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50442U - 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 Google Patents

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50442U
CN210550442U CN201921558898.9U CN201921558898U CN210550442U CN 210550442 U CN210550442 U CN 210550442U CN 201921558898 U CN201921558898 U CN 201921558898U CN 210550442 U CN210550442 U CN 210550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otating shaft
impeller shell
driving wheel
desig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88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盛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ouli Kuen New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orch Energ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orch Energ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orch Energ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588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50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50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50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镶嵌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二螺杆连接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使得焊接在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上的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便于根据叶轮外壳的规格不同,调节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将叶轮外壳支撑住,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配合主动轮的位置可以调节,移动主动轮可以将叶轮外壳夹紧,使得叶轮外壳紧固,不需要多方位对叶轮外壳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

Description

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工装技术领域,具体为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叶轮外壳是一种安装在叶轮外侧,用来保护叶轮的零部件,由于叶轮的形状使得叶轮外壳一般为圆形形状,叶轮外壳在生产时一般需要进行加工打磨,我们需要使用夹持工装将叶轮外壳固定在操作台面上,现有的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多使用单纯的夹具将叶轮外壳固定,需要对叶轮外壳进行多个位置固定,才能使得叶轮外壳稳固,且叶轮外壳在加工打磨时,操作人员需要不断的移动自己的位置,来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打磨加工操作,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可以调节改变支撑规格且便于转动叶轮外壳的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在使用时为了稳需要多方位进行夹持,导致操作不便,且在打磨加工工作时,操作人员需要不断移动自身位置来对叶轮外壳操作,使得加工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焊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上方镶嵌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焊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螺杆的左端套设有第一紧固螺套,所述第一转轴的上方套设有主动轮,且主动轮的顶部焊接有加力杆,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通过转动轴安装有第一转动臂,且第一转动臂的右侧上方焊接有第二转轴,并且第二转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右侧正面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螺杆的正面套设有第二紧固螺套,所述支撑板的右侧通过转动轴装设有第二转动臂,且第二转动臂的右端顶部焊接有第三转轴,并且第三转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从动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块插设在支撑板上方开设的滑槽内,所述滑动块通过滑槽与支撑板设计为滑动结构,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的右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支撑在第一转轴上,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支撑板的右端,所述第一紧固螺套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一螺杆设计为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与第一转轴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主动轮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橡胶磨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板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臂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板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插设在第二转动臂的右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支撑在第一转动臂上,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转动臂上,所述第二紧固螺套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二螺杆设计为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轮与第二转轴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第二从动轮与第三转轴设计为转动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通过设置有第二螺杆连接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使得焊接在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上的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便于根据叶轮外壳的规格不同,调节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将叶轮外壳支撑住,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配合主动轮的位置可以调节,移动主动轮可以将叶轮外壳夹紧,使得叶轮外壳紧固,不需要多方位对叶轮外壳进行固定,操作简单便捷;
