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6182U -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6182U
CN210516182U CN201921866090.7U CN201921866090U CN210516182U CN 210516182 U CN210516182 U CN 210516182U CN 201921866090 U CN201921866090 U CN 201921866090U CN 210516182 U CN210516182 U CN 2105161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s
pixel
display area
display
driv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609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彪
袁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6609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61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61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6182U/zh
Priority to JP2022525556A priority patent/JP7329688B2/ja
Priority to PCT/CN2020/122515 priority patent/WO2021083007A1/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17552A priority patent/KR102635754B1/ko
Priority to EP20882902.8A priority patent/EP4044162A4/en
Priority to US17/722,990 priority patent/US11990086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包括邻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一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可以减少第二显示区不透光的驱动单元的数量,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通过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可以让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平滑过渡。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显示屏显示画面。
为了更好的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显示屏的尺寸越来越大,但是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超过一定尺寸后很难握持,因此提高显示屏的屏占比越来越重要。相关技术中,将摄像头设置在显示装置下方,摄像头获取透过显示装置的环境光成像,但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透光率不足,影响摄像头成像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邻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
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一显示区邻接;
所述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
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以及
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像素,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三像素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的物理结构不同,所述第三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三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显示装置和摄像头,所述显示装置如上述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摄像头包括镜头,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外界光信号进行成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都可以显示内容,显示区域完整,第二显示区中多个第二像素形成一个像素集合,一个像素集合内所有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驱动单元,可以减少不透光的驱动单元的数量,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同时,第二显示区中间的第二像素可以形成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邻接第一显示区的第二像素对应形成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因此通过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平滑过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Z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第一像素集合和一第一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显示装置的Z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显示区中像素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显示装置中Z3部分的方式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多个第二像素并联的电路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另一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六种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所示显示装置中Y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6为图24所示显示装置中Y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27为图24所示显示装置中Y1部分的另一放大示意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和摄像头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和摄像头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可包括显示装置和摄像头,摄像头的镜头相对显示装置设置,即摄像头获取透过该显示装置的外界光信号进行成像。可以理解的是,常规显示装置的透光率较低,摄像头透过显示装置成像的效果不佳。为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显示装置分区设置,如将显示装置对应摄像头部分的透光率设置大于显示装置其他位置的透光率,可以改善摄像头成像效果。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还可以是游戏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车载电脑、笔记本电脑、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装置的设备,其中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示出了电子设备为手机的示例,其中,显示装置20包括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大于第一显示区220的透光率。电子设备10内设有摄像头60,摄像头60的镜头朝向第二显示区240设置,摄像头60用于获取透过第二显示区240的外界光信号进行成像。也可以理解为,摄像头60设置在显示装置20第二显示区240下方,摄像头60用于获取透过显示装置20第二显示区240的外界光信号,并根据获取的外界光信号成像。显示装置20的显示区域完整,提高了显示装置20的屏占比。摄像头6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摄像头60可以用于透过显示装置20第二显示区240获取用户的自拍照等图像。
为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下面对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20可以包括邻接的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都可以用于显示文字或图像,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可以共同显示同一图像,例如,第一显示区220显示预设图像的一部分,第二显示区240显示预设图像剩下的部分。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也可以显示不同的图像,例如,第一显示区220显示预设图像,第二显示区240显示任务栏图像。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都可以显示内容,显示区域完整,显示装置20的屏占比高,第一显示区220可以围绕第二显示区240,第二显示区240周缘可以都与第一显示区220邻接,即第二显示区240位于第一显示区220中间。第一显示区220也可以部分围绕透第二显示区240,第二显示区240的部分边缘与第一显示区220邻接,例如,第二显示区240位于显示装置20的边角位置或位于显示装置20的顶端中间。
请参阅图3至图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显示装置的Z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第一像素集合和一第一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显示区220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226,第一显示区22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六驱动单元,一个第六驱动单元驱动一个第一像素226。例如,第一显示区220包括M个第一像素226以及M个第六驱动单元。
第二显示区240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2422,每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包括多个第二像素246,第一像素集合2422内所有的第二像素246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248。第一像素集合2422内的多个第二像素可以并联连接,从而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第一像素集合2422内的多个第二像素也可以串联连接,从而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并联连接不会改变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电压,并联连接形成的第一像素集合中第二像素的数量可以多于串联连接形成的第一像素集合。第二像素集合具有和第一像素集合相同的连接方式。
