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40807U - 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40807U
CN210540807U CN201920848032.5U CN201920848032U CN210540807U CN 210540807 U CN210540807 U CN 210540807U CN 201920848032 U CN201920848032 U CN 201920848032U CN 210540807 U CN210540807 U CN 210540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steam outlet
pot body
po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80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胡益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480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40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40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40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可与机体对接的锅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锅体上设置有引入蒸汽的蒸汽进口和排出蒸汽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上设置有封堵结构,且所述封堵结构在打开状态下仅允许锅体烹饪腔内的气体由蒸汽出口朝外部单向流通。本实用新型锅胆外置,利用高温蒸汽对食材进行加热,并且可以很好的将烹饪剩余的蒸汽保存在锅体烹饪腔内,利用蒸汽对食材进行保温保鲜。

Description

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小家电领域,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特别是一种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日前社会,面临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很多人在外出工作时选择自己带饭,早起做饭对于很多人来说过于劳累,这些人往往在前一天晚上将下一天要携带的食物提前做好。然而,现有的烹饪器具不具有很好的保温保鲜功能,过夜后的食物口感较差,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现有的烹饪器具,例如饭煲,对食材进行保温时,采用的都是带电保温,即利用加热装置间歇性加热对食材进行保温。采用该种保温状态时,能耗较高,也不能断电,断电后烹饪器具即无法完成保温功能,另外,带电保温由于采用间歇性加热保温,其保温时间也不能过长,保温时间过长意味着加热时间过长,米饭等食材容易产生泛黄的问题,鲜味难以保留,口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用户还会选择将做好的食材放入到冰箱内进行冷藏保鲜,冷藏保鲜不具有保温功能,下次进行使用时,必须二次加热,二次加热操作麻烦,另外也会影响食材的鲜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兼具长时间保温保鲜功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可与机体对接的锅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锅体上设置有引入蒸汽的蒸汽进口和排出蒸汽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上设置有封堵结构,且所述封堵结构在打开状态下仅允许锅体烹饪腔内的气体由蒸汽出口朝外部单向流通。
作为优选,封堵结构的开合状态与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相关联,烹饪腔内的气压大于设定阀值时,封堵结构打开蒸汽出口,烹饪腔内的气压小于设定阀值时,封堵结构关闭蒸汽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上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驱动封堵结构打开或者关闭蒸汽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包括锅体主体和锅盖,所述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设置在锅盖上。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进口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仅允许气体朝进入锅体烹饪腔方向单向流通。
作为优选,所述锅体具有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所述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优选,所述锅盖扣合固定在锅体主体上,锅盖和锅体主体之间形成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固定部和具有弹性的封堵部,所述固定部伸入到蒸汽出口内与蒸汽出口内壁固定,所述封堵部贴靠在蒸汽出口外壁上以封堵住蒸汽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机体包括机身和由机身一侧上下两端伸出的机头和底座,所述锅体可取出的放置在机头和底座围成的开放空间内。
