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8432U -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8432U
CN210518432U CN201921946403.XU CN201921946403U CN210518432U CN 210518432 U CN210518432 U CN 210518432U CN 201921946403 U CN201921946403 U CN 201921946403U CN 210518432 U CN210518432 U CN 210518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creen
supporting
folding
bent
b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464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9464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8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8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8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柔性屏折叠组件,包括:支撑块、弯曲折叠结构和塑形定位结构;支撑块为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支撑块通过弯曲折叠结构连接,弯曲折叠结构折叠或展开时,相邻两个支撑块相对转动,使柔性屏折叠组件折叠或展开;塑形定位结构穿过弯曲折叠结构,塑形定位结构的两端与支撑块连接,弯曲折叠结构展开后,塑形定位结构使弯曲折叠结构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屏折叠组件,通过在弯曲折叠结构上设置塑形定位结构,能够使弯曲折叠结构在弯折后固定,使柔性屏折叠组件保持弯折后的状态。还能对弯曲折叠结构进行补强,减少弯曲折叠结构损坏的可能。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屏折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以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利用柔性屏的可弯折特性,搭载柔性屏的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就能实现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切换。
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机构均采用机械联动机构来实现折叠机构比较复杂,且在机械联动机构只能在展开位置或折叠位置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柔性屏折叠结构的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包括:支撑块、弯曲折叠结构以及塑形定位结构;支撑块为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支撑块通过弯曲折叠结构连接,弯曲折叠结构折叠或展开时,相邻两个支撑块相对转动,以使柔性屏折叠组件折叠或展开;塑形定位结构穿过弯曲折叠结构,塑形定位结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块连接,其中,弯曲折叠结构展开至任一位置后,塑形定位结构能使弯曲折叠结构固定。
本方案中,弯曲折叠结构弯折时,弯曲折叠结构折叠,相邻两个支承板相对转动,以实现柔性屏折叠组件的折叠。
其中,通过在弯曲折叠结构上设置塑形定位结构,能够使弯曲折叠结构弯曲折叠结构展开至任一位置后固定,以使柔性屏折叠组件保持弯折后的状态。这样,用户可以转动至任一位置进行使用,用户使用更加便捷。同时,通过设置塑形定位结构还能够对弯曲折叠结构进行补强,提高可靠性,减少使用过程中弯曲折叠结构损坏的可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弯曲折叠结构包括:软质支撑件,软质支撑件与相邻两个支撑块固定连接;支撑架,嵌设于软质支撑件上,支撑架能弯折,以使弯曲折叠结构折叠或展开,其中,塑形定位结构穿过软质支撑件并与支撑架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架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支撑条,支撑条的横向截面轮廓为扇形,支撑架折叠时,相邻两个支撑条的侧面贴合,其中,塑形定位结构与每个支撑条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塑形定位结构包括:多个连接块,每个连接块与支撑条对应连接,多个连接杆,相邻两个连接块通过连接杆连接,支撑架弯折后,连接杆能弯折并保持弯折后的状态,以使弯曲折叠结构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杆为弧形,且连接杆向支撑条宽度较宽的一侧突出。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接块连接在支撑条宽度较窄的一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软质支撑件为管体,管体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多个对应的纵向凸起,支撑条嵌设在对应的管体纵向凸起上,其中,支撑架弯折时,相邻两个纵向凸起中间的位置向管体内弯折,以使相邻两个支撑条的侧面贴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块为两个,弯曲折叠结构折叠时,两个支撑块的下表面贴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支撑块为三个且三个支撑块依次排列,弯曲折叠结构为两个,且折叠方向相反,位于边缘的一个支撑块转动至位于中间的支撑块的底部,另一个边缘的支撑块转动至其余两个支撑块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结构,柔性屏结构的下表面与柔性屏折叠组件的支撑块及弯曲折叠结构的上表面连接并贴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柔性屏结构包括:弹性板,弹性板的下表面与支撑块的上表面以及弯曲折叠结构的上表面贴合;柔性屏,柔性屏的下表面与弹性板贴合并连接。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柔性屏折叠组件,或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柔性屏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屏折叠结构折叠时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屏折叠结构折叠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屏折叠结构折叠时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屏折叠结构折叠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折叠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的弯曲折叠结构的侧视图;
