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463544U -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463544U
CN210463544U CN201921328000.9U CN201921328000U CN210463544U CN 210463544 U CN210463544 U CN 210463544U CN 201921328000 U CN201921328000 U CN 201921328000U CN 210463544 U CN210463544 U CN 210463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heat exchangers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2800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永程
李世刚
叶利杞
陈千驹
罗明燕
邹悦辉
洪志
樊小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Ouke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2800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463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463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463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其中,换热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各换热器沿厚度方向并排分布、并通过连接件装配固定,每个换热器包括折弯段和直板段,在装配状态下,相邻换热器的折弯段相对分布、且具有间隙,相邻换热器的直板段相对分布、且具有间隙。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组件能够减小换热介质在折弯段的通风阻力,增加换热通风量,从而提升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效率,并解决了制热结霜不均,化霜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换热器组件的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的换热器组件大多采用C形结构,换热器组件包括三排翅片换热器,三排翅片换热器加工为一体结构后,加工设备对三排翅片换热器同时进行折弯处理,从而形成C形结构。
在折弯后,由于各个翅片换热器的表面均排列有若干个翅片结构,因此,在外排翅片换热器的折弯内侧与内排翅片换热器的折弯外侧处,相邻两个翅片换热器的翅片结构会交叉并相互挤压,导致折弯处的风阻大大增加。
在工作过程中,换热器组件的折弯处因翅片堵塞严重,通风阻力大增,流通风量减少,换热效果大大降低,而且在制热时折弯处凝结水不易排走,容易发生冰堵,加大了除霜难度。
综上所述,如何降低换热器组件的折弯处的风阻,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其折弯处的风阻较小,换热效率较高,同时不易出现积霜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换热器组件的空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各所述换热器沿厚度方向并排分布、并通过连接件装配固定,每个所述换热器包括折弯段和直板段,在装配状态下,相邻所述换热器的折弯段相对分布、且具有间隙,相邻所述换热器的直板段相对分布、且具有间隙。
优选的,各所述换热器的端面设有条形侧板,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同一端的全部所述条形侧板贴合的紧固钣金件,且所述紧固钣金件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条形侧板固定。
优选的,位于同一端的全部所述条形侧板齐平。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折弯段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90度。
优选的,相邻所述换热器中,折弯段之间的间隙大于直板段之间的间隙。
一种空调,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换热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组件包括分体设置、并排分布的多个换热器,各个换热器通过连接件装配固定;在装配完成后,全部换热器的折弯段位置对应、直板段位置对应,相邻换热器的折弯段之间设有间隙,相邻换热器的直板段之间设有间隙。
在工作过程中,换热器内部流通第一种换热介质,同时换热器外部流通第二种换热介质。由于各个换热器装配为换热器组件后,相邻换热器的折弯段之间具有间隙、直板段具有间隙,折弯段之间的间隙和直板段之间的间隙为第二种换热介质提供了流动通道,因此,第二种换热介质可以较为容易在各个换热器的翅片中流通。
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组件降低了第二种换热介质的流通阻力,提高了换热效果,降低了除霜难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组件装配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的右视图。
图1~6中1为换热器、2为第一间隙、3为紧固钣金件、4为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其折弯处的风阻较小,换热效率较高,同时不易出现积霜现象。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换热器组件的空调。
请参考图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组件装配状态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组件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热器组件的爆炸图;图4、图5、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的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1,各换热器1沿厚度方向并排分布、并通过连接件装配固定,每个换热器1包括折弯段和直板段,在装配状态下,相邻换热器1的折弯段相对分布、且具有间隙,相邻换热器1的直板段相对分布、且具有间隙。
具体的,换热器1的数量没有具体限制,数量优选为三个,当然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三个以上,能够满足用户的换热量需求即可。各个换热器1相对独立,并通过连接件组装固定。
单个换热器1整体呈板状,其主要包括热管以及设置在热管外周的翅片,相邻的两个换热器1相对分布,并通过连接件保持固定。换热器1折弯后呈L形或者匚字形,其折弯的部分为折弯段,未折弯的部分为直板段。
换热器组件装配完成后,相邻两排换热器1的折弯段相对,在两个相对的折弯段中,内侧的换热器1的翅片与外侧的换热器1的翅片之间留有间隙,下文称为第一间隙2;相邻两个换热器1的直板段相对,在两个相对的直板段中,内侧的换热器1的翅片与外侧的换热器1的翅片之间留有间隙,下文称为第二间隙。
在工作过程中,换热器1的热管内部流通第一种换热介质,同时换热器1翅片外部流通第二种换热介质,优选采用液态的热煤或者冷媒作为第一种换热介质,采用气体作为第二种换热介质。换热器组件装配完成后,相邻换热器1之间具有间隙,使得每排换热器1的内外侧翅片均留有足够的通风道,因此,第二种换热介质可以较为容易在各个换热器1的翅片中流通,也因此,换热器组件降低了第二种换热介质的流通阻力,提高了换热效率。
