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7180U - 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7180U
CN210517180U CN201921873575.9U CN201921873575U CN210517180U CN 210517180 U CN210517180 U CN 210517180U CN 201921873575 U CN201921873575 U CN 201921873575U CN 210517180 U CN210517180 U CN 210517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ealing
wiring end
clamping
wir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735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业兴
张聘飞
张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ta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ta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ta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735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7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7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7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设置有插接轴,所述第二接线端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轴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轴伸进所述插接孔中使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卡扣,另一端设置有按压部,所述第二接线端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当所述插接轴伸入所述插接孔中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连接;当所述按压部带动所述卡接部变换位置,使所述卡扣从所述卡槽中离开时,所述第一接线端可以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线或者电缆进行连接时,一般需要用到线材连接器,线材连接器一般包括两个接线端,通过对两个接线端电性连接,进而将两个电缆连接在一起,但为了使两个电缆连接紧密,现有的技术是通螺纹连接件将两个接线端固定在一起,结构较为单一,并且不便于拆卸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使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通过两个卡扣以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并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插接轴,所述第二接线端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接轴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轴伸进所述插接孔中使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板向所述插接轴方向延伸形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接板向与所述卡接部相反方向延伸形成按压部,所述第二接线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按压部可带动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卡接部之间的夹角为160度。
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凸起,便于对所述按压部施加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线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设置有若干防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孔内设置有若干插针,所述插接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针相配合的插针孔,所述插针伸进所述插针孔中,与所述插针孔内的电性原件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插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线端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凸起,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凸起伸进所述第一密封槽中,并抵持所述第一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轴远离所述第一接线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凸起,所述插接孔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凸起伸进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并抵持所述第二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当需要将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连接时,将插接轴伸进所述插接孔中,并且使两个卡扣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槽卡接,此时将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固定在一起;当需要将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分离时,按压两个所述按压部,使两个所述按压部做相向运动,进而使两个卡扣与两个卡槽分离,可以将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分离,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接线端与第二接线端连接时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为第一接线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接线端的剖视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连接器;10、第一接线端;11、插接轴;12、卡接板;121、卡接部;1211、卡扣;122、按压部;1221、按压凸起;13、插针孔;14、定位凸起;15、第一密封槽;151、第一密封垫;16、第二密封凸起;20、第二接线端;21、插接孔;22、卡槽;23、凸起块;231、防滑槽;24、插针;25、定位槽;26、第一密封凸起;27、第二密封槽;271、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卡扣连接器100,包括第一接线端10和第二接线端20,所述第一接线端10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插接轴11,所述第二接线端2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接轴11配合的插接孔21,所述插接轴11可伸进所述插接孔21中,使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电性连接。
所述第一接线端10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卡接板12,两个所述卡接板12相互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接线端10的两侧,所述卡接板12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接线端10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板12向所述插接轴11方向延伸形成卡接部121,所述卡接部121的端部位置设置有卡扣1211,所述卡接板12向与所述卡接部121相反方向延伸形成按压部122,所述按压部122与所述卡接部121一体成型,通过对所述按压部122施加力,使两个所述按压部122做相向运动,能够带动所述卡接部121沿与所述按压部122相反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接线端2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卡槽22,两个所述卡槽22相互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二接线端20的两侧,并且与所述卡扣1211相配合。当需要将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连接时,将所述插接轴11伸进所述插接孔21中,所述卡扣1211卡接在所述卡槽22中,将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固定在一起,防止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分离;当需要将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分离时,对两个按压部122施加力,使两个所述按压部122相向运动,进而能够带动两个所述卡接部121沿相反方向移动,增加两个所述卡扣1211之间的距离,使所述卡扣1211脱离所述卡槽22,进而能够使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121与所述按压部122之间存在一定角度,所述角度为160度,能够增大所述按压部122与所述第一接线端10外表面的距离,便于两个所述按压部122做相向运动。所述按压部122远离所述卡接部121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凸起1221,通过所述按压凸起1221按压所述按压部122,便于对所述按压部122施加力。