通过设置第一从动轮可在第二转轴上自由滑动,第二从动轮可在第三转轴上自由滑动,当将叶轮外壳套设在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外侧时,通过主动轮将叶轮外壳夹紧,转动主动轮,主动轮外侧的防滑橡胶磨纹带动叶轮外壳转动,在不需要拆卸重装的情况下,即可使得叶轮外壳转动改变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对叶轮外壳各个角度方位加工,使得工作人员不必绕着叶轮外壳转动,操作简单便捷,减少劳动负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右视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滑动块;4、第一转轴;5、第一螺杆;6、第一弹簧;7、第一紧固螺套;8、主动轮;9、加力杆;10、第一转动臂;11、第二转轴;12、第一从动轮;13、第二螺杆;14、第二弹簧;15、第二紧固螺套;16、第二转动臂;17、第三转轴;18、第二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焊接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上方镶嵌有滑动块3,滑动块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杆5,第一螺杆5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6,第一螺杆5的左端套设有第一紧固螺套7,支撑板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动块3插设在支撑板2上方开设的滑槽内,滑动块3通过滑槽与支撑板2设计为滑动结构,第一螺杆5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2的右侧,第一弹簧6的一端支撑在第一转轴4上,且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支撑在支撑板2的右端,第一紧固螺套7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一螺杆5设计为转动结构,通过调整第一转轴4的位置,可以调整第一转轴4上方套设的主动轮8的位置,使得主动轮8将不同规格大小的叶轮外壳夹持住,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操作人员顺时针转动第一紧固螺套7,在螺纹的啮合下,第一紧固螺套7在第一螺杆5上向右移动,向右移动的第一紧固螺套7推动第一转轴4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套设在第一紧固螺套7上的主动轮8向右移动,夹紧叶轮外壳,同理,逆时针转动第一紧固螺套7,第一紧固螺套7在第一螺杆5上向左移动,由于第一弹簧6的弹性支撑,第一转轴4在第一弹簧6的弹性支撑下向左移动,滑动块3插设在支撑板2上方开设的滑槽内部,可以自由的在滑槽内部跟随第一转轴4移动,增强了该装置上第一转轴4的稳定性。
第一转轴4的上方套设有主动轮8,且主动轮8的顶部焊接有加力杆9,主动轮8与第一转轴4设计为转动结构,主动轮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橡胶磨纹,主动轮8配合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8将待加工的叶轮外壳固定,当根据加工需求需要转动改变叶轮外壳的角度位置时,操作人员转动加力杆9,由于加力杆9焊接在主动轮8上,在加力杆9的加力下,主动轮8转动,主动轮8外侧的防滑橡胶磨纹增大了主动轮8与叶轮外壳之间的摩擦力,在主动轮8的转动带动下,安装在该夹持工装上的叶轮外壳转动,从而调节叶轮外壳的角度位置,便于在不拆下重装该叶轮外壳或者操作人员移动位置的情况下对该叶轮外壳进行加工,操作简单便捷,节省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支撑板2的右侧通过转动轴安装有第一转动臂10,且第一转动臂10的右侧上方焊接有第二转轴11,并且第二转轴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从动轮12,
第一转动臂10的右侧正面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二螺杆13,且第二螺杆13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14,第二螺杆13的正面套设有第二紧固螺套15,支撑板2的右侧通过转动轴装设有第二转动臂16,第一转动臂10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板2设计为转动结构,第二转动臂16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板2设计为转动结构,第二螺杆13的一端插设在第二转动臂16的右侧,第二弹簧14的一端支撑在第一转动臂10上,且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转动臂16上,第二紧固螺套15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二螺杆13设计为转动结构,通过调节第二转轴11与第三转轴17之间的位置间距可以改变第一从动轮12与第二从动轮18之间的距离间隙,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第一从动轮12与第二从动轮18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大小的叶轮外壳,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范围,调整时,操作人员顺时针转动第二紧固螺套15,在螺纹的啮合下,第二紧固螺套15在第二螺杆13上转动向后移动,在第二紧固螺套15的挤压下,推动
第二转动臂16向后移动,使得第二转动臂16与第一转动臂10之间的距离变近,从而使得焊接在第二转动臂16和第一转动臂10上方的第三转轴17和第二转轴11接近,进而使得第二从动轮18与第一从动轮12之间距离变近,此种情况适合夹持较小的叶轮外壳,同理,逆时针转动第二紧固螺套15,在螺纹的啮合下,第二紧固螺套15在第二螺杆13上向前移动,在第二弹簧14的弹性支撑下,第二弹簧14推动第二转动臂16向前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转动臂16与第一转动臂10之间的距离变远,使得第二从动轮18与第一从动轮12之间的距离变远,此种情况适合夹持较大的叶轮外壳。
第二转动臂16的右端顶部焊接有第三转轴17,且第三转轴17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从动轮18,第一从动轮12与第二转轴11设计为转动结构,第二从动轮18与第三转轴17设计为转动结构,设置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8可以自由转动,使得套设在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8上的叶轮外壳在跟随主动轮8转动时不会受到阻力影响,便于根据实际加工需要调节叶轮外壳的转动角度,操作简单便捷。
工作原理:工作时,操作人员通过底座1上的紧固螺栓将该装置安装在操作台面上,取出待加工的叶轮外壳,根据叶轮外壳的直径调节第一从动轮12与第二从动轮18之间的距离,转动第二紧固螺套15,在螺纹的啮合下,第二紧固螺套15在第二螺杆13上前后移动,第二紧固螺套15的位置移动使得第二转动臂16与第一转动臂10之间的位置距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第三转轴17与第二转轴11之间的位置距离,进而调节第二从动轮18与第一从动轮12之间的距离,使得叶轮外壳稳固的套设在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8上;
