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63005U - 开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开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63005U
CN210563005U CN201920824602.7U CN201920824602U CN210563005U CN 210563005 U CN210563005 U CN 210563005U CN 201920824602 U CN201920824602 U CN 201920824602U CN 210563005 U CN210563005 U CN 210563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open
clamp
bodies
ope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246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嘉勋
刘嘉尧
刘洪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NINGHE LONGCHANG ALLOTYPE STEEL ROLLING MILL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NINGHE LONGCHANG ALLOTYPE STEEL ROLLING MIL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NINGHE LONGCHANG ALLOTYPE STEEL ROLLING MILL filed Critical TIANJIN NINGHE LONGCHANG ALLOTYPE STEEL ROLLING MILL
Priority to CN2019208246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630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63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63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截面为半圆形的连接器主体,两片连接器主体的一侧由一个或多个连接片连接,另一侧形成张开的纵向开口,供螺纹钢筋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的纵向开口合拢后形成圆筒;开式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两片连接器主体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圆形卡箍,卡箍用于固定合拢后的连接器主体。使用上述开式连接器对两根螺纹钢筋的端部进行连接,在施工现场操作时,直接将端部对齐的螺纹钢筋从纵向开口卡入,并将纵向开口合拢后使用卡箍固定即可,结合牢固,且操作过程中无需焊接、无需旋转钢筋、也无需对螺纹钢筋或连接器进行改动,可以直接组装完成,操作简便,工作强度低。

Description

开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式连接器,用于连接螺纹钢筋。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直径较大钢筋(例如,Φ18mm以上的螺纹钢筋)连接不便的问题。钢筋的长度一般为6米到9米,而实际建筑施工时,通常使用长度在几十米至几百米的钢筋,这就需要将两根以上的钢筋连接起来以满足建筑施工要求。施工中大直径钢筋的常见连接方法为搭接焊接、对接焊接、爆破焊接、以及使用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器旋进连接等。
其中,使用上述多种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存在以下不足:使用手工焊接及压力焊接,焊接效率低、工作强度大、焊接的质量不稳定、设备太大以致大多连接点上无法使用、不环保;爆破焊接准备过程复杂、不安全且焊口质量无绝对保证、工作难度大、工作强度大、不环保。
使用连接器旋进连接,通常使用圆筒形的连接器进行连接,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7417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中公开的精轧螺纹钢连接器。现有连接器的结构为整体结构,内螺纹为三角螺纹,通过攻丝加工连接器的内螺纹,加工难度大,效率低;部分螺纹钢筋还需要现场将两端改成三角螺纹,使之与连接器的内螺纹配合,现场改丝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三角螺纹断面面积小,不耐腐蚀,寿命短,降低了建筑物的寿命。另外,使用整体结构的连接器,旋进连接操作困难,当将第一根钢筋旋进连接器的一端后,要将第二根钢筋整体转动,并且要调整好中心线才能旋进连接器的另一端;当螺纹钢筋过长时,其重量也大,不便于旋转操作,连接不方便;当现场垂直安装时难度更大、劳动强度更大、效率更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开式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半圆筒形的连接器主体,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由一个或多个连接片连接,另一侧形成张开的纵向开口;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纵向开口合拢后形成圆筒;还包括设置在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固定合拢后的连接器主体。
其中较优地,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开式连接器中,所述卡箍是两端靠拢的圆圈,具有两个分离的端头,所述卡箍的两个端头通过连接孔和螺栓锁紧。
其中较优地,所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片、所述卡箍和所述螺栓由碳钢、不锈钢或外层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制成,并由轧制工艺成型。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焊接固定。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开式连接器中,所述卡箍是完整的圆环,所述卡箍和所述连接器主体之间由楔铁卡紧。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靠近连接器主体的一侧表面为圆柱面。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半圆形。
