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11919U - 空调柜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柜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511919U CN210511919U CN201921250839.5U CN201921250839U CN210511919U CN 210511919 U CN210511919 U CN 210511919U CN 201921250839 U CN201921250839 U CN 201921250839U CN 210511919 U CN210511919 U CN 2105119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door
- air inlet
- cabinet
- dam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空调柜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上风口和下风口之间;离心风机部,离心风机部设置于壳体内,离心风机部可将壳体外的气流通过上风口引入壳体内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换热器从下风口吹出,或者,离心风机部可将壳体外的气流通过下风口引入壳体内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换热器从上风口吹出。在制热模式中,可以选择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模式。在制冷模式中,可以选择上风口出风、下风口进风模式。这样设置能够减小室内气流分层的温差,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空调柜机的能量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目前立式柜机空调主要有方形上出风口柜机、圆形长出风口柜机、以及上下同时出风的分布式送风柜机,因冷气下沉、热气上浮的冷热空气特性,在制冷、制热送风时,会导致室内空气热量分层的问题,因柜机空调的回风位置不变,所以热量分布不会变化,空调针对室内温度进行换热,分布式送风柜机的热量分层问题相对较小,上下温度差别较小,但还是不能克服冷热空气特性带来的能量利用低效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柜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柜机能量利用率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包括:壳体,壳体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换热器,换热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位于上风口和下风口之间;离心风机部,离心风机部设置于壳体内,离心风机部可将壳体外的气流通过上风口引入壳体内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换热器从下风口吹出,或者,离心风机部可将壳体外的气流通过下风口引入壳体内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换热器从上风口吹出。
进一步地,换热器将壳体分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与上风口相连通,下腔体与下风口相连通,离心风机部设置于上腔体和下腔体中的至少一个内。
进一步地,上风口包括第一上风口和第二上风口,第一上风口和第二上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不同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离心风机部包括第一风机组件,第一风机组件设置于上腔体内,第一风机组件包括:第一蜗壳,第一蜗壳设置于壳体内,第一蜗壳具有第一送风通道,第一送风通道的送风端口与第一上风口相对地设置,第一送风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腔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风道门,第一风道门与的侧壁可活动地连接,第一风道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风道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风道门将第一送风通道的送风端口密封,第一送风通道通过第一通孔与上腔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当第一风道门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道门将第一通孔密封,以使第一送风通道的送风端口与第一上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蜗壳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进风孔,第一进风孔处设置有第一旋转风门,第一进风孔通过第一旋转风门可选择地与上腔体或第二上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旋转风门包括:第一风门,第一风门与第一进风孔的边沿相连接;第二风门,第二风门与第一进风孔的边沿可活动地连接,第二风门与第一风门围设成第一进风通道;其中,第二风门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当第二风门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进风孔与上腔体相连通,当第二风门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进风孔通过第一进风通道与第二上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为弧形结构,第二风门可沿第一进风孔的周向滑动至与第一风门重合的第三位置。
进一步地,当第二风门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道门位于第一位置,当第二风门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风道门位于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进风孔为两个,两个第一进风孔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上风口与其对应,各第一进风孔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风门。
进一步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离心风机,第一离心风机设置于第一蜗壳内。