所述第二接线端2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凸起块23,两个所述凸起块23相互对称设置,所述凸起块23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滑槽231,能够增加第二接线端20与使用者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插接孔21中设置有若干个插针24,所述插接轴1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插针24配合的插针孔13,所述插针孔13中设置有电性原件,当所述插接轴11伸进所述插接孔21中时,所述插针24伸进所述插针孔13中与设置在所述插针孔13中的电性原件电连接。
所述插接轴1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4,所述插接孔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4相配合的定位槽25,当所述插接轴11伸进所述插接孔21中时,所述定位凸起14伸进所述定位槽25中,对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与所述第二接线端20进行定位,能够使不同的插针24伸进相应的插针孔13中。
所述第二接线端20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凸起26,所述第一密封凸26起环绕所述插接孔21的开口,所述第一接线端1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凸起26相配合的第一密封槽15,所述第一密封槽15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51,当所述插接轴11完全伸进所述插接孔21中时,所述第一密封凸起26伸进所述第一密封槽15中,并且抵持所述第一密封垫151,进而起到密封防水的作用。
所述插接轴11远离所述第一接线端10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凸起16,所述插接孔21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凸起16配合的第二密封槽27,所述第二密封槽27中设置有第二密封垫271,当所述插接轴11伸进所述插接孔21中时,所述第二密封凸起16伸进所述第二密封槽27中,并抵持所述第二密封垫271,进一步起到密封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垫151与所述第二密封垫271是由橡胶或者硅胶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广义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能够设为多种实施方式和变形,上述的实施方式用于说明实用新型,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插接轴,所述第二接线端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插接轴配合的插接孔,所述插接轴伸进所述插接孔中使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接板向所述插接轴方向延伸形成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接板向与所述卡接部相反方向延伸形成按压部,所述第二接线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按压部可带动所述卡扣脱离所述卡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卡接部之间的夹角为160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卡接部的一端设置有按压凸起,便于对所述按压部施加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上设置有若干防滑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孔内设置有若干插针,所述插接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插针相配合的插针孔,所述插针伸进所述插针孔中,与所述插针孔内的电性原件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插接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的端部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凸起,所述第一接线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凸起相配合的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凸起伸进所述第一密封槽中,并抵持所述第一密封垫。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轴远离所述第一接线端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凸起,所述插接孔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凸起伸进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并抵持所述第二密封垫。
CN201921873575.9U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Active CN210517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3575.9U CN2105171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73575.9U CN2105171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7180U true CN210517180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4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73575.9U Active CN2105171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7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722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flexible connecting strips of a film circuitry and a main circuit board
CN110534969B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合
JP2014116097A (ja) 分岐コネクタ
JP2011238558A (ja) 雌端子およびコネクタ
CN211182572U (zh) 一种接线端子的外壳结构
WO2023217176A1 (zh) 一种插头插座组件
CN210576783U (zh) 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10517180U (zh) 一种双卡扣线材连接器
US11081825B1 (en) Double-pole butting connector
US3065445A (en) Socket connector for flexible tape conductor cable
CN211580414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07021397U (zh) 一种灯带用电源接头
JP3102357U (ja) 取外板を有した電気コネクタ
CN210517174U (zh) 一种快插式连接器
TWM288016U (en) Land grid array socket
CN208738517U (zh) 一种服务器用新型连接器外壳
KR100489973B1 (ko) 전기 접속기용 커넥터
KR20170013564A (ko) 전도성 필름 연결용 커넥터 단자
CN215175656U (zh) 连接组件及加湿器
CN210224353U (zh) 法式插头
CN106340742B (zh) 新式横联连接结构
CN218997212U (zh) 具有水平及垂直方向插拔的防水连接装置
CN110797690A (zh) 柔性线路板电连接器
CN218275188U (zh) 一种工业连接器的插针固定结构
CN220253587U (zh) 一种双排ffc线束连接装置及电子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