其中较优地,所述卡箍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楔铁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卡箍的整体宽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凹槽的整体形状为圆弧形,截面形状为矩形。
其中较优地,所述凹槽的圆心角在60°~120°之间。
其中较优地,所述楔铁的整体形状为圆弧形,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楔铁的圆心角和所述凹槽的圆心角相同;
所述楔铁的长度大于所述卡箍的宽度;
所述楔铁的外侧圆锥面和所述凹槽的斜面具有相同的斜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片、所述卡箍和所述楔铁由碳钢、不锈钢或外层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制成,并由轧制工艺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连接器主体、连接片和卡箍,两片连接器主体组成具有纵向开口的圆筒,卡箍用于对合拢后的圆筒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上述开式连接器对两根螺纹钢筋的端部进行连接,在施工现场操作时直接将端部对齐的螺纹钢筋从纵向开口卡入,并将纵向开口合拢后使用卡箍固定即可,结合牢固,而且操作过程中无需使用明火焊接、无需旋转钢筋、也无需对螺纹钢筋或连接器进行改动,可以直接组装完成,操作简便,工作强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开式连接器连接两根螺纹钢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开式连接器中的卡箍的俯视示意图;
图5A和5B分别是图3所示楔铁的截面示意图和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半圆筒形(截面为半圆形)的连接器主体1,两片连接器主体1的一侧由一个或多个连接片2连接,另一侧形成张开的纵向开口,供螺纹钢筋从图1所示的A向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1的纵向开口合拢后形成圆筒。开式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两片连接器主体1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圆形卡箍3,卡箍3用于固定合拢后的连接器主体1。
在连接器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用于和精轧螺纹钢筋的外螺纹匹配。其中,由于连接器主体1整体呈半圆筒形,其具有开放的内壁,从而在内壁上形成内螺纹不受限制,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内部的内螺纹可以是任意的螺纹形式,而不限于三角螺纹。当然,在连接器主体1的内壁也可以设置有横肋槽和纵肋槽,用于和部分螺纹钢筋的横肋和纵肋匹配。由于上述内螺纹或横肋槽和纵肋槽的设置,当螺纹钢筋卡入连接器主体1内部时,螺纹钢筋与连接器主体1在组装后配合更加紧密,大大增加了开式连接器的结构强度。
连接片2是用于连接两片连接器主体1之间的纵向裂缝的薄片,连接片2与两片连接器主体1之间焊接。连接片2仅起到将两片连接器主体1连接在一起的作用。因此,连接片2的长度可以很短,厚度可以较薄,连接片2可以随两片连接器主体1的合拢而变形。优选地,连接片2的厚度可以在1~3mm之间选择,当然连接片2也可以设置为厚度大于3mm或小于1mm的薄片。连接片2的长度小于连接器主体1 的纵向长度。连接片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连接片2同时用于实现两片连接器主体1的连接,从而增强开式连接器的结构稳定性。
在该实施例中,在连接器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两个卡箍3,卡箍3 是两端靠拢的圆圈,并具有两个分离的端头,卡箍3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如图1所示,在两个端头分别设置有连接孔4;连接孔4中设置有内螺纹,用于与螺栓配合,紧固卡箍3。两个卡箍3 分别设置在靠近连接器主体1的端部(如图2所示的左右两端)的位置。卡箍3与连接器主体1的外壁焊接固定,卡箍3可以和连接器主体1点焊结合。两个卡箍3和两个连接片2的设置位置错开,两个连接片2的设置位置位于两个卡箍3的设置位置之间。卡箍3设置在两片连接器主体1的外圆周壁上,用于固定合拢后的连接器主体1。
上面对开式连接器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连接器主体1、连接片2、卡箍3和螺栓。生产时,先用连接片2将两片连接器主体1的一侧连接在一起,使两片连接器主体1的另一侧张开形成纵向开口,将卡箍3分别点焊在两片连接器主体1的外壁上,形成开式连接器。
开式连接器连接两根螺纹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施工现场,首先,将需连接的两根螺纹钢筋5的端部对齐后一并从A向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1之间;然后,将两片连接器主体1卡合,卡箍3 同时随连接器主体卡合1而合拢到一定位置;最后,用螺栓将卡箍3拧紧,即完成了两根螺纹钢筋的连接。在上述组装过程中,仅需借助工具完成两片连接器主体1之间的纵向开口的合拢,然后使用螺栓对卡箍3的两个端头进行固定即可完成组装;在整个组装过程中,无需使用明火焊接、无需旋转螺纹钢筋、也无需对螺纹钢筋或连接器进行改动,操作简便,工作强度低。
该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在连接螺纹钢筋5时,将两个螺纹钢筋5的端部直接从纵向开口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1之间,无需旋转螺纹钢筋5,因此,不会对螺纹钢筋5及连接器主体1的螺纹等造成损伤,使开式连接器及螺纹钢筋的使用寿命长。
上述开式连接器中的连接器主体1、连接片2、卡箍3及螺栓均可以由碳钢、不锈钢或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制成。当组成开式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1、连接片2、卡箍3及螺栓等由不锈钢材质或外层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使用碳钢作为内芯、使用不锈钢作为覆材)制成时,上述连接过程不会损坏开式连接器的表层不锈钢层,从而减少了对螺纹钢筋及开式连接器防腐性能的影响,保证整个构件的寿命。
上述开式连接器,将用于容纳两根螺纹钢筋的端部的空心圆筒分为两片连接器主体1,从而使得可以通过轧制工艺完成连接器主体1 及其内螺纹的制备,无需进行机械加工,因此在制造过程中不会破坏连接器主体1的表层不锈钢层。相对于使用攻丝的机加工工艺制造内螺纹,轧制成型极大地提高了连接器主体1的生产效率,减少了连接器主体1的用钢量,节约了连接器主体1的制造成本。