进一步地,下风口包括第一下风口和第二下风口,第一下风口和第二下风口设置于壳体的不同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离心风机部包括第二风机组件,第二风机组件设置于下腔体内,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蜗壳,第二蜗壳设置于壳体内,第二蜗壳具有第二送风通道,第二送风通道的送风端口与第一下风口相对地设置,第二送风通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下腔体相连通的第二通孔;第二风道门,第二风道门与的侧壁可活动地连接,第二风道门具有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第二风道门位于第五位置时,第二风道门将第二送风通道的送风端口密封,第二送风通道通过第二通孔与下腔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当第二风道门位于第六位置时,第二风道门将第二通孔密封,以使第二送风通道的送风端口与第一下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蜗壳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孔,第二进风孔处设置有第二旋转风门,第二进风孔通过第二旋转风门可选择地与下腔体或第二下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旋转风门包括:第三风门,第三风门与第二进风孔的边沿相连接;第四风门,第四风门与第二进风孔的边沿可活动地连接,第四风门与第三风门围设成第二进风通道;其中,第四风门具有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当第四风门位于第七位置时,第二进风孔与下腔体相连通,当第四风门位于第八位置时,第二进风孔通过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二下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第三风门和第四风门为弧形结构,第三风门可沿第二进风孔的周向滑动至与第四风门重合的第七位置。
进一步地,当第四风门位于第七位置时,第二风道门位于第六位置,当第四风门位于第八位置时,第二风道门位于第五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进风孔为两个,两个第二进风孔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下风口与其对应,各第二进风孔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旋转风门。
进一步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离心风机,第二离心风机设置于第二蜗壳内。
进一步地,空调柜机包括第一风机组件和第二风机组件,当第一风机组件的第二风门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风道门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风机组件的第四风门位于第七位置,第二风道门位于第六位置,或者,当第二风门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道门位于第二位置,第四风门位于第八位置,第二风道门位于第五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壳体内设置离心风机部,通过离心风机部可以实现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或者,上风口出风、下风口进风两种出风模式。其中,空调柜机可以根据相应的换热模式选择相应的出风模式。尤其是,在制热模式中,可以选择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模式。在制冷模式中,可以选择上风口出风、下风口进风模式。这样设置能够减小室内气流分层的温差,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空调柜机的能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柜机的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风机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风机组件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风机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风机组件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上风口;111、第一上风口;112、第二上风口;12、下风口;121、第一下风口;122、第二下风口;
13、上腔体;14、下腔体;
20、换热器;
30、第一风机组件;31、第一蜗壳;311、第一送风通道;312、第一进风孔;313、第一通孔;
32、第一风道门;33、第一离心风机;
40、第一旋转风门;41、第一风门;42、第二风门;43、第一进风通道;
50、第二风机组件;51、第二蜗壳;511、第二送风通道;512、第二进风孔;513、第二通孔;
52、第二风道门;53、第二离心风机;
60、第二旋转风门;61、第三风门;62、第四风门;63、第二进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
具体地,该空调柜机包括壳体10、换热器20和离心风机部。壳体10具有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换热器20设置于壳体10内并位于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之间。离心风机部设置于壳体10内。离心风机部可将壳体10外的气流通过上风口11引入壳体10内与换热器20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换热器20从下风口12吹出,离心风机部还可以将壳体10外的气流通过下风口12引入壳体10内与换热器20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换热器20从上风口11吹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离心风机部可以实现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或者,上风口出风、下风口进风两种出风模式。其中,空调柜机可以根据相应的换热模式选择相应的出风模式。尤其是,在制热模式中,可以选择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模式。在制冷模式中,可以选择上风口出风、下风口进风模式。这样设置能够减小室内气流分层的温差,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空调柜机的能量的利用率。
其中,换热器20将壳体10分隔成上腔体13和下腔体14。上腔体13与上风口11相连通。下腔体14与下风口12相连通,离心风机部设置于上腔体13和下腔体14中的至少一个内。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提高空调柜机的性能。
