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2063U -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2063U
CN210112063U CN201921289501.0U CN201921289501U CN210112063U CN 210112063 U CN210112063 U CN 210112063U CN 201921289501 U CN201921289501 U CN 201921289501U CN 210112063 U CN210112063 U CN 210112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lastic plate
folding screen
flexible
flexibl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895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2895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206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01006 priority patent/WO202102694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2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2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包括:弹性板,其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块和两个第一支撑块,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块设置在弹性板下表面的左端,另一个第一支撑块设置在弹性板下表面的右端,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弹性板下表面的中部,弹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折叠屏;两个弯曲折叠机构,均设置在弹性板的下表面;凸出块,其设置在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中只通过设置弹性板、两个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两个弯曲折叠机构以及凸出块等结构部件即可实现对柔性折叠屏的折叠支撑,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铰链实现柔性折叠屏的折叠时对柔性折叠屏造成的损害。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折叠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利用柔性屏的可弯折特性,搭载柔性屏的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就能实现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切换。以折叠手机为例,柔性折叠手机由于屏幕是连续可折叠的,为保证柔性折叠屏不受拉扯或挤压,产品整机外观在其中间铰链折弯部分将有很大的变形,而一般的结构无法做到这么大的变形量。从而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机构均采用机械联动机构来实现折叠机构比较复杂,且在机械联动机构的部件在运动时,不可避免的影响到移动终端的外观效果,如柔性折叠屏上出现折痕,导致用户的体验较差、影响产品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的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的终端,包括:
弹性板,其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块和两个第一支撑块,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弹性板下表面的左端,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弹性板下表面的右端,所述第二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弹性板下表面的中部,所述弹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折叠屏;
两个弯曲折叠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弹性板的下表面,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弯曲折叠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另一个所述弯曲折叠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
凸出块,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下表面;
其中,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弹性板背向所述柔性折叠屏弯曲,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块背向所述柔性折叠屏的表面通过所述弯曲折叠机构与所述凸出块的下表面选择性地贴合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弯曲折叠机构包括软质支撑结构和套设在所述软质支撑结构外部的多个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端部的扇形挡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板的下表面连接,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使得多个所述支撑架构成一半圆结构以支撑所述弹性板处于折叠状态。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均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扇形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扇形挡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软质支撑结构呈扁平的管状,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折叠部,多个所述支撑架依次地套在所述折叠部的外部。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折叠部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且连续的第一弧形凸起状,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相适配,所述折叠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呈连续的第二弧形凸起状,并且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状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块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一侧凹槽,所述第二支撑块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侧壁设置有第二侧凹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卡设在所述第一侧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接部卡设在所述第二侧凹槽内。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块内靠近其底部的部位设置有第一磁性部;
所述凸出块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部对应的强磁体,所述凸出块内位于所述强磁体上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磁性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块与所述凸出块通过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强磁体之间的磁力相连接,第二磁性部选择性地排斥第一磁性部,所述凸出块内还设置有用于储存电池的电池舱。
一种终端,包括上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
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
