金属软管2、导流架3、净化装置4、转台机构5及控制电路6;所述承载座1为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承载座1内均布若干滑槽10,且各滑槽10均与承载座1内表面通过转台机构5铰接,所述滑槽10轴线与水平面呈0°-90°夹角,所述金属软管2至少一条,嵌于承载座1内并通过滑槽10与承载座1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流架3至少一个,所述导流架3设置在金属软管2内表面底部,并且所述导流架3轴线与金属软管2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净化装置4至少一个,所述所述净化装置4设置在导流架3一侧,所述净化装置4直径与金属软管2内径一致;所述金属软管2包括内管21、保温板22、外管23、弹簧24、保护套25及法兰26;所述法兰26至少两个,分别分布在保护套25两端并与保护套25同轴分布,所述外管23包覆在内管21外表面并与内管21轴线同轴分布,所述保温板22位于内管21与外管23之间,所述保护套25包覆在外管23外表面并与外管23轴线同轴分布,所述保护套25与外管23之间形成空腔,并且所述弹簧24若干,所述弹簧24均布在外管23与保护套25之间;所述导流架3包括导流管31和导流翅板32,所述导流管31至少一个,所述导流管31嵌于金属软管2内并通过导向滑轨20与金属软管2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流翅片32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翅片32与导流管31内表面垂直连接,并环绕导流管31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所述净化装置4包括活性炭滤层41、消毒层42、石棉层43;所述活性炭滤层41、消毒层42和石棉层43依次由左到右设置,所述活性炭滤层41设置在消毒层42左侧,所述石棉层43设置在消毒层42右侧;所述控制电路6均通过滑槽10安装在承载座1外表面,并分别与转台机构5电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24上表面均通过第一减震垫27与保护套25下表面鲜花连接,所述弹簧24下表面均通过第二减震垫28与外管23上表面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24为蛇形弹簧、减震弹簧、压缩弹簧、异形弹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架3的导流管31为网状结构或格栅板结构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翅板32横断面为等腰梯形、直角梯形、菱形或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6为基于工业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电路,且所述控制电路另设数据通讯装置。
本新型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对承载座、金属软管、导流架、净化装置、转台机构及控制电路进行组装连接,然后将组装好的本新型通过金属软管的法兰与输送管路进行连接备用。
在进行液体介质输送作业时,通过导流架对液体介质进行导流作业,通过导流架的导流管和安装在导流管上的导流翅板对液体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行整流,并降低液体介质对金属软管内表面的冲击力,从而达到降低金属软管内表面磨损和运行造成的目的,然后经过整流后的液体介质经净化装置的过滤,净化装置的活性炭滤层、消毒层、石棉层多层组合过滤净化后的液体介质流出到下一环节,经过该金属软管过滤的液体,水质更为干净。
与此同时,液体介质均通过导流架进行整流作业,从而在运行过程中,导流架为主要承受液体介质冲击磨损的部件,通过导流架的设置来达到防止金属软管内表面磨损的目的,当导流架磨损后,仅需对导流架进行更换即可重新使用,从而极大的提高金属软管的故障修复率,并降低运行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通过转台机构对金属软管的工作角度和位置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提高金属软管设备应用时的便捷性、灵活性和通用性。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通用性好,一方面可有效满足提高了金属软管结构布局的合理性及可靠性,极大的降低维护作业的劳动强度及成本,并提高了金属软管使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既通过设置的保温板提高金属软管的保温效果,并采取弹簧与减震垫的相互配合作用来提高金属软管本体的抗震功能,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高其实用性。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座、金属软管、导流架、净化装置、转台机构及控制电路;所述承载座为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承载座内均布若干滑槽,且各滑槽均与承载座内表面通过转台机构铰接,所述滑槽轴线与水平面呈0°-90°夹角,所述金属软管至少一条,嵌于承载座内并通过滑槽与承载座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流架至少一个,所述导流架设置在金属软管内表面底部,并且所述导流架轴线与金属软管轴线平行分布,所述净化装置至少一个,所述净化装置设置在导流架一侧,所述净化装置直径与金属软管内径一致;所述金属软管包括内管、保温板、外管、弹簧、保护套及法兰;所述法兰至少两个,分别分布在保护套两端并与保护套同轴分布,所述外管包覆在内管外表面并与内管轴线同轴分布,所述保温板位于内管与外管之间,所述保护套包覆在外管外表面并与外管轴线同轴分布,所述保护套与外管之间形成空腔,并且所述弹簧若干,所述弹簧均布在外管与保护套之间;所述导流架包括导流管和导流翅板,所述导流管至少一个,所述导流管嵌于金属软管内并通过导向滑轨与金属软管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导流翅板至少两个,所述导流翅板与导流管内表面垂直连接,并环绕导流管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活性炭滤层、消毒层、石棉层;所述活性炭滤层、消毒层和石棉层依次由左到右设置,所述活性炭滤层设置在消毒层左侧,所述石棉层设置在消毒层右侧;所述控制电路均通过滑槽安装在承载座外表面,并分别与转台机构电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上表面均通过第一减震垫与保护套下表面鲜花连接,所述弹簧下表面均通过第二减震垫与外管上表面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蛇形弹簧、减震弹簧、压缩弹簧、异形弹簧或螺旋弹簧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架的导流管为网状结构或格栅板结构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翅板横断面为等腰梯形、直角梯形、菱形或三角形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金属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的自动控制电路,且所述控制电路另设数据通讯装置。
CN201920994998.XU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Active CN210566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4998.XU CN21056677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94998.XU CN21056677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6779U true CN210566779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34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94998.XU Active CN210566779U (zh) 2019-06-28 2019-06-28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6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66779U (zh) 一种新型金属软管
CN208799893U (zh) 一种燃气退火炉尾气回收净化装置
CN208373760U (zh) 一种石油开采用管道清洁装置
CN210566780U (zh) 一种多层新型金属软管
CN207866096U (zh) 一种全自动管刷冷凝器在线清洗系统
CN203880792U (zh) 一种自动清洗油烟可净化集成灶
CN214992228U (zh) 一种用于玻纤套管编织机的张力调节装置
CN202569725U (zh) 一种纤维滤元式高效除铁装置
CN208433854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装配固定用支架
CN106834622A (zh) 一种用于化工冶炼铸管退火炉烟气收集净化装置
CN205977310U (zh) 一种可自清理滤清器
CN201467616U (zh) 一种电子器件的散热结构
CN220567466U (zh) 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
CN2466594Y (zh) 柔性管束汽-水(水-水)半即热式换热器
CN218895690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换热机组余热回收装置
CN219994057U (zh) 一种液压油清洁装置
CN220689860U (zh) 一种不锈钢板式换热器
CN207335228U (zh) 一种空调用平行流换热器
CN104833259A (zh) 换热器的导流管组件、换热器及空调
CN209497613U (zh) 一种加工制造用电加热器
CN210861830U (zh) 一种单螺旋丝管冷凝器
CN212901465U (zh) 一种大型电站用锅炉屏式过热器
CN108894938A (zh) 一种提高地热能发电效率的方法
CN108568149A (zh) 一种便收纳式滤芯更换器
CN108915962A (zh) 一种地热能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