另外,在运行低温制热工况时,本申请提供的换热器组件的结霜较为均匀,折弯段的位置不易出现积霜甚至冰堵的情况,且化霜较为顺利,凝结水排放顺畅,实现了降低除霜难度的效果。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现有技术为对一体式的换热器组件进行整体折弯。为了保障相邻换热器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2和第二间隙,可以将多排换热器1拆分成单排,即各个换热器1相对独立,各个换热器1按照计算好的折弯半径进行单独折弯来制作折弯段,全部换热器1折弯完成后,再利用连接件进行装配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第一间隙2和第二间隙仅指代位置不同的两种间隙,二者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厚度指内排换热器1的翅片与外排换热器1的翅片间距。另外,当换热器组件存在多个第一间隙2时,各个第一间隙2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个第二间隙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选的,为了保障换热介质分配均匀,优选换热器1的采用对称的结构,例如,当换热器1呈匚字形分布时,在相邻两排换热器1中,相邻两排换热器1中的第一间隙2厚度相同、第二间隙厚度相同。
可选的,为了降低第二种换热介质在折弯段的流通阻力,在相邻换热器1中,优选折弯段之间的间隙大于直板段之间的间隙,即在两个相对的换热器1中,第一间隙2的厚度大于第二间隙的厚度。
进一步的,为了优化换热器组件的使用效果,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折弯段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90度,即图1中的α大于90度。具体的,现有技术中折弯段的折弯角度通常小于90度,本实施例加大换热器1的折弯角度,可以减小折弯段的折弯内侧翅片的通风阻力。
可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各换热器1的端面设有条形侧板,连接件包括与同一端的全部条形侧板贴合的紧固钣金件3,且紧固钣金件3通过紧固螺钉4与条形侧板固定。
具体的,各换热器1的相对的两端个设置有一个条形侧板,装配完成后,优选位于同一端的全部条形侧板齐平。此时紧固钣金件3可以采用片状结构,其与相邻的侧板贴合,并通过不同的螺栓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侧板固定,即可使相邻的两个换热器1保持固定连接。
除了上述换热器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换热器组件的空调,该空调由于使用了上述换热器组件,其工作过程中的风阻较小,换热效率较高,不易发生冰赌现象,除霜难度低。该空调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1),各所述换热器(1)沿厚度方向并排分布、并通过连接件装配固定,每个所述换热器(1)包括折弯段和直板段,在装配状态下,相邻所述换热器(1)的折弯段相对分布、且具有间隙,相邻所述换热器(1)的直板段相对分布、且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换热器(1)的端面设有条形侧板,所述连接件包括与同一端的全部所述条形侧板贴合的紧固钣金件(3),所述紧固钣金件(3)通过紧固螺钉(4)与所述条形侧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端的全部所述条形侧板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的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段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器(1)中,折弯段之间的间隙大于直板段之间的间隙。
7.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CN201921328000.9U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Active CN210463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8000.9U CN210463544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28000.9U CN210463544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463544U true CN210463544U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51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28000.9U Active CN210463544U (zh) 2019-08-14 2019-08-14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463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57785B1 (en)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EP2840341B1 (en) Heat exchanger
US20120012291A1 (en) Plate heat exchanger and refrigeration air conditioner
EP2557370B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US9874402B2 (en)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eat exchanger
EP3370019B1 (en) Heat exchanger
EP2699867B1 (en) Heat exchanger
WO2005073655A1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含む空調装置
CN210128650U (zh) 扁管、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CN205014688U (zh) 换热器以及换热设备
WO2010095419A1 (ja) ガスクーラ
CN210463544U (zh) 一种空调及其换热器组件
JP2004263881A (ja) 伝熱フィン、熱交換器、カーエアコン用エバポレータ及びコンデンサ
CN209857688U (zh) 新型微通板、及具备该微通板的暖气片和空调末端设备
WO2013125625A1 (ja) フィン・アンド・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用伝熱管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ィン・アンド・チューブ型熱交換器
CN215984104U (zh) 换热器
CN206160567U (zh) 一种冷凝器
EP2224198A1 (en) Fin and tube type heat exchanger
CN210128651U (zh) 扁管、多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制冷系统
CN210688818U (zh)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819719U (zh) 换热器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785349U (zh) 换热器和除湿机
CN111829364A (zh) 换热器
CN111829362A (zh) 换热器
CN220507308U (zh) 宽片距扰风结构高效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1

Address after: 301721 No. 10, north of Xiuyuan Road, Beijing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alley Industrial Park, Wuqing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Ouke environment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Changlong Village, Huangji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CONDITIONING & REFRIGE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