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8363U - 一种抗振型铣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振型铣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48363U CN210548363U CN201921118886.4U CN201921118886U CN210548363U CN 210548363 U CN210548363 U CN 210548363U CN 201921118886 U CN201921118886 U CN 201921118886U CN 210548363 U CN210548363 U CN 2105483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lling cutter
- adjacent
- chip
- handle
- cutting edg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振型铣刀。所述抗振型铣刀包括刀柄;四个切削刀刃,四个用于切削工件的所述切削刀刃螺旋分布于圆柱体结构的所述刀柄的端部,四个所述切削刀刃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的夹角不等分;容屑槽,用于收纳废屑的所述容屑槽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的端部之间,四个所述容屑槽设于所述刀柄的端部;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螺旋设于所述刀柄,用于排屑的所述排屑槽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容屑槽导通,所述排屑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振型铣刀具有加工精度高、铣刀缓振能力好、铣刀耐用性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振型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然而金属切削加工中产生的振动是一种十分常见而且非常有害的现象,若加工中产生了振动,刀具与工件间将产生相对位移,会使加工表面产生振痕,严重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和性能,金属切削加工中所产生的振动都具有自激振动和受迫振动和两种类型,通常情况下机床中自激振动占30%-40%,受迫振动占50%-60%,自激振动主要来源来自机床本身及环境和外界冲击所致,而受迫振动主要来自刀具加工时产生的冲击力和切屑形成的周期性交变力等导致,市场上的刀具一般采用90度等分设计螺旋槽采用等螺旋方式,在加工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受迫振动,而且容易与机床的自激振动发生共振,从而加大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导致刀具寿命降低,加工精度丢失,工件的表面质量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抗振型铣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精度高、铣刀缓振能力好、铣刀耐用性好的抗振型铣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振型铣刀包括:刀柄;四个切削刀刃,四个用于切削工件的所述切削刀刃螺旋分布于圆柱体结构的所述刀柄的端部,四个所述切削刀刃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的夹角不等分;容屑槽,用于收纳废屑的所述容屑槽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的端部之间,四个所述容屑槽设于所述刀柄的端部;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螺旋设于所述刀柄,用于排屑的所述排屑槽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容屑槽导通;外周刃,所述外周刃设于所述排屑槽的两侧边沿,靠近所述切削刀刃一端的所述外周刃的螺旋线与轴心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前端螺旋角,所述前端螺旋角设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前端螺旋角不等分,靠近所述刀柄一端的所述外周刃的螺旋线与轴心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后端螺旋角,所述后端螺旋角设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后端螺旋角不等分。
优选的,四个所述切削刀刃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的夹角分别为70-85°、95-110°、70-85°、95-110°。
优选的,两两相邻的所述前端螺旋角的角度分别为35-38°、33-35°。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振型铣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振型铣刀,四个所述切削刀刃螺旋设于所述刀柄的顶端,四个所述切削刀刃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的夹角不等分,进而将所述切削刀刃采用不等分设计,进而使所述排屑槽采用可变导程,相邻两个所述前端螺旋角不等分设计,改变了加工过程中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使所述刀柄与机床自激振动相互抵消,减少振动,从而提升铣刀的耐用性能,减小了刀摆,进一步的提高了铣刀的加工精度,增加了工件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振型铣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左视图。
图中标号:1、容屑槽,2、切削刀刃,3、排屑槽,4、刀柄,5、外周刃,6、前端螺旋角,7、后端螺旋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振型铣刀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左视图。抗振型铣刀包括:刀柄4;四个切削刀刃2,四个用于切削工件的所述切削刀刃2螺旋分布于圆柱体结构的所述刀柄4的端部,四个所述切削刀刃2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2之间的夹角不等分;容屑槽1,用于收纳废屑的所述容屑槽1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2的端部之间,四个所述容屑槽1设于所述刀柄4的端部;排屑槽3,所述排屑槽3螺旋设于所述刀柄4,用于排屑的所述排屑槽3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2之间,所述排屑槽3与所述容屑槽1导通;
外周刃5,所述外周刃5设于所述排屑槽3的两侧边沿,靠近所述切削刀刃2一端的所述外周刃5的螺旋线与轴心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前端螺旋角6,图1中用α表示,所述前端螺旋角6设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前端螺旋角6不等分,靠近所述刀柄4一端的所述外周刃5的螺旋线与轴心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后端螺旋角7,图1中用β表示,所述后端螺旋角7设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后端螺旋角7不等分。
四个所述切削刀刃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的夹角分别为70-85°、95-110°、70-85°、95-110°。
