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2036U - 一种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12036U
CN210512036U CN201921559315.4U CN201921559315U CN210512036U CN 210512036 U CN210512036 U CN 210512036U CN 201921559315 U CN201921559315 U CN 201921559315U CN 210512036 U CN210512036 U CN 210512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mponent
cavity
mist outlet
humid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93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李保
黄长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nbao Electrical Appliances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593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12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12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12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其包括:机体和加热部件,机体上设有出雾口,机体内部设有加热腔和连接加热腔和出雾口的出雾通道;加热部件自加热腔的顶部伸入其内,加热部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沿竖向布置且其顶端与机体连接,第二部件自第一部件的底端沿横向向第一侧延伸,以使第一部件避让第二部件的顶部空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加热部件用于加热加热腔内的水从而产生水雾,第二部件自第一部件的底端沿横向延伸,从而在横向上避让开了第一部件,避免第一部件遮挡第二部件的顶部空间,加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容易与第一部件发生碰撞,产生的噪声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与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愈来愈高。空气加湿器就是这样慢慢的走进全球的很多家庭当中,成为干燥地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家电产品。
目前市面上采用的发热体式热雾加湿器,普通存在水沸腾的声音,声音太大影响消费者睡眠使用。通过分析水沸腾情况,水在正式沸腾时,气泡会越来越大,气泡在变大过程撞击腔体内壁产生沸水的声音,主要原因是传统发热式结构,发热体为铸铝发热头体积大,同时朝下固定安装导致沸腾仓空间变小;从而使气泡在运行的过程撞击产品内壁而产生噪音。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3350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湿器,其包括装有水的加热容器,加热容器安装有能够与加热容器内的水接触的铝散热片,铝散热片内置有PTC发热体,加热容器内具有窄小的流通通道,流通通道由铝散热片的内侧面和加热通气的内侧壁组成。该加湿器安装结构复杂,噪声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噪声较小的加湿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加湿器,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出雾口,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加热腔和连接所述加热腔和所述出雾口的出雾通道;
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自所述加热腔的顶部伸入其内,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沿竖向布置且其顶端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第二部件自所述第一部件的底端沿横向向第一侧延伸,以使所述第一部件避让所述第二部件的顶部空间。加热部件用于加热加热腔内的水从而产生水雾,第二部件自第一部件的底端沿横向延伸,从而在横向上避让开了第一部件,避免第一部件遮挡第二部件的顶部空间,加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容易与第一部件发生碰撞,产生的噪声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雾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正上方。第二部件加热产生的气泡上升浮出水面后,可直接上升进入到出雾通道内,不需要改变流动方向,气流流动通畅,不容易与内部结构发生碰撞,有益于进一步降低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的底端距所述加热腔的第一侧的内壁的距离为40-80mm;所述出雾通道的宽度为30-60mm。保证第一部件的底端与加热腔的第一侧的内壁之间以及出雾通道具有合适的尺寸,既能够保证该加湿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水沸腾过程产生的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为连接件,所述第二部件为加热件。仅通过第二部件对水进行加热,避免第一部件所处的位置处产生气泡,进而避免气泡上升过程中与第一部件及其他结构碰撞而产生噪声,有易于进一步降低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件为圆盘加热管。圆盘加热管在同一平面上盘旋布置,其自身结构不沿竖向空间布置,气泡上升过程不容易与圆盘加热管产生碰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体包括下壳体和上盖体,所述加热腔形成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出雾口和所述出雾通道设于所述上盖体上,所述加热部件连接在所述上盖体的底面上,以在所述上盖体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时伸入所述加热腔内。可定期打开上盖体向加热腔补水,并清洗加热腔和加热部件,避免加热腔和加热部件上结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出雾口布设于所述上盖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上盖体的底面局部上凹形成所述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通过位于其侧方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加热腔产生的水雾经出雾通道进入到空腔,之后通过出雾口能够均匀的散发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的内腔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两端敞口的第一筒状隔板,以将所述内腔分隔成位于中部的加热腔和绕所述加热腔设置的储水腔,所述第一筒状隔板的底端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所述加热腔和所述储水腔相连通。