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0950U -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0950U
CN210540950U CN201920570701.7U CN201920570701U CN210540950U CN 210540950 U CN210540950 U CN 210540950U CN 201920570701 U CN201920570701 U CN 201920570701U CN 210540950 U CN210540950 U CN 210540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ntainer
cooking
support
cooking utens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7070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崔卫民
张根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7070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0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0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0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解决了现有烹饪器具的重心不稳、支座与本体之间藏污纳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包括:支座,可旋转以倾斜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本体,所述支座上设有洼面,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洼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洼面,使得本体的一端能够沉陷在支座上,使得整个烹饪器具的重心得以下移,进而保证本体在旋转倾斜的过程中,不至于侧翻。在本体的外表面与洼面之间设置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存在,使得人手能够方便通过该第一间隙对洼面进行清理,进而保持支座表面的干净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尤其涉及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相比传统的炒菜锅具,炒菜机具有自动热油、自动翻炒等功能,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的炒菜机的种类繁多,品类丰富,根据搅拌翻炒的形式不同,目前的炒菜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搅拌铲式翻炒,另一类是滚筒式翻炒,搅拌铲式翻炒一般包括一个搅拌铲,通过电机驱动搅拌铲在锅具中旋转,从而实现食材的自动翻炒,滚筒式翻炒一般包括一个可以旋转的锅具,通过锅具的回转进而使得食材能均匀翻炒。
炒菜工作状态下,本体以一定的旋转角度设置在支座上,当不需要倾斜烹饪时,本体竖直设置在支座上,在转换工作状态时,烹饪器具的重心将发生变化,重心不稳,且在本体与支座之间容易藏污纳垢,不便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解决了现有烹饪器具的重心不稳、支座与本体之间藏污纳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包括:
支座,可旋转以倾斜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本体,所述支座上设有洼面,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洼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洼面沿所述本体的倾斜方向为弧面。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洼面的左右侧各设有立柱,所述本体支撑在所述立柱上。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本体一侧的内侧面为从所述立柱的顶侧向底侧倾斜过度的内凹弧面,所述内凹弧面与所述洼面相连。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立柱的前侧设有外凹弧面,所述外凹弧面与所述内凹弧面连接,所述外凹弧面在所述立柱上为由后到前向外倾斜。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洼面的最低点在竖直方向上距离所述本体的距离为5-10mm。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支座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高度高于所述洼面。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立柱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来限制烹饪角度。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本体相对于竖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在0-60度范围内。
