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86826U - 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 - Google Patents

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86826U
CN210486826U CN201921553696.5U CN201921553696U CN210486826U CN 210486826 U CN210486826 U CN 210486826U CN 201921553696 U CN201921553696 U CN 201921553696U CN 210486826 U CN210486826 U CN 210486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battery
assembly
detection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5369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ea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5369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86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86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86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用于对电池组件进行检测,其中,电池组件包括托杯和电池,电池设置于托杯内,托杯一侧设置有定位槽,电池端部具有极耳;校正检测装置包括托杯定位组件,托杯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第一定位驱动机构,第一定位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电池组件旋转,至定位槽正对定位件,定位件能够插入定位槽中,以限定托杯的位置;电池检测组件,电池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极耳的位置,若极耳和托杯的相对位置准确,该电池组件即可直接输入下游设备;若极耳和托杯的相对位置不准确,则需要重新调整电池和托杯的相对位置;由此,能够避免相对位置准确的电池组件重新调整,进而保证托杯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校正检测装置和包含其的电池校正设备。
背景技术
电池具有极耳,极耳的位置对电池的制备存在影响。
电池制备的过程中,需要对极耳进行处理,或者避开极耳处理其他部位;此时,需要调整极耳的位置。电池校正设备用于在电池进入下道工序前,调整极耳和托杯的相对位置,使得极耳和托杯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便于下道工序统一处理。传统电池校正设备中,每一个电池组件过来,都需要将电池顶出托杯,重新调整电池和托杯的相对位置后,再将电池置入托杯中。托杯具有插接寿命,电池频繁出入托杯,会影响托杯对电池的插接力,导致托杯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校正检测装置和包含其的电池校正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频繁将电池顶出托杯,损耗托杯寿命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校正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组件进行检测,其中,电池组件包括托杯和电池,电池设置于托杯内,托杯一侧设置有定位槽,电池端部具有极耳;校正检测装置包括托杯定位组件,托杯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和第一定位驱动机构,第一定位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电池组件旋转,至定位槽正对定位件,定位件能够插入定位槽中,以限定托杯的位置;电池检测组件,电池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极耳的位置。
进一步地,托杯定位组件还包括第二定位驱动机构,第二定位驱动机构连接并驱动定位件朝向电池组件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和导向件,导向件朝向电池组件设置,定位件与导向件滑动连接,第二驱动件连接并驱动定位件沿导向件靠近或远离电池组件。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板,定位件设置在安装板上,安装板与导向件滑动连接;第二驱动件驱动定位件插入定位槽后,安装板抵靠限位件,限位件能够限制安装板继续运动,进而保证定位件不会过度运动。
进一步地,定位件和第二定位驱动机构之间具有弹性件,第二定位驱动机构驱动定位件朝向托杯运动至抵靠托杯时,定位件能够弹性抵靠托杯,待定位槽出现后,定位件能够伸入定位槽中。
进一步地,托杯定位组件还包括卡块,定位件插入定位槽时,卡块抵靠电池外壳。
进一步地,第一定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和滚轮,滚轮能够抵靠电池组件,第一驱动件连接并驱动滚轮旋转、进而带动电池组件旋转
进一步地,滚轮的辊面包覆有柔性材料。
进一步地,电池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第一检测机构和第二检测机构发出的信号路线交叉,且信号的交叉点位于极耳一侧。
一种电池校正设备,包括上述的校正检测装置以及用于输送电池组件的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向托杯定位组件所对应的工位输送电池组件。
本申请在托杯上设置有定位槽,通过托杯定位组件,转动电池组件,使得定位件插入定位槽中,限定托杯的位置,以便于电池检测组件检测此时极耳的位置,进而获知极耳和托杯的相对位置是否准确;若极耳和托杯的相对位置准确,该电池组件即可直接输入下游设备,不需要重新调整电池和托杯的相对位置;若极耳和托杯的相对位置不准确,则需要重新调整电池和托杯的相对位置,再将相对位置准确的电池组件输入下游设备;由此,能够避免相对位置准确的电池组件重新调整,进而保证托杯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校正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极耳与电池检测组件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校正设备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校正设备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申请揭示了一种校正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组件 100进行检测。其中,电池组件100包括托杯110和电池120,电池120 设置于托杯110内。可以理解的,电池120为圆柱电池。在制备过程中,若不对电池120加以承托,其位置难以固定、容易变化,不便于处理。由此,通过设置具有一定质量和大小的托杯110,能够便于电池120的运转和定位。
