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99555U -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99555U
CN210499555U CN201921422554.5U CN201921422554U CN210499555U CN 210499555 U CN210499555 U CN 210499555U CN 201921422554 U CN201921422554 U CN 201921422554U CN 210499555 U CN210499555 U CN 210499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hydraulic
communicated
port
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255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佐伦
张红梅
黄晓东
张奎
余小平
杨勇
徐培峰
严韬
杨婷婷
陈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A Jiuzha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Chuanmo Cnc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Chengdu Shuwon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Province Joint Cnc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A Jiuzha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Chuanmo Cnc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Chengdu Shuwon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Province Joint Cn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A Jiuzha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Chuanmo Cnc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Co Ltd, Chengdu Shuwon Technology Co ltd, Sichuan Province Joint Cnc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A Jiuzhai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255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99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99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99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stituent Portions Of Griding Lathes, Driving, Sensing And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包括床身、工作台、立柱、托板和磨头;还包括液压缸a和液压缸b,液压缸a安装在床身上,液压缸a的活塞杆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液压缸b固定安装在托板内,液压缸b的活塞杆与磨头固定连接,还包括用于控制液压缸a和液压缸b动作的液压控制系统,该液压控制系统设置有用于避免液压缸a和液压缸b同时动作的互锁阀件。该磨床的纵向进给和横向进给均由液压缸进行驱动,实现了精确的进给控制,其不受机床运行环境影响,控制精度高;同时通过阀件直接避免两种进给运动同时动作,其控制简单,维护方便,有效的消除了潜在的故障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背景技术
卧轴距台平面磨床,是指带有卧式磨头主轴,矩形工作台的平面磨床,其主要功能是用砂轮的周边磨削工件的平面,也可以用砂轮的端面磨削工件的槽和凸缘的侧面,其磨削精度较高,适宜于磨削各种精密零件和工模具,可供机械加工车间、机修车间和工具车间作精密加工使用。
现有技术中,卧轴距台平面磨床主要包括床身、工作台、立柱、托板和磨头。工作台上设置有电磁吸盘,可放置并吸附待加工工件。工作台可在床身上滑动,从而带动工件完成纵向进给。立柱设置于床身的一侧,托板安装在立柱上并可上下滑动,实现垂直进给。磨头上安装有砂轮片,磨头设置在托板上并可相对于托板做往复滑动运动,实现横向进给。在磨削加工前,先将待加工工件吸附安装在电磁吸盘上,利用垂直进给系统调节托板在立柱上的高度,同时利用横向进给系统调节磨头的横向位置,使砂轮片对正工件的进给起点。通常在对平面进行加工时,启动磨头的电机使砂轮片旋转,先保持磨头位置不动,工作台带动工件向一个方向做纵向进给运动,工件完成一定宽度的磨削加工;其后磨头在横向进给系统的作用下移动一定距离并保持静止,工作台向相反方向完成纵向进给运动,工件完成与已加工部分相邻的一定宽度的磨削加工;其后磨头在横向进给系统的作用下再次移动一定距离,工作台改变方向完成纵向进给运动,以此循环,完成整个平面加工过程。
在传统的卧轴距台平面磨床中,上述的各进给运动通常采用滚珠丝杆副进行传动,通常由可无级调速的变频电机进行驱动,其虽然具有进给灵敏度高等特点,但在实际应用时,机床长时间运行会产生较多热量,造成丝杆一定程度的热变形,从而影响进给精度,影响磨削加工质量;同时,通过滚珠丝杆副进行传动,长时间使用后难免会出现磨损,导致传动精度下降,影响磨削加工质量。