转动第一紧固螺套7,由于螺纹的啮合作用,第一紧固螺套7在第一螺杆5上左右移动,第一紧固螺套7挤压推动第一转轴4,使得焊接在第一转轴4底部的滑动块3在支撑板2上开设的滑槽内自由移动,从而使得第一转轴4的位置改变,通过调整第一转轴4的位置使得主动轮8的位置改变,移动主动轮8,使得主动轮8配合调整好的第一从动轮12和第二从动轮18将叶轮外壳夹紧;
工作时,操作人员对夹持在该叶轮外壳夹持工装上的叶轮外壳进行打磨加工等操作,当因为操作需求需要改变叶轮外壳的加工位置时,操作人员转动加力杆9,由于加力杆9焊接在主动轮8上,在加力杆9的带动下,主动轮8绕着第一转轴4转动,主动轮8外侧装设的防滑橡胶磨纹大大的增加了主动轮8与叶轮外壳之间的摩擦力,使得主动轮8带动叶轮外壳转动,从而使得叶轮外壳的位置角度发生改变,便于对不同部位进行加工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焊接有支撑板(2),且支撑板(2)的上方镶嵌有滑动块(3),所述滑动块(3)的顶部焊接有第一转轴(4),且第一转轴(4)的内部插设有第一螺杆(5),所述第一螺杆(5)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6),所述第一螺杆(5)的左端套设有第一紧固螺套(7),所述第一转轴(4)的上方套设有主动轮(8),且主动轮(8)的顶部焊接有加力杆(9),所述支撑板(2)的右侧通过转动轴安装有第一转动臂(10),且第一转动臂(10)的右侧上方焊接有第二转轴(11),并且第二转轴(11)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从动轮(12),所述第一转动臂(10)的右侧正面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第二螺杆(13),且第二螺杆(13)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14),所述第二螺杆(13)的正面套设有第二紧固螺套(15),所述支撑板(2)的右侧通过转动轴装设有第二转动臂(16),且第二转动臂(16)的右端顶部焊接有第三转轴(17),并且第三转轴(17)的外侧套设有第二从动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块(3)插设在支撑板(2)上方开设的滑槽内,所述滑动块(3)通过滑槽与支撑板(2)设计为滑动结构,所述第一螺杆(5)的一端焊接在支撑板(2)的右侧,所述第一弹簧(6)的一端支撑在第一转轴(4)上,且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支撑在支撑板(2)的右端,所述第一紧固螺套(7)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一螺杆(5)设计为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8)与第一转轴(4)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主动轮(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橡胶磨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10)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板(2)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转动臂(16)通过转动轴与支撑板(2)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第二螺杆(13)的一端插设在第二转动臂(16)的右侧,所述第二弹簧(14)的一端支撑在第一转动臂(10)上,且第二弹簧(14)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二转动臂(16)上,所述第二紧固螺套(15)通过螺纹的啮合与第二螺杆(13)设计为转动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从动轮(12)与第二转轴(11)设计为转动结构,所述第二从动轮(18)与第三转轴(17)设计为转动结构。
CN201921558898.9U 2019-09-19 2019-09-19 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Active CN210550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8898.9U CN210550442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8898.9U CN210550442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50442U true CN210550442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7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8898.9U Active CN210550442U (zh) 2019-09-19 2019-09-19 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50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57023U (zh) 一种冷轧铝合金轮辋抛光机
KR20130029174A (ko) 각도조절타입 드레싱 툴
CN211805173U (zh) 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
CN210550442U (zh) 叶轮外壳的夹持工装
CN219403844U (zh) 一种磨床的可调节移动结构
CN108161499A (zh) 一种新型夹具
CN109909846B (zh) 一种腔体打磨工具以及腔体打磨设备
CN210909556U (zh) 一种便于拆装工件的平台打磨机
CN111993176A (zh) 一种无磁硬质合金轴承生产用翻转定位支撑装置及打磨设备
CN211730202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管道折弯装置
CN211564758U (zh) 一种螺钉加工用防掉落装置
CN211277793U (zh) 一种轴承螺母打磨装置
CN104551882B (zh) 一种无动力磨刀砂轮
CN204043978U (zh) 台式半自动金相研磨机
CN207593554U (zh) 可调式外圆磨专用夹具
CN211029592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支架用夹具
CN216265147U (zh) 一种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用打磨抛光设备
CN212762533U (zh) 无磁硬质合金轴承生产用翻转定位支撑装置及打磨设备
CN214351677U (zh) 一种闸阀阀体加工用研磨装置
CN205588110U (zh) 抛光拉丝机
CN214418358U (zh) 一种卧式磨床及用于卧式磨床中的砂轮
CN214869158U (zh) 一种刀具钻头抛光机
CN112372395B (zh) 一种活塞打磨加工设备
CN219725684U (zh) 一种具有角度调节的铁氧体磁芯磨床
CN211708920U (zh) 一种具有固定夹持物料功能的打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Address after: 610000 new industrial road 860, Xindu Industrial East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Chengdu Youli Kuen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500 No. 860, Xingong Avenue, Xindu Industrial East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TORCH ENERG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