图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的弯曲折叠结构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1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支撑块,20弯曲折叠结构,21软质支撑件,211纵向凸起,22支撑架,221支撑条,30塑形定位结构,31连接块,32连接杆,40柔性屏结构,41弹性板,42柔性屏,43保护层,50摄像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包括:支撑块10、弯曲折叠结构20以及塑形定位结构30;支撑块10为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支撑块10通过弯曲折叠结构20连接,弯曲折叠结构20折叠或展开时,相邻两个支撑块10相对转动,以使柔性屏折叠组件折叠或展开;塑形定位结构30与弯曲折叠结构20连接,弯曲折叠结构20展开至任一位置后,塑形定位结构30能使弯曲折叠结构20 固定,以使柔性屏折叠组件保持展开。
本方案中,弯曲折叠结构20弯折时,弯曲折叠结构20折叠,相邻两个支承板相对转动,以实现柔性屏折叠组件的折叠。
其中,通过在弯曲折叠结构20上设置塑形定位结构30,能够使弯曲折叠结构20在弯折任一角度后固定,以使柔性屏折叠组件保持弯折后的状态。这样,用户可以转动至任一位置进行使用,用户使用更加便捷。同时,通过设置塑形定位结构30还能够对弯曲折叠结构20进行补强,提高可靠性,减少使用过程中弯曲折叠结构20损坏的可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弯曲折叠结构包括:软质支撑件21,软质支撑件21与相邻两个支撑块10固定连接;支撑架22,嵌设于软质支撑件21上,支撑架22能弯折,以使弯曲折叠结构20折叠或展开,其中,塑形定位结构30穿过软质支撑21件并与支撑架22连接。
本方案中,支撑架22能够支撑软质支撑件21,使弯曲折叠结构20 的两侧在折叠和展开时保持平整。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架22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支撑条221,多个支撑条221方向一致,支撑条221的横向截面轮廓为扇形,支撑架22折叠时,相邻两个支撑条221的侧面贴合,其中,塑形定位结构30与每个支撑条221连接。
其中,横向即为说明书附图图4的AB方向,纵向即为说明书附图图 4中的CD方向。
本实施例中,支撑条221沿纵向延伸,支撑条221的横向截面为扇形,并且扇形的长边位于支撑条221的上侧,扇形的短边位于支撑条221的下侧。柔性屏结构40位于支撑条221的上侧。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扇形的支撑条221,在柔性屏折叠组件展开时,支撑条221能够对软质支撑件21进行支撑;在柔性屏折叠组件折叠时,相邻两个支撑条221的侧面相互抵靠,以实现折叠。
其中,进一步地,支撑条221上侧面为弧形面,这样,能够使相邻两个支撑条221之间的间隙过渡自然,使弯曲折叠结构20的上侧更加平整,能够减少柔性屏结构40局部损坏的可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塑形定位结构30包括:多个连接块 31,每个连接块31与支撑条221对应连接,多个连接杆32,相邻两个连接块31通过连接杆32连接,支撑架22弯折后,连接杆32能弯折并保持弯折后的状态,以使弯曲折叠结构20固定。
其中,塑形定位结构30为塑性材料,例如铜、锡、铝以及记忆合金。
本方案中,连接块31与支撑条221连接,连接杆32将相邻两个连接块31连接。同时,塑形定位结构30的两端分别具有连接在支撑块10上的连接块31,这样,塑形定位结构30的拉伸力主要传递至两个支撑块10 上,塑形定位结构30对弯曲折叠结构20主要提供支撑。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杆32为弧形,且连接杆32向支撑条221宽度较宽的一侧突出。
本方案中,连接杆32为弧形,且连接杆32向支撑条221宽度较宽的一侧突出,即连接杆32上上侧突出。这样,能够减少支撑加折叠时连接杆32的形变,便于连接杆32的复原,提高连接杆32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接块31连接在支撑条221宽度较窄的一侧。
本方案中,连接块31连接在支撑条221宽度较窄的一侧,即连接块 31连接在支撑条221的下侧,连接块31在支撑架22折叠时接近支撑架 22转动的轴心,用户折叠更加省力。
其中,优选地,沿纵向,弯曲折叠结构20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塑形定位结构30,以使弯曲折叠结构20在纵向上的两端受力均匀。
其中,本实施例中,塑形定位结构30的材料为铜。
其中,本实施例中,塑形定位结构30和支撑条221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塑形定位结构30为铜丝,且塑形定位结构30与每个支撑条221焊接。
如图12至图1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软质支撑件 21为管体,管体的上下表面设有多个对应的纵向凸起211,支撑条221嵌设在管体纵向凸起211上,其中,支撑架22弯折时,相邻两个纵向凸起 211中间的位置向管体内弯折,以使相邻两个支撑条221的侧面贴合。
其中,具体地,支撑块10上设有安装槽,管体的两端嵌入安装槽内并通过粘接或小螺钉固定,以实现管体与支撑块10的固定。
如图5至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块10为两个,弯曲折叠结构20折叠时,两个支撑块10的下表面贴合。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支撑块10为三个且三个支撑块10依次排列,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为两个,且折叠方向相反,柔性屏折叠组件折叠时,位于边缘的一个支撑块10转动至位于中间的支撑块10的底部,另一个边缘的支撑块10转动至其余两个支撑块 10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42折叠结构,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柔性屏折叠组件。
本方案中的柔性屏42折叠结构,由于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柔性屏折叠组件,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柔性屏结构40包括:弹性板41,弹性板41的下表面与支撑块10的上表面以及弯曲折叠结构 20的上表面贴合;柔性屏42,柔性屏42的下表面与弹性板41贴合并连接。