进一步地,托杯110一侧设置有定位槽111,而电池120端部具有极耳121。参照图1和图2,电池120不具有极耳121的一端卡接于托杯110中,极耳121突出于电池主体。
需要解释的是,对电池组件100进行校正,即使得极耳121与定位槽111的位置保持某一状态,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极耳121与定位槽 111位置相对的状态。对于每一电池组件100,保证其极耳121与定位槽111的位置状态保持一致,下游设备处理电池组件100时,只要找准定位槽111所在的位置,就能确定极耳121的位置,进而便于对极耳121、或者避开避开极耳121进行操作。
本申请揭示的校正检测装置还包括托杯定位组件200和电池检测组件300。其中,托杯定位组件200包括定位件210和第一定位驱动机构 220,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能够驱动电池组件100旋转,至定位槽111 正对定位件210,定位件210能够插入定位槽111中,以限定托杯110 的位置;电池检测组件300用于检测极耳121的位置。
具体地,电池组件100到达校正检测装置对应的检测工位时,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驱动该电池组件100旋转;此时,托杯110和电池120 同步旋转,定位槽111出现在定位件210对应的位置,使得定位件210 能够插入定位槽111中;定位件210插入定位槽111后,由于定位件210 的位置相对固定,托杯110的位置被定位件210限定,电池组件100不再旋转;电池组件100定位后,电池检测组件300能够检测此时极耳121 的位置。
一实施方式中,电池检测组件300的检测端正对与定位件210、或者说定位槽111相对的位置,该位置即极耳121与定位槽111相对位置准确时,极耳121对应定位槽111应该在的位置。此时,若电池检测组件300无法检测到极耳121,则说明极耳121与托杯110的位置不对应,该电池组件100需要重新进行托杯110和电池120的校正;若电池检测组件300能够检测到极耳121,则说明极耳121与托杯110的位置对应,该电池组件100能够直接进入下游设备(未图示)。
为驱动电池组件100旋转,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可为转盘(未图示)。转盘设置在检测工位,电池组件100送至该转盘上,转盘自转,带动电池组件100转动。
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包括第一驱动件221和滚轮 222,滚轮222能够抵靠电池组件100,第一驱动件221连接并驱动滚轮 222旋转、进而带动电池组件100旋转。具体地,滚轮222抵靠托杯110,滚轮222转动时,带动托杯110及卡接在托杯110内的电池120转动。
进一步地,滚轮222的辊面包覆有柔性材料。通过柔性材料,一方面,能够增大摩擦力,便于滚轮222抵住电池组件100、带动电池组件 100进行旋转;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滚轮222辊面和电池组件100接触时,损害到电池组件100的表面。
具体地,第一驱动件221可为减速电机;柔性材料可为聚氨酯。
为便于定位件210插入定位槽111中,托杯定位组件200还包括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连接并驱动定位件210朝向电池组件100运动。
参照图3,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包括第二驱动件231和导向件232;导向件232朝向电池组件100设置,定位件210 与导向件232滑动连接,第二驱动件231连接并驱动定位件210沿导向件232靠近或远离电池组件100。
该实施方式中,导向件232可为导轨,导轨指向检测工位;第二驱动件231可为气缸。电池组件100到达检测工位后,第一定位驱动机构 220驱动电池组件100旋转,而第二驱动件231驱动定位件210朝向电池组件100运动。如此,定位槽111出现在定位件210前面时,定位件 210就能在第二驱动件231的驱动下,伸入定位槽111中,卡住电池组件100。
可以理解的,电池组件100到达检测工位时,其定位槽111的位置是随机的,无法保证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驱动电池组件100旋转多少度时,定位槽111能出现在定位件210前面。若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 提前驱动定位件210抵向定位槽111,容易顶到托杯110的其他位置,进而顶离电池组件100,使得电池组件100偏离检测工位。
一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检测件(未图示),用于检测定位槽111的位置。待定位槽111出现在定位件210前面时,检测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由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驱动定位件210朝向托杯110运动,至定位件210伸入定位槽111中。其中,检测件可以是光电传感器,也可以是CCD相机等能够检测位置的构件,本申请不做限定。
另一实施例中,定位件210和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之间具有弹性件240,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驱动定位件210朝向托杯110运动至抵靠托杯110时,定位件210能够弹性抵靠托杯110,待定位槽111出现后,定位件210能够伸入定位槽111中。
此实施例中,电池组件100到达检测工位后,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 驱动电池组件100旋转,与此同时,第二驱动件231驱动定位件210朝向电池组件100运动,使得定位件210直接抵靠托杯110。由于定位件 210需要插入定位槽111中,第二驱动件231驱动定位件210运动的行程大于定位件210抵靠托杯110的行程;也就是说,定位件210抵靠托杯110后,还会继续朝向托杯110运动。此时,弹性件240被压缩,用于补偿多余的行程。由于弹性件240具有恢复原状的趋势,待定位槽111 出现后,弹性件240的弹性回复力会推动定位件210伸入定位槽111中。