摄像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弹性板的左上端,所述弹性板的左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摄像模块对应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块朝向所述弹性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摄像模块对应的容纳凹槽;
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或第二支撑块内;
电池,其设置在所述凸出块内,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摄像模块、所述柔性折叠屏电连接。
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柔性折叠屏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保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弹性板之间的柔性屏本体;所述弹性板设为弹性折叠钢板。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中只通过设置弹性板、两个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两个弯曲折叠机构以及凸出块等较少的结构部件即可实现对柔性折叠屏的折叠支撑,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铰链实现柔性折叠屏的折叠时对柔性折叠屏造成的损害,如柔性折叠屏出现折痕。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中弯曲折叠机构为风琴式管状弯曲结构,该弯曲折叠机构的应用避免了现有转轴设计对柔性屏造成的挤压易产生折痕变形等问题,并且相比于转轴折叠方式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此项设计思路新颖独特,为可变尺寸屏幕(柔性折叠屏)在移动智能设备上的应用带来新思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前端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折叠状态下的前端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弯曲折叠机构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软质支撑结构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支撑架的前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部分弯曲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软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包括:
弹性板1,其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块3和两个第一支撑块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下表面的左端,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下表面的右端,所述第二支撑块3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下表面的中部,所述弹性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折叠屏4;
两个弯曲折叠机构5,均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的下表面,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弯曲折叠机构5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3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之间,另一个所述弯曲折叠机构5 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3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之间;
凸出块6,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3的下表面;
其中,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弹性板1背向所述柔性折叠屏4 弯曲,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块2背向柔性折叠屏4的表面通过所述弯曲折叠机构5与所述凸出块6的下表面选择性地贴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弹性板1具有较好弹性,这里可以选用弹性钢板,弹性板1 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块2,中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块3,并在在第二支撑块3与第一支撑块2之间设置有弯曲折叠机构5,这样在使用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时,是通过两个180度的折叠实现对柔性折叠屏4的折叠,也就是,使用者将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的两端向下再向内弯曲180度后至折叠状态时,第一支撑块2背向柔性折叠屏4的表面通过弯曲折叠机构5与凸出块6的下表面选择性地贴合连接,弯曲折叠机构5弯曲成半圆状较好地对弹性板1、柔性折叠屏4起到支撑作用,并且弯曲折叠机构5弯曲成半圆状时,其弯曲的内半圆轮廓线与凸出块的半圆形端部相适配,这样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铰链实现柔性折叠屏的折叠时对柔性折叠屏4造成的损害,如柔性折叠屏4出现折痕。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本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中只通过设置弹性板1、两个第一支撑块2、第二支撑块3、两个弯曲折叠机构5以及凸出块6等较少的结构部件即可实现对柔性折叠屏4的折叠支撑,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铰链实现柔性折叠屏的折叠时对柔性折叠屏造成的损害,如柔性折叠屏出现折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曲折叠机构5包括软质支撑结构51和套设在所述软质支撑结构51外部的多个支撑架52;
所述支撑架52包括第一支撑板521、第二支撑板5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21 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22端部的扇形挡板523,所述第一支撑板521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板1 的下表面连接,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使得多个支撑架52构成一半圆结构以支撑所述弹性板1处于折叠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弯曲折叠机构5包括软质支撑结构51和套设在软质支撑结构51外部的多个支撑架52,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弯曲折叠机构5处于半圆状,多个第一支撑板521也弯曲成一半圆结构并支撑弹性板1,多个第二支撑板522也弯曲成一半圆结构并贴在所述凸出块6的端部,使得多个支撑架52构成一半圆结构以支撑弹性板处于折叠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弯曲折叠机构5包括软质支撑结构 51和套设在软质支撑结构51外部的多个支撑架52,多个支撑架52起到对弹性板1的支撑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521、所述第二支撑板522均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扇形挡板5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21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扇形挡板52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22的上表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可以采用胶粘的方式将第一支撑板521的上表面与弹性板1 