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8489U - 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8489U
CN210518489U CN201922348167.8U CN201922348167U CN210518489U CN 210518489 U CN210518489 U CN 210518489U CN 201922348167 U CN201922348167 U CN 201922348167U CN 210518489 U CN210518489 U CN 2105184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rotection part
protection
camera
back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481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益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iant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iant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iant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iant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481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84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84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848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包括摄像头保护部,摄像头保护部包括第二保护部;第二保护部与背壳连接且向远离背壳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保护部成形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二保护部远离背壳的一端,第二开口位于第二保护部靠近背壳的一端,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在摄像头保护部上设置有向外凸出设置的第二保护部以及第三保护部,使得摄像头保护部能向外凸出设置,这样使用该手机壳的手机受到撞击时,第二保护部能更好地分散冲击力,不对直接对手机摄像头进行撞击,能更好的保护手机摄像头。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护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手机保护套有硅胶套、TPU清水套( TPU :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PC套(PC:是聚碳酸酯的简称,聚碳酸酯的英文是Polycarbonate,简称PC工程塑料)、硅胶与PC多件装配保护套、PC+TPU模内注塑成型的双
色保护套、PC+TPE模内注塑成型的双色保护套等(TPE:Thermo Plastic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保护套有些太厚太笨重不方便携带,而又有些只能保护低高度摔落,无法高效的防护手机。
在中国申请号为201511022686.5,公布日为2016年4月6日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种高度防摔手机保护套,该手机保护套包括 PC 片背壳、TPU 边框、TPE 防震块、摄像头黑圈,PC 片背壳设置于手机保护套本体背部,PC 片背壳外缘周边与 TPU 边框连接,摄像头黑圈设置于手机保护套背部与手机摄像头相对应位置,TPE防震块设置于 TPU 边框内。
但是该手机保护壳针对手机摄像头只设置了摄像头黑圈,并且没有对摄像头黑圈进行详细描述,在现有技术中,摄像头黑圈只是在手机壳上的水平高度高于手机背壳,没有其它保护结构,这样摄像头黑圈对手机的摄像头的保护效果较差;同时,摄像头黑圈结构是中空的,这样手机摄像头受到撞击时,摄像头黑圈不能保护到手机摄像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手机摄像头保护效果好的保护型手机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包括背壳、边框和摄像头保护部;背壳外缘周边与边框部连接,摄像头保护部设置在背壳上;摄像头保护部包括第二保护部; 第二保护部与背壳连接且向远离背壳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保护部成形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二保护部远离背壳的一端,第二开口位于第二保护部靠近背壳的一端,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
第二保护部向上延伸有第三保护部,第三保护部位于第一开口上方;第三保护部成形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第一开口连通。
以上设置,设置有摄像头保护部的手机壳能更好保护手机摄像头,避免手机摔落时摄像头损坏;且在摄像头保护部上设置有向外凸出设置的第二保护部以及第三保护部,使得摄像头保护部能向外凸出设置,这样使用该手机壳的手机受到撞击时,第二保护部能更好地分散冲击力,不对直接对手机摄像头进行撞击,能更好的保护手机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护部与第三保护部之间设有第一保护部,第一保护部的底部与第二保护部的顶部连接,第一保护部的顶部与第三保护部相连,第一保护部靠近第三开口,且第一保护部与第三开口开口方向平行;第一保护部设有一个以上与手机摄像头对应的通孔;通孔的数量等于摄像头的数量,第三保护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保护部的水平高度;
以上设置,在第二保护部和第三保护部之间增设与手机摄像头对应的通孔的第一保护部,使得第一保护部能对每个摄像头进行单独保护,防止手机摄像头在手机壳内移动,同时由于第三保护部设置在第一保护部的上方,即第三保护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保护部的水平高度,这样使用该手机壳的手机受到撞击时,第三保护部先与撞击物接触,然后第一保护部再与撞击物接触,这样有效避免撞击物直接撞击到第一保护部上,第一保护部不能将撞击力全部分散;同时因为第三保护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保护部的水平高度,这样手机摔落时,第一保护部不会与地面接触,保护效果好。
