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30325U - 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30325U
CN210530325U CN201921222417.7U CN201921222417U CN210530325U CN 210530325 U CN210530325 U CN 210530325U CN 201921222417 U CN201921222417 U CN 201921222417U CN 210530325 U CN210530325 U CN 210530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supporting rod
supporting
pre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224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zhu Meijia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224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30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30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30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用于预制梁与预制板安装的节点处,包括:模板、梁底支撑杆以及支撑组件;模板包括两个分别与预制梁和预制板相贴合的侧板;梁底支撑杆支撑于预制梁的底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呈夹角设置,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倾斜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杆与梁底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与其中一个侧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在浇筑混凝土时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支撑模板,实现了无需预埋部件以及拆除后无需维修表面的功能,达到了提高模板周转次数的效果。

Description

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混凝土结构具有节约材料、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构件的质量和节能环保等优点,现有的装配式建筑是在预制梁与预制板之间安装模板,通过在外挂板中预埋套筒,采用对拉螺栓对模板进行固定,然后再浇筑混凝土以实现预制梁、预制板以及外挂板之间的装配。但是,上述方式中,套筒预埋时可能会产生偏差,同时由于对拉螺栓会穿透模板,则模板在拆除之后,需要对模板中的对拉螺栓或者螺栓孔进行处理,可能会影响模板的重复使用率,降低了模板的周转次数。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旨在提高模板的周转次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用于预制梁与预制板安装的节点处,包括:模板、梁底支撑杆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模板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预制梁和所述预制板相贴合的侧板;所述梁底支撑杆支撑于所述预制梁的底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梁底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梁底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扣件,所述第一固定扣件包括与所述梁底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扣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扣件本体上的卡槽,所述拉杆与所述卡槽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杆呈水平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扣件,所述第二固定扣件包括与所述梁底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扣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扣件本体上的承插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承插部插接;所述第一固定扣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扣件的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承插部为开口朝上的半圆形承插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圆管,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设有切面,所述切面与所述梁底支撑杆的表面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板底部的支撑楞,所述支撑楞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相抵接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预制板平行,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预制梁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的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块呈夹角设置,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螺母;
所述第二支撑杆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螺母的端面相抵;旋转所述螺母,带动所述调节杆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杆运动,以支撑所述第二支撑块。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调节杆之间的夹角A在45°~60°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梁底支撑杆的顶端设有梁底顶托,所述梁底顶托包括支撑板和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梁底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预制梁的底部贴合支撑。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用于支撑预制梁的梁底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端部用于顶住模板的其中一个侧板,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呈夹角并均倾斜设置,使得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共同支撑下,使得侧板对混凝土抵持缓冲,从而使得模板具有足够的支撑力而不会松动或掉落,实现了无需预埋部件以及拆除后无需维修表面的功能,达到了提高模板周转次数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以及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组件支撑模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预制梁的梁底支撑杆和梁底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149410150000031
Figure BDA000214941015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用于预制梁100与预制板200安装的节点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模板300、梁底支撑杆400以及支撑组件500;该模板300包括两个分别与预制梁100和预制板200相贴合的侧板310;梁底支撑杆400支撑于预制梁100的底部;该支撑组件500包括第一支撑杆510和与第一支撑杆510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520,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呈夹角设置,且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均倾斜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杆510与梁底支撑杆400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杆520的端部与其中一个侧板310连接。
预制梁100与预制板200之间需要通过模板300将其两者之间的空隙遮挡,预制梁100一侧抵接外挂板900设置,另一侧与其中一个侧板310抵接,使得外挂板900、预制梁100、模板300以及预制板200围合形成一用于浇筑混凝土的空间。模板300包括两个侧板310,该两个侧板310分别与预制梁100的侧面以及预制板200的底面相贴合。梁底支撑杆400支撑在预制梁100的底部,该梁底支撑杆400的底部是直接设置在地面上,以对预制梁100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杆510与梁底支撑杆400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杆520与第一支撑杆510固定连接,使得该梁底支撑杆400能够通过支撑第一支撑杆510的同时,对第二支撑杆520进行支撑,由于该第二支撑杆520的端部是顶向模板300的其中一个侧板310的,则当浇筑混凝土时,模板300受到向外的压力,梁底支撑杆400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杆510提供支撑力到第二支撑杆520处,使得第二支撑杆520对模板300有足够的支撑力,从而使得模板300对混凝土具有抵持缓冲的作用,以防止模板300松动或掉落的情况发生。
当混凝土干结后,可直接将梁底支撑杆400、支撑组件500以及模板300进行拆除,由于未在预制梁100或预制板200内预埋部件和打孔等,则该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拆除后,也不会对预制梁100和预制板200的表面造成影响,进而也无需对预制梁100和预制板200的表面进行维修处理,节省了维修成本;同时,由于模板300内部也无需额外增加固定部件,使得模板300在被拆除后,能够被重复利用,提高了模板300的周转次数。
