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5243U - 超薄触控模组 - Google Patents

超薄触控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5243U
CN210515243U CN201920964519.XU CN201920964519U CN210515243U CN 210515243 U CN210515243 U CN 210515243U CN 201920964519 U CN201920964519 U CN 201920964519U CN 210515243 U CN210515243 U CN 210515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ouch
panel
ultra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45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泽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Fanp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UC Nano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C Nano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UC Nano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209645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5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5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5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薄触控模组,包括面板层、触控膜和透明板层,所述触控膜贴敷于面板层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位于触控膜相背于面板层的一侧,所述透明板层相背于触控膜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所述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位于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相背于第一基材层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所述触控膜具有防眩光层的表面与透明板层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远离所述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粘贴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轻薄,使用中可代替原有液晶模组,拆装方便,可减少大量加工成本与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超薄触控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薄触控模组,属于触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触控技术已常见于生活中,例如提款机、电子售票机、信息查询系统或门禁识别系统等,乃至于可携式电子装置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因此,触控面板已经受到广泛的应用。触控面板通常要搭配显示装置使用,用于提供视频信息,而最常用的就是液晶显示屏。市场上的触控设备一般由触控面板和液晶显示屏组成,但是目前市场的触控设备,特别是大尺寸的触控设备,设计又厚又重,尤其是太重导致搬运和安装困难,由于太重一不小心有砸伤人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触控模组,该超薄触控模组结构轻薄,使用中可代替原有液晶模组,拆装方便,可减少大量加工成本与运输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触控模组,包括面板层、触控膜和透明板层,所述触控膜贴敷于面板层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位于触控膜相背于面板层的一侧;
所述透明板层相背于触控膜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所述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位于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相背于第一基材层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所述触控膜具有防眩光层的表面与透明板层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远离所述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粘贴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触摸感应层由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交叉铺设于第一基材层或者第二基材层上获得。
2. 上述方案中,所述X轴导电丝和Y轴导电丝均呈正弦曲线排布。
3. 上述方案中,所述防眩光层由涂覆或者刻蚀获得。
4. 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层和透明板层之间通过一第一胶层粘接连接,所述液晶面板层通过一第二胶层与透明板层粘接连接。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胶层设置于透明板层的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二胶层设置于液晶面板层的四周边缘处。
6.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均为泡棉双面胶层,厚度均为0.001mm~1mm。
7. 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层、透明板层为无机玻璃层、亚克力板层或者聚碳酸酯层。
8. 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层与透明板层的厚度均为0.8mm~2m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超薄触控模组,其触控感应层贴敷于面板层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位于触控感应层相背于面板层的一侧,所述透明板层相背于触控感应层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将液晶面板层直接连接在透明板层上,既对液晶面板层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液晶面板层的变形,又使得该触控模组的模块化程度高,在应用于大尺寸的触控设备例如智能黑板时,只需要在此模组的液晶面板层背面设置均匀稳定的光源,便可以实现显示、触控功能,完全替代了现有的液晶背光模组,简化了生产的工艺流程,结构轻薄、拆装方便,可减少大量加工成本与运输成本,同时减轻设备的重量,可使智能黑板的重量由原来的200KG下降到50KG,搬运和安装都会更加方便,也提高了使用中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黑板过重掉落时将人砸伤;进一步的,由于设备重量的减轻,可将其固定方式更换为悬挂式固定,减少连接件使用及安装过程中打孔、连接等步骤。
2、本实用新型超薄触控模组,其触控膜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和位于第一基材层、第二基材层之间的触摸感应层,所述第二基材层相背于第一基材层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所述触控膜具有防眩光层的表面与透明板层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远离所述防眩光层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粘贴连接,采用交叉铺设的金属导线形成触控感应区,可以保证触控膜在大尺寸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触控精度,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触控膜上防眩光层形成一粗糙面,使得触控膜可以直接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而不会产生水波纹等现象,保证触控设备的显示效果,减薄触控设备的厚度、保证触控的效果,使显示的画面逼真、色彩丰富,用户体验好;另外,其面板层和透明板层之间通过一第一胶层粘接连接,此第一胶层设置于透明板层的四周边缘处,液晶面板层通过一第二胶层与透明板层粘接连接,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起到粘连作用,便于面板层、透明板层和液晶面板层的连接固定,将面板层、透明板层和液晶面板层连接在一起,增加触控模组本身的强度,且将触控感应层封装在面板层和透明板层之间,实现了对触控感应层的全面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触控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超薄触控模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薄触控模组中触控膜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超薄触控模组中触控膜局部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面板层;2、触控膜;201、第一基材层;202、第二基材层;203、触摸感应层;204、防眩光层;3、透明板层;4、液晶面板层;5、第一胶层;6、第二胶层;22、X轴导电丝;23、Y轴导电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超薄触控模组,包括面板层1、触控膜2和透明板层3,所述触控膜2贴敷于面板层1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3位于触控膜2相背于面板层1的一侧;