另外,由上述卧轴距台平面磨床的工作过程可知,该磨床在纵向进给时要求磨头保持静止,若在纵向进给时磨头同时出现横向进给的情况,轻者会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造成废品;重者会因进给动作的相互干涉造成“打刀”现象的发生,导致砂轮片损坏,甚至于磨头因受到轴向冲击力,导致其内部轴系零件损坏。而现有技术中,上述横向进给运动与纵向进给运动通常由电气元件对电机等动力元件进行直接控制,为避免上述两种进给运动同时动作的情况,通常需要设计专门的控制逻辑来实现互锁,这导致其控制复杂,控制元件多。电气控制的可靠性通常与元件的灵敏性、抗干扰性密切相关,而在机加工车间,其生产环境往往较为恶劣,常造成电气元件的失效,尤其是电气控制元件越多时,整个控制系统出故障的几率也就越大。在不同的控制逻辑下,一旦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或者会导致互锁失效,出现“打刀”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又或者会导致某一进给系统无法正常动作,导致机床暂无法使用,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其工作台的纵向进给和磨头的横向进给均由液压缸进行驱动,并设计液压控制系统实现精确的进给控制,其不受机床运行环境影响,控制精度高,可有效保证磨削加工的质量;同时,两个液压缸接入同一油路,设置互锁阀件实现互锁,避免两种进给运动同时动作,其控制简单,维护方便,有效的消除了潜在的故障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包括床身、工作台、立柱、托板和磨头,所述工作台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床身上,所述立柱固定设置于所述床身的一侧,所述托板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磨头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托板上;
还包括液压缸a和液压缸b,所述液压缸a安装在所述床身上,所述液压缸a的活塞杆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b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板内,所述液压缸b的活塞杆与所述磨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O型中位机能的二位四通伺服换向阀、双单向节流阀和两个流量计,所述伺服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伺服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伺服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双单向节流阀的两个进口连通,所述双单向节流阀的两个出口均连通设置有所述流量计,两个所述流量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液压缸b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磁换向阀和两个单向调速阀组,所述单向调速阀组包括比例调速阀和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单向流通端与所述比例调速阀的一端连通构成所述单向调速阀组的出口端,所述单向阀的不流通端与所述比例调速阀的另一端连通构成所述单向调速阀组的进口端;
所述电磁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两个单向调速阀组的进口端连通,两个所述单向调速阀组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液压缸a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换向阀选用Y型中位机能的二位四通换向阀;还包括互锁阀件,所述互锁阀件包括滑阀和两个推力缸;
所述滑阀包括阀体、阀芯、端盖和弹簧,所述阀体的一端开口,其内部加工有圆柱形的腔体,所述阀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使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的两个油口a,所述阀芯包括同心设置的两个圆柱盘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两端分别与两个圆柱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盘的直径,所述圆柱盘与所述腔体相适配并可在所述腔体内滑动,所述阀芯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封闭端接触设置,两个所述油口均正对所述连接柱设置,所述阀芯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的开口端;
所述推力缸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所述缸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缸体的开口端与所述阀体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所述缸体的封闭端上开设有油口b,所述活塞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设于所述阀体的封闭端内,其端部与所述阀芯的一端相接触;