可以理解的是,预制梁100与预制板20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预制梁100设置在外挂板900上,预制板200水平设置,预制梁100与预制板200相互垂直,则模板300的两个侧板310也是相互垂直的,即一个侧板310水平,一个侧板310竖直。梁底支撑杆400设置在预制梁100的底部,为了更好的支撑,该梁底支撑杆400优选呈竖直设置,第一支撑杆510与梁底支撑杆400可拆卸连接,且该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均倾斜设置,使得梁底支撑杆400对第一支撑杆510的支撑力能够顺利到达第二支撑杆520处,从而使得第二支撑杆520能够对模板300具有足够的支撑力。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第二支撑杆520可支撑水平方向上的侧板310上,也可支撑竖直方向上的侧板310上,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预制梁100与预制板200之间主要是高度方向的间隙,因此竖直方向上的侧板310受到浇筑混凝土的压力更大,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该第二支撑杆520优选顶住竖直方向上的侧板310,为了使得支撑力足够大,该第二支撑杆520与竖直方向上的侧板310之间的夹角优选在45°~60°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组件500,该支撑组件500包括第一支撑杆510和第二支撑杆520,第一支撑杆510与用于支撑预制梁100的梁底支撑杆400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杆520的端部用于顶住模板300,且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呈夹角并均倾斜设置,使得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的共同支撑下,使得侧板310对混凝土抵持缓冲,从而使得模板300具有足够的支撑力而不会松动或掉落,实现了无需预埋部件以及拆除后无需维修表面的功能,达到了提高模板300周转次数的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该支撑组件500还包括拉杆530,该拉杆530一端与第一支撑杆5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梁底支撑杆400可拆卸连接。拉杆530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支撑组件500的支撑作用,通过对第一支撑杆510产生一定的拉力,使得模板300在被混凝土冲击的过程中,第一支撑杆510与第二支撑杆520除了梁底支撑杆400提供的支撑力外,还能够受到拉杆530提供的拉力,提高了支撑效果。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拉杆530只要设置在第一支撑杆510与梁底支撑杆400之间,对第一支撑杆510产生拉力即可。优选地,该拉杆530呈水平设置,以对第一支撑杆510产生足够的水平拉力。拉杆530、第一支撑杆510以及第二支撑杆520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焊接、粘接以及螺纹固定等等,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加工工艺难易度以及强度等因素,优选拉杆530、第一支撑杆510以及第二支撑杆520采用钢管材料,并且三者之间采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该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扣件600,该第一固定扣件600包括与梁底支撑杆400固定连接的第一扣件本体610以及设置在第一扣件本体610上的卡槽620,该拉杆530与卡槽620卡接。卡槽620为朝向第一支撑杆510凸设的托台槽,槽壁上可设置成与拉杆530的表面适配的半圆形结构,以能够将拉杆530放置在半圆形结构内,同时拉杆530的端部设置凸台或者卡勾等外径大于该半圆形直径的结构,以限制拉杆530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从而能够提供拉杆530在水平方向上足够的拉力。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4,该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扣件700,该第二固定扣件700包括与梁底支撑杆400固定连接的第二扣件本体710以及设置在第二扣件本体710上的承插部720,该第一支撑杆510的一端部与承插部720插接;第一固定扣件600位于第二固定扣件700的上方。承插部720为凸设在第二扣件本体710上的部件,第一支撑杆510卡插在承插部720上,以实现第一支撑杆510与梁底支撑杆400之间的连接,该第二固定扣件700的主要作用是为第一支撑杆510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承插部720为开口朝上的半圆形承插槽,该第一支撑杆510为圆管,且第一支撑杆510的端部设有切面511,切面511与梁底支撑杆400的表面适配。该半圆形承插槽的内径可稍微大于第一支撑杆510的外径,该承插部的倾斜角度与第一支撑杆510的倾斜角度一致,以使得第一支撑杆510更容易插入到该承插槽内。第一支撑杆510的端部设有切面511,使得第一支撑杆510插入到承插槽内后,与梁底支撑杆400的表面相适配,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3,该支撑组件500还包括设置在模板300底部的支撑楞540,该支撑楞540包括分别与两个侧板310相抵接的第一支撑块541和第二支撑块542,其中第一支撑块541与预制板200平行,第二支撑块542与预制梁100平行;该第二支撑杆520与第二支撑块542连接。支撑楞540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模板300的支撑强度,防止第二支撑杆520直接顶住模板300而导致模板300发生变形的情况发生。支撑楞540与模板300的两个侧板310相抵,则该支撑楞540为“L”字型结构,第一支撑块541与第二支撑块542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3,该支撑组件500还包括与第二支撑块542固定连接的调节杆550,且该调节杆550与第二支撑块542呈夹角设置,调节杆550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调节杆550上套设有螺母552;第二支撑杆520套设在调节杆550外,且第二支撑杆520的端部与螺母552端面相抵;旋转螺母552,带动调节杆550背向第二支撑杆520运动,以支撑第二支撑块542。调节杆550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螺母552套设在调节杆550上并与外螺纹相啮合,而螺母552的端面与第二支撑杆520的端部相抵,使得旋转螺母552时,调节杆550能够朝向远离第二支撑杆520的方向运动,增大了对第二支撑块542的支撑作用,进而增到了对模板300的支撑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调节杆550是直接与第二支撑块542固定连接的,同时也可在第一支撑块541上固定设置另一个调节杆(图未示),两个调节杆组合成一个调节件,以同时对第一支撑块541和第二支撑块542进行支撑,以提高支撑效果,此时两个调节杆组合成一个调节件的形状可为“Y”字型结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第二支撑块542呈竖直设置,调节杆550与第二支撑杆520的倾斜方向一致,则该调节杆550与第二支撑块542之间的夹角A为45°~60°,可优选45°、48°、50°、55°、58°、60°等。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4,该梁底支撑杆400的顶端设有梁底顶托800,该梁底顶托800包括支撑板810和顶杆820,该顶杆820与梁底支撑杆400活动连接,该支撑板810与预制梁100的底部贴合支撑。顶杆820可根据实际预制梁100的高度沿梁底支撑杆400方向上下调节,以保证支撑板810能够对预制梁100的底部贴合支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用于预制梁与预制板安装的节点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包括:
模板,所述模板包括两个分别与所述预制梁和所述预制板相贴合的侧板;
梁底支撑杆,所述梁底支撑杆支撑于所述预制梁的底部;以及
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均倾斜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梁底支撑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梁底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扣件,所述第一固定扣件包括与所述梁底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扣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扣件本体上的卡槽,所述拉杆与所述卡槽卡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呈水平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扣件,所述第二固定扣件包括与所述梁底支撑杆固定连接的第二扣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扣件本体上的承插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承插部插接;所述第一固定扣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扣件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部为开口朝上的半圆形承插槽,所述第一支撑杆为圆管,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设有切面,所述切面与所述梁底支撑杆的表面适配。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板底部的支撑楞,所述支撑楞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相抵接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预制板平行,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预制梁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块固定连接的调节杆,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支撑块呈夹角设置,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上套设有螺母;
所述第二支撑杆套设在所述调节杆外,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螺母的端面相抵;旋转所述螺母,带动所述调节杆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杆运动,以支撑所述第二支撑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所述调节杆之间的夹角A在45°~6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支撑杆的顶端设有梁底顶托,所述梁底顶托包括支撑板和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梁底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预制梁的底部贴合支撑。
CN201921222417.7U 2019-07-30 2019-07-30 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Active CN210530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417.7U CN210530325U (zh) 2019-07-30 2019-07-30 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22417.7U CN210530325U (zh) 2019-07-30 2019-07-30 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30325U true CN210530325U (zh) 2020-05-15