所述透明板层3相背于触控膜2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4,所述液晶面板层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封装于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控膜2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和位于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之间的触摸感应层203,所述第二基材层202相背于第一基材层201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204,所述触控膜2具有防眩光层204的表面与透明板层3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2远离所述防眩光层204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1粘贴连接。
上述触摸感应层203由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交叉铺设于第一基材层201或者第二基材层202上获得;上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均呈正弦曲线排布;
上述防眩光层204由涂覆获得;上述第一胶层5厚度为0.005mm,上述第二胶层5厚度为0.003mm;上述面板层1为无机玻璃层,上述透明板层4为亚克力板层。
实施例2:一种超薄触控模组,包括面板层1、触控膜2和透明板层3,所述触控膜2贴敷于面板层1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3位于触控膜2相背于面板层1的一侧;
所述透明板层3相背于触控膜2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4,所述液晶面板层包括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和封装于第一玻璃层、第二玻璃层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控膜2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和位于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之间的触摸感应层203,所述第二基材层202相背于第一基材层201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204,所述触控膜2具有防眩光层204的表面与透明板层3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2远离所述防眩光层204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1粘贴连接。
上述防眩光层204由刻蚀获得;上述面板层1和透明板层3之间通过一第一胶层5粘接连接,上述液晶面板层4通过一第二胶层6与透明板层3粘接连接;
上述第一胶层5设置于透明板层3的四周边缘处,上述第二胶层6设置于液晶面板层4的四周边缘处;
上述第一胶层5与第二胶层6均为泡棉双面胶层,上述第一胶层5厚度为0.01mm,上述第二胶层5厚度为0.03mm;上述面板层1与透明板层4的厚度均为2mm。
采用上述超薄触控模组时,其将液晶面板层直接连接在透明板层上,既对液晶面板层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液晶面板层的变形,又使得该触控模组的模块化程度高,在应用于大尺寸的触控设备例如智能黑板时,只需要在此模组的液晶面板层背面设置均匀稳定的光源,便可以实现显示、触控功能,完全替代了现有的液晶背光模组,简化了生产的工艺流程,结构轻薄、拆装方便,可减少大量加工成本与运输成本,同时减轻设备的重量,可使智能黑板的重量由原来的200KG下降到50KG,搬运和安装都会更加方便,也提高了使用中的安全性能,有效防止黑板过重掉落时将人砸伤;进一步的,由于设备重量的减轻,可将其固定方式更换为悬挂式固定,减少连接件使用及安装过程中打孔、连接等步骤;
另外,采用交叉铺设的金属导线形成触控感应区,可以保证触控膜在大尺寸下依然保持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触控精度,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且触控膜上防眩光层形成一粗糙面,使得触控膜可以直接与透明板层紧密接触而不会产生水波纹等现象,保证触控设备的显示效果,减薄触控设备的厚度、保证触控的效果,使显示的画面逼真、色彩丰富,用户体验好;
另外,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起到粘连作用,便于面板层、透明板层和液晶面板层的连接固定,将面板层、透明板层和液晶面板层连接在一起,增加触控模组本身的强度,且将触控感应层封装在面板层和透明板层之间,实现了对触控感应层的全面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保证触控精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层(1)、触控膜(2)和透明板层(3),所述触控膜(2)贴敷于面板层(1)的一表面,所述透明板层(3)位于触控膜(2)相背于面板层(1)的一侧;
所述透明板层(3)相背于触控膜(2)的表面粘贴连接有一液晶面板层(4),所述触控膜(2)进一步包括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和位于第一基材层(201)、第二基材层(202)之间的触摸感应层(203),所述第二基材层(202)相背于第一基材层(201)的表面具有一防眩光层(204),所述触控膜(2)具有防眩光层(204)的表面与透明板层(3)接触连接,所述触控膜(2)远离所述防眩光层(204)的另一表面与面板层(1)粘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层(203)由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交叉铺设于第一基材层(201)或者第二基材层(202)上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导电丝(22)和Y轴导电丝(23)均呈正弦曲线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层(204)由涂覆或者刻蚀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1)和透明板层(3)之间通过一第一胶层(5)粘接连接,所述液晶面板层(4)通过一第二胶层(6)与透明板层(3)粘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5)设置于透明板层(3)的四周边缘处,所述第二胶层(6)设置于液晶面板层(4)的四周边缘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5)与第二胶层(6)均为泡棉双面胶层,厚度均为0.001mm~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1)、透明板层(3)为无机玻璃层、亚克力板层或者聚碳酸酯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层(1)与透明板层(3)的厚度均为0.8mm~2mm。
CN201920964519.XU 2019-06-25 2019-06-25 超薄触控模组 Active CN210515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4519.XU CN210515243U (zh) 2019-06-25 2019-06-25 超薄触控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4519.XU CN210515243U (zh) 2019-06-25 2019-06-25 超薄触控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5243U true CN210515243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9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4519.XU Active CN210515243U (zh) 2019-06-25 2019-06-25 超薄触控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5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8871B2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109508121B (zh) 触控屏及显示装置
CN104360768B (zh) 触摸显示模组和电子显示产品
CN105511669A (zh) 一种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CN106843574A (zh) 显示屏组件及其制造方法与电子装置
CN104679338B (zh) 防爆膜组件、触摸屏结构以及显示装置
CN201974792U (zh) 电容触摸屏及具有该电容触摸屏的电子装置
CN104679314B (zh) 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05426007A (zh) On-cell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20606085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2999201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式显示装置
CN202976041U (zh) 曲面电容屏
CN206983393U (zh) 一种保护膜
CN210515243U (zh) 超薄触控模组
CN210348435U (zh) 大尺寸触控模组
CN210348436U (zh) 触控模组
CN211236864U (zh) 大尺寸触控装置
CN204009842U (zh) 触控显示面板
CN206517453U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5528026A (zh) 电子装置
CN210836037U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353379U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触控显示模组
CN203551908U (zh) 超薄无胶框液晶显示装置
CN211742286U (zh) 轻便型电子黑板
CN206057742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618300 No. 74 Taizhong Road, Guanghan City, De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outhwest Fanp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C22 building, bio nano Park, 218 Xing Hu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UC NANO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