作为优选,所述锅盖包括依次设置的钢盖、衬盖和面盖,所述钢盖和衬盖以及衬盖和面盖之间具有隔热间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技术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高温蒸汽通入到锅体烹饪腔内对食材进行加热,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蒸汽由蒸汽进口进入到锅体烹饪腔,锅体烹饪腔内的被食材吸收了热量的蒸汽由蒸汽出口排出。蒸汽出口上设置有随着锅体烹饪腔压力变化而改变开合状态的封堵结构,烹饪时,高温蒸汽通入到锅体烹饪腔内,锅体烹饪腔内的气压增大,封堵结构处于打开状态,允许锅体烹饪腔内的蒸汽由蒸汽出口排到外界,烹饪完成后,锅体烹饪腔内的压力处于稳定状态,封堵结构处于封堵状态,外界气体和锅体烹饪腔内的蒸汽不能交互流通。如此,烹饪完成后留在烹饪腔内的高温蒸汽能够对食材进行很好的保温作用,另外由于高温蒸汽本身具有一定的湿度,高温蒸汽对于食材具有很好的保鲜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锅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锅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锅盖蒸汽出口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中,100、机体;110、机头;111、蒸汽输入口;120、底座;200、锅体;210、锅盖;211、面盖;212、衬盖;213、钢盖;214、单向阀;215、蒸汽出口;216、蒸汽进口;220、锅体主体;221、内层锅壁;222、外层锅壁;223、真空层;230、烹饪腔;240、封堵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可与机体对接的锅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锅体上设置有引入蒸汽的蒸汽进口和排出蒸汽的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上设置有随锅体烹饪腔内压力变化而改变开合状态的封堵结构,且所述封堵结构在打开状态下仅允许锅体烹饪腔内的气体朝外部单向流通。本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在烹饪完成后,通过蒸汽出口上的封堵结构将锅体烹饪腔内的高温蒸汽存留在锅体烹饪腔内对食材进行保温保鲜,保温保鲜时间长,保温保鲜效果好。
实施例一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为一种蒸汽加热饭煲,包括机体100和锅体200,机体100包括机身,机身的一侧上下两端伸出有机头110和底座120,机头110和底座120之间形成放置锅体200的开放空间。锅体200放置在底座120上时,机头110具有与锅体200对接的第一工位和与锅体200分离的第二工位,机体100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用以产生高温蒸汽。机头110上设置有蒸汽输入口111,锅体200上设置有蒸汽进口216和蒸汽出口215,机头110处于第一工位时,机头110与锅体200完成对接,蒸汽输入口111与蒸汽进口216密封对接,高温蒸汽进入到锅体200烹饪腔230内对食材进行加热烹饪。
在本实施例中,锅体200包括锅体主体220和锅盖210,为了方便蒸汽输入口111与蒸汽进口216进行对接,蒸汽进口216和蒸汽出口215均设置锅盖210上。烹饪时,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高温蒸汽由蒸汽输入口111进入到蒸汽进口216,并由蒸汽进口216进入到锅体200烹饪腔230,高温蒸汽是加热食材的热量携带媒介。在另一些方案中,蒸汽进口216和蒸汽出口215也可以设置在锅体主体220上。
蒸汽出口215处设置有随着烹饪腔230压力变化改变开合状态的封堵结构240,并且封堵结构240仅允许烹饪腔230内的气体朝外部单向流动,外部气体无法通过蒸汽出口215进入到烹饪腔230内。所谓的随压力变化改变开合状态是指,在烹饪腔230气体压力大于一定阀值时,封堵结构240受到烹饪腔230内外压差形成压力,处于打开状态,在烹饪腔230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所述阀值时,封堵结构240封堵住蒸汽出口215,烹饪腔230内的蒸汽无法从蒸汽出口215排出。如此,在烹饪时,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高温蒸汽不断的由蒸汽进口216进入到锅体200烹饪腔230中,锅体200烹饪腔230内的气压增大,当锅体200烹饪腔230内的气压增大到预设的阀值时,烹饪腔230内外的压差力驱使封堵结构240处于打开状态,锅体200烹饪腔230内的部分蒸汽可以由蒸汽出口215排出,从而保证烹饪腔230内处于可控、平衡的微压状态。烹饪完成后,烹饪腔230内不再进入蒸汽,此时,烹饪腔230内的气压处于平稳的下降阶段,当烹饪腔230内的气压小于预设压力时,封堵结构240将蒸汽出口215封堵,从而将烹饪腔230内剩余的蒸汽保存在烹饪腔230内进行保温,此时,烹饪腔230内的剩余蒸汽无法通过蒸汽出口215和外部完成对流,形成热交换,蒸汽的热量散失慢,可通过蒸汽的温度对烹饪腔230内的食材进行保温。另外,由于蒸汽中含有较高的湿度,在保温的同时,高温蒸汽还具有很好的保鲜效果。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封堵结构240为硅胶密封件,硅胶密封件具有固定部和具有良好弹性的封堵部,硅胶密封件的固定部伸入到蒸汽出口215内与蒸汽出口215内壁进行固定,硅胶密封件的封堵部贴靠在蒸汽出口215的外壁上以将蒸汽出口215进行封堵,封堵部优选的采用的封堵片,封堵片的面积要大于蒸汽出口215的面积以保证封堵片能够完全的将蒸汽出口215进行封堵。硅胶密封件的固定部在自然状态下处于拉伸状态,从而拉动封堵片,使得封堵片能够紧贴在蒸汽出口215的外壁上将蒸汽出口215进行封堵。