第二显示区240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2422,每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包括多个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二像素246,第一像素集合2422内所有的第二像素246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248。
每一个第一驱动单元248与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电性连接,每一个第一驱动单元248用于驱动与其电性连接的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中所有的第二像素246。第二显示区240的多个第二像素246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因此用于驱动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一驱动单元248的数量可以比第一像素226的数量少。例如,第二显示区240包括N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每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包括4个第二像素246,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对应一个第一驱动单元248,第二显示区240包括4N个第二像素246和N个第一驱动单元248。相比于第一显示区220,设置于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像素246的比例更小,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一驱动单元248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一显示区220第六驱动单元228的分布密度,而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六驱动单元都包括不透光的元件(如薄膜晶体管TFT),可以使得第二显示区240包含的不透光的元件的数量相比于第一显示区220更少,使得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可以远大于第一显示区220。
第二显示区24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摄像头设置,其与第一显示区220的边缘区域需要特殊处理。为了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第二显示区240的尺寸越小越好,而第二显示区240又需要满足摄像头的需求,因此第二显示区240需要对应摄像头的镜头设置。例如,第二显示区240可以为圆形,第二显示区240的尺寸略大于摄像头的镜头,并完全覆盖摄像头的镜头,也可以理解为镜头在显示装置的正投影在第二显示区240内。圆形的第二显示区240与第一显示区220邻接的位置包括弧形结构,不利于第二显示区240的多个第二像素划分到第一像素集合。第二显示区240还可以为椭圆形、半圆形、圆角矩形等规则形状,其边缘包括弧形结构。第二显示区240还可以为正多边形等规则形状,如正六边形等形状,其边缘包括类似弯折结构的弧形结构。当然第二显示区还可以为边缘包括弧形结构的不规则形状。
第二显示区240内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2422包括多个第二像素246,第一像素集合内的多个第二像素246可以阵列排列。例如,第一像素集合内的第二像素246呈2行排列,每一行2个第二像素246。第二显示区240内的多个第二像素246可以全部划分到不同的像素集合中,但第二显示区240的大小和形状需要根据摄像头设置,第二显示区240与第一显示区220邻接的边缘包括弧形结构,第二显示区240与第一显示区220邻接的部分第二像素246可能不在完整阵列排列的第一像素集合中,若该部分第二像素246不显示,则第二显示区240与第一显示区220之间具有不显示的黑点(像素),第二显示区240与第一显示区220过渡不均匀。因此,为了第二显示区240与第一显示区220之间过渡均匀,需要将该部分第二像素246也驱动显示。
具体的,第二显示区240可以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2422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2424。第一像素集合2422内的多个第二像素246按规则的形状排列,如2行2列排列、3行3列排列、2行3列排列、3行2列排列、4行4列排列等。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2424包括的第二像素246的数量比第一像素集合2422少,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显示区240的多个第二像素246先划分多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剩余的不足以划分形成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2422,剩余的第二像素246相邻第二显示区240边缘。剩余的第二像素246仍然按原先的划分规则划分,超出第二显示区240的放弃,仅将剩余的部分并联形成第二像素集合2424。第二像素集合2424为第二显示区240边缘不在第一像素集合2422中的第二像素246的集合。例如,第一像素集合2422为2行2列排列,在第k行、k+1行,第二显示区240的边缘在第k行的第i列有一个第二像素246,在第k+1行的第i列、i+1列各有一个第二像素246,这3个第二像素246并联连接形成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2424,且每行的第二像素246数量不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像素集合2424中第二像素246的数量和排布根据第二显示区边缘而定,不同的第二像素集合2424包括的第二像素246的数量和排布也可以不同。第二像素集合2424可以仅包括1个像素246,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像素24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量可以为一固定的数值,如9或6等,第二数量可以为小于第一数量且不固定的数值。其中,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包括不规则边缘,至少一个第二像素集合的不规则边缘与第二显示区的弧形结构共形。也可以理解为,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包括不规则边缘形成第二显示区的弧形结构。
若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246与第一显示区220的第一像素物理结构相同,通过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2424过渡,可以形成匀滑的过渡。尤其是第二显示区240相邻第一显示区220的边缘包括弧形结构时,可以避免直线过渡的突兀感和锯齿状显示的破坏感。还可以对第二像素集合2424设置对应的显示匀滑算法,对第二像素集合2424的像素246进行显示匀滑过渡处理,实现平滑过渡。另外,还可以对第一显示区220设置与第二像素246邻接的部分设置对应的算法,对第一显示区220相邻第二显示区240的部分进行显示匀滑过渡处理,实现平滑过渡。其中,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246与第一显示区220的第一像素物理结构相同,可以理解为第一显示区220的第一像素和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的尺寸大小、分布密度、排列方式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需要驱动的像素的体积越大,其需要的驱动能力也需要越大。另外因为像素在显示装置中厚度是固定的,像素的面积越大,其需要的驱动能力也越大。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2422包括的第二像素246数量是固定的,其对应的驱动能力也是固定的。而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2424包括的第二像素246数量不是固定的,第二像素集合2424包括的第二像素数量可以为1个、2个、3个、4个等,包括的第二像素246数量不同对应的驱动能力也不同。驱动所有的第二像素集合2424的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电路可以是相同的,例如,驱动所有第二像素集合2424的第二驱动单元可以为7T1C、5T1C或2T1C等中的一种。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电路一样,而驱动能力确要不同,可以通过第二驱动单元中单个元件(如薄膜晶体管)的尺寸来实现。薄膜晶体管的尺寸越大,其驱动能力也越大。即,与第二像素集合2424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单元中薄膜晶体管的尺寸与第二像素集合2424中第二像素246的数量正相关。也可以理解为,第二像素集合2424中第二像素246的数量越多,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二驱动单元的薄膜晶体管的尺寸也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第一像素集合2422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可以与驱动第二像素集合2424的第二驱动单元具有相同的驱动电路。驱动第一像素集合2422的第一驱动单元248也可以与驱动第二像素集合2424的第二驱动单元具有不相同的驱动电路。例如,驱动第一像素集合2422的第一驱动单元为5T1C,驱动第二像素集合2424的第二驱动单元为2T1C。
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可以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除第二显示区以外的其他区域。具体的请参阅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一显示区220可以包括第三显示区260。第三显示区260邻接第二显示区240,也可以理解为第一显示区220中相邻第二显示区240的部分区域设为第三显示区260。具体的,第三显示区260可以完全包围第二显示区240,第三显示区260也可以部分包围第二显示区240,如第三显示区260设置在第二显示区240的两侧等。