所述伺服换向阀的P口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端通过其分别与两个油口a连通实现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B口分别与两个油口b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若干气道a和若干气道b,所述气道a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封闭端,所述气道a用于使所述阀体内部的腔体与所述缸体内的腔体及外界均连通,所述气道b设置于所述阀体的开口端,所述气道b用于使所述阀体内部的腔体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比例调速阀、流量计和伺服换向阀电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光栅尺,所述光栅尺的主尺与所述磨头固定连接;所述光栅尺的读数头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所述读数头与所述主尺相适配,所述光栅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相较于现有技术,由液压驱动方式取代了原有的滚珠丝杆传动结构,因液压传动方式稳定,控制精确,可从根本上解决了丝杆受热变形以及丝杆磨损而影响磨削加工质量的问题。
设计专门的液压控制系统对磨头的横向进给和工作台的纵向进给实现控制,其控制简单。通过设置流量计和伺服换向阀,根据实时流量控制磨头横向进给的速度和关断,有效的实现了横向进给的准确控制;设置两个流量计可以通过流量监控对液压缸的泄漏进行快速判定,保证其在正常状态下运行,确保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设置光栅尺,对横向进给进行直观检测,可兼容于液压控制系统中实现磨头横向进给的闭环控制,可于液压缸出现轻微泄漏时,临时进行替代,即保证了加工精度和质量,又确保了生产节奏和生产效率。
设计专门的互锁阀件,应用于液压系统中,实现互锁,避免两种进给运动同时动作,有效的消除了潜在的故障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液压进给的液压系统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带互锁功能的液压系统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中互锁阀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包括床身110、工作台120、立柱130、托板140和磨头150,工作台120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床身110上,立柱130固定设置于床身110的一侧,托板140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立柱130上,磨头150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托板140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还包括液压缸a111和液压缸b141,液压缸a111安装在床身110上,液压缸a111的活塞杆与工作台120固定连接,在液压缸a111的伸缩作用下,其活塞杆带动工作台120在床身110上滑动,实现上述左右滑动过程,完成纵向进给。液压缸b141固定安装在托板140内,液压缸b141的活塞杆与磨头150固定连接,在液压缸b141的伸缩作用下,其活塞杆带动磨头150实现上述在托板140前后滑动的动作,完成横向进给。该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由液压驱动方式取代了原有的滚珠丝杆传动结构,因液压传动方式稳定,控制精确,可从根本上解决了丝杆受热变形以及丝杆磨损而影响磨削加工质量的问题。优选的,上述液压缸a111和液压缸b141均选用伺服油缸,该伺服油缸由伺服阀、油缸和传感器等组成,传感器监测信号并向控制器反馈电信号,控制器将该反馈的电信号与输入电信号进行比较,并将两信号的差值作用于PID,改变送给伺服阀的指令信号,伺服阀的线圈据此控制阀口开度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可精确控制伺服油缸的运动和换向,使上述纵向进给和横向进给动作的控制更为精确;另外,因选用伺服油缸,可直接通过控制系统直接控制换向,取代了利用撞块反馈换向信号的形式,可不再设置撞块等装置,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几率。
该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自身配备有液压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201、O型中位机能的二位四通伺服换向阀202、双单向节流阀203和两个流量计204,伺服换向阀202的P口与液压泵201的输出端连通,伺服换向阀202的T口与油箱连通,伺服换向阀202的A口和B口分别与双单向节流阀203的两个进口连通,双单向节流阀203的两个出口均连通设置有流量计204,两个流量计204的另一端分别与液压缸b14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当伺服换向阀202处于图示中位机能时,油路封闭,在双单向节流阀202的作用下,液压缸b141中两个腔体的油路亦关闭,可很好的保证液压缸b141静止不动作。当伺服换向阀202处于图示左位机能位置时,液压泵201泵出的压力油经伺服换向阀202的P口和A口后,在压力作用下打开双单向节流阀203,并流经流量计204进入液压缸b141的有杆腔内;液压缸b141的无杆腔内的液压油排出,经流量计204和双单向节流阀203流向伺服换向阀202,经其B口T口后流回油箱;此时液压缸b141的活塞杆缩回,磨头150向一个方向横向进给。当伺服换向阀202处于图示右位机能时,液压缸b141的活塞杆伸出,磨头150向相反方向横向进给。在具体实施时,该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伺服换向阀202和流量计204均电连,当需要磨头150向一个方向进给时,高压油所对应的流量计204反馈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伺服换向阀202作用,调节其流量大小及通断,依靠流量可以换算出液压缸b141伸缩长度,根据实际流量进行控制,可实现横向进给的精确控制。