本方案中,弹性板41与支撑块10以及弯曲折叠结构20贴合并粘接,柔性屏42与弹性板41的上表面贴合并粘接。通过设置弹性板41,一方面能够对柔性屏42提供支撑,减少柔性屏42损坏的可能;同时还能够在柔性屏42折叠结构展开时提供回弹,用户使用更加便捷。
如图10所示,进一步地,柔性屏42的上表面还设有保护层43,保护层43为可弯折超薄玻璃或塑料保护膜。柔性屏42本体可以选用OLED 柔性显示屏,弹性板41可以采用具有优异弹性的钢带,例如,65MN锰钢带,厚度:0.15mm-3.0mm,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就具体材料及规格需要在工程阶段精确测算。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保护层43可以保护柔性屏42本体,弹性板 41选优弹性钢带,制造成本低。
其中,弹性板41的下表面与支撑块10的上表面粘接或焊接固定,并且弹性板41的下表面和支撑条221的上表面粘接或焊接固定。这样,在弯曲折叠结构20折叠或展开时,弹性板41能够与弯曲折叠结构20保持贴合。同时,支撑条221的上表面为弧形时,弧形的顶部与弹性板41连接,这样,能便于两个支撑条221之间的过渡,有效防止弯曲折叠结构 20折叠或展开过程中挤出的可能,进而使弹性板41以及柔性屏42保持平整。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柔性屏折叠组件,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柔性屏折叠结构。
本方案中的终端,由于具有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柔性屏折叠组件,或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终端为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其中,当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柔性屏折叠组件,此时,可以在每个支撑块10上单独设置显示屏,从而在柔性屏折叠组件展开时使用者能够同时使用多块屏幕。
进一步地,终端还包括:摄像模块50,其设置在所述弹性板41的左上端,所述弹性板41的左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摄像模块50对应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块10朝向所述弹性板41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摄像模块 50对应的容纳凹槽;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块10内;电池,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块10内,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摄像模块50、所述柔性屏42电连接。
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块10的宽度大于等于另一个所述支撑块10的宽度,其中一个支撑块10内的所述第一磁性部位于其中一个支撑块10的中部;另一个所述支撑块10的第一磁性部靠近另一个所述支撑块10的右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终端内设置有电池、电路板、摄像模块 50,电池的输出端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摄像模块50、柔性屏42电连接;其中,在弹性板41的左上端设置有与摄像模块50对应的通孔,其中一个支撑块10朝向弹性板41的表面设置有与摄像模块 50对应的容纳凹槽,这样,其中一个支撑块10的宽度就大于另一个支撑块10的宽度了,将两个第一磁性部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块10的不同部位,使得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用户方便地使用该终端,在终端上设置有摄像模块50,当用户需要拍照时只需要翻转折叠摄像模块50所在的部分,摄像模块50背向用户时,可以拍摄用户前方的景象;摄像模块50朝向用户时,用户可以自拍,简单方便且实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块(10)、弯曲折叠结构(20)以及塑形定位结构(30);
所述支撑块(10)为至少两个,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块(10)通过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连接,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折叠或展开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块(10)相对转动,以使所述柔性屏折叠组件折叠或展开;
所述塑形定位结构(30)穿过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所述塑形定位结构(3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块(10)连接,
其中,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展开至任一位置后,所述塑形定位结构(30)能使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包括:
软质支撑件(21),所述软质支撑件(21)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块(10)固定连接;
支撑架(22),嵌设于所述软质支撑件(21)上,所述支撑架(22)能弯折,以使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折叠或展开,
其中,所述塑形定位结构(30)穿过所述软质支撑件(21)并与所述支撑架(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22)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支撑条(221),所述支撑条(221)的横向截面轮廓为扇形,所述支撑架(22)折叠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条(221)的侧面贴合,
其中,所述塑形定位结构(30)与每个所述支撑条(2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定位结构(30)包括:
多个连接块(31),每个所述连接块(31)与所述支撑条(221)对应连接,
