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5480U - 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5480U
CN210535480U CN201921875723.0U CN201921875723U CN210535480U CN 210535480 U CN210535480 U CN 210535480U CN 201921875723 U CN201921875723 U CN 201921875723U CN 210535480 U CN210535480 U CN 210535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end plate
magnetic core
transformer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572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鞠万金
朱勇
李平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QUAN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QUAN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QUAN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QUAN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572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5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5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5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其包括骨架及线圈,所述线圈包括有接线引脚,所述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卡线槽及与卡线槽配合的固定件,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接线引脚设置于所述卡线槽,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卡线槽配合固定以将所述接线引脚卡设在所述卡线槽。

Description

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串联谐振或并联谐振的原理,产生大电流和高电压。一般用于大电容或大电感负载。利用负载和设备的并联谐振,可以用较小的激励电流取得较大的负载电流;利用负载和设备的串联谐振可以用较低的激励电压在负载上取得高电压。
变压器是开关电源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件之一,也是开关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子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高频开关电源已广泛应用计算机、通信和铁路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轨道交通、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对电抗器的安装使用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功率密度高、成本低且易于安装。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的线圈绕组绕设在骨架上,需要利用胶体将线圈与骨架固定以防止线圈相对骨架发生偏移,如此,在装配形成所述变压器时需要点胶步骤及点胶后的固化步骤,导致增配步骤增加且不利于变压器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变压器。
一种变压器,其包括骨架及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包括有接线引脚,所述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卡线槽,所述变压器还包括与卡线槽配合的固定件,所述线圈绕组绕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接线引脚设置于所述卡线槽,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卡线槽配合固定以将所述接线引脚卡设在所述卡线槽。
较佳地,所述骨架包括绕线柱及设置在所述绕线柱相对两端的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及所述第二端板分别是所述绕线柱由径向向外延伸形成。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板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板,所述卡线槽设置在所述延伸板。
较佳地,所述第一端板的边缘的相对两侧分别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所述延伸板,每个所述延伸板呈弧形形状,两个弧形的所述延伸板的顶点向彼此靠近。
较佳地,每个所述延伸板包括有背离彼此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凸缘,所述卡线槽包括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挡板形成所述第一卡槽,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背离彼此的表面分别形成有卡扣。
较佳地,所述固定件包括U型部,与U型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的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弯折连接的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是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弯折部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孔配合。
较佳地,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相对两侧向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两个正对的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呈弧形,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凸起部分向彼此靠近,每个固定板背离彼此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较佳地,所述骨架包括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从第一端板延伸贯穿至所述第二端板;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磁芯组,所述磁芯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上磁芯及下磁芯,所述上磁芯的结构、尺寸与下磁芯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上磁芯包括底部、芯部及两个对应的凸起部,所述芯部由所述底部的中间凸起形成,所述芯部为圆柱形,两个所述凸起部由所述底部的相对两端凸起形成,其凸起的方向与所述芯部的凸起方向相同,所述凸起部呈圆弧形;所述下磁芯的所述芯部插设于所述贯穿孔的一端,所述上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上且其芯部插设于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所述上磁芯的凸起部承靠所述下磁芯的所述凸起部以围设所述线圈绕组。
较佳地,所述变压器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包括镂空板、自所述镂空板边缘两侧向靠近所述骨架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两个正对的侧板以及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相对的两个配合板,所述配合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配合板呈弧形,所述配合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配合以将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且将所述上磁芯固定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
较佳地,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分别由金属线缆环绕形成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第二线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直径,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两个第一接线引脚,分别由所述第一线圈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二线圈包括两个第二接线引脚,分别由所述第二线圈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线圈套设于所述磁芯组的所述绕线柱上,所述第一线圈套设于所述第二线圈外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压器,由于是在所述骨架的一端设置卡线槽及提供与卡线槽配合的固定件,当所述线圈绕组绕设在所述骨架上时,所述接线引脚位于所述卡线槽,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卡线槽配合能将所述接线引脚卡设在所述卡线槽,从而通过所述骨架对所述线圈绕组进行限位,防止所述线圈位置的偏移,也即避免线圈绕组与骨架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避免线圈绕组位移引起电感变化,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具有提高装配自动化、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方式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变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变压器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提供的变压器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变压器的线圈绕组的装配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Figure BDA0002257866640000051