其中,弹性件240可为弹簧。具体参照图3,第二驱动件231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座235,安装座235与导向件232滑动连接;弹性件240 一端抵靠定位件210、另一端抵靠安装座235。进一步地,安装座235 内穿设有导杆236,导杆236朝向检测工位设置,导杆236穿过安装座 235连接定位件210,弹性件240套设在导杆236上,导杆236能够限定弹性件240形变的方向,保证弹性件240被压缩或释放时,只能影响定位件210在朝向检测工位的方向上的运动。同时,导杆236穿出安装座235、且远离定位件210的一端设置有挡板237,能够避免导杆236 穿出安装座235。由此,第二驱动件231动作、驱动安装座235沿导向件232朝向检测工位的电池组件100运动,安装座235挤压弹性件240、进而推动定位件210朝向检测工位运动。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还包括限位件233,第二驱动件 231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板234,定位件210设置在安装板234上,安装板234与导向件232滑动连接;第二驱动件231驱动定位件210插入定位槽111后,安装板234抵靠限位件233,限位件233能够限制安装板234继续运动,进而保证定位件210不会过度运动。
为避免定位件210过度运动,将电池组件100顶离检测工位,影响检测,甚至顶坏电池组件100,设置限位件233限制定位件210的运动距离。其中,限位件233可包括限位构件2331和缓冲构件2332。第二驱动件231驱动定位件210插入定位槽111后,由于运动惯性和第二驱动件231的行程偏差,定位件210会持续深入定位槽111,此时,安装板234首先抵靠缓冲构件2332,缓冲构件2332能够缓解安装板234运动的冲力,进而减缓定位件210的运动速度,避免撞击;随后,安装板 234抵靠限位构件2331,被限位构件2331拦下,无法继续运动;限位构件2331拦住定位件210,使得定位件210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其中,限位构件2331可为限位螺栓;缓冲构件2332可为缓冲器。
进一步地,托杯定位组件200还包括还包括卡块250,定位件210 插入定位槽111时,卡块250抵靠电池120外壳。
可以理解的,电池120具有一定高度,托杯110只能托住其一段。在对极耳121进行检测时,需要保证电池120的状态相对稳定。由此,设置卡块250,在定位件210插入定位槽111时,卡块250抵靠电池120 外壳、托住电池120未卡在托杯110中的上部,保证电池120与托杯110 卡接的状态相对稳定、不会歪斜。
更进一步地,卡块250抵靠电池120的端部向内凹陷,形成能够容置电池120外周的凹槽。如此,卡块250抵靠电池120时,电池120会卡入凹槽中,卡块250“环抱”电池120,以更好地限定电池120的位置。
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或图4,假设定位槽111在图示右侧时,要使“极耳121与定位槽111位置相对的状态”,极耳121便在图示左侧;此时,为使电池检测组件300检测到极耳121,电池检测组件 300发出的检测信号沿左右方向穿过极耳121应该在的左侧位置。可以想到的,此时,若极耳121和定位座111在同一侧,即极耳121也在图示右侧,电池检测组件300一样能够检测到极耳121,但这时极耳121 的位置是不准确的。
为避免上述情况,一实施方式中,电池检测组件300包括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 发出的信号路线交叉,且信号的交叉点位于极耳121一侧。
具体参照图3或图4,假设定位槽111在图示右侧时,要使“极耳 121与定位槽111位置相对的状态”,极耳121便在图示左侧。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发出的信号路线交叉,其交叉点在极耳 121左侧。也就是说,信号的交叉点在极耳121远离定位槽111的一侧。此时,极耳121的准确位置靠近交叉点;控制信号的路径,使得位置准确的极耳121能够同时遮盖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发出的信号,即可使电池检测组件300能够“检测到极耳121的位置”。而在图示右侧的极耳121无法被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检测到。此时,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无法检测到极耳121、或者只有其中一个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到极耳121时,极耳121的位置就是不准确的——极耳121与托杯110的位置不对应,需要重新进行托杯 110和电池120的校正。而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同时检测到极耳121时,极耳121的位置就是就是准确的,该电池组件100 可以直接进入下游设备。
需要解释的是,当极耳121与定位槽111的具体位置不是相对状态时,信号的交叉点处于极耳121准确位置的一侧,且该侧远离极耳121 不准确的镜像位置,由此,在准确位置,两组信号的间距小,而在镜像位置,两组信号的间距大,控制信号路线的交叉角度,即可处于镜像位置的极耳121不能准确遮盖信号,由此保证镜像位置的极耳121不会干涉检测。
其中,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可为光电传感器。每组光电传感器均包括一个信号发射单元和一个信号接收单元,信号单元发出的信号能够被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检测极耳121时,若极耳121位置准确,就能拦住信号,此时,信号接收单元接收不到信号,即可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由此得知极耳121在位。
本申请还揭示了一种电池校正设备,包括上述的校正检测装置以及用于输送电池组件100的上料装置400,上料装置400向托杯定位组件 200对应的工位(也就是检测工位)输送电池组件100。
一实施方式中,上料装置400可以是搬运机构,例如机器人、天车等;搬运机构直接提取电池组件100,并将电池组件100搬运至检测工位,由校正检测装置调整托杯110后、检测极耳121的位置是否正确。
另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5和图6,上料装置400采用转盘410,转盘410外周开设有多个卡槽411,各卡槽411均能承接一个电池组件100;卡槽411为圆弧状,能够携带电池组件100旋转,并不会干涉电池组件100自转。