上述设置中,液压缸b141的两个腔体均连通设置有流量计204,因液压缸在动作时,其一个腔体的进油量和另一个腔体的排油量的数值呈确定的关系,故在正常状况下两个流量计204实时记录的流量值应该满足该确定关系。然而,当液压缸发生泄漏,两个流量计204的数值关系会不再对应,故可根据两个流量计204反馈的数据判定检测判定液压缸b141是否存在泄漏,从而保证液压缸b141在正常状态下运行,确保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优选的,在该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上,还设置有光栅尺,光栅尺的主尺161与磨头150固定连接;光栅尺的读数头162与托板140固定连接,读数头162与主尺161相适配,光栅尺与控制器电连。该光栅尺可直观的对磨头150进给量位移进行直观检测,理论上可通过其反馈信号给控制器,直接控制液压缸b141动作,实现闭环控制。然而,一般机加工车间的实际运行环境较为恶劣,若直接使用光栅尺进行控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每天对其运行环境进行清理维护,确保光栅尺信号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设置光栅尺作为优选方案,主要是用于当液压缸b141出现轻微泄漏时,可临时切换到光栅尺对控制系统进行闭环控制,待生产结束后对设备进行维修,保证生产节奏和生产效率。
该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磁换向阀211和两个单向调速阀组。上述单向调速阀组由比例调速阀212和单向阀213组成,单向阀213的单向流通端与比例调速阀212的一端连通构成单向调速阀组的出口端,单向阀213的不流通端与比例调速阀212的另一端连通构成单向调速阀组的进口端。电磁换向阀211的P口与液压泵201的输出口连通,电磁换向阀211的T口与油箱连通,电磁换向阀211的A口和B口分别与两个单向调速阀组的进口端连通,两个单向调速阀组的出口端分别与液压缸a11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当电磁换向阀211执行图示左位机能时,液压泵201泵出的高压油经其P口A口后流过单向调速阀组,此时该单向调速阀组的单向阀213是封闭的,不能流通,压力油全部经过比例调速阀212节流调后流入液压缸a111的有杆腔内;液压缸a111无杆腔内的油液被排出,经单向调速阀组中的单向阀后,直接通过电磁换向阀211的B口T口流回油箱,液压缸a111的活塞杆收回,完成一个方向上工作台的纵向进给。反之,当电磁换向阀211的图示右位机能工作时,液压缸a111的活塞杆伸出,完成相反反向工作台的纵向进给。在具体实施时,该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分别与电磁换向阀211和比例调速阀212,一方面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211实现进给方向的自动变换,乙方面控制器可通过调节比例调速阀212的通径大小可以实现流量的调节,从而调节工作台120的纵向进给速度。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上述电磁换向阀211选用Y型中位机能的二位四通换向阀;该液压控制系统内还设置有互锁阀件300。
如图4所示,上述互锁阀件300包括滑阀和两个推力缸。该滑阀包括阀体310、阀芯311、端盖312和弹簧313。
该阀体310的一端开口,其内部加工有圆柱形的腔体,阀体310的侧壁上开设有使腔体与外界连通的两个油口a314,阀芯311包括同心设置的两个圆柱盘和连接柱。连接柱两端分别与两个圆柱盘固定连接,连接柱的直径小于圆柱盘的直径,圆柱盘与腔体相适配并可在腔体内滑动。上述适配指圆柱盘可在腔体内滑动且圆柱盘的侧壁和腔体的内壁之间实现密封。阀芯311的一端与阀体310的封闭端接触设置,两个油口a314均正对连接柱设置,阀芯311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313,弹簧313的另一端与端盖312固定连接,端盖312固定安装在阀体310的开口端。在该位置时,因连接柱小于圆柱盘的直径,即小于阀体310内腔体的直径,此时两个油口a314可相互连通。当阀芯311远离弹簧313的一端受到外来轴向力时,阀芯313将在该力的作用下滑动,压缩弹簧313储存弹性势能,直至阀芯的另一端与端盖312接触限位,此时阀芯313移动后,其一个圆柱盘移动到两个油口a314的位置使油口a314关闭。当阀芯311远离弹簧313的一端外力丧失时,弹簧313反弹,释放弹性势能,带动阀芯复位,两个油口a314连通。
上述推力缸包括缸体321、活塞杆322和活塞323,缸体32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状结构,缸体321的开口端与阀体310的封闭端固定连接,缸体321的封闭端上开设有油口b324,活塞323可滑动的设置于缸体321内,活塞杆322的一端与活塞323固定连接,活塞杆322的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设于阀体310的封闭端内,其端部与阀芯311的一端相接触。
在实施时,伺服换向阀202的P口与液压泵201的输出端连通是通过其分别与两个油口a314连通来实现的;电磁换向阀211的A口和B口分别与两个油口b324连通。如图3所示,当液压缸a111停止动作、电磁换向阀202处于中位机能时,因其是Y型换向阀,其A口与B口均与油箱连通,此时A口前端与B口前端均为低压油,此时阀芯311在弹簧313的作用下压向了阀体310的封闭端,两个油口a314连通,此时液压缸b141对应的液压回路畅通,其可以正常动作。而当液压缸a111动作时,电磁换向阀211执行左位机能或右位机能,此时,在负载以及比例调速阀212的节流作用下,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B口至少有一个油口的压力较高,此时高压油可推动对应的推力缸内活塞323动作,在其活塞杆322的作用下对阀芯311施加轴向力,带动其滑动,使两个油口a314关闭,断开了液压缸b141的油路,液压缸b141无法动作。通过该设置,使液压缸a111动作时液压缸b141无法动作,实现了互锁,避免两种进给运动同时动作,有效的消除了潜在的故障隐患。