在上述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中,所述本体中放置有烹饪容器,所述烹饪容器为金属箔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本体在旋转倾斜的过程,支座设置有洼面,设置的洼面,使得本体的一端能够沉陷在支座上,使得整个烹饪器具的重心得以下移,进而保证本体在旋转倾斜的过程中,不至于侧翻。
设置的洼面,使得支座上存在藏污纳垢的可能,不好清理,因此,在本体的外表面与洼面之间设置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的存在,使得人手能够方便通过该第一间隙对洼面进行清理,进而保持支座表面的干净卫生;当洼面上存储的液体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液体能够积聚在洼面的最低点,设置的第一间隙能够避免支座下表面与积聚在洼面最低点的液体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烹饪器具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饰内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把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遮挡层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容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座的正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盖体组件,包括上盖301、下盖302和透明盖板303,透明盖板303设置在上盖301和下盖302之间,当盖体组件盖设在烹饪器具上时,透过透明盖板303可以清楚的观察烹饪器具内部的烹饪情况,及时掌握食材的烹饪状态。为了便于握持,在上盖301或下盖302上设有把手40,为了保证盖体组件的可视效果良好,把手40偏心设置在上盖301或下盖302上,从而避免把手40设置在透明盖板303处,造成遮挡和视觉障碍,影响观感,影响体验,也避免破坏透明盖板303的整体性,结构简单。
透明盖板303优选为玻璃盖板,玻璃盖板具有较高的卫生等级,能够与食品接触,且耐磨,好清洗,价格低廉。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透明材质来替代玻璃盖板,用于透视,本实施例不限于此。
为了形成良好的观察效果,尽可能的获得大的视窗,上盖301和下盖302均设置成框形,即中部镂空,边缘固定的形式;上盖301和下盖302所组成的盖体部分为非可视盖体,透明盖板303为盖体部分的可视盖体,可视盖体和非可视盖体构成整个盖体组件;非可视盖体嵌在可视盖体的外沿一侧,以提高盖体组件的可视面积。
非可视盖体是整个盖体组件的主要受力部件,具有一定的塑形变形能力,起到固定透明盖板303和保护透明盖板303的作用,把手40偏心设置在非可视盖体上,此时把手40偏心设置,且尽量不与可视盖体部分有重合,避免造成视觉障碍,本实施例中,把手40包括与非可视盖体连接的固定部401和便于抓取的握持部402,握持部402在可视盖体上的投影有部分重叠,握持部402一端与固定部401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403,将握持部402的一端设置成自由端403,该自由端403不与盖体组件的任何一部分接触,这样把手40将避免整个呈桥形横跨设置在可视盖体上,造成大范围的视觉障碍的问题。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把手40只有一个与盖体部分固定的固定部401,当在对盖体组件进行开合时,把手40的固定部401将承受较大的力矩,容易造成把手40失效,为此,非可视盖体上设有支撑部304,当通过该把手40进行开盖时,固定部401处产生的形变,将使得支撑部304抵顶在可视盖体上,从而阻碍固定部401处形变进一步过大,进而提高了把手40处的结构强度。
具体的,非可视盖体包括上盖301和下盖302,上盖301固定在下盖302上,彼此之间可以通过螺钉或卡扣扣合,透明盖板303的外缘被上盖301和下盖302所夹持。为了固定透明盖板303,在上盖301上设有限位环305,该限位环305用于透明盖板303上表面的限位,避免透明盖板303从盖体组件上侧脱离;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限位环305上设置有支撑部304,当握持把手40时,固定部401处产生的形变将使得限位环305抵靠在透明盖板303上,进而阻止固定部401处进一步的变形。进一步,只需要在把手40的偏心方向上设置支撑部304即可,即无需在整个限位环305上设置支撑部304,因为受力时,对应的在固定部401处的变形最大,因此,只需在在把手40的偏心方向上设置支撑部304即可,当然,在限位环305上的其他位置处设置支撑部304,使得能够与透明盖板303限位牢靠,这将有利于对透明盖板303进行限位固定,因此,本实施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可不排除此类实施方式,只要保证限位环305在固定部401位置处设有支撑部304即可。