转盘410由驱动装置(未图示)驱动,不断朝向检测工位转动。承载于转盘410中的电池组件100随之朝向检测工位运动。转盘410带动某一电池组件100转至检测工位时,该电池组件100与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接触;转盘410停止转动,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驱动该电池组件100旋转,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驱动定位件210朝向该电池组件100 运动;定位槽111出现,定位件210插入定位槽111中,限定电池组件 100的位置;电池检测组件300检测此时极耳121的位置;若电池检测组件300能够检测到极耳121,转盘410再次启动,将该组电池组件100 送入下游设备;若电池检测组件300无法检测到极耳121,转盘410再次启动,将电池组件100送入校正机构(未图示),由校正机构从托杯 110中顶出电池120,再重新调整托杯110和电池120的位置,待调整准确后,再将电池组件100送入下游设备。
其中,为避免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和定位件210干涉转盘410的运动,可设置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和定位件210区别于转盘410周向、沿转盘410径向相对设置。由于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需要一定占地,参照图5或图6,优选设置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设置在转盘410外侧,转盘410携带电池组件100而来时,电池组件100突出于转盘410的一侧抵靠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由此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能够驱动电池组件100自转。定位件210设置在转盘410中间,此时,定位件210 指向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设置,且定位件210的运动方向上,转盘410 上开通有通道412,可供定位件210穿过、朝向电池组件100运动。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也设置在转盘410外侧,通过安装板234连接定位件210。电池检测组件300则设置在检测工位上方,电池组件100由转盘410携带旋转至检测工位时,极耳121正对电池检测组件300的信号。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部件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部件,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部件,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部件。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校正检测装置,用于对电池组件(100)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托杯(110)和电池(120),所述电池(120)设置于所述托杯(110)内,所述托杯(110)一侧设置有定位槽(111),所述电池(120)端部具有极耳(121);所述校正检测装置包括:
托杯定位组件(200),所述托杯定位组件(200)包括定位件(210)和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所述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能够驱动所述电池组件(100)旋转,至所述定位槽(111)正对所述定位件(210),所述定位件(210)能够插入所述定位槽(111)中,以限定所述托杯(110)的位置;
电池检测组件(300),所述电池检测组件(300)用于检测所述极耳(121)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杯定位组件(200)还包括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所述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连接并驱动所述定位件(210)朝向所述电池组件(100)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包括第二驱动件(231)和导向件(232),所述导向件(232)朝向所述电池组件(100)设置,所述定位件(210)与所述导向件(23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31)连接并驱动所述定位件(210)沿所述导向件(232)靠近或远离所述电池组件(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还包括限位件(233),所述第二驱动件(231)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板(234),所述定位件(210)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34)上,所述安装板(234)与所述导向件(23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231)驱动所述定位件(210)插入所述定位槽(111)后,所述安装板(234)抵靠所述限位件(233),所述限位件(233)能够限制所述安装板(234)继续运动,进而保证所述定位件(210)不会过度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10)和所述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之间具有弹性件(240),所述第二定位驱动机构(230)驱动所述定位件(210)朝向所述托杯(110)运动至抵靠所述托杯(110)时,所述定位件(210)能够弹性抵靠所述托杯(110),待所述定位槽(111)出现后,所述定位件(210)能够伸入所述定位槽(1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杯定位组件(200)还包括卡块(250),所述定位件(210)插入所述定位槽(111)时,所述卡块(250)抵靠所述电池(120)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驱动机构(220)包括第一驱动件(221)和滚轮(222),所述滚轮(222)能够抵靠所述电池组件(100),所述第一驱动件(221)连接并驱动所述滚轮(222)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电池组件(100)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22)的辊面包覆有柔性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检测组件(300)包括第一检测机构(310)和第二检测机构(320),所述第一检测机构(310)和所述第二检测机构(320)发出的信号路线交叉,且所述信号的交叉点位于所述极耳(121)一侧。