进一步的,阀体310上开设有若干气道a315和若干气道b316,气道a315设置于阀体310的封闭端,气道a315用于使阀体310内部的腔体与缸体321内的腔体及外界均连通,气道b316设置于阀体310的开口端,气道b316用于使阀体310内部的腔体与外界连通。通过开设气道,避免出现封闭环境,不会因阀体310及缸体321内腔体内的气体对阀芯311或活塞323的移动造成阻塞,保证该互锁阀件300运行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包括床身(110)、工作台(120)、立柱(130)、托板(140)和磨头(150),所述工作台(120)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床身(110)上,所述立柱(130)固定设置于所述床身(110)的一侧,所述托板(140)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立柱(130)上,所述磨头(150)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所述托板(140)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缸a(111)和液压缸b(141),所述液压缸a(111)安装在所述床身(110)上,所述液压缸a(111)的活塞杆与所述工作台(120)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b(141)固定安装在所述托板(140)内,所述液压缸b(141)的活塞杆与所述磨头(15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油箱、液压泵(201)、O型中位机能的二位四通伺服换向阀(202)、双单向节流阀(203)和两个流量计(204),所述伺服换向阀(202)的P口与所述液压泵(20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伺服换向阀(202)的T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伺服换向阀(202)的A口和B口分别与所述双单向节流阀(203)的两个进口连通,所述双单向节流阀(203)的两个出口均连通设置有所述流量计(204),两个所述流量计(20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液压缸b(14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磁换向阀(211)和两个单向调速阀组,所述单向调速阀组包括比例调速阀(212)和单向阀(213),所述单向阀(213)的单向流通端与所述比例调速阀(212)的一端连通构成所述单向调速阀组的出口端,所述单向阀(213)的不流通端与所述比例调速阀(212)的另一端连通构成所述单向调速阀组的进口端;
所述电磁换向阀(211)的P口与所述液压泵(201)的输出口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211)的T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211)的A口和B口分别与两个单向调速阀组的进口端连通,两个所述单向调速阀组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液压缸a(111)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换向阀(211)选用Y型中位机能的二位四通换向阀;还包括互锁阀件(300),所述互锁阀件(300)包括滑阀和两个推力缸;
所述滑阀包括阀体(310)、阀芯(311)、端盖(312)和弹簧(313),所述阀体(310)的一端开口,其内部加工有圆柱形的腔体,所述阀体(310)的侧壁上开设有使所述腔体与外界连通的两个油口a(314),所述阀芯(311)包括同心设置的两个圆柱盘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两端分别与两个圆柱盘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圆柱盘的直径,所述圆柱盘与所述腔体相适配并可在所述腔体内滑动,所述阀芯(311)的一端与所述阀体(310)的封闭端接触设置,两个所述油口a(314)均正对所述连接柱设置,所述阀芯(311)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弹簧(313),所述弹簧(313)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312)固定连接,所述端盖(312)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310)的开口端;
所述推力缸包括缸体(321)、活塞杆(322)和活塞(323),所述缸体(321)为一端开口的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缸体(321)的开口端与所述阀体(310)的封闭端固定连接,所述缸体(321)的封闭端上开设有油口b(324),所述活塞(323)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缸体(321)内,所述活塞杆(322)的一端与所述活塞(323)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322)的另一端可滑动的穿设于所述阀体(310)的封闭端内,其端部与所述阀芯(311)的一端相接触;