烹饪完成后,对食材进行保温保鲜时,烹饪腔230内的气压不足以产生足够的气体压力推动封堵片打开蒸汽出口215,从而到达了存留蒸汽在烹饪腔230内对食材进行保温保鲜的目的。烹饪过程中,由于烹饪腔230内在不断的进入高温蒸汽,使得烹饪腔230内的气体压力增大,烹饪腔230内的气压足以产生足够的气体压力推动封堵片打开蒸汽出口215,如此,不会影响烹饪腔230的正常排气。
本实施例通过弹性材质的硅胶密封件来控制蒸汽出口215的开合,在烹饪时可以使得烹饪腔230内处于微压状态,加快烹饪速度,提高烹饪质量,硅胶密封件起到了限压阀的作用。在保温时,硅胶密封件可自动的封堵住锅盖210上的蒸汽出口215,减小烹饪腔230内的蒸汽热量散失,从而使得保温保鲜效果更加持久。
进一步的,锅盖210上的蒸汽进口216上设置有单向阀214,单向阀214仅允许气体由外部进入到烹饪腔230,而不允许烹饪腔230内的气体由蒸汽进口216流向外部。在蒸汽进口216上设置单向阀214的一个好处在于,烹饪过程中,可以烹饪腔230内的蒸汽倒流进入到机体100内;在蒸汽进口216上设置单向阀214的另一个好处在于,烹饪完成进行保温保鲜时,可以将锅体200从机体100上取出放在餐桌等其他地方,锅体200从机体100上取下之后,锅体200烹饪腔230内的蒸汽也不会由蒸汽进口216流出,减小了保温过程中烹饪腔230内蒸汽的流失。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烹饪过程中,烹饪腔230内处于微压状态,为了防止烹饪腔230内的气压顶开锅盖210,锅盖210和锅体200扣合固定,例如通过卡扣的方式将锅盖210固定在锅体200上,例如通过旋扣的方式将锅盖210固定在锅体200上。另外,锅盖210上设置有密封圈,以使得锅盖210和锅体200之间形成密封,防止蒸汽从锅盖210和锅体200的交接处逸出。
为了提高锅体200的保温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锅体主体220包括内层锅壁221和外层锅壁222,内层锅壁221和外层锅壁222之间设置有真空层223,通过真空层223来防止烹饪腔230内的热量散失。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锅盖210包括依次设置的钢盖213、衬盖212和面盖211,锅盖210和锅体200盖合时,钢盖213朝下正对锅体200烹饪腔230。钢盖213和衬盖212以及衬盖212和面盖211之间均设置有隔热间隙,所谓的隔热间隙是指,钢盖213和衬盖212以及衬盖212和面盖211之间不是贴设的,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空气的导热性较差,通过设置隔热间隙,可以减小烹饪腔230内的热量通过锅盖210传递的外界,提高了锅体200的保温效果。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烹饪时采用蒸汽进行加热,烹饪完成后进行保温时,利用锅体200烹饪腔230内剩余的高温蒸汽配合保温锅体200进行保温保鲜,相比于传统的烹饪器具,保温过程中,烹饪腔230内的蒸汽无法逸出,保温保鲜效果好,时间久。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差别在于蒸汽出口215处封堵结构240的驱动设计。
参考图6,在本实施例中,锅盖210上设置有驱动结构,封堵结构240位于蒸汽出口215处可通过驱动结构进行驱动以使得封堵结构240打开或者关闭,例如利用电磁推杆对封堵结构240进行驱动,例如利用磁吸结构对封堵结构240进行驱动。蒸汽加热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利用驱动结构驱动封堵结构240打开蒸汽出口215,烹饪腔230正常排气;烹饪完成后,驱动结构驱动封堵结构240关闭蒸汽出口215,进入保温保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的控制可以与烹饪程序进行关联,例如烹饪程序启动时自动关联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即收到信号进行驱动,使得封堵结构240打开蒸汽出口215,烹饪程序完成后,驱动结构即收到信号进行驱动,使得封堵结构240关闭蒸汽出口215,烹饪器具进入保鲜保温状态。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包括机体和可与机体对接的锅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蒸汽发生装置,所述锅体上设置有引入蒸汽的蒸汽进口和排出蒸汽的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上设置有封堵结构,且所述封堵结构在打开状态下仅允许锅体烹饪腔内的气体由蒸汽出口朝外部单向流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封堵结构的开合状态与烹饪腔内的气体压力相关联,烹饪腔内的气压大于设定阀值时,封堵结构打开蒸汽出口,烹饪腔内的气压小于设定阀值时,封堵结构关闭蒸汽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上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驱动封堵结构打开或者关闭蒸汽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包括锅体主体和锅盖,所述蒸汽进口和蒸汽出口设置在锅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口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仅允许气体朝进入锅体烹饪腔方向单向流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具有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所述内层锅壁和外层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扣合固定在锅体主体上,锅盖和锅体主体之间形成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包括固定部和具有弹性的封堵部,所述固定部伸入到蒸汽出口内与蒸汽出口内壁固定,所述封堵部贴靠在蒸汽出口外壁上以封堵住蒸汽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机身和由机身一侧上下两端伸出的机头和底座,所述锅体可取出的放置在机头和底座围成的开放空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包括依次设置的钢盖、衬盖和面盖,所述钢盖和衬盖以及衬盖和面盖之间具有隔热间隙。