如1至图3所示,上风口11包括第一上风口111和第二上风口112。第一上风口111和第二上风口112设置于壳体10的不同的侧壁上。这样设置能够使得空调柜机实现不同方向的进风和出风,使得空调柜机进风和出风更加顺畅。
如图4、图11和图12所示,离心风机部包括第一风机组件30。第一风机组件30设置于上腔体13内。第一风机组件30包括第一蜗壳31和第一风道门32。第一蜗壳31设置于壳体10内。第一蜗壳31具有第一送风通道311。第一送风通道311的送风端口与第一上风口111相对地设置。第一送风通道3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腔体13相连通的第一通孔313。第一风道门32与的侧壁可活动地连接。第一风道门3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风道门32将第一送风通道311的送风端口密封,第一送风通道311通过第一通孔313与上腔体13相连通。当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道门32将第一通孔313密封,以使第一送风通道311的送风端口与第一上风口111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达到风道进风方向和出风方向切换的作用,提高了第一风机组件3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第一蜗壳3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进风孔312,第一进风孔312处设置有第一旋转风门40,第一进风孔312通过第一旋转风门40可选择地与上腔体13或第二上风口112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达到通过第一旋转风门40的转动实现风道切换的作用,其中,第一旋转风门40和第一风道门32的转动均可以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实现驱动转动至相应的预设位置。
具体地,第一旋转风门40包括第一风门41和第二风门42。第一风门41与第一进风孔312的边沿相连接。第二风门42与第一进风孔312的边沿可活动地连接,第二风门42与第一风门41围设成第一进风通道43。其中,第二风门42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当第二风门42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进风孔312与上腔体13相连通。当第二风门42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进风孔312通过第一进风通道43与第二上风口112相连通。这样设置使得第一旋转风门40的结构简单,操作起来容易实现。
优选地,第一风门41和第二风门42为弧形结构,第二风门42可沿第一进风孔312的周向滑动至与第一风门41重合的第三位置。这样设置能够减小壳体内部所需的安装空间,使得壳体内部结构的更加紧凑。其中,第一风门41和第二风门42相重合时,第二风门42可以位于第一风门41的内侧或外侧。当第二风门42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一位置,当第二风门42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二位置。
优选地,第一进风孔312为两个,两个第一进风孔312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上风口112与其对应,各第一进风孔312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风门40。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空调柜机的进风量和出风量,继而有效地提高了空调柜机的性能。
第一风机组件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离心风机33。第一离心风机33设置于第一蜗壳31内。如图12所示,第一离心风机33为两个,两个第一离心风机33同轴地设置于第一蜗壳31内。这样设置有效地提高了空调柜机的性能。
如图1、图3所示,下风口12包括第一下风口121和第二下风口122,第一下风口121和第二下风口122设置于壳体10的不同的侧壁上。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空调柜机进风和出风的顺畅性。
如图4、图13和图14所示,离心风机部包括第二风机组件50。第二风机组件50设置于下腔体14内。第二风机组件50包括第二蜗壳51和第二风道门52。第二蜗壳51设置于壳体10内,第二蜗壳51具有第二送风通道511。第二送风通道511的送风端口与第一下风口121相对地设置。第二送风通道5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下腔体14相连通的第二通孔513。第二风道门52与的侧壁可活动地连接。第二风道门52具有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五位置时,第二风道门52将第二送风通道511的送风端口密封,第二送风通道511通过第二通孔513与下腔体14相连通。即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二风机组件50的结构设置成与第一风机组件30的结构相同的设置方式,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空调柜机的可靠性,有效地降低了空调柜机的生产成本。其中,当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六位置时,第二风道门52将第二通孔513密封,以使第二送风通道511的送风端口与第一下风口121相连通。
第二蜗壳51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孔512。第二进风孔512处设置有第二旋转风门60,第二进风孔512通过第二旋转风门60可选择地与下腔体14或第二下风口122相连通。
第二旋转风门60包括第三风门61和第四风门62。第三风门61与第二进风孔512的边沿相连接。第四风门62与第二进风孔512的边沿可活动地连接。第四风门62与第三风门61围设成第二进风通道63。其中,第四风门62具有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当第四风门62位于第七位置时,第二进风孔512与下腔体14相连通,当第四风门62位于第八位置时,第二进风孔512通过第二进风通道63与第二下风口122相连通。
优选地,第三风门61和第四风门62为弧形结构,第三风门61可沿第二进风孔512的周向滑动至与第四风门62重合的第七位置。其中,当第四风门62位于第七位置时,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六位置,当第四风门62位于第八位置时,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五位置。这样设置使得第三风门61的结构简单、操作可靠。
第二风机组件5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离心风机53。第二离心风机53设置于第二蜗壳51内。如图10和图14所示,第二进风孔512为两个,两个第二进风孔512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下风口122与其对应,各第二进风孔512均设置有一个第二旋转风门60。这样设置能够提高空调柜机的实用性。