请结合图8和图9,图8为图7所示显示装置的Z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显示区中像素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驱动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246的多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除了可以设置于第二显示区240以外,还可以设置于第三显示区260。摄像头不需要通过第三显示区260获取外界光信号,多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三显示区260,第二显示区240内不设置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二显示区240内不设置不透光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可以远大于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三显示区260,同时减少因为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带来的其他问题,例如周期性排列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对摄像头成像造成的衍射问题,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反射、折射对摄像头成像造成的杂光问题。
可以理解的,显示装置20第一显示区220的第一像素246的分布密度越大,单位面积内的像素246越多,其分辨率也越高,提供的显示效果也越好,考虑到显示装置20的产品工艺,第一显示区220中第一像素226和驱动第一像素226的第六驱动单元228的尺寸相对应。多个第六驱动单元228还需要多条信号线与显示装置20的驱动芯片连接,驱动芯片通过多条信号线控制每一个第六驱动单元228,多条信号线布设在多个第六驱动单元228之间,第一像素226之间具有间隔空间,间隔空间与信号线对应设置。信号线具有一定的线宽,其需要满足阻抗需求和产品工艺。例如,第一显示区220的第一像素密度可以达到400ppi以上,第一显示区220的第一像素226和第六驱动单元228的尺寸大致相等,第六驱动单元228对应设置在第一像素226下方,多条信号线布设在多个第六驱动单元228之间,并对应设置在第一像素226之间的间隔空间下方。第六驱动单元228和与其连接的信号线基本覆盖一整层空间,很难再容纳其他元件。第三显示区260的多个第一像素226通过多个第一像素226并联连接形成多个第三像素集合2426,每一个第三像素集合2426包括多个相互并联的像素246,每一个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所有的像素246均与一个第三驱动单元268电性连接,一个第三驱动单元268可以驱动与其电性连接的一个第三像素集合2426内所有的像素24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单元驱动第一显示区除第三显示区以外的第一像素。
第三驱动单元268和第六驱动单元228若为相同的驱动电路,第三驱动单元268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六驱动单元228的尺寸,连接第三驱动单元268的信号线与连接第六驱动单元228的线宽大致相等,第三显示区260多个第一像素并联形成第三像素集合,并且一个第三像素集合2426只需要一个第三驱动单元268驱动,一个第三驱动单元268的尺寸与一个第一像素226尺寸大致相等,第三显示区260一个第三像素集合2426的多个像素246对应一个第三驱动单元268,因此,第三显示区260设置第三驱动单元268的一层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容纳驱动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246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
第三显示区260在设置第一像素226和第三驱动单元268时,第三驱动单元268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三像素集合2426对应设置,例如,第三驱动单元268设置在与其电性连接的第三像素集合2426下方,并与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一个第一像素226至少部分相对设置。在设置第一驱动单元248和/或第二驱动单元时,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一个像素246与一个第三驱动单元268对应设置,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另一个像素246与一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或第二驱动单元对应设置。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第三像素集合2426下方可以设置一个第三驱动单元268和至少一个第一驱动单元248或第二驱动单元。设置第一驱动单元248或第二驱动单元的数量与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第一像素226的个数正相关。示例性的,第三像素集合2426包括三个相互并联连接的三个第一像素,则第三像素集合2426下方可以设置一个第三驱动单元268和两个第一驱动单元248。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为较简略的驱动电路时(如2T1C),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尺寸较小,一个第一像素可以对应两个或多个第一驱动单元或第二驱动单元。
多个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示例性的,多个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中部分设置在第二显示区,部分设置在第三显示区。例如,为了方便设置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简化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二显示区第二像素的连接,部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二显示区的周缘,部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三显示区。
设置于第三显示区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三驱动单元还可以采用另一种设置方式。具体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三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所示显示装置X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驱动第三显示区260的第一像素226的多个第三驱动单元268可以集中设置,第三显示区260的多个第三驱动单元268集中设置在远离第二显示区240的位置,驱动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多个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可以集中设置在靠近第二显示区240的位置。设置在第三显示区260的多个第三驱动单元268集中设置在多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多个第六驱动单元228之间。
第三显示区260相邻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三像素集合下方都是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三显示区260远离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三像素集合下方都是第三驱动单元268。例如,第三像素集合为4个像素并联,第三显示区260相邻第二显示区240的一个第三像素集合下方对应设置4个第一驱动单元248,第三显示区260远离第二显示区240的一个第三像素集合下方对应设置4个第三驱动单元268。
因为第二显示区相邻第三显示区的边缘包括弧形结构,为了第二显示区平滑过渡到第一显示区或第三显示区,第二显示区设置了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具体可参阅上述说明,在不再赘述。
为了第三显示区也可以平滑的过渡到第二显示区,第三显示区在与第二显示区邻接的地方也设置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四像素集合,具体请参阅图12和图13,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四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显示装置中Z3部分的放大方式示意图。第四像素集合2428与第二显示区240邻接;每一个第四像素集合2428中所有的第一像素226均与一个第四驱动单元电性连接;第三像素集合2426包括第三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一像素226,第三像素集合为规则的像素集合。不规则的第四像素集合2428包括第四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一像素226,第四数量小于第三数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数量可以为一固定的数值,如9或6等,第四数量可以为小于第三数量且不固定的数值。
规则的第三像素集合2426内第三数量的第一像素226按规则的形状排列,如2行2列排列、3行3列排列、2行3列排列、3行2列排列、4行4列排列等。第四像素集合2428包括的第一像素226的数量比第三像素集合2426少,也可以理解为,第三显示区260的多个第一像素226先划分形成多个第三像素集合2426,剩余的第一像素不足以划分形成完整的第三像素集合,剩余的第一像素划分形成至少一个第四像素集合2428,剩余的第一像素226相邻第二显示区240边缘。剩余的第一像素226仍然按原先的划分规则划分,超出第三显示区260的放弃,仅将剩余的部分并联形成第四像素集合2428。第四像素集合2428为第三显示区260边缘不在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的第一像素226的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像素集合2428中第一像素226的数量和排布根据第三显示区边缘而定,不同的第四像素集合2428包括的第一像素226的数量和排布也可以不同。第四像素集合2428可以仅包括1个第一像素226,也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像素226。
由于第三显示区260的第一像素与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的物理结构可以完全一致,因此通过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集合2426和第三显示区260的第四像素集合2428过渡,可以形成匀滑的过渡。尤其是第二显示区240的边缘包括弧形结构时,可以避免直线过渡的突兀感和锯齿状显示的破坏感。还可以对第二像素集合2426和第四像素集合2428设置对应的显示匀滑算法,对第二像素集合2426和第四像素集合2428的像素246进行显示匀滑过渡处理,实现平滑过渡。
其中,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第一像素的第三数量可以等于第一像素集合2422中第二像素的第一数量。第一像素集合2422和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像素的数量相同,第一像素集合2422和第三像素集合2426采用相同的并联方式,可以简化并联的方式。
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第一像素的第三数量也可以小于第一像素集合2422中第二像素的第一数量。第三显示区260不需要用于摄像头获取外界光信号,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像素246数量比第一像素集合2422中少,第三显示区260的显示效果可以优于第二显示区240,第一显示区除第三显示区以外的区域显示效果最好,通过第三显示区260过渡到第二显示区240,减小显示效果的突变感。