的下表面贴合,弹性板1处于弯曲折叠状态时,将多个第一支撑板521弯曲成一个半圆结构,也将多个第二支撑板522弯曲成一个半圆结构,为了较好地组成半圆结构,或者,与弹性板1弯曲折叠较好地贴合起来,将第一支撑板521、第二支撑板522均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扇形挡板523设置在第一支撑板521、第二支撑板522之间,起到支撑第一支撑板521 和第二支撑板522的作用、以及支撑弹性板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将第一支撑板521、第二支撑板522 均设置成下弯曲的弧形,使得与弹性板1、凸出块6之前更好的适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质支撑结构51呈扁平的管状,其包括第一连接部511、第二连接部5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5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12之间的折叠部513,多个所述支撑架52依次地套在所述折叠部513的外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软质支撑结构51呈扁平的管状并与弹性板1相适配,软质支撑结构51包括第一连接部511、第二连接部512以及折叠部513,折叠部513在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被弯曲成半圆结构,对弹性板1起到弹性缓冲支撑作用,也较好地将多个支撑架52支撑起来,或者说,多个支撑架52通过折叠部513折叠成半圆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软质支撑结构51呈扁平的管状与弹性板1相适配,结构简单且容易制造;折叠部513弯曲成半圆结构,对弹性板1起到弹性缓冲支撑作用,也较好地将多个支撑架52支撑起来,或者说,多个支撑架52通过折叠部 513折叠成半圆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部51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且连续的第一弧形凸起状514,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状5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21的下表面相适配,所述折叠部513 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呈连续的第二弧形凸起状515,并且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状515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516,该弧形凹槽51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22的上表面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多个支撑架52套在折叠部513的外部,由于第一支撑板521、第二支撑板522均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所以折叠部513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且连续的第一弧形凸起状514,第一弧形凸起状514的上表面与第一支撑板521的下表面相适配;第二弧形凸起状515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516,该弧形凹槽516与第二支撑板522的上表面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折叠部513与第一支撑板521、第二支撑板522之间更好的配合起来,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块2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块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侧凹槽7,所述第二支撑块3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块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侧凹槽8,所述第一连接部511 卡设在所述第一侧凹槽7内,所述第二连接部512卡设在所述第二侧凹槽8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第一连接部511卡设在第一侧凹槽7内,第二连接部512卡设在第二侧凹槽8内,实现弯曲折叠机构5安装在第一支撑块2与第二支撑块3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第一支撑块2上设置第一侧凹槽7,在第二支撑块3上设置第二连接部512,实现弯曲折叠机构5安装在第一支撑块2与第二支撑块3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块2内靠近其底部的部位设置有第一磁性部10;
所述凸出块6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部10对应的强磁体(未示出),所述凸出块6内位于所述强磁体上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磁性部11,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块2与所述凸出块6通过所述第一磁性部10与所述强磁体之间的磁力相连接,第二磁性部11选择性地排斥第一磁性部10,所述凸出块6内还设置有用于储存电池的电池舱(未示出)。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凸出块6内还设置有用于储存电池的电池舱,电池可以为电路板供电;
第一支撑块2内靠近其底部的部位设置有第一磁性部10,凸出块6内设置有两个第二磁性部11,第一磁性部10为永磁体,第二磁性部11为电磁铁,凸出块6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一磁性部10对应的强磁体,强磁体为铁片即可,该铁片在第二磁性部11的下方(此时第二磁性部11处于断电状态,无磁性),当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磁性部10吸合住铁片,实现折叠;当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时,第二磁性部11通电,此时第二磁性部11产生与第一磁性部10相反的磁性,将第一磁性部10排斥开进而实现展开,然后第二磁性部11断电,进而实现第一支撑块2与所述第二支撑块3之间的选择性贴合连接;
可以在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上设置实体的电磁控制键,电磁控制键控制第二磁性部 11的通电与断电,电磁控制键可以设置在凸出块3的前端侧壁或后端侧壁、或者第一支撑块2背向第二支撑块3的侧壁上,当用户要打开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时,用户按一下电磁控制键,电磁控制键控制第二磁性部11瞬时通电,此时第二磁性部11产生与第一磁性部10相反的磁性,将第一磁性部10排斥开进而实现展开,然后第二磁性部11断电磁性消失;
还可以设置贴合感应传感器,贴合感应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第一支撑块2和第二支撑块3 上,贴合感应传感器感应二者靠近时第二磁性部11不通电,要分离时第二磁性部11导通产生与第一磁性部10相反的磁性,将第一磁性部10排斥开进而实现展开,然后第一支撑块2上的贴合感应传感器感应不到第二支撑块3上的贴合感应传感器时,第二磁性部11断电,贴合感应传感器在现有专利201721428482.6,“多页显示屏和包括该多页显示屏的手机”中已有记载,不再赘述。
柔性折叠屏4可以采用虚拟触控条控第二磁性部11的导通或断开;可以将上述的贴合感应传感器与虚拟触控条或实体的电磁控制键以能想到的方式结合,来控制第一磁性部10、第二磁性部11之间的磁性排斥。
