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0936U - 一种内盖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盖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40936U CN210540936U CN201920849350.3U CN201920849350U CN210540936U CN 210540936 U CN210540936 U CN 210540936U CN 201920849350 U CN201920849350 U CN 201920849350U CN 210540936 U CN210540936 U CN 2105409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p
- inner cup
- main part
- cup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14 tu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盖,用于盖合内胆,包括内盖主体和位于内盖主体外沿的密封圈,密封圈包括用于和内盖主体安装的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向外延伸并外露设置的第一唇部、第二唇部和第三唇部,内盖放置在内胆上时,第三唇部与所述内胆的内壁贴合,第二唇部抵靠贴合在内胆胆沿上以支撑内盖,第一唇部位于第二唇部上方且与第二唇部间隔设置以限定第二唇部向上翻动的变形量。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内胆,锅盖包括盖体和如上所述的内盖,内盖可拆卸的设置在盖体上。本实用新型中内盖的设置既可满足内胆内用时的密封,又能实现内胆外用时可盖合在内胆上防止热量损失和杂质进入,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盖及具有该内盖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升级的逐步提高,消费者对烹饪器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厨房用具的日益增多,如何既能减少烹饪用具的占用空间,又能保证用户体验度不被降低,成为一个业界内关注的问题。
现有的烹饪器具主要用于食物的烹饪,通过实现烹饪器具与餐具的一体化,可减少厨房用具,节省厨房空间。烹饪食物的器皿(如锅、内胆等)是烹饪器具餐具化的首选,用来烹饪食物的器皿可在脱离烹饪器具时转换成日常生活中用于盛装食物的锅碗瓢盆,当盛装有食物的器皿从烹饪器具脱离时,为了减缓器皿内食物热量的流失速度、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所述器皿、以及避免外界的气味污染器皿内的食物而不利于食物的存储,需要为所述器皿配备一个盖子,如果单独为烹饪器具配备一个用餐时使用的盖子,一方面会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盖子未使用时的存储同样会占用厨房空间。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和煲盖,煲体内设置有内胆,煲盖包括盖体和内盖,所述内盖可拆卸的设置在盖体上,以方便将内盖从盖体上取下清洗,所述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内胆容置在煲体内,煲盖与煲体盖合,内盖对内胆进行封盖密封,内胆作为烹饪食材的烹饪腔使用,食材烹饪完成后,用户可以将内胆从煲体内取出,并将内胆作为盛放食材的餐具或者容器使用,从而实现了内胆的烹饪与餐具的一体化设计,减少了厨房内烹饪用具的数量,节省了空间。上述烹饪器具的内盖为不锈钢材质,为实现内盖对内胆的封盖密封,所述内盖上还设置有密封圈,为了实现所述内盖的可拆卸,所述内盖还具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内盖外圈的塑料件,所述塑料件与所述盖体通过卡接结构相连,以方便内盖的安装与拆卸,所述塑料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内胆的内径,当将所述内胆作为餐具使用时,所述塑料件还可以起到将所述内盖支撑在所述内胆上的作用。所述密封圈的上部被夹持固定在所述内盖与所述塑料件之间,所述内盖与所述塑料件之间通过螺钉结构或卡扣结构配合以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固定,因所述内盖由不锈钢制成,因此不论是采用所述螺钉结构还是采用所述卡扣结构,所述内盖都容易加工成型。
然而,上述烹饪器具存在下述缺陷:
当所述内胆作为餐具化使用时,不锈钢材质的内盖导致用户无法透过所述内盖观察到内胆中食材的状况,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为实现内胆餐具化使用时,其内的食材可见,需将所述内盖采用透明材质(如玻璃)进行制作,对于玻璃而言,不论是在其上加工螺孔还是加工出卡扣结构都变的很难,从而提高了加工成本,降低了产品利润。
若将所述塑料件去除,并将所述密封圈直接安装到所述内盖的外圈以实现密封圈的固定,当所述内胆作为餐具化使用时,则存在,在所述内盖自身重力以及外力作用下,内盖容易掉落至所述内胆内,而造成内胆中食材被损坏的风险。
因此,如何既实现烹饪过程中所述内盖对内胆的密封作用,又实现内胆外用时内盖可保持在内胆上作为盖子使用,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盖及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盖,用于盖合内胆,包括内盖主体和位于内盖主体外沿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用于和内盖主体安装的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向外延伸并外露设置的第一唇部、第二唇部和第三唇部,所述内盖放置在内胆上时,所述第三唇部与所述内胆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唇部抵靠贴合在所述内胆胆沿上以支撑所述内盖,所述第一唇部位于第二唇部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唇部间隔设置以限定所述第二唇部向上翻动的变形量。
所述第一唇部和所述第二唇部之间具有夹角θ,所述夹角θ满足10°<θ<90°。
所述第二唇部和第三唇部均具有固定端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各所述固定端均与所述主体部固连,所述第二唇部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三唇部的固定端抵接。
所述第一唇部、第三唇部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所述第二唇部的弹性模量。
所述密封圈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唇部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唇部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5mm;所述第二唇部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5mm,且小于或者等于1.5mm;所述第三唇部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5mm。
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内盖主体相适配的装配槽,所述内盖主体具有面向所述内胆的内侧面、背离所述内胆的外侧面以及位于所述内、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和与所述连接面接触的装配槽的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内侧面和与所述内侧面接触的装配槽的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内盖主体具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内盖主体之间密封连接。