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第一像素226的第三数量也可以大于第一像素集合2422中第二像素246的第一数量。第三显示区260不需要用于摄像头获取外界光信号,第三像素集合2426中第一像素226数量比第一像素集合2422中第二像素的数量多,第三显示区260可以设置的较小,减小非正常显示区域的面积。
第三显示区260也可以不设置像素集合,即第三显示区260中每一个第一像素电性连接与一个第三驱动单元,每一个第三驱动单元与第三显示区的一个第一像素对应设置,且第三显示区的至少一个第一像素还与第一驱动单元或第二驱动单元对应设置。第三显示区为了能够容纳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第三显示区的第三驱动单元可以采用较简略的驱动电路,如采用5T1C、2T1C等驱动电路,如此,第三显示区设置第三驱动单元的一层具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以用来容纳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为了可以将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方便的设置在第三显示区,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也可以采用较简略的驱动电路,如采用5T1C、2T1C等驱动电路。第一显示区除第三显示区外的第一像素可以采用比第三驱动电路更复杂效果更好的驱动电路,如7T1C等驱动电路。另外,为了第三显示区可以容纳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也可以将第三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尺寸做大,第三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尺寸大于对应的驱动电路,如此,第三显示区多个第一像素共同容纳一个第一驱动单元。例如,第三显示区一个第一像素对应一个第二驱动单元,同时四个第一像素之间容纳一个第一驱动单元或第二驱动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单元可以采用比第三驱动单元更简略的驱动电路,即一个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可以小于一个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数量。例如,第一驱动单元为2T1C,第三驱动单元为5T1C。第二显示区为了更好的透光率,同时为了更好的将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三显示区,第一驱动单元采用最简略的驱动电路。第三显示区为了更好的容纳第一驱动单元,同时为了保证第三显示区的显示效果,第三驱动电路采用比第一驱动单元效果更好的驱动电路,比第六驱动电路简略的驱动电路。为了简化驱动单元的设置,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可以具有相同的驱动电路,第三驱动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可以具有相同的驱动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区220可以为主动式驱动(AMOLED)显示区,第二显示区240可以为主动式驱动(AMOLED)显示区或被动式驱动(PMOLED)显示区。第二显示区240的面积远小于第一显示区220,第一显示区220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主要显示区,第二显示区240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辅助显示区。PMOLED的显示效果虽然低于AMOLED,但是因为第二显示区的面积很小,显示的内容也很少,而且第二显示区240可以位于显示装置的边缘,显示的内容重要性较低,所以第二显示区240可以采用PMOLED。被动式驱动的第二显示区240只需要一个薄膜晶体管(TFT)驱动,不透光的薄膜晶体管数量极少,可以极大的提升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当然,为了第二显示区240的显示效果与第一显示区220接近,第二显示区240也可以为主动式驱动(AMOLED)。第三显示区260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主动式驱动(AMOLED)显示区或被动式驱动(PMOLED)显示区。
第一驱动单元除了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内以外,还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外的非显示区。具体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五种部分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20还可以包括非显示区280,驱动第二显示区240像素246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还可以设置于非显示区280。显示装置20可以为全面屏,即显示装置20的正面基本都是显示区域,从电子设备的正面看,显示装置20的正面基本等同于电子设备的显示面。但是,即使是全面屏的显示装置20,显示装置20的边缘还是会有非显示区域,非显示区域可以理解为显示装置20的黑边,黑边的宽度可以做到非常窄,如黑边宽度小于1毫米或0.5毫米等。因为第二显示区240面积小,第二显示区240内第二像素246的数量也少,而且第二显示区240的多个第二像素246并联连接,驱动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246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也少,可以将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到黑边位置,提高第二显示区240的透光率,又不会对第一显示区220或第三显示区260造成影响。对应第二显示区240的第二像素246需要设置多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可以将多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全部设置在黑边位置。为了让为黑边位置可以更好的容纳所有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可以用较简单的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例如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可以采用2T1C、5T1C等驱动电路,可以使每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中薄膜晶体管(TFT)的数量较少,单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需要的空间较少。还可以第二显示区240内的第二像素246分布密度设置较低,使第二显示区240内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的总数较少。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和第二驱动单元还可以部分设置在非显示区280,部分设置在第二显示区240或第三显示区260。若第二显示区采用PMOLED,则第二显示区的驱动单元只有一个TFT,可以将其设置在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可以和第二显示区邻接或不邻接,若非显示区可以和第二显示区邻接则可以方便将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非显示区。
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像素可以以像素单元的方式设置。具体请参阅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像素246可以分成多个像素单元244,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单元244,每一个像素单元244包括至少三个不同颜色的第二像素246。第二显示区的一个像素单元244可以混色显示,一个像素单元244可以根据需要显示需要的颜色。例如,一个像素单元244包括R、G、B三种颜色的第二像素246,其可以根据需要显示红色、绿色、蓝色、白色、粉色、青色等各种颜色。第二显示区中至少两个像素单元244的同色第二像素246并联连接形成像素集合242。例如,4个像素单元244可以形成3个第一像素集合242,具体的,其中4个红色像素246并联连接形成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4个绿色像素246并联连接形成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4个蓝色像素246并联连接形成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该4个像素单元244形成一个显示单元。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像素单元还可以包括R、G、B、W或R、G、B、Y等多种颜色的像素。
第二像素246并联连接可以通过第二像素246的直接连接形成。例如,多个第二像素246通过与其材料相同的材料并联连接或通过其他材料的连接线并联连接。第二像素246并联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并联连接。具体的,第二显示区还包括多个金属阳极,一个第二像素246与一个金属阳极对应设置且电性连接,可以通过金属阳极的并联连接实现第二像素的并联连接。当然,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中并联连接的多个第二像素246可以为多个同色第二像素246。例如,一个第一像素集合2422的第二像素246都为红色像素或绿色像素或蓝色像素。
第二显示区包括栅极线(图中未示出)和数据线,栅极线、数据线和第一驱动单元配合驱动每一个第二像素246。栅极线和数据线可以设置在不同层且交错排布,例如,栅极线呈行排布,数据线呈列排布。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246的排列方式可以为标准RGB排列、Pentile排列或Delta排列中的一种。需要说明的是,数据线与第二像素246并不在同一层。
当并联的多个同色第二像素246与数据线平行且呈列排列时,两列第二像素246之间设有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与数据线平行,且通过与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垂直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与第二像素246电性连接。不同的像素排列方式具有不同的并联方式,具体如图15和图16所示。
当并联的多个同色像素阵列排列时,像素具有不同的并联方式。具体请参阅图17和图18,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当并联的多个同色第二像素246阵列排列时,平行于数据线方向的相邻的两个同色第二像素246通过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并联连接,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与数据线平行,垂直于数据线方向的相邻的同色第二像素246通过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并联连接,其中,连接不同颜色第二像素246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间隔设置。