CN201920848032.5U 2019-06-05 2019-06-05 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Active CN210540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8032.5U CN210540807U (zh) 2019-06-05 2019-06-05 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8032.5U CN210540807U (zh) 2019-06-05 2019-06-05 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40807U true CN210540807U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6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8032.5U Active CN210540807U (zh) 2019-06-05 2019-06-05 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4080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3413A (zh) * 2020-06-09 2020-10-0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电饭锅盖的单向导热保温装置
CN113142982A (zh) * 2021-04-30 2021-07-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08417A (zh) * 2021-06-01 2021-08-06 江苏沃慧德智能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火锅聚能罩气压阀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3413A (zh) * 2020-06-09 2020-10-09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电饭锅盖的单向导热保温装置
CN111743413B (zh) * 2020-06-09 2021-09-2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电饭锅盖的单向导热保温装置
CN113142982A (zh) * 2021-04-30 2021-07-23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08417A (zh) * 2021-06-01 2021-08-06 江苏沃慧德智能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火锅聚能罩气压阀
CN113208417B (zh) * 2021-06-01 2022-04-12 江苏沃慧德智能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火锅聚能罩气压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40807U (zh) 保温效果好的蒸汽加热烹饪器具
ES2221885T5 (es) Dispositivo de horno y procedimiento de mando de horno.
EP1159904A3 (en) Automatic high energy saving cooker
CN204189001U (zh) 智能烹饪装置
CN107788823A (zh) 一种蒸烤箱
CN104083069B (zh) 可控的以炭火为热源的多功能组合炉
CN104281137A (zh) 智能烹饪装置
KR20170109208A (ko) 인덕션 조리가 가능한 즉석식품 제조방법과 그 즉석식품 조리방법 및 그 즉석식품 가열조리장치
CN205980520U (zh) 一种冰箱
CN214905912U (zh) 一种闪蒸脱腥蒸汽加热高压蒸煮设备
CN206166715U (zh) 一种带保温饭菜和发酵功能的电烤箱
CN218942860U (zh) 一种电压力锅
JP3160636B2 (ja) 加熱調理器具
CN106618163B (zh) 一种立体保温电饭煲
CN206656406U (zh) 一种隔热炭陶炉
CN212521481U (zh) 设有量杯的长时间预约烹饪机
CN1775153A (zh) 蒸气烹调装置
CN219846186U (zh) 新型高温空气烤箱
CN213640534U (zh) 一种新型海鲜蒸锅
CN212521482U (zh) 一种长时间预约烹饪机
CN219048151U (zh) 一种饭菜保温装置
CN207055081U (zh) 一种自发热方便餐盒
CN209808079U (zh) 一种家用铝箔保温容器
JPH07313355A (ja) 米飯保温器
CN219183093U (zh) 一种保温效果好的保温工作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