两两相邻的所述前端螺旋角的角度分别为35-38°、33-35°。
所述后端螺旋角7的角度根据所加工的材料种类,在所对应的前端螺旋角的基础上进行正负2°的渐变调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振型铣刀的工作原理如下:
生产时,首先将四个所述切削刀刃2与所述刀柄一体铸造而成,四个所述切削刀刃2螺旋设于所述刀柄4的顶端,铸造过程中在所述刀柄4上预留四个螺旋分布的用于排屑的所述排屑槽3,所述排屑槽3紧贴所述切削刀刃2的其中一个侧面,进而便于在所述切削刀刃2磨损后,打磨所述切削刀刃2和所述容屑槽1,进而使道具打磨更加方便快捷,四个所述容屑槽1分别与四个所述排屑槽3导通,进而使所述刀铣刀的排屑能力更好,四个所述切削刀刃2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2之间的夹角不等分,进而将所述切削刀刃2采用不等分设计,且不等螺旋角设计,改变了加工过程中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使所述刀柄4与机床自激振动相互抵消,减少振动,从而提升铣刀的耐用性能,减小了刀摆,进一步的提高了铣刀的加工精度,增加了工件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振型铣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振型铣刀,四个所述切削刀刃2螺旋设于所述刀柄4的顶端,四个所述切削刀刃2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2之间的夹角不等分,进而将所述切削刀刃2采用不等分设计,进而使所述排屑槽3采用可变导程,不等螺旋角的设计,改变了加工过程中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使所述刀柄4与机床自激振动相互抵消,减少振动,从而提升铣刀的耐用性能,减小了刀摆,进一步的提高了铣刀的加工精度,增加了工件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和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抗振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刀柄;
四个切削刀刃,四个用于切削工件的所述切削刀刃螺旋分布于圆柱体结构的所述刀柄的端部,四个所述切削刀刃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的夹角不等分;
容屑槽,用于收纳废屑的所述容屑槽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的端部之间,四个所述容屑槽设于所述刀柄的端部;
排屑槽,所述排屑槽螺旋设于所述刀柄,用于排屑的所述排屑槽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所述排屑槽与所述容屑槽导通;
外周刃,所述外周刃设于所述排屑槽的两侧边沿,靠近所述切削刀刃一端的所述外周刃的螺旋线与轴心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前端螺旋角,所述前端螺旋角设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前端螺旋角不等分,靠近所述刀柄一端的所述外周刃的螺旋线与轴心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后端螺旋角,所述后端螺旋角设有四个,相邻两个所述后端螺旋角不等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型铣刀,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切削刀刃中的两两相邻的两个所述切削刀刃之间的夹角分别为70-85°、95-110°、70-85°、95-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振型铣刀,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所述前端螺旋角的角度分别为35-38°、33-3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18886.4U CN210548363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抗振型铣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18886.4U CN210548363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抗振型铣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48363U true CN210548363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68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18886.4U Active CN210548363U (zh) | 2019-07-17 | 2019-07-17 | 一种抗振型铣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483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7539A (zh) * | 2021-09-29 | 2021-12-31 | 东莞联阳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 分段加工防共振铣刀及腰型孔铣孔加工工艺 |
-
2019
- 2019-07-17 CN CN201921118886.4U patent/CN21054836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57539A (zh) * | 2021-09-29 | 2021-12-31 | 东莞联阳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 分段加工防共振铣刀及腰型孔铣孔加工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48363U (zh) | 一种抗振型铣刀 | |
CN214321958U (zh) | 复合式铣刀 | |
CN112439933B (zh) | 切削刀片 | |
CN210702774U (zh) | 不锈钢高效率铣削刀具 | |
JPH08112710A (ja) | エンドミル | |
CN201120491Y (zh) | 单端刃容屑槽r立铣刀 | |
CN211052554U (zh) | 一种新型开槽用菱形数控刀片 | |
CN109396517B (zh) | 一种组装式高精度立铣刀具 | |
CN211162115U (zh) | 一种螺旋铣刀 | |
JPH06335816A (ja) | 極小径エンドミル | |
CN209174981U (zh) | 一种组装式高精度立铣刀具 | |
CN219151682U (zh) | 一种粗精一体复合型硬质合金铣刀 | |
CN210412584U (zh) | 一种用于加工回转部件端面凹槽的专用车刀 | |
CN210451128U (zh) | 一种加工非高硬材料的立铣刀 | |
CN212264654U (zh) | 一种重型铣刀刀片 | |
CN211028259U (zh) | 一种用于加工薄壁工件的不等齿距切削刀具 | |
CN213614388U (zh) | 一种不等分整体铣刀 | |
JP7250720B2 (ja) | 切削工具および切削方法 | |
CN221734923U (zh) | 一种刀齿位置不为对称的铣刀 | |
CN221435065U (zh) | 一种三刃铣刀 | |
CN218891226U (zh) | 一种用于模具行业的多功能铣刀 | |
CN214417752U (zh) | 一种减振刀具 | |
CN218192774U (zh) | 一种利于排屑切削的铣刀 | |
CN214291043U (zh) | 一种粗精一体组合刀具 | |
CN215966531U (zh) | 高效强力开粗立铣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