进一步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二开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第三开口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
以上,通过第二开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这样第二保护部靠近背壳的一端与第二保护部远离背壳的一端不是竖直的,第二保护部靠近背壳的一端远离第二保护部的中心,第二保护部远离背壳的一端靠近第二保护部的中心,第二保护部形成梯形结构,第二保护部与背壳成形有夹角,这样使用该手机壳的手机受到撞击时,第二保护部能更好的分散冲击力,能更好的保护手机摄像头。
进一步的,通孔之间不连通。
以上设置,通过设置不连通的通孔,这样第一保护部不容易变形。
进一步的,通孔与第三开口连通。
以上设置,这样不影响手机摄像头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边框向外延伸有第四保护部。
以上设置,通过设置第四保护部能更好的分散边框位置受到撞击时受到的撞击力,这样不影响手机摄像头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第四保护部位于边框的弯角上。
以上设置,因为手机弯角的面积小,手机弯角受到撞击时容易导致手机损坏,所以在手机壳的边框的弯角上设置第四保护部位能更好的保护手机弯角。
进一步的,第四保护部为弧形。
以上设置,通过设置弧形的第四保护部,这样第四保护部能更好的与弯角贴合,提高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摄像头保护部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摄像头保护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包括背壳1、边框2、摄像头保护部3和按键保护部4;背壳1设置在手机壳本体背部,背壳1外缘周边与边框2部连接,摄像头保护部3设置在背壳1上,按键保护部4设置在边框2上。
摄像头保护部3包括第二保护部32; 第二保护部32与背壳1连接且向远离背壳1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保护部32成形有第一开口321和第二开口322;第一开口321位于第二保护部32远离背壳1的一端,第二开口322位于第二保护部32靠近背壳1的一端,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22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322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开口321的开口大小。
第二保护部32向上延伸有第三保护部33,第三保护部33位于第一开口321上方;第三保护部33成形有第三开口331,第三开口331与第一开口321连通,本实施例中,在第二保护部与第三保护部之间还设有第一保护部31,第三开口331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一开口321的开口大小;第一保护部31的底部与第二保护部32连接,第一保护部的顶部与第三保护部相连,第一保护部31靠近第三开口331,且第一保护部31与第三开口331开口方向平行;第三保护部33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保护部31的水平高度。
第一保护部31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311;通孔311的数量与手机的摄像头的数量相等,通孔311与第三开口331连通。这样不影响手机摄像头的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11数量设有五个,五个通孔311之间不连通。这样第一保护部不容易变形。
边框2向外延伸有第四保护部21,第四保护部21为弧形保护部;第四保护部21位于边框2的弯角上;边框2设有与手机匹配的第一开孔22、第二开孔23和第三开孔24。
通过设置第四保护部能更好的分散受到的撞击力,这样不影响手机摄像头的正常使用;弧形的第四保护部,这样第四保护部能更好的与弯角贴合,提高保护效果。因为手机弯角的面积小,手机弯角受到撞击时容易导致手机损坏,所以在手机壳的边框的弯角上设置第四保护部位能更好的保护手机弯角。
设置按键保护部4,能方便按压手机上的按键;按键保护部4包括电源保护部41和音量保护部42;音量保护部42包括第一音量保护部和第二音量保护部。
电源保护部41对应手机上的电源按键,第一音量保护部对应手机上的一音量按键;第二音量保护部对应手机上的另一音量按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音量保护部与第二音量保护部连通,第一音量保护部和第二音量保护部是一体的,这样可以降低手机壳的精度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设置有摄像头保护部的手机壳能更好保护手机摄像头,避免手机摔落时摄像头损坏;通过第二开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这样第二保护部靠近背壳的一端与第二保护部远离背壳的一端不是竖直的,第二保护部靠近背壳的一端远离第二保护部的中心,第二保护部远离背壳的一端靠近第二保护部的中心,第二保护部形成梯形结构,第二保护部与背壳成形有夹角,这样使用该手机壳的手机受到撞击时,第二保护部能更好的分散冲击力,能更好的保护手机摄像头;通过设置第一保护部和第三保护部,能更全面的保护手机摄像头;
同时第三保护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保护部的水平高度,这样使用该手机壳的手机受到撞击时,第三保护部先与撞击物接触,然后第一保护部再与撞击物接触,这样有效避免撞击物直接撞击到第一保护部上,第一保护部不能将撞击力全部分散;同时因为第三保护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保护部的水平高度,这样手机摔落时,第一保护部不会与地面接触,保护效果好。
实施例二
如图6-8所示,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包括背壳1、边框2、摄像头保护部3和按键保护部4;背壳1设置在手机壳本体背部,背壳1外缘周边与边框2部连接,摄像头保护部3设置在背壳1上,按键保护部4设置在边框2上。
摄像头保护部3包括第二保护部32; 第二保护部32与背壳1连接且向远离背壳1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保护部32成形有第一开口321和第二开口322;第一开口321位于第二保护部32远离背壳1的一端,第二开口322位于第二保护部32靠近背壳1的一端,第一开口321与第二开口322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322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开口321的开口大小。