为方便理解,以图17和图18为例进行说明,图17示出了第二显示区的像素246为标准RGB排列的示意图,图18示出了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246为Delta排列的示意图。多个第二像素246阵列排列,同色的R、G、B第二像素246均呈阵列排布,列相邻的两个同色第二像素旁边设有一个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并通过与其垂直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并联连接。具体的,列相邻的同色第二像素旁边有一条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并通过与其垂直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并联连接。行相邻的同色第二像素中,B第二像素在一端直接将两条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并联连接,R第二像素在另一端的直接将两条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并联连接,G第二像素通过第三驱动信号线2466并联连接,第三驱动信号线2466绕过设置在两列G第二像素之间的B第二像素和R第二像素,以及间隔连接R第二像素的驱动信号线。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按Pentile排列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并联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当并联的多个同色第二像素与数据线垂直时,第二像素具有不同的并联方式。具体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246的排列方式为标准RGB排列或Pentile排列。并联的多个同色第二像素246与数据线垂直,沿垂直于数据线方向设置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通过与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垂直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与第二像素246电性连接,其中,连接不同颜色第二像素246的第二驱动信号间隔设置。为方便理解,下面以图19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在多个同色第二像素246两侧各设置一条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中间设置一条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多个G第二像素246通过与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垂直的多条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与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电性连接,实现多个G第二像素的并联连接,多个B第二像素246通过与G第二像素246类似的连接方式实现并联连接,与R第二像素246电性连接的第一驱动信号线2462设置在端部,第二显示区还包括将多个R第二像素246并联连接的第三驱动信号线2466,第三驱动信号线2466避开与G第二像素246和B像素246电性连接的驱动信号将多个R第二像素246并联连接。具体的,第三驱动信号线2466沿与G第二像素246连接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相对的一侧绕过G第二像素246,同样沿与B第二像素246连接的第二驱动信号线2464相对的一侧绕过B第二像素24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显示区的像素按Pentile排列也可以采用类似的并联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除了不同像素单元的同色的第二像素并联连接并形成像素集合以外,还可以一个像素单元中的第二像素和其他至少一个像素单元的第二像素并联连接形成像素集合。例如,一个像素单元的R第二像素和另一个像素的单元的G第二像素、B第二像素并联形成像素集合。又例如,一个像素单元的R第二像素和另一个像素的单元的G第二像素以及第三个像素单元的B第二像素并联形成像素集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混色显示,如第二显示区为特定图标显示,可以根据特定图标将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像素并联。
此外,像素集合还可以为同一个像素单元内至少两个不同颜色的第二像素并联连接形成。如图20所示,像素集合244中的R第二像素、B第二像素和G第二像素并联连接形成第一像素集合2422。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混色显示,如第二显示区为特定图标显示,可以根据特定图标将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像素并联。例如,第二显示区显示信号图标(4G、5G、WIFI等)、闹钟图标等。第二显示区只需显示白色或黑色的闹钟图标等。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可以仅两种颜色的第二像素并联,另外一种颜色的第二像素单独驱动。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以第一驱动电路为2T1C为例进行说明。具体请参阅图21,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多个第二像素并联的电路示意图。其中VDADA为数据线,SEL可以理解为栅极线,VDD为供电线,OLED为像素。图中示出了3个第二像素并联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根据需要可以并联其他数量个像素,如2个、4个、9个、16个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显示区中多个第一像素并联可以采用和第二显示区多个第二像素并联一样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请参阅图22,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层叠结构示意图。显示装置的第二显示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板291、驱动电路层292、阳极层293、发光层294、公共电极层295、平坦化层296和触控层297。
基板291可以作为显示装置的承载平台,基板291可以采用玻璃或塑料或树脂或其他材料制成。例如基板291的材料可以采用聚酰亚胺(polyimide,PI)。
驱动电路层292设置于基板291上,驱动电路层292中包括驱动第二显示区中第二像素246的第一驱动单元248,每个第一驱动单元248包括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其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位于同一层,栅极位于源极和发光层之间。
阳极层293设置在驱动电路层292上,阳极层293包括第一阳极层2932、第一绝缘层2934和第二阳极层2936,第一绝缘层2934设置在第一阳极层2932和第二阳极层2936之间,用以将第一阳极层2932和第二阳极层2936分隔并绝缘。第一阳极层2932包括第一方向的第一信号线(栅极线),第二阳极层2936包括第二方向的第二信号线(数据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设置,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248电性连接,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通过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控制第一驱动单元248。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可以采用高透光率的ITO,保证第二显示区的透过率,同时可以减少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造成的衍射。第一信号线可以与第一驱动单元中的栅极位于同一层,第二信号线可以与通过位于第一过孔2935内的导电部与第一驱动单元248的漏极电性连接。阳极层293还可以包括金属阳极层,金属阳极层相邻发光层294,金属阳极层的金属阳极2938和发光层294的第一像素226直接邻接并电性连接,金属阳极层和第一驱动单元248中的源极之间具有第二绝缘层2939,金属阳极2938可以通过位于像素过孔内的导电部与第一驱动单元248的源极电性连接。金属阳极2938也可以采用高透光的ITO。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金属阳极层中的金属阳极可以和第二阳极层中的第二信号线位于同一层,即,金属阳极层和第二阳极层为同一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可以为同一层;金属阳极层中的金属阳极也可以和第二阳极层位于不同层,且金属阳极层和第二阳极层之间通过第二绝缘层隔开并绝缘。
发光层294设置在阳极层293上,发光层294包括像素定义层2942,像素定义层2942具有多个像素孔,每个像素孔内设置有第一像素226,第一像素226包括有机发光材料。
公共电极层295设置在发光层294上,阳极层293和公共电极层295设置在第一像素226两侧,并共同驱动第一像素226。公共电极层295可以采用高透光率的ITO材料。
公共电极层295上还可以设置平坦化层296,第一像素226设置在像素孔后,第一像素226并未填满像素孔,公共电极层295设置在第一像素226上后,会出现凹槽,平坦化层296可以将凹槽填平,并覆盖整层发光层294,用以保护发光层294等。
在平坦化层296上还可以设置触控层297,触控层297可以用于检测用户触控操作。
在触控层297上还可以设置偏光片(图中未示出),偏光片可以用于防止内部光线透射出去,防止用户看到内部的驱动单元等元件。触控层297和偏光片可以贴合在一起,然后再设置在平坦化层296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部分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可以减少触控层297、偏光片中的至少一项。又例如,可以在平坦化层296和触控层297之间增加一层保护层,保护层可以采用与基板291一样的材料。
第二显示区内各层结构中除了驱动电路层292都采用透光材料,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例如,第二显示区的基板291、像素定义层2942、公共电极层295、平坦化层296、触控层297都可以采用透光材料制成,阳极层293中的信号线可以采用ITO或纳米银等透光材料制。驱动电路层292的TFT无法采用透光材料,驱动电路层292中除了TFT其他部分也可以采用透光材料。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提高材料的透光率以及改变布线的排布以提高第二显示区的方案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显示区可以采用和第二显示区类似的层叠结构,具体可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第一显示区的基板、像素定义层、公共电极层、平坦化层、触控层等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和第二显示区采用一样的透光材料,示例性地,基板可以采用玻璃或树脂等透光材料,公共电极层可以采用ITO材料。第一显示区的基板、像素定义层、公共电极层、平坦化层、触控层等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和第二显示区采用不同的材料,例如,第一显示区的阳极层中的信号线可以采用钼、钼铝钼、Ag等金属或合金材料,第一显示区金属阳极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比如Mg、Ag、Al。第一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层可以采用Mg、Ag等材料。第一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层和第二显示区的公共电极层边缘处是相连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公共电极层。