如图9和图10所示,空调柜机包括第一风机组件30和第二风机组件50。当第一风机组件30的第二风门42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风机组件50的第四风门62位于第七位置,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六位置,此时可以实现下风口出风模式。如图6和图7所示,当第二风门42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二位置,第四风门62位于第八位置,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五位置,此时可以实现上风口出风模式。换热器为蒸发器。
具体地,采用可实现上下对流的舒适性出风功能选择,优化室内温度场的分布。
实现空调上下对流换热的出风方式选择,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在立式柜机空调上下各布置一个风口,内部结构上下设置双级双吸离心风机,利用内部机构切换的方式实现上下对流的出风方式,从而实现在制冷制热模式实现上下循环对流,制冷时从上风口出风、从下风口回风,制热时从下风口出风、上风口回风,可根据冷热空气特性进行热量回收利用,进而可调节整机运行模式,达到节能省电的效果。
如图4所示,当空调柜机为关闭状态时,此时上下双吸离心风机的开合门板即风道门均旋转打开到正面出风口位置,上下两个正面出风口均处于关闭状态,而上下两边侧面进风口的风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外观机构均处于关闭,整机处于关闭状态。
该空调柜机,当下端左右两侧进风门打开、下端侧面吸风旋转门关闭、下端正面风口门关闭往上通道打开(即下双吸离心风机的开合门板旋转到正面风口位置)时,则下双吸离心风机运转方式为从下端左右两侧吸入室内下端空气,通过双吸离心风机作用后,气流从下风口开合门板打开的往上通道送风到中间空腔,通过蒸发器进行换热,而此时上双吸离心风机组件设置相反,上开合门板旋转到下端即上风口打开,形成一个完整的离心型线,上端左右两侧进风门关闭,而风道侧面吸风旋转门打开,则上离心风机从壳体中间空腔通过两侧双吸通道进行吸风,即通过蒸发器换热的气流再通过上双吸离心风机作用后,从上风口送风而出,完成下左右两侧进风上正面出风的效果。
而上左右两侧进风下正面出风的运行方式与前者刚好相反,上端左右两侧进风门打开、上端侧面吸风旋转门关闭、上端正面风口门关闭往下通道打开(即上双吸离心风机的开合门板旋转到正面风口位置)时,则上双吸离心风机运转方式为从上端左右两侧吸入室内上端空气,通过双吸离心风机作用后,气流从上风口开合门板打开的往下通道送风到中间空腔,通过蒸发器进行换热,而此时下双吸离心风机组件设置相反,下开合门板旋转到上端即下风口打开,形成一个完整的离心型线,下端左右两侧进风门关闭,而风道侧面吸风旋转门打开,则下离心风机从壳体中间空腔通过两侧双吸通道进行吸风,即通过蒸发器换热的气流再通过下双吸离心风机作用后,从下风口送风而出,完成上左右两侧进风下正面出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柜机控制的方法,方法用于控制上述实施例中的空调柜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通过空调柜机的控制器选择制冷模式时,第一风机组件30的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二位置,第二风门42位于第三位置,第二风机组件50的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五位置,第四风门62位于第八位置,第二风机组件50将外部气流从第二下风口122吸入壳体10内与换热器20进行热交换后,第一风机组件30将吸入的气流从第一上风口111处吹出壳体10外;当空调柜机的控制器选择制热模式时,第一风机组件30的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一位置,第二风门42位于第四位置,第二风机组件50的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六位置,第四风门62位于第七位置,第一风机组件30将外部气流从第二上风口112吸入壳体10内与换热器20进行热交换后,第二风机组件50将吸入的气流从第一下风口121处吹出壳体10外。
进一步地,空调柜机还包括送风模式,在送风模式时,离心风机部可将位于壳体10外的气流通过上风口11引入壳体10后,通过下风口12排出壳体10外,或者,在送风模式时,离心风机部可将位于壳体10外的气流通过下风口12引入壳体10后,通过上风口11排出壳体10外。或者,在送风模式时,第一风机组件30将外部气流从第二上风口112吸入壳体10后,通过第一上风口111吹出壳体10外,第二风机组件50将外部气流从第二下风口122吸入壳体10后,通过第一下风口121吹出壳体10外;其中,在送风模式时,换热器20处于非工作状态,即换热器20不进行换热作业。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上风口(11)和下风口(12);
换热器(20),所述换热器(2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上风口(11)和所述下风口(12)之间;
离心风机部,所述离心风机部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离心风机部可将所述壳体(10)外的气流通过所述上风口(11)引入所述壳体(10)内与所述换热器(20)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所述换热器(20)从所述下风口(12)吹出,或者,所述离心风机部可将所述壳体(10)外的气流通过所述下风口(12)引入所述壳体(10)内与所述换热器(20)进行热交换后,穿过所述换热器(20)从所述上风口(11)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0)将所述壳体(10)分隔成上腔体(13)和下腔体(14),所述上腔体(13)与所述上风口(11)相连通,所述下腔体(14)与所述下风口(12)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部设置于所述上腔体(13)和所述下腔体(14)中的至少一个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口(11)包括第一上风口(111)和第二上风口(112),所述第一上风口(111)和第二上风口(112)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不同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部包括第一风机组件(30),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0)设置于所述上腔体(13)内,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0)包括:
