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506339U -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506339U
CN210506339U CN201921166505.XU CN201921166505U CN210506339U CN 210506339 U CN210506339 U CN 210506339U CN 201921166505 U CN201921166505 U CN 201921166505U CN 210506339 U CN210506339 U CN 2105063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dish
main culture
main
cover
microb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665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泽
李恩
朱维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Qianglong Bi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Qianglong B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Qianglong Bi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Qianglong Bi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665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5063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5063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5063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培养皿上方设有培养皿盖,培养皿盖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圆钮把手,培养皿顶端靠近内壁边缘处设有第一环形凸块,培养皿内部设有设有两个主培养皿,培养皿内部底面设有两个圆形凹槽,主培养皿与圆形凹槽插接配合,主培养皿上方设有主培养皿盖,主培养皿盖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圆钮把手,主培养皿顶部靠近内壁边缘处设有第二环形凸块;该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通过在培养皿内部加设两个主培养皿,打开主培养皿盖可减少空气污染,与空气接触的时间缩短,减少微生物培养污染影响,相同环境中无菌主培养皿,让转移后的微生物培养更好的适应。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背景技术
目前的,在样品取样或转移的过程中外界的污染会影响到微生物的生长,让实验结果出现误差,无菌容器培养微生物,无菌器械转移微生物,容器与器材都需要灭菌,转移需要在无菌区内,避免感染,避免长久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现有的技术,转移操作都是从两个不同环境中的培养皿内的微生物转移,在转移过程中与外界环境接触环境比较久,容易污染,转移的培养皿温度环境不同又会影响生长,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上方设有培养皿盖,所述培养皿盖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圆钮把手,所述培养皿顶端靠近内壁边缘处设有第一环形凸块,所述培养皿内部设有设有两个主培养皿,所述培养皿内部底面设有两个圆形凹槽,所述主培养皿与圆形凹槽插接配合,所述主培养皿上方设有主培养皿盖,所述主培养皿盖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圆钮把手,所述主培养皿顶部靠近内壁边缘处设有第二环形凸块,所述主培养皿外壁靠近顶端边缘处设有两个对称的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钮把手与所述培养皿盖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凸块与所述培养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环形凸块与所述培养皿盖底端边缘处开设的环形凹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圆形凹槽内径与所述主培养皿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主培养皿盖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块粘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环形凸块与所述主培养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环形凸块与所述主培养皿盖底端边缘处开设的环形凹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拉把手与所述主培养皿粘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培养皿内部设有两个圆形凹槽,与圆形凹槽对应设有主培养皿,在培养皿内都是相同的无菌环境,同样的环境中的两个主培养皿,一个用做微生物培养,另一用作转移接收的培养皿,两个主培养皿均在培养皿内部,避免了与外界环境接触,减少细菌的增加,同样在无菌环境中操作,避免了长久与空气接触,避免了转移培养皿环境不同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增加了第一圆钮把手让打开培养皿盖更轻松,第二圆钮把手让打开主培养皿盖方便,便于转移操作,同时,打开和闭合培养皿盖时间缩短,减少了与空气接触的时间,然而,主培养皿外壁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拉把手,便于取出主培养皿,对其进行灭菌消毒,方便使用和更换,当培养皿改灭菌闭合后,其内部的两个主培养皿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在转移操作时,打开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微生物培养污染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皿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皿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剖面示意图。
图中:1、培养皿盖;2、培养皿;20、第一环形凸块;21、圆形凹槽;3、第一圆钮把手;4、主培养皿盖;5、主培养皿;50、拉把手;51、第二环形凸块;6、第二圆钮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2,培养皿2上方设有培养皿盖1,培养皿盖1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圆钮把手3,培养皿2顶端靠近内壁边缘处设有第一环形凸块20,培养皿2内部设有设有两个主培养皿5,培养皿2内部底面设有两个圆形凹槽21,主培养皿5与圆形凹槽21插接配合,主培养皿5上方设有主培养皿盖4,主培养皿盖4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圆钮把手6,主培养皿5顶部靠近内壁边缘处设有第二环形凸块51,主培养皿5外壁靠近顶端边缘处设有两个对称的拉把手50。
本实施例中,培养皿2和主培养皿5均采用高硼硅酸3.3玻璃制造而成,具有优良的耐化学侵蚀性能、耐热性能。厚薄均匀、透明度高,方便清晰地观察菌落形态和进行菌落计数,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
本实施例中,第一圆钮把手3与培养皿盖1粘接固定,便于打开和闭合培养皿盖1,可以很好的插接配合。