同理,上述连接片、卡箍和螺栓也可以通过轧制工艺成型,包括卡箍端头连接孔中的内螺纹及螺栓的外螺纹均可通过轧制成型,从而在保证防腐性能的同时、节约了用钢成本,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开式连接器经反复拉力实验,整个机构非常稳定,对连接后的螺纹钢筋进行数十次的抗拉实验,螺纹钢筋拉断后开式连接器皆完好无损。
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半圆筒形 (截面为半圆形)的连接器主体11,两片连接器主体11的一侧由一个或多个连接片连接(未图示),另一侧形成张开的纵向开口,供螺纹钢筋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11的纵向开口合拢后形成圆筒。开式连接器还包括设置在两片连接器主体11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圆形卡箍13,卡箍13用于固定合拢后的连接器主体11。
在该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中所使用的连接器主体11、连接片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对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卡箍13及用于紧固卡箍13的楔铁14的结构及用法进行介绍。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卡箍13为完整的环形,卡箍13的横截面为矩形,也可以为半圆形,卡箍13靠近连接器主体 11的一侧表面为圆柱面,从而使得卡箍13与楔铁14以及连接器主体 11均为面接触。卡箍13的内侧壁上(用于与连接器主体11接触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20,凹槽20的圆心角β在60°~120°之间,较优地可以为90°,凹槽20贯穿整个卡箍13的整体宽度,从而使楔铁14可以穿过设置在卡箍13的内壁上的凹槽20,卡紧在卡箍13和连接器主体11之间。
如图5A和图5B所示,楔铁14的整体形状为圆弧形,楔铁14的厚度沿连接器主体11的纵向逐渐减小。具体来说,楔铁14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上底19和下底18分别与侧边17垂直,侧边17为梯形的高,另一侧边为斜边16,其中,楔铁14对应于斜边16的一侧表面(即倾斜的外侧圆锥面)与凹槽20的斜面面接触,对应于侧边17 的另一侧表面与连接器主体11的外壁接触。楔铁14的圆心角α与卡箍13的圆心角β相同,楔铁14的长度(即矩形截面的高17)大于卡箍13的整体宽度(即卡箍13对应于连接器主体11的纵向的长度),外侧圆锥面的斜度和凹槽的斜面的斜度相同,从而楔铁14可以卡紧在卡箍13的凹槽20内,并卡紧卡箍13和连接器主体11之间。
卡箍13和连接器主体11不固定。两个连接器主体11的纵向开口合拢后,将卡箍13套在两个连接器主体11的外部,然后在卡箍13的凹槽中插入楔铁14,从而固定卡箍13和两个连接器主体11所组成的圆筒,完成开式连接器的安装。
该实施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在生产时,先用连接片将两片连接器主体11的一侧连接在一起,使两片连接器主体11的另一侧张开形成纵向开口,并另外生产卡箍13和楔铁14。在施工现场,首先,将需连接的两根螺纹钢筋的端部对齐后一并从A向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11之间;然后,使用工具将两片连接器主体11卡合,并将卡箍13 套在合拢后的两片连接片主体11的外圆周上;最后,用楔铁14从卡箍13的凹槽20插入卡箍13和连接器主体11之间卡紧,即完成了两根螺纹钢筋的连接。
由此可见,在上述组装过程中,仅需借助工具完成两片连接器主体11的合拢,然后使用楔铁14对卡箍13和连接器主体11进行固定即可完成组装;在整个组装过程中,无需使用明火焊接、无需旋转螺纹钢筋、也无需对螺纹钢筋或连接器进行改动,操作简便,工作强度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在连接螺纹钢筋时,将两个螺纹钢筋的端部直接从纵向开口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11之间,无需旋转螺纹钢筋,因此,不会对螺纹钢筋及连接器主体11的螺纹等造成损伤,使开式连接器及螺纹钢筋的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所使用的连接器主体11、连接片、卡箍13及楔铁14均可以采用碳钢、不锈钢或外层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制成,同样可以由轧制工艺加工成型。关于上述材质及制造工艺的细节及优点在第一实施例中已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两个实施例进行了介绍,上述开式连接器均具有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工作寿命长、环保等诸多优点,并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①连接器主体及其内螺纹用轧制的方式生产,生产效率高,节省钢材。
②操作方便,当两根螺纹钢筋的端部对在一起,将两根螺纹钢筋的端部从纵向开口卡入两片连接器主体之间后,用简单轻巧的工具将两片连接器主体合拢,然后,用螺栓或楔铁紧固卡箍,便完成了连接;尤其是垂直连接,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作效率更高。
③连接器主体、连接片、卡箍及螺栓或楔铁均可采用不锈钢或外层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制作,整个机构耐腐蚀寿命大幅提高,从而使混凝土寿命显著提高。
④消除旋进安装时,其他螺纹连接有间隙、易松动的缺陷。并且,整个安装过程无需焊接及对螺纹钢筋或开始连接器进行改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包括两片连接器主体、连接片和卡箍,两片连接器主体组成具有纵向开口的圆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上述开式连接器对两根螺纹钢筋的端部进行连接,在施工现场操作时直接将端部对齐的螺纹钢筋从纵向开口卡入,并将纵向开口合拢后使用卡箍固定,结合牢固,且操作过程中无需使用明火焊接、无需旋转钢筋、也无需对螺纹钢筋或连接器进行现场改动,可以直接组装完成,操作简便,工作强度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式连接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18)

