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5288U - 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5288U
CN210465288U CN201921374146.7U CN201921374146U CN210465288U CN 210465288 U CN210465288 U CN 210465288U CN 201921374146 U CN201921374146 U CN 201921374146U CN 210465288 U CN210465288 U CN 210465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detection
unloading
detection station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7414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久林
雷茜
张太巍
钟汉龙
徐翼
罗颖
阳小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anqian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anqian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anqian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anqian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7414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5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5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5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包括机架主体和设置于机架主体中的运料轨道,运料轨道外侧设有上下料工位组件,上下料工位组件包括第一下料工位、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下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且上下料工位组件的每个工位上均设有上下料组件,上下料组件包括上下料机械手;设置于上下料机械手一侧的料仓,运料轨道外侧还设有检测工位组件,检测工位包括马达检测工位、通光孔检测工位、螺纹胶检测工位、连接器检测工位、FPC检测工位和补强板检测工位。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检测机制容易导致漏检和错检,且检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加工制造业中,检测工序是重要的一环,对各道工序加工的产品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所进行的检验。其作用是根据检测结果对产品做出判定,即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格标准的要求;根据检测结果对工序做出判定,即工序要素是否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从而决定该工序是否能继续进行生。
现有技术中通常由人工进行检测,但人工检测容易受到各因素的影响,如在高速检测高速运动的物体时,由于人眼检测速度有限,往往容易漏检和错检,且受到操作者的疲劳度、责任心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人工检测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情绪带来的主观性,检测结果会受到检测人员情绪波动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这种由人工来进行检测的方式容易导致发生检测效率低下,且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检测机制容易导致漏检和错检,且检测效率低下,检测结果不稳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包括机架主体和设置于机架主体中的运料轨道,运料轨道外侧设有上下料工位组件,上下料工位组件包括第一下料工位、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下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且上下料工位组件的每个工位上均设有上下料组件,上下料组件包括上下料机械手;设置于上下料机械手一侧的料仓,
其中,运料轨道外侧还设有检测工位组件,检测工位包括马达检测工位、通光孔检测工位、螺纹胶检测工位、连接器检测工位、FPC检测工位和补强板检测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架主体外部设有视窗框架,视窗框架中设有透明玻璃,机架主体顶部设有FFU风机过滤机组;设置于FFU风机过滤机组一侧的LED指示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下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上下料机械手一侧的侧面检测工位;设置于侧面检测工位对边处的定位底部视觉检测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下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上下料机械手一侧的下料口,且上下料工位组件的每一个工位一侧均设有一个对应的下料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架主体一侧设有控制台,控制台一侧设有显示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工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运料轨道附近的第一预留检测工位和第二预留检测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置的上下料组件以及与上下料组件结合的上下料工位组件、检测工位组件,可使检测的结果自然精准可靠,高重复精度,在检测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例如印刷包装行视觉定位跟踪系统,低成本,且高效率,能够承担好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任务,且机器不需要停顿、能够连续工作,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效率UPH可达2000pcs/h,料仓堆垛搭配机械手的设计完成设备全自动生产无人干预,为产线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机架主体及各部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料组件及检测工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料组件、上下料工位组件及运料轨道设置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检测工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设置于机架主体上的FFU风机过滤机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设置于机架主体上的控制台与显示屏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流程示意图。