10.一种电池校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校正检测装置以及用于输送所述电池组件(100)的上料装置(400),所述上料装置(400)向所述托杯定位组件(200)所对应的工位输送所述电池组件(100)。
CN201921553696.5U 2019-09-18 2019-09-18 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 Active CN210486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3696.5U CN210486826U (zh) 2019-09-18 2019-09-18 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53696.5U CN210486826U (zh) 2019-09-18 2019-09-18 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86826U true CN210486826U (zh) 2020-05-08

Family

ID=70540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53696.5U Active CN210486826U (zh) 2019-09-18 2019-09-18 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868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0069A (zh) * 2023-02-22 2023-04-18 超音速人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耳ccd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WO2023179284A1 (zh) * 2022-03-23 2023-09-28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液前处理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9284A1 (zh) * 2022-03-23 2023-09-28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液前处理设备
CN115980069A (zh) * 2023-02-22 2023-04-18 超音速人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耳ccd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5980069B (zh) * 2023-02-22 2023-08-22 超音速人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极耳ccd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486826U (zh) 校正检测装置及电池校正设备
US7644968B2 (en) Substrate holding device
ES2774164T3 (es) Máquina de tampografía rotativa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impresión de un lado exterior esencialmente cilíndrico de un objeto a imprimir
US7762549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JPH11220003A (ja) ウエハ把持装置
EP2551121B1 (en) Recording medium carrier device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3365731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9279423B (zh) 一种极片收放卷装置
US10676309B2 (en) Cash box having a storage area for storing notes of value
CN102189851B (zh) 片材检测装置和记录装置
CN211444011U (zh) 一种翻转机构
US6183151B1 (en)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US9656824B2 (en) Reel handling system for a winder, and method in this regard
KR101871627B1 (ko) 공작기계용 공구 이송장치
US20050056168A1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O2001079096A1 (en) Sheet transport position and jam monitor
CN212024052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09783525U (zh) 一种带束上料检测装置
CN217577117U (zh) 星形套输送装置及其姿态调整机构
JPH11220002A (ja) ウエハ把持装置
US9428357B2 (en) Conveying device and conveying control method
CN217058580U (zh) 全跳动检测装置
KR20110105572A (ko) 반도체 웨이퍼 반송용 핸드
JP2928069B2 (ja) 紙幣繰出し装置
CN114803424A (zh) 星形套输送装置及姿态调整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