第一蜗壳(31),所述第一蜗壳(31)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第一蜗壳(31)具有第一送风通道(311),所述第一送风通道(311)的送风端口与所述第一上风口(111)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送风通道(3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上腔体(13)相连通的第一通孔(313);
第一风道门(32),所述第一风道门(32)与所述的侧壁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风道门(3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第一风道门(3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门(32)将所述第一送风通道(311)的送风端口密封,所述第一送风通道(311)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13)与所述上腔体(1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风道门(3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门(32)将所述第一通孔(313)密封,以使所述第一送风通道(311)的送风端口与所述第一上风口(11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壳(31)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进风孔(312),所述第一进风孔(312)处设置有第一旋转风门(40),所述第一进风孔(312)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风门(40)可选择地与所述上腔体(13)或所述第二上风口(112)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风门(40)包括:
第一风门(41),所述第一风门(41)与所述第一进风孔(312)的边沿相连接;
第二风门(42),所述第二风门(42)与所述第一进风孔(312)的边沿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风门(42)与所述第一风门(41)围设成第一进风通道(43);
其中,所述第二风门(42)具有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当所述第二风门(42)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孔(312)与所述上腔体(13)相连通,当所述第二风门(42)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进风孔(312)通过所述第一进风通道(43)与所述第二上风口(11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41)和所述第二风门(4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风门(42)可沿所述第一进风孔(312)的周向滑动至与所述第一风门(41)重合的所述第三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风门(42)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门(32)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第二风门(42)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道门(32)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孔(312)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孔(312)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上风口(112)与其对应,各所述第一进风孔(312)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旋转风门(40)。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离心风机(33),所述第一离心风机(33)设置于所述第一蜗壳(3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口(12)包括第一下风口(121)和第二下风口(122),所述第一下风口(121)和第二下风口(122)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不同的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部包括第二风机组件(50),所述第二风机组件(50)设置于所述下腔体(14)内,所述第二风机组件(50)包括:
第二蜗壳(51),所述第二蜗壳(51)设置于所述壳体(10)内,所述第二蜗壳(51)具有第二送风通道(511),所述第二送风通道(511)的送风端口与所述第一下风口(121)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二送风通道(51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下腔体(14)相连通的第二通孔(513);
第二风道门(52),所述第二风道门(52)与所述的侧壁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风道门(52)具有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当所述第二风道门(52)位于所述第五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道门(52)将所述第二送风通道(511)的送风端口密封,所述第二送风通道(511)通过所述第二通孔(513)与所述下腔体(14)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风道门(52)位于所述第六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道门(52)将所述第二通孔(513)密封,以使所述第二送风通道(511)的送风端口与所述第一下风口(121)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壳(51)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进风孔(512),所述第二进风孔(512)处设置有第二旋转风门(60),所述第二进风孔(512)通过所述第二旋转风门(60)可选择地与所述下腔体(14)或所述第二下风口(122)相连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风门(60)包括:
第三风门(61),所述第三风门(61)与所述第二进风孔(512)的边沿相连接;
第四风门(62),所述第四风门(62)与所述第二进风孔(512)的边沿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四风门(62)与所述第三风门(61)围设成第二进风通道(63);