参考图4-7所示,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上盖301还包括装饰内环306,装饰内环306设置在上盖301上,支撑部304设置在装饰内环306上,而不设置在限位环305上,装饰内环306固定在限位环305上,限位环305在把手40位置处设有避让缺口307,装饰内环306上的支撑部304穿过避让缺口307与透明盖板303抵接。参考图6,限位环305上设置避让缺口307,有利于把手40与上盖301一体成型,便于出模,避让缺口307通过装饰内环306盖住,避免了外观缺陷,同时,将支撑部304设置装饰内环306上,得以实现对把手40形变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8,下盖302上设有用于粘结透明盖板303的安装部308,安装部308的表面设有导胶槽309,导胶槽309用于防止粘结剂外溢。透明盖板303粘结在安装部308上,安装部308上设有第一凸筋311和第二凸筋310,第一凸筋311用于透明盖板303的外周的限位,保证透明盖板303在预定位置与下盖302进行配合,避免错位;第二凸筋310用于撑起透明盖板303,以在安装部308上形成胶槽,往胶槽内点胶后,盖设上透明盖板303,即可完成透明盖板303的固定,为了防止胶槽内的胶水外溢,还设有导胶槽309,当透明盖板303盖设在上面后,多余的胶水会储存在导胶槽309中,从而不会沿第一凸筋311或第二凸筋310外溢。
本实施例中,把手40设置在上盖301上,与上盖301固定,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把手40还可以设置在下盖302上,与下盖302固定,把手40的握持部402通过上盖301的把手40孔外露。本实施例中,把手40与上盖301一体成型,因此,固定部401无需螺钉连接,当然一些实施例中,把手40可以与上盖301或者下盖302分体成型,通过螺钉紧固件进行固定设置。
支撑部304还可以设置在下盖302上,通过抵靠透明盖板303的下表面来实现对把手40的固定部401的限位。
透明盖板303还可以固定设置在上盖301上,而通过下盖302进行限位固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参考图9,把手40的握持部402为与盖体一体成型的扣板,扣板的上表面为掌部贴合面404,下表面为指部扣合面405。握持时设置的掌部贴合面404将与人的手掌贴合,而手指可弯曲越过把手40的自由端403进而抓握在指部扣合面405上,掌部贴合面404、指部扣合面405以及越过扣板自由端403的抓取方式,提高了握持手感。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掌部的贴合面积,可将掌部贴合面404与盖体的外周的盖侧面相连,进而提高握持手感。掌部贴合面404和指部扣合面405均为曲面,以提高握持手感。
当然,握持部402的握持形式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参考图1,包括本体20和盖体组件30,盖体组件盖合在本体20上,盖体组件与本体20之间磁吸盖合,或者盖体组件与本体20之间铰接盖合,或者盖体组件与本体20之间扣接盖合。
磁吸盖合的盖体组件能够完全脱离本体20,从而盖体组件能放置在其他位置,方便用户操作,为此,盖体组件或本体20上设有磁吸件,通过磁吸件相互吸合,从而完成盖体的盖合。在取放的过程中,由于把手40偏心设置,盖体的整个重量产生的力矩将作用在固定部401处,使得把手40处的形变量较大,容易失效,在此,设置的支撑部304为固定部401作支撑,从而抵抗变形。
当盖体组件铰接在本体20上时,把手40沿铰接方向偏心设置,支撑部304也设置在铰接方向上,扣接时,支撑部304设置在偏心方向上。
实施例二:
参考图1、2和10,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本体20;
旋转容器50,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本体20内;和
盖设在所述本体20上的盖体组件30,所述盖体组件30包括可视盖体和嵌在所述可视盖体外沿上的非可视盖体,所述可视盖体与所述非可视盖体相嵌的外沿一侧设有遮挡层312;以及
设在所述旋转容器50的开口位置一侧的容器盖51,所述遮挡层312在所述容器盖51的投影位于所述容器盖51的外沿一侧。
旋转容器50中,通过旋转容器50的旋转可以烹饪食材,旋转容器50通过传动组件与本体20连接,通过在本体20或旋转容器50的周围设置加热装置,能对旋转容器50进行加热,食物在烹饪器具的回转过程中,在重力或回转的惯性力、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翻炒,保证食材均匀受热均匀,从而完成食材的烹饪。
烹饪过程中,盖体组件盖设在本体20上,不随旋转容器50一起旋转,容器盖51随旋转容器50一起旋转,容器盖51起到阻挡旋转容器50中的菜朝旋转容器50开口位置一侧运动的作用,避免菜肴掉落在盖体组件30或者本体20上,从而避免盖体组件和本体20上沾满油渍,进而保证了整机的干净卫生。盖体组件30盖设在本体20上,将内部烹饪腔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避免异物落入烹饪腔中。