多个连接杆(32),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块(31)通过所述连接杆(32) 连接,所述支撑架(22)弯折后,所述连接杆(32)能弯折并保持弯折后的状态,以使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质支撑件(21)为管体,所述管体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多个对应的纵向凸起(211),所述支撑条(221)嵌设在对应的所述管体纵向凸起(211)上,
其中,所述支撑架(22)弯折时,相邻两个所述纵向凸起(211)中间的位置向所述管体内弯折,以使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条(221)的侧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块(10)为两个,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折叠时,两个所述支撑块(10)的下表面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块(10)为三个且三个所述支撑块(10)依次排列,所述弯曲折叠结构(20)为两个,且折叠方向相反,位于边缘的一个所述支撑块(10)转动至位于中间的所述支撑块(10)的底部,另一个所述边缘的所述支撑块(10)转动至其余两个所述支撑块(10)的底部。
8.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组件;
柔性屏结构(40),所述柔性屏结构(40)的下表面与所述柔性屏折叠组件的支撑块(10)及弯曲折叠结构(20)的上表面连接并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结构(40)包括:
弹性板(41),所述弹性板(4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块(10)及弯曲折叠结构(20)的上表面贴合;
柔性屏(42),所述柔性屏(42)的下表面与所述弹性板(41)的上表面贴合并连接。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组件,或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柔性屏折叠结构。
CN201921946403.XU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Active CN210518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6403.XU CN210518432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46403.XU CN210518432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8432U true CN210518432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4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46403.XU Active CN210518432U (zh) 2019-11-12 2019-11-12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84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7435A (zh) * 2022-06-02 2022-07-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7435A (zh) * 2022-06-02 2022-07-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4697435B (zh) * 2022-06-02 2022-10-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组件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8152B (zh)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KR20180064472A (ko) 모바일 단말의 폴더블 메커니즘 및 모바일 단말
CN111739421B (zh) 显示装置
CN104680940A (zh) 一种折叠式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210518432U (zh)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CN113534891A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209785445U (zh) 一种可折叠电子设备及其折叠装置
CN210112063U (zh)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CN111179756A (zh) 复合型泡棉、柔性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0578705U (zh) 移动终端及显示装置
CN114333607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3870714B (zh) 一种折叠显示背板及显示终端
CN11354019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74629B (zh) 显示装置
CN214256371U (zh) 折叠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4593135A (zh) 铰链结构和折叠设备
CN110599909B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012252A1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终端
CN217506804U (zh) 一种便于折叠的柔性屏幕及视频终端
CN115148109A (zh)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8959190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组件、照相装置及电子产品
CN209767469U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Han et al. P‐8.3: Novel Rolling Hinge for Rollable Mobile Device
CN207124685U (zh) 摄像头模块接地安装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9993264U (zh) 一种卷绕式柔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