Figure BDA0002257866640000061
Figure BDA000225786664000007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变压器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变压器100包括骨架1、磁芯组2、线圈绕组3、固定件4及顶盖5。
请参阅图2,所述骨架1呈筒型结构,所述骨架1包括绕线柱10及设置在所述绕线柱10相对两端的第一端板11及第二端板12。所述第一端板11及所述第二端板12分别是所述绕线柱10由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述骨架1还包括贯穿其相对两端的贯穿孔101。所述骨架1由绝缘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1由塑胶材料制成。所以所述骨架1具有绝缘性能,使得磁芯组2不再需要进行绝缘处理,继而进一步可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端板11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12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板13,所述延伸板13上形成有卡线槽1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板11的边缘的相对两侧分别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12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相正对的所述延伸板13,每个所述延伸板13呈弧形形状,两个弧形的所述延伸板13的顶点向彼此靠近。每个所述延伸板13包括有背离彼此的外侧面130,所述外侧面130的两端边缘分别形成有第一挡板132及第二挡板134。所述第一挡板132及第二挡板134的长度与所述延伸板13的高度大致相同,且第一挡板132及第二挡板134分别与所述外侧面130垂直。所述第一挡板132及第二挡板134背离彼此的表面分别形成有卡扣13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线槽15包括有第一卡槽151及第二卡槽153。具体地,所述第一挡板132与第二挡板134之间形成有凸缘135,所述凸缘135与所述第一挡板132形成所述第一卡槽151,所述凸缘135与所述第二挡板134形成所述第二卡槽153。
所述第二端板12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一端板11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两个正对的固定板138,每个所述固定板138呈弧形,两个所述固定板138的凸起部分向彼此靠近。每个固定板138背离彼此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40。所述固定板138的弯折方向与所述延伸板13的弯折方向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
所述磁芯组2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上磁芯20及下磁芯22,所述上磁芯20的结构、尺寸与下磁芯22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下磁芯22包括底部221、芯部223及两个对应的凸起部225,所述芯部223由所述底部221的中间凸起形成,所述芯部223为圆柱形,两个所述凸起部225由所述底部221的相对两端凸起形成,其凸起的方向与所述芯部223的凸起方向相同,所述凸起部225呈圆弧形;所述下磁芯22的芯部223插设于所述贯穿孔101的一端,所述上磁芯20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12上且其芯部223插设于所述贯穿孔101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磁芯组2包括的上磁芯20及下磁芯22之间可采用环氧胶固定。
所述线圈绕组3包括第一线圈30及第二线圈32。所述第一线圈30及第二线圈32分别由金属线缆环绕形成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金属线缆的材料可以为漆包圆铜线、铜箔、扁平漆包铜线、铝线或者三层绝缘线,或者上述材料的结合。所述第二线圈32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线圈30的直径。所述第一线圈30包括两个第一接线引脚31,分别由所述第一线圈30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二线圈32包括两个第二接线引脚33,分别由所述第二线圈32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一线圈30及第二线圈32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线圈32套设于所述磁芯组2的所述绕线柱10上。所述第一线圈30套设于所述第二线圈32外围。两个所述第一接线引脚31设置于所述骨架1包括的其中一个所述卡线槽15,两个所述第二接线引脚33设置于所述骨架1包括的另一个所述卡线槽15。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内外圈子母套的方式套设了所述第二线圈32及第一线圈30,增加了变压器100的电感系数,且减少了变压器100的整体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且散热效果较好。所述线圈绕组3与所述磁芯组2配合进行电压及电流变换。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固定件4包括U型部40,与U型部40的两端分别连接的连接部42,分别与所述连接部42弯折连接的弯折部44,两个所述弯折部44是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弯折部44开设有卡孔440,所述卡扣136与所述卡孔440固定实现了所述固定件4与所述卡线槽15配合固定,从而能将所述第一/第二接线引脚卡设在所述卡线槽15。
所述顶盖5用于将磁芯组2与所述骨架1固定。所述顶盖5包括镂空板50、自所述镂空板50边缘向靠近所述骨架1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两个正对的侧板52以及位于两个所述侧板52之间的相对的两个配合板54。所述配合板5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板52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配合板54呈弧形。所述配合板5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140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54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定位部540为在所述配合板54上开设的孔。
请参阅图4,组装时,在所述骨架1上设置线圈绕组3,所述线圈绕组3包括的所述第一接线引脚31及第二接线引脚33分别限位在所述第一卡槽151及第二卡槽153;其次,将绕设有线圈绕组3的所述骨架1设置在所述下磁芯22,所述骨架1的所述贯穿孔101套设所述下磁芯22的所述芯部223;再将所述上磁芯20的所述芯部223插设于所述骨架1的所述贯穿孔101的另一端,所述上磁芯20的凸起部225抵持所述下磁芯22的所述凸起部225以共同围设所述线圈绕组3,最后将所述顶盖5扣设在所述上磁芯20,且所述侧板52围设所述凸起部225。所述顶盖5的所述第二定位部540与所述骨架1的第二端板12的固定板138上设置的第一定位部140配合,以将所述顶盖5与所述第二端板12固定且将所述上磁芯20固定于所述顶盖5与所述第二端板12之间,最后将所述固定件4上设置的卡孔440与所述第一挡板132及第二挡板134上的卡扣136卡合固定,此时,所述固定件4包括的U型部40抵靠所述凸缘135,避免了所述固定件4的滑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压器100,由于是在所述骨架1的一端设置卡线槽15及提供与卡线槽15配合的固定件4,当所述线圈绕组3绕设在所述骨架1上时,所述接线引脚位于所述卡线槽15,所述固定件4与所述卡线槽15配合能将所述接线引脚卡设在所述卡线槽15,从而通过所述骨架1对所述线圈绕组3进行限位,防止所述线圈绕组3的位置偏移,也即避免线圈绕组3与骨架1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避免线圈绕组3位移引起电感变化,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100具有提高装配自动化、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工人劳动强度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装置也可以由同一个装置或系统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其包括骨架及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包括有接线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一端设置有卡线槽,所述变压器还包括与卡线槽配合的固定件,所述线圈绕组绕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