【主要部件/组件附图标记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机架主体 15 显示屏
10 视窗框架 2 上下料组件
11 透明玻璃 20 上下料机械手
12 FFU风机过滤机组 21 料仓
13 LED指示灯 22 侧面检测工位
14 控制台 23 定位底部视觉检测工位
24 下料口 50 马达检测工位
3 运料轨道 51 通光孔检测工位
4 上下料工位组件 52 螺纹胶检测工位
40 第一下料工位 53 连接器检测工位
41 第一上料工位 54 FPC检测工位
42 第二下料工位 55 补强板检测工位
43 第二上料工位 56 第一预留检测工位
5 检测工位组件 57 第二预留检测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一种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包括机架主体1和设置于机架主体1中的运料轨道3,运料轨道3外侧设有上下料工位组件4,上下料工位组件4包括第一下料工位40、第一上料工位41、第二下料工位42和第二上料工位43,且上下料工位组件4的每个工位上均设有上下料组件2,上下料组件2包括上下料机械手20;设置于上下料机械手20一侧的料仓21,
其中,运料轨道3外侧还设有检测工位组件5,检测工位包括马达检测工位50、通光孔检测工位51、螺纹胶检测工位52、连接器检测工位53、FPC检测工位54和补强板检测工位55。
设置在机架主体1上的运料轨道3运转时,将待检测物料送往马达检测工位50、通光孔检测工位51、螺纹胶检测工位52、连接器检测工位53、FPC检测工位54和补强板检测工位55,这些检测工位可根据实际检测需求进行编程,如一种FPC板材只需进行常规FPC检测和补强检测,则在检测FPC时自动跳过其他检测工位,只开启FPC检测工位54和补强板检测工位55,若同时有多种不同的物料需要检测,则在机械手抓取物料时,通过拍照进行识别,并在后台排序。
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料、运料和检测均为无需人工直接干预的自动化组件,节省机器占地空间,减少误测和漏测率,还可进行检测数据统计、编辑,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
参照图1,优选地,机架主体1外部设有视窗框架10,视窗框架10中设有透明玻璃11,机架主体1顶部设有FFU风机过滤机组12;设置于FFU风机过滤机组12一侧的LED指示灯13。
视窗框架10上安装有透明玻璃11,工作人员可通过透明玻璃11监测内部机组运行情况,及时发运行细微问题。设置于机架主体1顶部的FFU风机过滤机组12,有助于机器散热和将内部一些浮游微尘吸出。
参照图3,优选地,上下料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上下料机械手20一侧的侧面检测工位22;设置于侧面检测工位22对边处的定位底部视觉检测工位23。
本实用新型除了检测工位包括的马达检测工位50、通光孔检测工位51、螺纹胶检测工位52、连接器检测工位53、FPC检测工位54和补强板检测工位55,还设有位于上下料机械手20一侧的侧面检测工位22和设置于侧面检测工位22对边处的定位底部视觉检测工位23,侧面检测工位22和底部视觉检测工位用以检测在上料时物料的种类,表面有无划伤,可理解为初步的表面检测工序。
参照图3,优选地,上下料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上下料机械手20一侧的下料口24,且上下料工位组件4的每一个工位一侧均设有一个对应的下料口24。
为使机器运行自由度更高,在上下料机械手20一侧的下料口24,且上下料工位组件4的每一个工位一侧均设有一个对应的下料口24,这样在每个工位一侧均可以下料,适用于只需进行一项检测工序的物料,无需再其他工位上检测,节省时间。
参照图6,优选地,机架主体1一侧设有控制台14,控制台14一侧设有显示屏15。
设置于机架主体1一侧的控制台14和显示屏15用以单独控制某一项检测工位,和接收检测反馈。
例如,目前物料临时需进行通光孔检测,则无需另行编程,只需使用控制台14单独控制通光孔检测工位51进行检测既可,使用自由度高。
参照图3-图4,优选地,检测工位组件5还包括设置于运料轨道3附近的第一预留检测工位56和第二预留检测工位57。
设置于运料轨道3附近的第一预留检测工位56和第二预留检测工位57用以预留扩充工位。
实施例2:
一种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的运行方法如下,参照图7:
S1、预执行步骤:后台接收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物料需要进行的检测工序数据,并将检测工序数据进行存储;
S2、匹配步骤:将检测工序数据与预先设定的原始工序数据进行匹配和比对,若匹配成功,则执行当前检测工序数据,若匹配失败,则提示并建议操作人员进行正确的检测工序数据输入;
S3、执行步骤:执行当前已匹配成功的检测工序数据,运料轨道3、上下料组件2和检测工位组件5开始运行,上下料机械手20将物料从料仓21中取出并放置于运料轨道3上,运料轨道3将物料送至下一个检测工位,并将检测后的物料通过下一个即将到达的上下料机械手20进行下料。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检测机不止适用于一种检测模式,因此通过后台编辑不同的检测工序数据是必要的,可编辑不同类型的检测工序。
例如,物料1、物料2、物料3分别对应的标准检测工序为:物料1进行马达检测2秒,进行通光孔检测1秒,进行连接器检测3秒;物料2进行补强板检测4秒,进行螺纹胶检测6秒,进行连接器检测1秒;物料3进行通光孔检测6秒,进行螺纹胶检测1秒,进行连接器检测1秒,则将这些标准检测工序进行编号并存储,如将上述物料1、物料2和物料3标准工序分别编号为:A2-B1-D3;F4-C6-D1;B6-C1-D1。
其中,字母代表检测类型,数字则代表检测时间,“-”则代表工序之间的顺序。此编号方式减小了识别难度,便于排查问题。
将上述标准个监测工序编号并进行存储后,则将现有的检测工序数据进行与之匹配。
例如,现有物料的检测工序数据表达为:F4-C6-D1,与标准检测工序数据完全匹配,则自动进行标准工序检测。若现有物料的检测工序数据表达为:F8-C6-D1,虽与标准检测数据的检测顺序一致,但检测时间不同,则暂时将此物料检测工序数据标记为一般,且通过显示屏15提示工作人员进行优化,工作人员可选择继续当前工序,也可以根据调整检测时间,使之与标准检测工序数据完全匹配。
实施例2:
检测工序数据包含检测顺序和停留时间,且配有相对应的编号,例如:A1-C2-D1-E6,则表示为在A工位检测1秒后依次通往C、D、E,且进行相对应时间的检测,其中字母表示检测工位,数字表示检测时间。
实施例3:
参照图2-图4,优选地,当检测工序数据与原始工序不完全匹配,但包含正确的执行顺序时,则提示操作人员进行优化,例如,其中一项检测的原始工序数据为A1-B1-C1-E1,检测工序数据为A1-B1-C1-D1-E1,若在预执行步骤中将此项检测的D1设置为不必要步骤,则该A1-B1-C1-D1-E1检测工序数据则不会被标记为为错误,且会提示操作人员进行优化,将该D1步骤删除或保留;若当检测工序数据为A1-C1-B1-E2时,则此检测工序数据表示的检测顺序与检测时间与原始工序数据均不对应,且当出现上述两种不匹配情况之一,均视为匹配失败,进行提示但不可以进一步执行。
实施例4:
参照图2-图4,优选地,在预执行步骤中,若后台并无操作人员设定检测工序数据,则默认按照自动模式运行,自动模式为上下料组件2、运料轨道3和检测工位组件5完全开启,且自动运行。