设置的遮挡层312用于遮挡容器盖51的外沿一侧,容器盖51的外沿一侧存在清洗不到位的可能,或在往旋转容器50内上料的过程中,存在调味料或油渍滴撒在容器盖51上的可能,在旋转的过程中,这些污渍或物料,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边沿一侧流去或积聚,从而在视觉上影响观感,设置的遮挡层312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上述污渍或物料,从而能够提高观察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参考图2或11所示,所述容器盖51包括排汽口52和除所述排汽口52外的盖体外环53,所述遮挡层312投影位于所述盖体外环53上,排汽口52可用于排出烹饪腔内的油烟,同时还能实现观察内部烹饪腔烹饪环境的效果,盖体外环53用于阻挡食材,避免食材轻易的从旋转容器50开口一侧翻出,盖体外环53环绕排汽口52设置,能够增大排汽口52的面积,以便观察内部烹饪环境。
参考图11和2所示,所述旋转容器50中设有烹饪容器54,所述烹饪容器54设有翻折边541,所述翻折边541折至所述容器盖51的外沿一侧,以固定所述容器盖51,所述遮挡层312投影覆盖所述翻折边541。
通过设置烹饪容器54,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食材在旋转容器50中烹饪需要洗锅的问题,烹饪容器54作为烹饪食材的容器,直接放置在旋转容器50中,旋转容器50上的发热元件产生热量,传导至旋转容器50上后再传导给烹饪容器54,旋转的过程中,烹饪容器54与旋转容器50一起旋转,利用旋转产生的翻炒效果完成食材的烹饪,进行熟化食材,烹饪结束后,通过将烹饪容器54整个提起,内部食材便能够完全脱离旋转容器50,从而保证了旋转容器50的干净卫生。
容器盖51盖合在烹饪容器54上,烹饪容器54设置翻折边541,通过翻折边541将容器盖51固定在烹饪容器54上,翻折边541位于外沿一侧,翻折时必然朝向容器盖51中心一侧翻折,因此在容器的外沿一侧就容易存在因翻折而起的褶皱,褶皱容易影响观感,当从盖体组件的可视盖体部分往容器盖51方向观察时,设置的遮挡层312可以遮挡该类褶皱,从而提高观察体验效果。
所述遮挡层312为印刷在所述可视盖体外沿上的图案印刷层。所谓图案印刷层为由具一定色彩、构造的图案构成的印刷层,这些图案可以是环形、螺线性、或花纹状等,可以呈一定阵列、排列组合形式,排布在可视盖体上,本实用新型对图案印刷层的构造和色彩不做限制。优选的,所述图案印刷层为采用深色油墨印刷形成的油墨层。采用深色印刷能够较好的实现遮挡的效果,深色不限于黑色、灰色等颜色。
所述遮挡层312的宽度大于所述盖体外环53的宽度。将遮挡层312的宽度设置成大于盖体外环53的宽度,能够让可视盖体的可视部分与排汽口52相适应,从而提高观察效果。
所述烹饪容器54上设有容器把手542,所述容器把手542设置在所述翻折边541上,所述遮挡层312投影覆盖所述翻折边541。容器把手542在翻折后,容易影响观感,通过这种的遮挡层312进行覆盖,能够提高观察体验效果。
所述遮挡层312呈环形设置在所述可视盖体上。将遮挡层312设置成环形,能够尽可能的保证可视盖体的可视区域最大化,从而保证盖体组件的可视效果。
所述烹饪容器54的材质为金属箔材,放置在所述旋转容器50的容置腔内。金属箔材易成形,环保,成本低,导热性好,可一次性使用,能够作为餐具使用。
所述旋转容器50可倾斜设置,以在重力作用下完成对食材的翻炒,倾斜状态下,污渍或物料更加容易到达外沿一侧,设置的遮挡层312能够在倾斜状态下完成遮挡,提高视觉效果。
与实施例1相同,可视盖体可以为玻璃盖板,玻璃盖板易清洗,透光性好,耐磨。非可视盖体与实施例1相同,包括上盖、下盖。
实施例三:
参考如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炒菜机,包括:
支座10,所述支座10上设有可倾斜设置的本体20;
旋转容器50,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本体20内;以及
盖体组件30,以盖设在所述本体20上,所述盖体组件30上设有排汽孔32,所述本体20倾斜状态下,所述排汽孔32位于所述盖体组件30的顶侧。
炒菜过程中,产生的油烟容易积聚在顶侧,对于利用旋转容器50回转、以及重力进行翻炒的炒菜机,烹饪时,一般倾斜设置,因此,盖体组件30盖设在本体20上后,烟气容易积聚在倾斜方向的顶侧,不便排出;
相比于传统的方案,盖体组件30上的排汽孔32设置在盖体组件30的中心位置,积聚在倾斜方向顶侧的烟气,不易从盖体组件的中心位置排出,本实施例通过将排汽孔32设置在盖体组件30的顶侧,从而使得积聚在倾斜方向顶侧的烟气能及时排出,提高排烟气的效果。
所述盖体组件30可拆设置在所述本体20上,所述盖体组件30上设有防呆结构(图中未示出),以使所述盖体组件盖合时,所述排汽孔32处于所述本体20的倾斜方向上。可拆设计的盖体组件盖合时需要保证排汽孔32处在倾斜方向上,因此设置防呆结构,使得盖体组件盖合在本体20上时,能够保证排汽孔32处于本体20的倾斜方向上;防呆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本体20或盖体组件上的定位销或定位孔,通过定位孔或定位销配合,使得盖体组件仅能在排汽孔32处于倾斜方向上时才能与本体20盖合牢靠,起到防呆效果。
盖体组件30可通过磁吸的形式盖合在本体20上,实现可拆;当然,盖体组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可拆。
所述盖体组件包下盖302、玻璃盖板和上盖301,所述排汽孔32设置在所述下盖302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侧壁的排汽孔可以通过排汽通道进而穿过上盖的侧壁与外界导通。玻璃盖板能够方便盖体组件30盖合后,透过盖体组件向内观察烹饪腔的烹饪情况。设置在侧壁上,可以方便积聚的油烟排出。
参考图2和图13,所述排汽孔32倾斜设置在所述盖体组件30上。排汽孔32倾斜设置在盖体组件,当倾斜烹饪时,排汽孔32能够保持向上的方向,利于油烟排出。优选的,所述排汽孔32的倾斜角度为20-50度。相对于盖体组件的平面呈一定的夹角,该角度可以优选为20、25、30、45、50度。