所述内盖主体由半透明或透明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内胆,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和如上所述的内盖,所述内盖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中的所述密封圈具有三个唇部,其中第一唇部能够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唇部向上翻动的变形量,使得当所述内胆餐具化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内盖能够保持在所述内胆上以封盖所述内胆,所述第二唇部和所述第三唇部用于密封所述内胆,使得当所述内胆作为烹饪腔使用烹饪食材时,所述内盖能够保持所述烹饪腔的密封,同时,所述第三唇部还可以在内盖盖合内胆时起到导向作用。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密封圈一体成型,因此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唇部的硬度一致,在该前提下,各唇部的厚度会影响其变形量,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唇部需保持一定的强度以防止所述内盖陷入所述内胆内,因此其厚度相对较大,所述第二唇部用于密封,需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因此其厚度相对较小,所述第三唇部用于导向和密封,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软度,因此其厚度相对适中,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合理限定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唇部的厚度来对其自身的变形量进行合理的调控,以既实现内胆内用时所述内盖的密封功能,又实现内胆外用时所述内盖的盖子功能。
3.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内盖主体可以采用玻璃等透明材质制成,当所述内胆餐具化使用时,用户可以透过所述内盖主体观察到内胆内的食材,设计更加人性化,可大幅提升用户体验。而且,所述内盖主体利用所述密封圈的弹性压缩特性实现安装,避免了在所述内盖主体上加工安装孔或卡接结构所带来的加工难度较大的弊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利润空间,方便了所述内盖主体的安装和拆卸。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盖主体与所述密封圈装配槽的各个接触面之间均为过盈配合,一方面可以避免烹饪过程中,蒸汽自两者的结合处逃逸而进入烹饪器具的盖体内并对盖体内的其余部件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油水杂质进入到两者的结合位置处,而造成油水等杂质的积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盖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内盖主体与所述密封圈装配后的局部结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密封圈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其主要用于指示各唇部的厚度。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密封圈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其主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唇部与所述第二唇部之间的夹角。
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内胆外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内胆、所述内盖主体以及密封圈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内盖盖合到所述内胆的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部放大图。
其中,
1.内盖主体,11.内盖把手,12.内侧面,13.外侧面,14.连接面,2.密封圈,21.第一唇部,22.第二唇部,23.第三唇部,24.主体部,241.装配槽,3.内胆,31.胆沿,32.内胆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内盖,用于盖合内胆3,包括内盖主体1和位于内盖主体1外沿的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包括用于和所述内盖主体1安装的主体部24,以及由主体部24向外延伸并外露设置的第一唇部21、第二唇部22和第三唇23部,所述内盖放置在内胆3上时,所述第三唇部23与所述内胆3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唇部22抵靠贴合在所述内胆3的胆沿31上以支撑所述内盖,所述第一唇部21位于第二唇部22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唇部22间隔设置以限定所述第二唇部22向上翻动的变形量。
本实施例中,术语“上方”、“向上”是为了描述方便而基于附图6和图7中所示的内胆3与所述内盖的相对位置关系所作出的限定,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唇部21和所述第二唇部22的位置关系的限定,对于普通的例如内胆3在烹饪状态下其轴线与水平方向垂直的结构而言,所述第一唇部21位于所述第二唇部22的上方,而对于诸如滚筒式炒菜机等内胆在烹饪状态下其轴线与水平方向具有小于90°的夹角的结构而言,术语“上方”其实指的是,以所述内胆为参考,相对于所述第一唇部21而言,所述第二唇部22靠近所述内胆3,并在内盖扣合在所述内胆3上时,对所述内胆3形成密封,术语“向上”指的是,所述第二唇部22朝向所述第一唇部21移动的方向。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唇部21和所述第二唇部22之间具有夹角θ,所述夹角θ满足10°<θ<90°,更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θ满足25°<θ<65°。所述夹角θ的存在:一方面为所述第二唇部22的翻动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可方便所述第二唇部22变形过程中,所述第二唇部22能够具有足够的“运动行程”以方便拉扯所述第三唇部23向所述内胆3的内壁靠拢并实现密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所述内盖不具有下述的内胆把手11时,所述夹角θ的存在可使所述第一唇部21和所述第二唇部22之间具有方便用户的手指伸入的扣手位,以方便用户通过该部位提拉所述内盖。