使用时,只有加热腔内的水温相对较高,而储水腔内的水温相对较低,能够避免烫伤用户,而且用户体验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筒状隔板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通孔。能够进一步缩小储水腔和加热腔之间连通通路的尺寸,进而进一步减低储水腔和加热腔之间的热传导效率,以减少加热腔向储水腔传递热量,使储水腔内的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腔中还设有第二筒状隔板,所述第二筒状隔板套设于所述第一筒状隔板外部并与所述第一筒状隔板之间形成环形隔热腔。能够进一步减少加热腔向储水腔传递热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加热部件用于加热加热腔内的水从而产生水雾,第二部件自第一部件的底端沿横向延伸,从而在横向上避让开了第一部件,避免第一部件遮挡第二部件的顶部空间,加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容易与第一部件发生碰撞,产生的噪声较低。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体;2-加热部件;3-出雾口;4-加热腔;5-出雾通道;6-第一部件;7-第二部件;8-下壳体;9-上盖体;10-空腔;11-第一通孔;12-第一筒状隔板;13-底板;14-第二通孔;15-第二筒状隔板;16-储水腔;17-环形隔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包括:机体1和加热部件2,其中,机体1上设有出雾口3,机体1内部设有加热腔4,出雾口3和加热腔4之间通过出雾通道5连通;加热部件2自加热腔4的顶部伸入其内,以加热加热腔4内的水从而产生水雾;加热部件2包括第一部件6和第二部件7,第一部件6沿竖向布置,第一部件6的顶端与机体1连接,第二部件7自第一部件6的底端沿横向向第一侧延伸,如此,第一部件6能够避让开第二部件7的顶部空间。
采用上述结构的加湿器,加热部件2用于加热加热腔4内的水从而产生水雾,第二部件7自第一部件6的底端沿横向延伸,从而在横向上避让开了第一部件6,避免第一部件6遮挡第二部件7的顶部空间,加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容易与第一部件6发生碰撞,产生的噪声较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配合图1、图2所示,机体1可包括下壳体8和上盖体9,下壳体8的中部形成有顶部敞口的加热腔4,出雾口3和出雾通道5设置在上盖体9上,加热部件2连接在上盖体9的底面上。上盖体9盖设在下壳体8上时,加热部件2能够从加热腔4的顶部伸入到加热腔4内,并且出雾通道5能够与加热腔4连通,以便于加热腔4内产生的水雾能够进入到出雾通道5,之后经出雾口3流出。在使用过程中,水存放在下壳体8内,加热部件2与上盖体9连接,可定期打开上盖体9向加热腔4补水,并清洗加热腔4和加热部件2,避免加热腔4和加热部件2上结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体的,上盖体9和下壳体8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接,以使上盖体9和下壳体8之间连接牢固。当然,上盖体9也可直接盖设在下壳体8上,而不在二者之间设置固定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6可为连接件,第二部件7可为加热件,也即,加热件通过连接件与上盖体9连接,连接件沿竖直方向布置,并且避让开加热件的顶部空间,加热件沿横向布置。使用过程中仅通过加热件对水进行加热,避免第一部件6所处的位置处产生气泡,进而避免气泡上升过程中与第一部件6及其他结构碰撞而产生噪声,有易于进一步降低噪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加热件可为圆盘加热管,圆盘加热管在同一平面上盘旋布置,其自身结构不沿竖向空间布置,气泡上升过程不容易与圆盘加热管产生碰撞,而降低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9的内部具有空腔10,所述出雾口3布设于所述上盖体9的顶部并与所述空腔10连通,上盖体9的底面局部上凹形成出雾通道5,出雾通道5通过位于其侧方的第一通孔11与所述空腔10连通。加热腔4产生的水雾经出雾通道5进入到空腔10,之后通过出雾口3均匀的散发出去。具体的,该出雾口3可为格栅状的出雾口3,该格栅状的出雾口3可在上盖体9上呈环形布置,如图2、图3所示,水雾可经环形布置的出雾口3向四周均匀散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雾通道5可位于第二部件7的正上方。例如,第二部件7自第一部件6的底端沿横向向第一侧延伸,出雾通道5可形成于上盖体9的底面上靠近第一侧的位置处。第二部件7加热产生的气泡上升浮出水面后,可直接上升进入到出雾通道5内,不需要改变流动方向,气流流动通畅,不容易与内部结构发生碰撞,有益于进一步降低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件6的底端距加热腔4的第一侧的内壁的距离(如图1中A2所示)可为40-80mm,出雾通道5的宽度(如图1中B2所示)可为30-60mm。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部件6与加热腔4的第一侧的内壁之间的空间实为有效加热空间,气泡主要在该部分有效加热空间内产生,并在该部分有效加热空间内上升,之后进入到出雾通道5,保证该部分有效加热空间和出雾通道5具有合适的尺寸,既能够保证该加湿器具有较高的加热效率,还能够进一步降低水沸腾过程产生的噪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壳体8的内腔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两端敞口的第一筒状隔板12,以将内腔分隔成位于中部的加热腔4和绕加热腔4设置的储水腔16,第一筒状隔板12的底端与下壳体8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以使加热腔4和储水腔16相连通。这样,加热腔4位于中部,储水腔16环绕在加热腔4的四周,加热腔4和储水腔16仅通过第一筒状隔板12和下壳体8之间的间隙连通,热传导效率较低,使用时,只有加热腔4内的水温相对较高,而储水腔16内的水温相对较低,能够避免烫伤用户,而且用户体验较好。此外,由于加热部件2仅对加热腔4内的相对较少的水进行加热,能够快速产生水雾,加热效率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状隔板12的底端设有底板13,底板13上设有第二通孔14。例如,该第一筒状隔板12和底板13可为一体式结构,仅在底板13的中部设一相对较小的第二通孔14,能够进一步缩小储水腔16和加热腔4之间连通通路的尺寸,进而进一步减低储水腔16和加热腔4之间的热传导效率,以减少加热腔4向储水腔16传递热量,使储水腔16内的水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腔中还设有第二筒状隔板15,第二筒状隔板15套设于第一筒状隔板12外部并与第一筒状隔板12之间形成环形隔热腔17。