显示装置还包括偏光片,偏光片对应第二显示区可以具有第一偏光部,第一偏光部可以为通孔或透光材料。例如,先对应第二显示区设置一通孔,然后在通孔内填充透明材料形成第一偏光部。又例如,先对应第二显示区设置一通孔,然后在通孔内填充高透光低偏光性材料形成第一偏光部,使第一偏光部既可以实现高透光率的功能,又可以实现防止光线反射出去,让用户看到内部结构的功能。
第二显示区的层叠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示例性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3,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第二显示区的另一层叠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的层叠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驱动电路层和阳极层。第二显示区的第一驱动单元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位于同一层,源极位于栅极和发光层之间。
阳极层293部分设置在驱动电路层292上,阳极层293包括第一阳极层2932、第一绝缘层2934和第二阳极层2936,第一绝缘层2934设置在第一阳极层2932和第二阳极层2936之间,用以将第一阳极层2932和第二阳极层2936分隔并绝缘,第一阳极层2932包括第一方向的第一信号线(栅极线),第二阳极层2936包括第二方向的第二信号线(数据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设置,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248电性连接,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通过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控制第一驱动单元248。第一信号线可以与第一驱动单元248中的栅极位于同一层,第二信号线可以与第一驱动单元248中的漏极位于同一层。阳极层293还可以包括金属阳极层2938,金属阳极层2938相邻发光层294,金属阳极层2938的金属阳极和发光层294的第一像素226直接邻接并电性连接,金属阳极层2938和第一驱动单元248中的源极之间具有第二绝缘层2939,金属阳极可以通过像素过孔2937与第一驱动单元248的源极电性连接。遮光块280设置在金属阳极层2938和第二阳极层2936之间的第二绝缘层293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层叠结构示出了第一驱动单元位于第二显示区的实施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没有设置在第二显示区,而是设置在第三显示区的驱动电路层,第三显示区包括第三驱动单元的层叠结构与图中层叠结构类似,第三显示区包括第三驱动单元的层叠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层叠结构类似,第二驱动单元的层叠结构与第一驱动单元的层叠结构相同,第四驱动单元的层叠结构与第三驱动单元的层叠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本实施的显示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主要区别在于第一显示区和显示装置的像素。具体请参阅图24和25,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六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4所示显示装置中Y1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显示区可以理解为上述实施例第一显示区除第三显示区以外的区域。
第一显示区220包括多个第一像素226;第二显示区240包括多个第二像素246,第二像素246和第一像素226的物理结构相同;第三显示区260包括多个第三像素266,第三显示区260的第三像素266和第一显示区220的第一像素226的物理结构不同,第三显示区260连接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第一显示区220、第二显示区240和第三显示区260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其中主要区别点在于,第一像素226和第二像素246的物理结构相同,但与第三像素266的物理结构不同,第三像素266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一像素226和第二像素246的分布密度。其中,第三像素266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像素226的尺寸,像素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尺寸正相关,即像素尺寸越大,像素之间的间隔距离也越大,分布密度就越小,即第第三像素266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一像素226的分布密度。第三像素266的尺寸可以和第一像素的尺寸相同,但第三像素266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像素之间的间距,以实现第三像素266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一像素226的分布密度。其中,物理结构相同的第一像素和第二像素可以在同一工艺中形成。
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第二像素集合与第三显示区邻接,第一像素集合内所有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第二像素集合内所有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第一像素集合和第二像素集合的具体结构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像素集合内的多个第二像素也可以串联连接,从而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并联连接不会改变第一驱动单元的驱动电压,并联连接形成的第一像素集合中第二像素的数量可以多于串联连接形成的第一像素集合。第二像素集合具有和第一像素集合相同的连接方式。
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像素集合,每一个第三像素集合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第三像素,每一个第三像素集合中所有的第三像素共用一个第三驱动单元驱动,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第三像素集合的具体结构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显示区还可以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三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四像素集合,第四像素集合与第二显示区邻接,第三像素集合内所有的像素共用一个第三驱动单元,第四像素集合内所有的第三像素共用一个第四驱动单元;第三像素集合为规则的像素集合,第三像素集合包括第三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三像素,第四像素集合包括第四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三像素,第四数量小于第三数量。其中,第三数量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一数量。第三像素集合和第四像素集合的具体结构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请结合图26,图26为图24所示显示装置中Y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第三显示区26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五像素集合2666和与第五像素集合数量相对应的第五驱动单元,第五像素集合2666邻接第一显示区220,每一个第五像素集合2666包括第五数量的相互并联的第三像素266,每一个第五像素集合2666中所有的第三像素266共用一个第五驱动单元驱动,第五像素集合2666中第三像素266的第五数量少于第三像素集合2662中第三像素266的第三数量。第五像素集合的具体结构可以与第四像素集合的机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显示区26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四像素集合和第五像素集合2666。例如,若第三显示区260与第一显示区220的边缘包括弧形结构,则第三显示区260包括第五像素集合2666,若第三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的边缘包括弧形结构,则第三显示区包括第四像素集合。也可以理解为,第三显示可以包括第四像素集合或第五像素集合,也可以包括第四像素集合和第五像素集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像素集合、第二像素集合、第三像素集合、第四像素集合和第五像素集合中的像素并联结构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像素集合的并联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27,图27为图24所示显示装置中Y1部分的另一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主要在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物理结构。其中,第三显示区的第三像素和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物理结构相同,并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的物理结构不同。第二显示区和第三显示区中的像素并联结构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的并联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电子设备中摄像头的镜头朝向显示装置的基板,摄像头并用于获取透过第一显示区的外界光信号进行成像。为了减小摄像头占用的空间,可以让摄像头的镜头接近或邻接显示装置的基板。显示装置的基板主要用于承载显示装置的其他层结构,本身不需要特别的功能。因为,为了进一步减小摄像头占用的空间,可以将摄像头部分设置在基板内。具体请参阅图28,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和摄像头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在基板相对摄像头60的位置设置一第一安装孔2912,摄像头60至少部分设置于该第一安装孔2912内。第一安装孔2912可以为盲孔,即基板291相对摄像头60的部分厚度小于其他部分的厚度,基板291还是完整的基板291,不影响其承载显示装置20其他层结构的作用,又能空出部分空间容纳摄像头60。第一安装孔2912和摄像头60的安装方式可以根据第一安装孔2912的尺寸和摄像头60的尺寸进行设置。示例性地,若第一安装孔2912的空间不足以安装整个摄像头60,则将摄像头60的镜头62部分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912内。若摄像头60足够小,则将整个摄像头60设置在第一安装孔2912内。