接线引脚设置于所述卡线槽,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卡线槽配合固定以将所述接线引脚卡设在所述卡线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绕线柱及设置在所述绕线柱相对两端的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及所述第二端板分别是所述绕线柱由径向向外延伸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的边缘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延伸板,所述卡线槽设置在所述延伸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的边缘的相对两侧分别向远离所述第二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两个所述延伸板,每个所述延伸板呈弧形形状,两个弧形的所述延伸板的顶点向彼此靠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延伸板包括有背离彼此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凸缘,所述卡线槽包括有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一挡板形成所述第一卡槽,所述凸缘与所述第二挡板形成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背离彼此的表面分别形成有卡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U型部,与U型部的两端分别连接的连接部,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弯折连接的弯折部,两个所述弯折部是分别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每个所述弯折部开设有卡孔,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孔配合。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板的边缘相对两侧向远离所述第一端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有两个正对的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呈弧形,两个所述固定板的凸起部分向彼此靠近,每个固定板背离彼此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包括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从第一端板延伸贯穿至所述第二端板;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磁芯组,所述磁芯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上磁芯及下磁芯,所述上磁芯的结构、尺寸与下磁芯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上磁芯包括底部、芯部及两个对应的凸起部,所述芯部由所述底部的中间凸起形成,所述芯部为圆柱形,两个所述凸起部由所述底部的相对两端凸起形成,其凸起的方向与所述芯部的凸起方向相同,所述凸起部呈圆弧形;所述下磁芯的所述芯部插设于所述贯穿孔的一端,所述上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板上且其芯部插设于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所述上磁芯的凸起部承靠所述下磁芯的所述凸起部以围设所述线圈绕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包括镂空板、自所述镂空板边缘两侧向靠近所述骨架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两个正对的侧板以及位于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相对的两个配合板,所述配合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配合板呈弧形,所述配合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配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第一定位部配合以将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且将所述上磁芯固定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第二端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包括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分别由金属线缆环绕形成的中空圆筒结构,所述第二线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线圈的直径,所述第一线圈包括两个第一接线引脚,分别由所述第一线圈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二线圈包括两个第二接线引脚,分别由所述第二线圈的下端伸出,所述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二线圈套设于所述磁芯组的所述绕线柱上,所述第一线圈套设于所述第二线圈外围。
CN201921875723.0U 2019-11-01 2019-11-01 变压器 Active CN210535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5723.0U CN2105354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5723.0U CN2105354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5480U true CN210535480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8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5723.0U Active CN2105354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548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4510A (zh) * 2020-05-29 2020-08-18 珠海市海威尔电器有限公司 微型变压器制作方法和微型变压器
CN111952060A (zh) * 2020-07-29 2020-11-17 珠海市海威尔电器有限公司 模块电源制作方法
CN113823491A (zh) * 2021-09-28 2021-12-21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线圈电感及电子设备
WO2023050088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线圈电感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4510A (zh) * 2020-05-29 2020-08-18 珠海市海威尔电器有限公司 微型变压器制作方法和微型变压器
CN111554510B (zh) * 2020-05-29 2022-04-01 珠海市海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微型变压器制作方法和微型变压器
CN111952060A (zh) * 2020-07-29 2020-11-17 珠海市海威尔电器有限公司 模块电源制作方法
CN113823491A (zh) * 2021-09-28 2021-12-21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线圈电感及电子设备
WO2023050088A1 (zh) * 2021-09-28 2023-04-06 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线圈电感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35480U (zh) 变压器
US9490056B2 (en) Coil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10115514B2 (en) Three-phase high frequency transformer
CN201081806Y (zh) 一种平面变压器
CN107786090A (zh) 具有用于变压器绕组和电感器绕组的集成磁芯的多相电源转换器
CN103733283A (zh) 扼流线圈
JP2010045110A (ja) リアクトル集合体
CN211088033U (zh) 谐振变压器
JP2017069525A (ja) リアクトル
CN210805469U (zh) 集成电感变压器
CN214377944U (zh) 一种差共模电感
CN213716684U (zh) 模块化平面变压器
JP5196139B2 (ja) リアクトル及びコイル成形体
CN110994849B (zh) 一种基于轴向无铁心电机的新型定子绕组结构
CN218351232U (zh) 电感装置及太阳能储能装置
CN201514835U (zh) 一种扼流线圈
CN215527401U (zh) 一种平面变压器
US20220208436A1 (en) Power conversion module
CN220933878U (zh) 一种多相大电流储能电感
CN217280372U (zh) 一种异形夹件风能电抗器
JP2005236026A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及び複合コイルユニット
CN214480284U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及应用该直流-直流转换器的电子装置
CN218447486U (zh) 共磁轭集成磁芯、共磁轭集成电感及逆变器
CN210896933U (zh) 电感器
CN218939408U (zh) 平面变压器、电源转换电路及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