例如,第二筒状隔板15与第一筒状隔板12可为一体式结构,第二筒状隔板15的顶端可通过连接结构与第一筒状隔板12的顶端连接,第二筒状隔板15的底端与第一筒状隔板12的底端可齐平,并且在二者之间形成环形隔热腔17,能够进一步减少加热腔4向储水腔16传递热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第一筒状隔板12和第二筒状隔板15均可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湿器,第二部件7自第一部件6的底端沿横向第一侧延伸,在横向上避让开了第一部件6,避免第一部件6遮挡第二部件7的顶部空间,加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容易与第一部件6发生碰撞,产生的噪声较低。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实用新型。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实用新型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出雾口,所述机体内部设有加热腔和连接所述加热腔和所述出雾口的出雾通道;
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自所述加热腔的顶部伸入其内,所述加热部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沿竖向布置且其顶端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第二部件自所述第一部件的底端沿横向向第一侧延伸,以使所述第一部件避让所述第二部件的顶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通道位于所述第二部件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底端距所述加热腔的第一侧的内壁的距离为40-80mm;所述出雾通道的宽度为30-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为连接件,所述第二部件为加热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为圆盘加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下壳体和上盖体,所述加热腔形成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出雾口和所述出雾通道设于所述上盖体上,所述加热部件连接在所述上盖体的底面上,以在所述上盖体盖设在所述下壳体上时伸入所述加热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出雾口布设于所述上盖体的顶部并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上盖体的底面局部上凹形成所述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通过位于其侧方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内腔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两端敞口的第一筒状隔板,以将所述内腔分隔成位于中部的加热腔和绕所述加热腔设置的储水腔,所述第一筒状隔板的底端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所述加热腔和所述储水腔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状隔板的底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中还设有第二筒状隔板,所述第二筒状隔板套设于所述第一筒状隔板外部并与所述第一筒状隔板之间形成环形隔热腔。
CN201921559315.4U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加湿器 Active CN210512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9315.4U CN210512036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9315.4U CN210512036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12036U true CN210512036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7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9315.4U Active CN210512036U (zh) 2019-09-18 2019-09-18 一种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12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4016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4016A1 (zh) * 2020-06-02 2021-12-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热装置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7566A (zh) 一种用于蒸箱的蒸汽冷凝回收结构
CN102042678A (zh) 室内整体式壁挂型除湿热泵热水器
CN210512036U (zh) 一种加湿器
CN109008590B (zh) 一种电蒸炉的冷凝水回流结构
CN111076332A (zh) 一种加湿器水箱及加湿器
CN207444812U (zh) 一种带有排风罩的蒸汽烤箱
CN107514925B (zh) 一种空调外壳冲压结构的散热装置
CN112006553B (zh) 一种蒸烤一体机
CN105737418A (zh) 一种制冷机组
CN109595683A (zh) 一种可加湿的水暖散热器
CN201971624U (zh) 保温玻璃漏斗
CN216293808U (zh) 一种表面温升低的空气炸锅
CN213304762U (zh) 一种具有散热装置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CN104930686A (zh) 壁挂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8846705U (zh) 一种回流结构以及空调器
CN210463573U (zh) 加湿暖风机
CN205175169U (zh) 一种高温节能闭式冷却塔
CN210568327U (zh) 一种电蒸汽发生器
CN211146873U (zh) 一种壁挂式电磁加热器
CN209659853U (zh) 一种污水处理控制柜散热装置
CN205717909U (zh) 一种壁挂式双水箱空气源热水器一体机
CN210463562U (zh) 一种带电磁加热的水箱
CN212117907U (zh) 一种水汽分离盒
CN110686530A (zh) 三恒新风机用调节氯化锂溶液温度的钛换热器
CN108954785A (zh) 一种回流结构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