1.一种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半圆筒形的连接器主体,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由一个或多个连接片连接,另一侧形成张开的纵向开口;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纵向开口合拢后形成圆筒;还包括设置在两片所述连接器主体外部的一个或多个卡箍,所述卡箍用于固定合拢后的连接器主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横肋槽和纵肋槽。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是两端靠拢的圆圈,具有两个分离的端头,所述卡箍的两个端头通过连接孔和螺栓锁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片、所述卡箍和所述螺栓由碳钢、不锈钢或外层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制成,并由轧制工艺成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焊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是完整的圆环,所述卡箍和所述连接器主体之间由楔铁卡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靠近连接器主体的一侧表面为圆柱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半圆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楔铁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卡箍的整体宽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整体形状为圆弧形,截面形状为矩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圆心角在60°~120°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铁的整体形状为圆弧形,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楔铁的圆心角和所述凹槽的圆心角相同;
所述楔铁的长度大于所述卡箍的宽度;
所述楔铁的外侧圆锥面和所述凹槽的斜面具有相同的斜度。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片、所述卡箍和所述楔铁由碳钢、不锈钢或外层包覆有不锈钢的复合钢制成,并由轧制工艺成型。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片的厚度在1~3mm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箍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箍分别设置在靠近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两端的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开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片的设置位置位于两个所述卡箍的设置位置之间。
CN201920824602.7U 2019-06-03 2019-06-03 开式连接器 Active CN210563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4602.7U CN210563005U (zh) 2019-06-03 2019-06-03 开式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24602.7U CN210563005U (zh) 2019-06-03 2019-06-03 开式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63005U true CN210563005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2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24602.7U Active CN210563005U (zh) 2019-06-03 2019-06-03 开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630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3509A (zh) * 2019-06-03 2019-09-24 天津市宁河县隆昌异型轧钢厂 开式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3509A (zh) * 2019-06-03 2019-09-24 天津市宁河县隆昌异型轧钢厂 开式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2591B (zh) 连接件及用该连接件连接的预制构件
CN202324365U (zh) 钢筋砼构件装配式建筑构件钢筋连接套筒
CN210563005U (zh) 开式连接器
CN105239787B (zh) 全拼接式混凝土框架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8412134B (zh) 一种混合型灌浆套筒及其预制剪力墙
CN114319864A (zh) 剪力墙端模锁定工具及锁定方法
CN111851987B (zh) 一种附着式短肢工字钢花篮拉杆拉结式悬挑架施工方法
CN105064615A (zh) 一种钢筋锚固装置及安装方法
CN210067233U (zh) 一种高强钢筋锚固装置
CN108149847A (zh) 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钢绞线锁紧装置
JP2000328557A (ja) 杭の継手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10947726U (zh) 一种建筑模板简易夹具
CN107190741B (zh) 一种榫卯式内接预制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16840656U (zh) 一种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用伸缩式分隔器
CN110273509A (zh) 开式连接器
CN204876349U (zh) 一种钢筋锚固装置
CN212105088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滑动安装连接件
CN110695587A (zh) 一种碳钢槽型加强件制作阶段用的支撑装置
CN207974371U (zh) 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钢绞线锁紧装置
CN218621850U (zh) 一种用于钢桁拱的施工通道防护结构
CN114892943B (zh) 基于内嵌滑槽安装的提篮式悬挑脚手架装置
CN214995876U (zh) 一种用于脚手架上平行双钢管与单钢管垂直的连接扣件
CN218911387U (zh) 一种管桩连接套结构
CN214657734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环保型钢构件
CN220814967U (zh) 一种轻型箱型管临时固定和校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