所述排汽孔32设置在盖合位置与所述玻璃盖板的固定位置之间,所述盖合位置为所述下盖302与所述本体20盖合的位置。玻璃盖板通过下盖302上的安装部308进行盖合,下盖302的下侧边沿与本体20盖合在一起,将排汽孔32设置在这里,避免排汽孔32与玻璃盖板发生干涉,以避免玻璃盖板的安装。
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下盖302之间胶接固定。具体可见实施例一,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四:
参考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炒菜烹饪器具,包括:
本体20;
旋转容器50,其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本体20内;以及
设在所述旋转容器50的开口位置一侧的容器盖51,所述容器盖51随所述旋转容器50一起旋转,所述容器盖51设有排汽口52,所述排汽口52处设有外翻的翻边501。
炒菜时,烹饪过程中,主要利用旋转容器50的旋转来完成,食材在烹饪腔中翻滚时,产生的油烟需要排出,因此,容器盖51上需要开设排汽口52,同时,为了实现可视,方便用户及时的掌握内部食材的烹饪情况,排汽口52的口径会设置的较大,如此一来,起到既能排汽,又能观察的效果。
但此时带来的一个问题是,食材容易从排汽口52处掉落到外侧,特别是一些油水、汤汁之类的流体,烹饪时,存在在流出的风险。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翻边501沿着排汽口52处外翻,使得到达排汽口52处的食材在翻边的影响下回落至烹饪腔中,同时,汤汁油水会更加难以越过翻边,进而使得汤汁油水也回落至烹饪腔中,不至于滴落至外侧。
参考图12,所述翻边501倾斜设置在所述排汽口52处,倾斜方向为径向内侧。将外翻的翻边501沿径向内侧设置,使得外翻的翻边501在排汽口52处形成一个内敛型的缩口,使得排汽口52的口径从容器盖51一侧向盖体组件的方向上,口径越来越小,进而抵抗食材的外翻。
参考图12,所述翻边501设有第一台阶502,所述第一台阶502包括向外延伸的外延段504,和向径向方向延伸的阻挡段505。翻边501设有一个台阶,台阶的第一段向外延伸,第二段向径向延伸,设置的台阶能够提高翻边的强度,避免翻边形变过大,有利于维持翻边的状态。
所述旋转容器50中设有烹饪容器54,所述容器盖51与所述烹饪容器54盖51合。通过设置烹饪容器54,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食材在旋转容器50中烹饪需要洗锅的问题,烹饪容器54作为烹饪食材的容器,直接放置在旋转容器50中,旋转容器50上的发热元件产生热量,传导至旋转容器50上后再传导给烹饪容器54,旋转的过程中,烹饪容器54与旋转容器50一起旋转,利用旋转产生的翻炒效果完成食材的烹饪,进行熟化食材,烹饪结束后,通过将烹饪容器54整个提起,内部食材便能够完全脱离旋转容器50,从而保证了旋转容器50的干净卫生。
设置的翻边501在其口部处,往往比较锐利,用户在使用时,存在割伤的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述翻边501的口部设有折边506,所述折边506向所述旋转容器50内侧弯折。从而使得翻边501的口部不那么锐利,用户在使用容器盖51时,能够降低割伤的风险。
所述本体20上设有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盖设在所述本体20上时,所述翻边501的口部邻近所述玻璃盖板设置。设置的玻璃盖板,方便透过盖体组件对烹饪腔的内部烹饪环境进行观察,同时,玻璃盖板盖设在本体20上,翻边的口部临近玻璃盖板设置,进而可以利用玻璃盖板来阻挡烹饪腔中食材的掉落,同时,容器盖51回转的过程中,有可能与盖体组件摩擦,所以盖体组件采用玻璃盖板来实现可视,玻璃盖板表面的硬度较高,随旋转容器50一起回转的容器盖51也不至于划伤玻璃,能够保证盖体组件不被刮花,进而保证盖体组件的清晰度。
本实施例中,包括支座10,所述本体20可旋转设置在所述支座10上,以使所述本体20倾斜烹饪,倾斜状态下,能够提高烹饪容器54的烹饪效果。
所述容器盖51为金属箔材,设置的金属箔材易成型和变形,成本低,能够成型出较大的排汽口52,当容器盖51为金属箔材时,翻边与容器盖51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台阶502可以较好的保证翻边的强度。
所述排汽口52距离所述旋转容器50的内壁的距离为1-20mm。此距离等于盖体外环53的环宽,环宽设置在这个宽度,一方面兼顾了排汽口52的大小,另一方面兼顾了盖体外环53的阻挡功能,使得容器盖51具备一定的食材阻挡作用,优选的,盖体外环53的宽度为1、4、5、8、10、15、18、20,具体视实际情况而定。
实施例五:
参考图1-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包括:支座10,可旋转以倾斜设置在所述支座10上的本体20,所述支座10上设有洼面101,所述本体20的外表面与所述洼面101之间存在第一间隙102。
设置在支座10上的本体20,具有至少一个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主要包括本体20相对于水平面竖直设置的第一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和本体20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的第二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第一工作状态下,可进行烧开水、熬汤等烹饪工作,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二工作状态下,可进行炒菜等烹饪工作。