如图2、图3和图8所示,所述第二唇部22和第三唇部23均具有固定端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各所述固定端均与所述主体部24固连,所述第二唇部22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三唇部23的固定端抵接,以方便所述第二唇部22接触到所述内胆3的胆沿并向上翻动时,能够方便拉扯所述第三唇部23,使所述第三唇部23向所述内胆侧壁移动并贴合,以实现所述第三唇部23与所述内胆3侧壁之间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唇部21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唇部22向上翻动的变形量,使得当所述内胆3餐具化使用的过程中,所述内盖能够保持在所述内胆3上以封盖所述内胆3,且在所述内盖自重以及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唇部21的设置避免了所述内盖落入所述内胆3内。所述第二唇部22和所述第三唇部23用于密封所述内胆3,使得当所述内胆3作为烹饪腔使用烹饪食材时,所述内盖能够保持所述烹饪腔的密封,同时,所述第三唇部23还可以在内盖盖合内胆3时起到导向作用,此外,所述第三唇部23伸入所述内胆3内时还可实现所述内盖的固定,尤其是所述内胆3外用并被移动的过程中,使所述内盖不易从所述内胆3上滑落。因此,相对而言,所述第一唇部21要保持一定的强度,所述第二唇部22要足够柔软以方便密封,所述第三唇部23既要柔软以方便密封,又要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实现导向,因此,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唇部21、第三唇部23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所述第二唇部22的弹性模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密封圈2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唇部的材质相同。所述密封圈2一体成型,因此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唇部的硬度一致,在该前提下,各唇部的厚度会影响其变形量,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唇部21需保持一定的强度以防止所述内盖陷入所述内胆3内,因此其厚度相对较大,所述第二唇部22用于密封,需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因此其厚度相对较小,所述第三唇部23用于导向和密封,需要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柔软度,因此其厚度相对适中。更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唇部21的厚度t1大于或者等于1.5mm;所述第二唇部22的厚度t2大于或者等于0.5mm,且小于或者等于1.5mm;所述第三唇部23的厚度t3大于或者等于1.5mm。本实施例通过合理限定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唇部的厚度来对各自的变形量进行合理的调控,以既实现内胆3内用时所述内盖的密封功能,又实现内胆3外用时所述内盖的盖子功能。
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内盖主体1具有内盖把手11,所述内盖把手11与所述内盖主体1之间密封连接。以防止所述内胆在烹饪食材的过程中,蒸汽自所述内盖把手11与所述内盖主体1的连接位置处流出。作为优选,所述内盖把手11上设置有蒸汽通道,以方便所述烹饪腔内的蒸汽排出,尤其是对于采用下述玻璃材质制成的内盖主体1而言,玻璃材质不易开孔,将所述蒸汽通道设置在内盖把手11上,加工工艺更加简单,且更容易实现。
所述内盖主体1由半透明或透明材质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内盖主体1由透明玻璃制成,所述内盖主体1采用透明玻璃,当将内胆3作为餐具化使用时,并将所述内盖盖合到所述内胆3上时,所述用户仍能透过所述内盖主体1观察到所述内胆3内食材的状况,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方便所述内盖主体1的安装,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主体部24具有与所述内盖主体1相适配的装配槽241,装配时,将所述内盖主体1装入所述装配槽241内,利用所述密封圈2的弹性压缩特性将所述内盖主体1与所述密封圈2装配在一起,方便了彼此的装配和拆卸,本实施例避免了在所述内盖主体1上开设安装孔或者设置卡扣等结构所带来的加工难度升级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
具体地来说,如图2所示,所述内盖主体1具有面向所述内胆3的内侧面12、背离所述内胆3的外侧面13以及位于所述内、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面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面14和与所述连接面14接触的装配槽241的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面14和与所述连接面14接触的装配槽241的侧壁之间的过盈间隙配合量a满足,0mm≦a≦2mm,所述间隙a保证了在所述内胆3烹饪食材时所述内盖能够对所述内胆3进行密封,防止蒸汽自所述内盖主体1的边缘部分溢出,同时还可避免脏污进入所述内盖主体1与所述密封圈2的配合部位,防止了脏污的累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内侧面12和与所述内侧面12接触的装配槽的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且该过盈配合的间隙配合量c满足,0mm≦c≦1mm,间隙配合量c能够防止脏污进入所述内盖主体1与所述密封圈2的配合部位,且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密封圈2在所述内盖主体1上安装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外侧面13和与所述外侧面13接触的装配槽241的侧壁之间亦为过盈配合,且该过盈配合的间隙配合量b满足,0mm≦b≦1mm,间隙配合量b能够防止脏污进入所述内盖主体1与所述密封圈2的配合部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用于烹饪食材,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内胆3,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和如上所述的内盖,所述内盖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以方便将所述内盖从所述盖体上取下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盖与所述盖体的可拆卸式连接,至少具有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在所述盖体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唇部21相适配的限位结构,当将所述内盖装配到所述盖体上时,所述限位结构对所述第一唇部21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内盖从所述盖体上掉落下来。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为活动卡扣,以方便所述内盖的拆卸。