所述伺服换向阀(202)的P口与所述液压泵(201)的输出端通过其分别与两个油口a(314)连通实现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211)的A口和B口分别与两个油口b(32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310)上开设有若干气道a(315)和若干气道b(316),所述气道a(315)设置于所述阀体(310)的封闭端,所述气道a(315)用于使所述阀体(310)内部的腔体与所述缸体(321)内的腔体及外界均连通,所述气道b(316)设置于所述阀体(310)的开口端,所述气道b(316)用于使所述阀体(310)内部的腔体与外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磁换向阀(211)、比例调速阀(212)、流量计(204)和伺服换向阀(202)电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栅尺,所述光栅尺的主尺(161)与所述磨头(150)固定连接;所述光栅尺的读数头(162)与所述托板(140)固定连接,所述读数头(162)与所述主尺(161)相适配,所述光栅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
CN201921422554.5U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Active CN210499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2554.5U CN210499555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2554.5U CN210499555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99555U true CN210499555U (zh) 2020-05-12

Family

ID=7054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2554.5U Active CN210499555U (zh) 2019-08-29 2019-08-29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9955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5561A (zh) * 2019-08-29 2019-11-05 四川省川磨岷机联合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CN114074290A (zh) * 2020-08-11 2022-02-22 宁波思瑞得磨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磨床主轴进给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5561A (zh) * 2019-08-29 2019-11-05 四川省川磨岷机联合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CN110405561B (zh) * 2019-08-29 2024-04-26 四川省川磨岷机联合数控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CN114074290A (zh) * 2020-08-11 2022-02-22 宁波思瑞得磨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磨床主轴进给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3536B (zh) 工程机械液压缸动态性能综合测试平台
CN210499555U (zh)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距台平面磨床
CN102183918B (zh) 伺服数控折弯机的控制系统
CN106217257A (zh) 一种磨削机床的测量、磨削方法
CN201331422Y (zh) 以液压为动力的弹簧疲劳试验机
CN103615436A (zh) 钢管校直机数控电液比例系统
CN205446224U (zh) 恒定背压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
CN102211287B (zh) 数控液压车床
CN203879827U (zh) 一种伺服驱动液压系统
CN102189481B (zh) 珩磨机主轴往复随动控制齿形带驱动装置
CN202021540U (zh) 珩磨机主轴往复随动控制直线电机驱动装置
CN206416027U (zh) 龙门式锥面液动研磨机
CN110405561B (zh) 一种液压进给式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JP4613055B2 (ja) ねじ駆動式油圧プレス装置
CN102189480B (zh) 珩磨机主轴往复随动控制直线电机驱动装置
CN201998043U (zh) 珩磨机主轴往复随动控制齿形带驱动装置
CN207093478U (zh) 一种液压执行设备
CN106735394B (zh) 一种双面多孔钻削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CN203793644U (zh) 一种带监控活塞四余度组合舵机
CN115978020A (zh) 一种基于独立负载口的压铸机压射液压系统
CN211116877U (zh) 一种一体式双向泵控高速双缸同步液压控制系统
CN109624254B (zh) 一种高响应注塑机伺服泵缸注射系统
CN202097649U (zh) 珩磨机主轴往复随动控制链条驱动装置
CN201998053U (zh) 珩磨机主轴往复随动控制丝杠螺母驱动装置
CN107366645A (zh) 一种磨粒流抛光机液压动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