参考图2,炒菜工作状态下,本体20以一定的旋转角度设置在支座10上,该旋转角度一般取0-60度的范围内,旋转角度是相对竖直方向而言的,当旋转角度为0度时,本体20处在竖直方向上,当旋转角度为60度时,本体20倾斜设置在支座10上。
本体20在旋转倾斜的过程,支座10设置有洼面101,设置的洼面101,使得本体20的一端能够沉陷在支座10上,使得整个烹饪器具的重心得以下移,进而保证本体20在旋转倾斜的过程中,不至于侧翻。
设置的洼面101,使得支座10上存在藏污纳垢的可能,不好清理,因此,在本体20的外表面与洼面101之间设置第一间隙102,第一间隙102的存在,使得人手能够方便通过该第一间隙102对洼面101进行清理,进而保持支座10表面的干净卫生;当洼面101上存储的液体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液体能够积聚在洼面101的最低点,设置的第一间隙102能够避免支座10下表面与积聚在洼面101最低点的液体接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洼面101沿所述倾斜方向为弧面,弧面能够本体20在倾斜旋转的过程中,本体20的外表面与洼面101之间的第一间隙102的变化幅度更小,第一间隙102的值更为均匀,因此,不管本体20是处在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第一间隙102均不受本体20的工作状态所影响。
本实施例中,所述洼面101的左右侧各设有立柱103,所述本体20支撑在所述立柱103上。立柱103用于支撑本体20,立柱103上还是设有用于调节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从而可以控制旋转角度。
参考图14、15,所述立柱103位于所述本体20一侧的内侧面为从所述立柱103的顶侧向底侧倾斜过度的内凹弧面104,所述内凹弧面104与所述洼面101相连。所谓内凹弧,就是曲面凹的方向位于立柱103内侧面一侧。所谓外凹弧,就是曲面凹的方向位于立柱103外侧面一侧。
将立柱103的内侧面设置成内凹弧面104,内凹弧面104能够使得立柱103能够环抱本体20设置,增加视觉美感,同时,内凹弧面104的设置,使得立柱103形成由上到下的尺寸逐渐增加的形式,从而使得支座10能更加稳固,避免本体20在切换工作状态时,本体20本身的重心发生变化,导致支座10侧翻的问题。
更进一步的,所述立柱103的前侧设有外凹弧面105,所述外凹弧面105与所述内凹弧面104连接,所述外凹弧面105在所述立柱103上为由后到前向外倾斜。前侧为本体20的倾斜方向的正方向,后侧为本体20的倾斜方向的反方向。将立柱103的前侧设置成外凹弧面105,使得烹饪器具的前侧的操作空间更大,能够方便用户通过手对洼面101进行清扫。若将立柱103的前侧设置成内凹弧面,那么在清理操作时,将受立柱103的影响,无法很好的完成清理。
所述洼面101的最低点在竖直方向上距离所述本体20的距离为5-10mm。如此,能够方便手指伸入,此距离相当于第一间隙102的值;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本体20需要切换工作状态,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本体20距离洼面101的距离也不相同,由此,第一间隙102的值存在变化,不是固定值,一般的,保证在竖直状态下的第一间隙102能够被清理即可,优选的,第一间隙102的值为5、6、7、8、9、10mm的整数。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10上设有操作面板106,所述操作面板106的高度高于所述洼面101。设置的操作面板106方便对烹饪器具的烹饪程序进行选择、触控、启动或关闭等。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03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本体20通过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来限制烹饪角度。从而方便本体20进行角度调节。
所述本体20中放置有烹饪容器54,所述烹饪容器54为金属箔材。通过设置烹饪容器54,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食材在旋转容器50中烹饪需要洗锅的问题,烹饪容器54作为烹饪食材的容器,直接放置在旋转容器50中,旋转容器50上的发热元件产生热量,传导至旋转容器50上后再传导给烹饪容器54,旋转的过程中,烹饪容器54与旋转容器50一起旋转,利用旋转产生的翻炒效果完成食材的烹饪,进行熟化食材,烹饪结束后,通过将烹饪容器54整个提起,内部食材便能够完全脱离旋转容器50,从而保证了旋转容器50的干净卫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座,可旋转以倾斜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本体,所述支座上设有洼面,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与所述洼面之间存在第一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洼面沿所述本体的倾斜方向为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洼面的左右侧各设有立柱,所述本体支撑在所述立柱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本体一侧的内侧面为从所述立柱的顶侧向底侧倾斜过度的内凹弧面,所述内凹弧面与所述洼面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前侧设有外凹弧面,所述外凹弧面与所述内凹弧面连接,所述外凹弧面在所述立柱上为由后到前向外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洼面的最低点在竖直方向上距离所述本体的距离为5-10mm。