也可以将上述的贴合感应传感器与虚拟触控条或实体的电磁控制键以能想到的方式结合,来控制第一磁性部10、第二磁性部11之间的磁性排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 更好地连接。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部10、第二磁性部11为子母扣关系,第一磁性部10为子扣,第二磁性部11为母扣,子扣、母扣均为磁性材质的,此时,在凸出块6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第二磁性部11的母扣槽,第一磁性部11设置在第一支撑块2的底部,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是,第一磁性部10作为子扣卡接至作为母扣的第二磁性部11内;用户要打开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展开时,直接将第一支撑块2与凸出块6分离,第一磁性部10从第二磁性部11内脱离出来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该终端可以折叠的手机,也可以是折叠的平板电脑等,通过在终端上设置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当终端处于折叠状态时,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铰链的方式,可避免柔性折叠屏出现折痕。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具有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的终端,在处于折叠状态时可以避免在柔性折叠屏上出现折痕,延长柔性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摄像模块9,其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的左上端,所述弹性板1的左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摄像模块9对应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朝向所述弹性板1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摄像模块9对应的容纳凹槽;
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2或第二支撑块3内;
电池,其设置在所述凸出块6内,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摄像模块9、所述柔性折叠屏4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终端内设置有电池、电路板、摄像模块9,电池的输出端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摄像模块9、柔性折叠屏4电连接;其中,在弹性板1的左上端设置有与摄像模块9对应的通孔,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块2朝向弹性板的表面设置有与摄像模块9对应的容纳凹槽,这样,其中一个第一支撑块2的宽度就大于另一个第一支撑块2的宽度了,将两个第一磁性部10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块2的不同部位,使得第一磁性部10与第二磁性部11相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用户方便地使用该终端,在终端上设置有摄像模块9,当用户需要拍照时只需要翻转折叠摄像模块9所在的部分,摄像模块9背向用户时,可以拍摄用户前方的景象;摄像模块9朝向用户时,用户可以自拍,简单方便且实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折叠屏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保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弹性板1之间的柔性屏本体;所述弹性板1设为弹性折叠钢板。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柔性折叠屏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保护层、设置在保护层与弹性板1之间的柔性屏本体,柔性屏本体与电路板电连接;保护层可以选用塑料薄膜、可弯折超薄玻璃,柔性屏本体可以选用OLED柔性显示屏,弹性板1可以采用具有优异弹性的钢带,例如,65MN锰钢带,厚度:0.15mm-3.0mm,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就具体材料及规格需要在工程阶段精确测算。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保护层可以保护柔性屏本体,弹性板1选优弹性钢带,制造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板(1),其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块(3)和两个第一支撑块(2),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下表面的左端,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下表面的右端,所述第二支撑块(3)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下表面的中部,所述弹性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折叠屏(4);
两个弯曲折叠机构(5),均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的下表面,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弯曲折叠机构(5)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3)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之间,另一个所述弯曲折叠机构(5)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块(3)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之间;
凸出块(6),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块(3)的下表面;
其中,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弹性板(1)背向所述柔性折叠屏(4)弯曲,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块(2)背向所述柔性折叠屏(4)的表面通过所述弯曲折叠机构(5)与所述凸出块(6)的下表面选择性地贴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折叠机构(5)包括软质支撑结构(51)和套设在所述软质支撑结构(51)外部的多个支撑架(52);
所述支撑架(52)包括第一支撑板(521)、第二支撑板(52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2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22)端部的扇形挡板(523),所述第一支撑板(521)的上表面与所述弹性板(1)的下表面连接,该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使得多个所述支撑架(52)构成一半圆结构以支撑所述弹性板处于折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21)、所述第二支撑板(522)均呈向下弯曲的弧形,所述扇形挡板(52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21)的下表面连接,所述扇形挡板(52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22)的上表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支撑结构(51)呈扁平的管状,其包括第一连接部(511)、第二连接部(5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5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512)之间的折叠部(513),多个所述支撑架(52)依次地套在所述折叠部(513)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513) 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且连续的第一弧形凸起状(514),所述第一弧形凸起状(51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支撑板(521)的下表面相适配,所述折叠部(513)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呈连续的第二弧形凸起状(515),并且所述第二弧形凸起状(515)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弧形凹槽(516),该弧形凹槽(51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522)的上表面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2)朝向所述第二支撑块(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侧凹槽(7),所述第二支撑块(3)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块(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侧凹槽(8),所述第一连接部(511)卡设在所述第一侧凹槽(7)内,所述第二连接部(512)卡设在所述第二侧凹槽(8)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2)内靠近其底部的部位设置有第一磁性部(10);