因为第二显示区的驱动电路层没有设置第一驱动单元,驱动电路层也没有特别的功能,可以将摄像头安装进驱动电路层。具体请参阅图29,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和摄像头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第一安装孔2912为通孔,第二显示区240的驱动单元层具有相对摄像头60的第二安装孔2922,第一安装孔2912和第二安装孔2922连通,摄像头60可以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2922内。例如,摄像头60的镜头62位于在第一安装孔2912和第二安装孔2922内。第二安装孔2922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第一安装孔2912和第二安装孔2922可以在显示装置20的部分层叠结构形成后再制作出来。例如,显示装置20的驱动电路层、阳极层、发光层、公共电极层都设置在基板291上以后,对应摄像头60镜头62位置利用激光等方式制作出第一安装孔2912和第二安装孔2922。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第二显示区240的摄像头60可以作为电子设备的前置摄像头60,前置摄像头一般为镜头不能移动的摄像头,显示装置的基板291和驱动电路层292可以设置第一安装孔2912和第二安装孔2922,则相对第二显示区240的摄像头60可以为镜头62可移动的摄像头60,摄像头60的镜头62可移动用于实现自动对焦等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像素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第二像素可以矩形,还可以为类圆形。类圆形的第二像素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圆角矩形等。类圆形的第二像素因为边缘为弧形过渡,可以改善第二显示区的衍射问题。
显示装置可以呈规则形状,如矩形、圆角矩形或圆形。当然,在一些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也可以呈非规则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第二显示区下方可以设置一个摄像头也可以设置多个摄像头。多个摄像头可以为相互配合的摄像头,如两个相同的摄像头、一个普通摄像头和一个虚化摄像头或黑白摄像头等,第二显示区下方除了设置摄像头以外还可以设置其他功能器件,如接近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测距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等。
为了更加全面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下面对电子设备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请继续参阅图1,电子设备10还包括壳体40和摄像头60。
壳体40可以包括后盖(图中未示出)和边框420,边框420围绕后盖的周缘设置。显示装置20可以设置于边框420内,显示装置20和后盖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的相对的两面。摄像头60设置在壳体40的后盖和显示装置20之间。显示装置20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20(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装置20。显示装置20可以为全面屏,即,显示装置20的显示面基本全部都是显示区域。显示装置20上还可以设置有盖板。盖板覆盖显示装置20,以对显示装置2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装置2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装置20显示的信息。例如,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盖板。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路板、电池和中板。边框420围绕中板设置,其中,边框420可以与中板形成电子设备10的中框。中板和边框420在中板两侧各形成一个容纳腔,其中一个容纳腔用于容置显示装置20,另一个容纳腔用于容置电路板、电池和电子设备10的其他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
其中,中板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中框用于为电子设备1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1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电子设备10的摄像头60、受话器、电池等功能组件都可以安装到中框或电路板上以进行固定。可以理解的,中框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等。
电路板可以安装在中框上。电路板可以为电子设备10的主板。其中,电路板上可以集成有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装置2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以通过电路板上的处理器对显示装置20的显示进行控制。显示装置20和摄像头60可以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当处理器接收到拍摄指令时,处理器控制第二显示区关闭显示,并控制摄像头60透过第二显示区240采集图像;当处理器未接收到拍摄指令,且接收到显示图像指令时,处理器控制第一显示区220和第二显示区240共同显示图像。
电池可以安装在中框上。同时,电池电连接至电路板,以实现电池为电子设备10供电。其中,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及控制装饰件镜片的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2)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邻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第一像素;
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一显示区邻接;
所述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像素集合中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并联连接,每一个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中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并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形成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像素集合,每一个所述第三像素集合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像素,每一个所述第三像素集合中所有的所述第一像素共用一个第三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像素集合为规则的像素集合,每一个所述第三像素集合包括第三数量的相互并联的所述第一像素;
所述第三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四像素集合和与所述第四像素集合数量相对应的第四驱动单元,所述第四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二显示区邻接,所述第四像素集合包括第四数量的相互并联的所述第一像素,每一个所述第四像素集合中所有的所述第一像素共用一个所述第四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四数量小于所述第三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所述第二像素具有相同的物理结构,所述第三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的数量小于一个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的薄膜晶体管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具有相同的驱动电路,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和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具有相同的驱动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像素集合中一个所述第一像素与一个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对应设置,且另一个所述第一像素与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或一个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形成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驱动单元,一个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显示区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像素;