实施方式2:在所述盖体上设置与所述内盖把手11相适配的限位结构,当将所述内盖装配到所述盖体上时,所述限位结构对所述内盖把手11进行限位,以防止所述内盖从所述盖体上掉落下来。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结构为活动卡扣,以方便所述内盖的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所述内胆3具有内胆把手31,以方便用户取放所述内胆,所述锅体和/或所述盖体上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把手的豁口。当所述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所述内胆3容置在所述锅体内,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盖合,以使所述内胆3能够对所述内胆进行密封,所述内胆3作为烹饪食材的烹饪腔使用,所述内盖上设置有蒸汽通道以方便所述烹饪腔内的蒸汽排出。烹饪完成后,用户可以通过所述内胆把手11将所述内胆3从所述锅体内取出,并将所述内胆3作为盛放食材的餐具或容器使用。所述内胆3外用时,为减缓内胆3内食材热量的散失速度,将所述内盖从所述盖体上拆下,并将其盖合在所述内胆3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烹饪器具可以是电饭煲、电压力锅、炒菜机等。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盖,用于盖合内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盖主体和位于内盖主体外沿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用于和内盖主体安装的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向外延伸并外露设置的第一唇部、第二唇部和第三唇部,所述内盖放置在内胆上时,所述第三唇部与所述内胆的内壁贴合,所述第二唇部抵靠贴合在所述内胆胆沿上以支撑所述内盖,所述第一唇部位于第二唇部上方且与所述第二唇部间隔设置以限定所述第二唇部向上翻动的变形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唇部和所述第二唇部之间具有夹角θ,所述夹角θ满足10°<θ<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唇部和第三唇部均具有固定端及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自由端,各所述固定端均与所述主体部固连,所述第二唇部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三唇部的固定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唇部、第三唇部的弹性模量均大于所述第二唇部的弹性模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唇部的材质相同;
所述第一唇部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5mm;所述第二唇部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0.5mm,且小于或者等于1.5mm;所述第三唇部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具有与所述内盖主体相适配的装配槽,所述内盖主体具有面向所述内胆的内侧面、背离所述内胆的外侧面以及位于所述内、外侧面之间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和与所述连接面接触的装配槽的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面和与所述内侧面接触的装配槽的侧壁之间为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盖主体具有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内盖主体之间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盖主体由半透明或透明材质制成。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体内设置有内胆,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内盖,所述内盖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49350.3U CN210540936U (zh) | 2019-06-06 | 2019-06-06 | 一种内盖及烹饪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49350.3U CN210540936U (zh) | 2019-06-06 | 2019-06-06 | 一种内盖及烹饪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40936U true CN210540936U (zh) | 2020-05-19 |
Family
ID=70645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49350.3U Active CN210540936U (zh) | 2019-06-06 | 2019-06-06 | 一种内盖及烹饪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40936U (zh) |
-
2019
- 2019-06-06 CN CN201920849350.3U patent/CN21054093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540936U (zh) | 一种内盖及烹饪器具 | |
CN205612285U (zh) | 一种防溢电饭煲 | |
CN208909919U (zh) | 一种多功能的加热式食品加工机 | |
CN210871013U (zh) | 养生壶及其壶盖组件 | |
CN210540760U (zh) | 一种滚筒式炒菜机 | |
CN211270075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2015294U (zh) | 一种浮子阀及其锅盖 | |
CN215272218U (zh) | 料理机 | |
CN214548948U (zh) | 一种防溢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4341659U (zh) | 一种可视化的烹饪器具 | |
CN216166844U (zh) | 一种可视化烹饪器具 | |
CN215304954U (zh) | 一种蒸汽烹饪器具 | |
CN219460858U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锅 | |
CN216020539U (zh) | 一种可视化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151143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7576368U (zh) | 一种食品用塑料容器 | |
CN214341660U (zh) | 一种可视化的烹饪器具 | |
CN215383123U (zh) | 一种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 |
CN212912737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4128073U (zh) | 一种可视化的烹饪器具 | |
CN210095444U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20917115U (zh) | 一种蒸炒一体式厨具 | |
CN211270149U (zh) | 内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 |
CN215272219U (zh) | 料理机 | |
CN214678600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31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