所述凸出块(6)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性部(10)对应的强磁体,所述凸出块(6)内位于所述强磁体上方的部位设置有第二磁性部(11),使得所述第一支撑块(2)与所述凸出块(6)通过所述第一磁性部(10)与所述强磁体之间的磁力相连接,第二磁性部(11)选择性地排斥第一磁性部(10),所述凸出块(6)内还设置有用于储存电池的电池舱。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摄像模块(9),其设置在所述弹性板(1)的左上端,所述弹性板(1)的左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摄像模块(9)对应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支撑块(2)朝向所述弹性板(1)的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摄像模块(9)对应的容纳凹槽;
电路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块或第二支撑块内;
电池,其设置在所述凸出块(6)内,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摄像模块(9)、所述柔性折叠屏(4)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折叠屏(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保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弹性板(1)之间的柔性屏本体;所述弹性板(1)设为弹性折叠钢板。
CN201921289501.0U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Active CN210112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9501.0U CN210112063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PCT/CN2019/101006 WO2021026940A1 (zh) 2019-08-09 2019-08-16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89501.0U CN210112063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2063U true CN210112063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7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89501.0U Active CN210112063U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2063U (zh)
WO (1) WO202102694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462A (zh) * 2021-03-30 2021-05-28 北京剑视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式多媒体终端机
CN113421492A (zh) * 2021-06-18 2021-09-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013653A (zh) * 2022-05-26 2022-09-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WO2023040805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4872B1 (ko) * 2014-09-28 2017-11-09 주식회사 가난한동지들 초과 펼쳐짐이 가능한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CN105677087B (zh) * 2015-12-29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403590B (zh) * 2017-08-31 2021-04-1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7184560U (zh) * 2017-09-05 2018-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及其折叠机构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66462A (zh) * 2021-03-30 2021-05-28 北京剑视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式多媒体终端机
CN112866462B (zh) * 2021-03-30 2023-08-08 北京剑视元宇科技有限公司 手持式多媒体终端机
CN113421492A (zh) * 2021-06-18 2021-09-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421492B (zh) * 2021-06-18 2023-10-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1979998B2 (en) 2021-06-18 2024-05-07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O2023040805A1 (zh) * 2021-09-16 2023-03-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5013653A (zh) * 2022-05-26 2022-09-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6940A1 (zh)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2063U (zh) 一种柔性折叠屏展开装置以及终端
CN111182102B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折叠显示终端
CN110718152B (zh) 折叠屏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10580859A (zh) 可卷曲显示屏的支撑基板、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360431B (zh) 一种柔性显示屏支撑装置及柔性显示器
CN113066377A (zh) 折叠组件、柔性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083095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210378190U (zh) 可卷曲显示屏的支撑基板、可卷曲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322571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7108921U (zh) 磁吸式便利型支架
CN215833838U (zh) 一种新型滑动式可折叠多功能无线键盘平板保护套
CN214474748U (zh) 计算单元组件
CN204104239U (zh) 具可调式支撑件的壳体
CN210518432U (zh) 一种柔性屏折叠组件、柔性屏折叠结构和终端
CN105573433B (zh) 一种便携式设备
CN216414349U (zh) 手机支架
CN112565488A (zh) 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20471069U (zh) 一种磁吸式便携支架
CN209897099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
CN113056133A (zh) 电子设备
CN214480930U (zh) 一种翻转式手表的托板结构及智能手表
CN219420817U (zh) 一种手机磁吸指环气囊支架
CN218119196U (zh) 折叠支架
CN218525255U (zh) 柔性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149324U (zh) 一种终端的折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