第二保护部32向上延伸有第三保护部33,第三保护部33位于第一开口321上方;第三保护部33成形有第三开口331,第三开口331与第一开口321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口331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一开口321的开口大小。
边框2向外延伸有第四保护部21,第四保护部21为弧形保护部;第四保护部21位于边框2的弯角上;边框2设有与手机匹配的第一开孔22、第二开孔23和第三开孔24。
通过设置第四保护部能更好的分散受到的撞击力,这样不影响手机摄像头的正常使用;弧形的第四保护部,这样第四保护部能更好的与弯角贴合,提高保护效果。因为手机弯角的面积小,手机弯角受到撞击时容易导致手机损坏,所以在手机壳的边框的弯角上设置第四保护部位能更好的保护手机弯角。
设置按键保护部4,能方便按压手机上的按键;按键保护部4包括电源保护部41和音量保护部42;音量保护部42包括第一音量保护部和第二音量保护部。
电源保护部41对应手机上的电源按键,第一音量保护部对应手机上的一音量按键;第二音量保护部对应手机上的另一音量按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音量保护部与第二音量保护部连通,第一音量保护部和第二音量保护部是一体的,这样可以降低手机壳的精度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Claims (8)

1.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包括背壳、边框和摄像头保护部;背壳外缘周边与边框部连接,摄像头保护部设置在背壳上;其特征在于:摄像头保护部包括第二保护部; 第二保护部与背壳连接且向远离背壳的方向凸出设置,第二保护部成形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二保护部远离背壳的一端,第二开口位于第二保护部靠近背壳的一端,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二保护部向上延伸有第三保护部,第三保护部位于第一开口上方;第三保护部成形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第一开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部与第三保护部之间设有第一保护部,第一保护部的底部与第二保护部的顶部连接,第一保护部的顶部与第三保护部相连,第一保护部靠近第三开口,且第一保护部与第三开口开口方向平行;第一保护部设有一个以上与手机摄像头对应的通孔;通孔的数量等于摄像头的数量,第三保护部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保护部的水平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第二开口的开口大小大于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第三开口的开口大小小于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通孔之间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通孔与第三开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边框向外延伸有第四保护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第四保护部位于边框的弯角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保护型手机壳,其特征在于:第四保护部为弧形。
CN201922348167.8U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84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8167.8U CN21051848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48167.8U CN21051848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8489U true CN210518489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5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4816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518489U (zh) 2019-12-24 2019-12-24 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84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6353B (zh) 保護殼
CN100476219C (zh) 手提设备和用于手提设备的盖
CN202455408U (zh) 带有增强底架的移动电子装置
CN1306700A (zh) 用于移动电话的保护盒
CN105766074A (zh) 用于便携式通信设备的静电放电保护的壳体
CN210518489U (zh) 一种保护型手机壳
WO2021238003A1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12628011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12413233U (zh) 一种带后支撑架的手机护套
CN214591560U (zh) 一种轻薄可穿戴手机套
CN204355483U (zh) 具有冲击缓冲保护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15731424U (zh) 中框组件以及终端设备
CN102045969A (zh) 电子装置
CN212590791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04794143U (zh) 手机伴侣装置
CN212970326U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08572196U (zh) 一种磨砂背板手机壳
CN207530887U (zh) 多层注塑的手机保护壳
CN208768135U (zh) 一种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15646912U (zh) 一种带屏幕保护的手机三防保护壳
KR20160002387U (ko) Tpu 엘라스토머를 이용한 테두리교체형 스마트폰 케이스
CN219018856U (zh) 气囊保护壳
CN212115847U (zh) 金属包边移动终端保护壳
CN113615945A (zh) 移动终端保护壳
CN216620848U (zh) 一种电子雷管起爆插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