Family

ID=70600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22417.7U Active CN210530325U (zh) 2019-07-30 2019-07-30 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303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081A (zh) * 2020-12-25 2021-04-30 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结构斜向可调支撑加固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7081A (zh) * 2020-12-25 2021-04-30 陕西建工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结构斜向可调支撑加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39061A (zh) 现浇混凝土圆弧外墙体单侧支模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2220806B (zh) 一种超高悬空单面竖向模板支撑加固的施工方法
CN201635388U (zh) 现浇混凝土圆弧外墙体单侧支模体系
CN109208790B (zh) 圆弧剪力墙单侧支模施工方法
CN205172000U (zh) 一种任意曲面清水混凝土模板支撑结构
CN110145124A (zh) 一种控制剪力墙水平接茬质量的加固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CN103615112A (zh) 金属加强框竹质胶合板组合模板施工工艺
CN210530325U (zh) 梁板节点模板支撑装置
CN210396134U (zh) 一种控制剪力墙水平接茬质量的加固工具
CN113482007B (zh) 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4319864A (zh) 剪力墙端模锁定工具及锁定方法
CN213359004U (zh) 一种稳定拼接的提拔墙体
JP2005126973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柱と鉄骨梁の接合部の構造
CN116065708A (zh) 一种幕墙预埋件的偏移预防装置
CN215519967U (zh) 一种卫生间超高反坎二次结构模板加固装置
CN210396103U (zh) 一种用于剪力墙模板体系的连接件、外墙板及剪力墙模板体系
CN214785878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用的脚手架
CN112144867A (zh) 一种用于组合钢模板现浇结构的预留插筋模板结构
CN214935528U (zh)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外墙现浇楼板塔吊附臂装置
CN215055314U (zh) 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梁底增大截面加固模板浇筑体系
CN216839923U (zh) 一种用于斜支撑连接的预埋环
CN216340904U (zh) 高层外墙洞口封堵模板
CN205224571U (zh) 一种悬挑脚手架的锚固装置
CN216840730U (zh) 一种快速安装拆卸的斜支撑装置
CN217175711U (zh) 一种构造柱可开门式铝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REMAC EQUIP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1

Address after: 315800 room 1266, office building 5, Meishan Avenue business center,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uizhu Meijia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00 Guanglong Industrial Park, Chencun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No. 6, No. 14 Xingye Road, No. 3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Ruizhu residenti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