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像素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分布密度,每一个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一个所述第一像素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像素还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或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对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不规则边缘,所述第二显示区相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边缘包括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像素集合的不规则边缘共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还包括多个金属阳极,每一个所述第二像素与一个所述金属阳极对应设置且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像素集合或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像素通过所述金属阳极并联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集合或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中并联连接的多个所述第二像素为同色的像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中所述第二像素的数量正相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为被动式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为主动式驱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非显示区,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
1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像素;
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二像素;以及
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像素,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第一像素的物理结构不同,所述第三显示区连接所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包括多个规则的第一像素集合和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二像素集合,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与所述第三显示区邻接,所述第一像素集合包括第一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像素集合包括第二数量的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共用一个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所述第一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像素集合中第一数量的第二像素并联连接,每一个所述第二像素集合中第二数量的第二像素并联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像素集合,每一个所述第三像素集合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所述第三像素,每一个所述第三像素集合中所有的所述第三像素共用一个第三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三显示区。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像素集合为规则的像素集合,每一个所述第三像素集合包括第三数量的相互并联的所述第三像素;
所述第三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四像素集合和与所述第四像素集合数量相对应的第四驱动单元,所述第四像素集合邻接所述第二显示区,每一个所述第四像素集合包括第四数量的相互并联的所述第三像素,每一个所述第四像素集合中所有的第三像素共用一个第四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四数量少于所述第三数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像素集合为规则的像素集合,每一个所述第三像素集合包括第三数量的相互并联的所述第三像素;
所述第三显示区还包括至少一个不规则的第五像素集合和与所述第五像素集合数量相对应的第五驱动单元,所述第五像素集合邻接所述第一显示区,每一个所述第五像素集合包括第五数量的相互并联的所述第三像素,每一个所述第五像素集合中所有的第三像素共用一个第五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五数量少于所述第三数量。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三驱动单元,一个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三显示区中的一个所述第三像素;
所述第三显示区的所述第三像素分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像素的分布密度,每一个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一个所述第三像素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三显示区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像素还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或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对应设置。
2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装置和摄像头,所述显示装置如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摄像头包括镜头,所述镜头朝向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所述摄像头用于获取透过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外界光信号进行成像。
CN201921866090.7U 2019-10-31 2019-10-31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5161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6090.7U CN210516182U (zh) 2019-10-31 2019-10-31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22525556A JP7329688B2 (ja) 2019-10-31 2020-10-21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CT/CN2020/122515 WO2021083007A1 (zh) 2019-10-31 2020-10-21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0227017552A KR102635754B1 (ko) 2019-10-31 2020-10-21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전자 설비
EP20882902.8A EP4044162A4 (en) 2019-10-31 2020-10-21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7/722,990 US11990086B2 (en) 2019-10-31 2022-04-18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6090.7U CN210516182U (zh) 2019-10-31 2019-10-31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6182U true CN210516182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6090.7U Active CN210516182U (zh) 2019-10-31 2019-10-31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61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9944A (zh) * 2019-10-31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83007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9944A (zh) * 2019-10-31 2019-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083007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90086B2 (en) 2019-10-31 2024-05-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9944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48622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EP3993079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706649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9008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648623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67729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77646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82983A1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52240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190099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540778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28921B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516182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378415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584609A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程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752239A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230433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542439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EP4156277A1 (en) Display devic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f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0575027U (zh) 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