具体的,第一环形凸块20与培养皿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环形凸块20与培养皿盖1底端边缘处开设的环形凹槽相适配,便于闭合培养皿盖1,可以很好的插接配合,增加其密封性,保证内部环境与外界隔绝。
进一步的,圆形凹槽2l内径与主培养皿5外径相适配,便于主培养皿5放置在培养皿2内部,固定主培养皿5,方便转移操作,不会因滑动而偏离,影响转移操作。
值得说明的是,主培养皿盖4与第二环形凸块51粘接固定,便于闭合主培养皿盖4,可以很好的插接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环形凸块51与主培养皿5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环形凸块51与主培养皿盖4底端边缘处开设的环形凹槽相适配,便于闭合主培养皿盖4,可以很好的插接配合,保证内部环境与外界隔绝,保证其内部微生物生长独立性。
其次,拉把手50与主培养皿5粘接固定,便于对培养皿2内部的主培养皿5取出和放置,便于更换和清理,方便快捷。
本实施例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在使用时,先将培养皿2和两个主培养皿5进行灭菌消毒处理,使用者将需要培养的微生物在主培养皿5中培养,在一段时间后需要转移时,将培养皿2在无菌箱内,打开准备转移操作,由于两个主培养皿5在同种环境中,因此微生物转移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培养皿2内部是无菌的环境,在需要转移时,打开培养皿盖1,减少了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时间,内部的主培养皿盖4同样在在需要转移时打开,进一步减少了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时间,减少了微生物的污染,使用过会,不需的主培养皿5可进行更换清理灭菌处理,便于下一次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包括培养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2)上方设有培养皿盖(1),所述培养皿盖(1)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一圆钮把手(3),所述培养皿(2)顶端靠近内壁边缘处设有第一环形凸块(20),所述培养皿(2)内部设有两个主培养皿(5),所述培养皿(2)内部底面设有两个圆形凹槽(21),所述主培养皿(5)与圆形凹槽(21)插接配合,所述主培养皿(5)上方设有主培养皿盖(4),所述主培养皿盖(4)上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第二圆钮把手(6),所述主培养皿(5)顶部靠近内壁边缘处设有第二环形凸块(51),所述主培养皿(5)外壁靠近顶端边缘处设有两个对称的拉把手(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钮把手(3)与所述培养皿盖(1)粘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块(20)与所述培养皿(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环形凸块(20)与所述培养皿盖(1)底端边缘处开设的环形凹槽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凹槽(21)内径与所述主培养皿(5)外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培养皿盖(4)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块(51)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凸块(51)与所述主培养皿(5)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环形凸块(51)与所述主培养皿盖(4)底端边缘处开设的环形凹槽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手(50)与所述主培养皿(5)粘接固定。
CN201921166505.XU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Active CN2105063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6505.XU CN210506339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66505.XU CN210506339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506339U true CN210506339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8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66505.XU Active CN210506339U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5063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4880A (zh) * 2020-12-10 2021-03-3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淋巴细胞分离培养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4880A (zh) * 2020-12-10 2021-03-30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淋巴细胞分离培养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0121B2 (en) Automated cell culture incubator
JP7452828B2 (ja) 自己細胞治療製造用の細胞維持機
US9085792B2 (en) Methods for inoculating culture media on Petri dishes by means of vibration frequencies
CN210506339U (zh) 一种便于无菌转移操作的微生物培养皿
US8158412B2 (en) Inoculation loop assembly
US5374557A (en) Fermentation vessels and closures therefor
WO2016117281A1 (ja) 細胞培養容器、細胞培養方法、及び細胞培養容器の使用方法
CN208733092U (zh) 一种分区划线辅助装置
JP2007185165A (ja) 細胞培養装置
CN205368340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器皿
CN214654885U (zh) 一种微生物实验室用微生物培养皿
US98504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mary cell isolation
US91815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eptic transfer of biological material
CN211546522U (zh) 一种吸塑盒式培养皿
CN213866183U (zh) 一种用于细胞培养的多功能培养皿
CN202989131U (zh) 一种培养皿
CN202047055U (zh) 一种微生物分离培养装置
CN213866200U (zh) 一种隔菌通风的生物技术培养皿
CN218860719U (zh) 一种微生物驯化皿
CN214361438U (zh) 一种屉盒微生物培养套件
CN204874487U (zh) 生物实验室用真菌培养装置
CN213388658U (zh) 一种细菌群相培养试剂瓶
CN214218714U (zh) 一种多功能医学检验微生物培养器
CN219752300U (zh) 一种防污染的培养皿
CN205603581U (zh) 一种培养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