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上设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的高度高于所述洼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本体通过所述角度调节装置来限制烹饪角度。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相对于竖直方向上的旋转角度在0-60度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中放置有烹饪容器,所述烹饪容器为金属箔材。
CN201920570701.7U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Active CN210540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0701.7U CN210540950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70701.7U CN210540950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0950U true CN210540950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4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70701.7U Active CN210540950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09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9322B2 (en) 2020-04-06 2022-01-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9322B2 (en) 2020-04-06 2022-01-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US11445859B2 (en) 2020-04-06 2022-09-2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7547U (zh) 一种米饭和米汤分离的电饭锅
US20200305644A1 (en) Grease strainer for cooking apparatus
CN207253280U (zh) 手把装置及烹调器具
CN210540950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烹饪器具
CN210169718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0169717U (zh) 一种炒菜烹饪器具
CN21027684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0169780U (zh) 一种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1316164Y (zh) 一种洁净式组合锅盖
US20170105566A1 (en) Automatic cooking device
US20080072768A1 (en) Food steamer
CN104688088B (zh) 多功能炊锅
CN213129080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2122468U (zh) 一种多功能便利锅
WO1999045800A1 (en) Cooking apparatus having special ports including support for food manipulation means and for special access
JP4285498B2 (ja) 誘導加熱式調理器
CN210169761U (zh) 一种防溢烹饪器具
CN210124571U (zh) 一种炒菜机
CN218128043U (zh) 一种防挂壁的炒锅
KR200451270Y1 (ko) 조리용기용 뚜껑
CN221330956U (zh) 防溅的锅盖
CN220256305U (zh) 一种防溅油烫伤的锅盖
CN214855993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1093285U (zh) 一种多功能滤渣隔油壶
CN216166920U (zh) 一种防油溅的锅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15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