其中,所述第四风门(62)具有第七位置和第八位置,当所述第四风门(62)位于所述第七位置时,所述第二进风孔(512)与所述下腔体(14)相连通,当所述第四风门(62)位于所述第八位置时,所述第二进风孔(512)通过所述第二进风通道(63)与所述第二下风口(122)相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门(61)和所述第四风门(62)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三风门(61)可沿所述第二进风孔(512)的周向滑动至与所述第四风门(62)重合的所述第七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四风门(62)位于所述第七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道门(52)位于所述第六位置,当所述第四风门(62)位于所述第八位置时,所述第二风道门(52)位于所述第五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孔(512)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孔(512)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下风口(122)与其对应,各所述第二进风孔(512)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旋转风门(60)。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5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离心风机(53),所述第二离心风机(53)设置于所述第二蜗壳(51)内。
2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包括第一风机组件(30)和第二风机组件(50),当所述第一风机组件(30)的第二风门(42)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二风机组件(50)的第四风门(62)位于第七位置,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六位置,或者,
当所述第二风门(42)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道门(32)位于第二位置,第四风门(62)位于第八位置,第二风道门(52)位于第五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50839.5U CN210511919U (zh) | 2019-08-02 | 2019-08-02 | 空调柜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50839.5U CN210511919U (zh) | 2019-08-02 | 2019-08-02 | 空调柜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511919U true CN210511919U (zh) | 2020-05-12 |
Family
ID=70587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50839.5U Active CN210511919U (zh) | 2019-08-02 | 2019-08-02 | 空调柜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51191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03722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及控制方法 |
CN112797486A (zh) * | 2020-12-28 | 2021-05-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
2019
- 2019-08-02 CN CN201921250839.5U patent/CN21051191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03722A (zh) * | 2019-08-02 | 2021-02-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柜机及控制方法 |
CN112797486A (zh) * | 2020-12-28 | 2021-05-1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10867A (zh) |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 |
CN210511918U (zh) | 空调柜机 | |
CN111075762A (zh) | 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0511919U (zh) | 空调柜机 | |
CN106196291A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4422056A (zh) | 换气装置 | |
CN117847628A (zh) | 一种柜式空调器 | |
CN112303722A (zh) | 空调柜机及控制方法 | |
CN11274736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9442573A (zh)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
CN212362223U (zh)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 |
CN206291317U (zh) | 空调器 | |
CN210921587U (zh) | 一种空调柜机 | |
CN209926450U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1594923A (zh) | 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 |
CN112303731A (zh) | 空调柜机 | |
CN217031378U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0740552U (zh) | 空调柜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9165590U (zh) |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以及空调器 | |
CN215260434U (zh) | 空气调节设备 | |
CN216346968U (zh) | 空气调节设备 | |
CN219713456U (zh) | 取暖设备 | |
CN216522068U (zh) | 空气调节设备及系统 | |
CN215909237U (zh) | 空调器 | |
CN220958629U (zh) | 取暖设备及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