本实用新型默认情况下,即不对机器做任何设定时,则则默认按照自动模式运行,若考虑到部分物料不适用与某一项检测(进行某种检测时可能会造成物料损伤),则需进行上述预执行步骤建立标准化的检测工序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全自动的检测组件,同时结合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及与现有检测工序数据匹配,使检测的结果自然精准可靠,高重复精度,且很好的适用于能高速检测检测的物体,通过后台控制上下料组件2及检测工位组件5,低成本,且高效率,能够承担好几个甚至几十个人的任务,且机器不需要停顿、能够连续工作,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效率UPH可达2000pcs/h。除必备的机器维护工作外,可实现无人工自动化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及降低漏检、错检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主体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主体中的运料轨道,所述运料轨道外侧设有上下料工位组件,所述上下料工位组件包括第一下料工位、第一上料工位、第二下料工位和第二上料工位,且所述上下料工位组件的每个工位上均设有上下料组件,所述上下料组件包括上下料机械手;设置于所述上下料机械手一侧的料仓,
其中,所述运料轨道外侧还设有检测工位组件,所述检测工位包括马达检测工位、通光孔检测工位、螺纹胶检测工位、连接器检测工位、FPC检测工位和补强板检测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主体外部设有视窗框架,所述视窗框架中设有透明玻璃,所述机架主体顶部设有FFU风机过滤机组;设置于所述FFU风机过滤机组一侧的LED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下料机械手一侧的侧面检测工位;设置于所述侧面检测工位对边处的定位底部视觉检测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下料机械手一侧的下料口,且所述上下料工位组件的每一个工位一侧均设有一个对应的所述下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主体一侧设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一侧设有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运料轨道附近的第一预留检测工位和第二预留检测工位。
CN201921374146.7U 2019-08-22 2019-08-22 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Active CN210465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4146.7U CN210465288U (zh) 2019-08-22 2019-08-22 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74146.7U CN210465288U (zh) 2019-08-22 2019-08-22 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5288U true CN210465288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52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74146.7U Active CN210465288U (zh) 2019-08-22 2019-08-22 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5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8604B2 (en) Robot vision-based automatic rivet plac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5534919B2 (ja) 電子部品の撮像判定方法及び部品実装機
US6035243A (en) System for handling defects produced during the automated assembly of palletized elements
CN111103853A (zh) 机器人控制柜装配辅助系统及方法
DE112008002970T5 (de) Bauelement-Montage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Verwalten von Düsenplatzierungs-Verlaufsdaten
CN110729210B (zh) 半导体制造装置以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DE102018113786A1 (de) Waferübergabeeinheit und Waferübergabesystem
CN210465288U (zh) 自动化模组ai光学测试设备
CN109414755B (zh) 用于给铆钉盒装填铆钉部件的方法
US11917765B2 (en) Device for estimating cause of mounting error,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ause of mounting error
KR20140108009A (ko) 혈당검사시험지 자동커팅 및 분병기
CN110076094A (zh) 试纸检测装置
CN114783924B (zh) 晶圆搬运设备、晶圆搬运控制方法、电气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80211B (zh) 一种物料监控系统、监控方法及物料自动包装设备
CN116216237A (zh) 一种用于生产再生纤维的聚酯切片输送系统
US202303307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quality control for cutting machines of flexible material parts
CN213600133U (zh) 一种具有防误装功能的组装设备
CN111650893B (zh) 一种芯片料饼自动投放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5622382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内饰拉手全自动化生产的进料系统
JPS60121745A (ja) Icパツケ−ジをソケツトから取り外すための方法とその装置
KR102417612B1 (ko) 부품 검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261331B1 (ko) 제품 검사 장치 및 방법
CN113284108B (zh) 检验电子纸点亮性能的检验方法、检验装置及检验设备
CN117479440B (zh) 分板机控制方法、装置、分板机及电路板生产线
CN115072034B (zh) 一种受控机构动作自适应调节系统及物料自动包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